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邓钦阳  张小燕  黄晞 《广西植保》2007,20(Z1):21-23
60%吡.井.杀单WP每亩用60g、67g、72g防治稻飞虱药后3d防效分别为91.9%、92.1%、94.0%,药后7d防效分别为92.0%、93.6%、95.9%,药后14d防效分别为79.8%、79.9%、87.6%,防治纹枯病每亩用60g、67g、72g对纹枯病药后14d防治效果分别为78.2%、80.6%、80.8%,可以兼治稻飞虱和纹枯病,且效果良好,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2.
20%高氯·辛微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高氯·辛微乳剂30、40、50mL/667m2,对甘蓝菜青虫防效高,施药后1d,20%高氯·辛微乳剂防效分别达78.36%、85.89%、94.00%;施药后3d分别为83.99%、88.43%、95.39%;施药后7d分别为89.44%、93.66%、98.35%。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3.
坡柳皂苷对大菜粉蝶生长发育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叶碟饲喂法测定了坡柳皂苷对大菜粉蝶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用500、1 625、2 750、3 875和5 000μg/mL的坡柳皂苷处理24 h后,对大菜粉蝶4龄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率分别为14.47%、31.54%、49.70%、62.48%和79.94%,处理48 h后的抑制率分别为2.72%、39.26%、54.82%、70.53%和86.39%;坡柳皂苷对大菜粉蝶4龄幼虫具有显著的拒食活性,供试5种浓度下处理24 h后,拒食率分别为30.21%、40.62%、54.33%、72.47%和84.84%,48 h后的拒食率为4.4%~86.67%;5 000μg/mL处理14 d后,幼虫化蛹率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72%);供试5种浓度坡柳皂苷处理23 d后,蛹的羽化率分别为56%、44%、44%、36%和32%,均低于对照组(64%)。研究表明,坡柳皂苷对大菜粉蝶生长发育、取食及化蛹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工蚁诱测法和挖巢观察法评价了4种国产毒饵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虫胺、胺菊酯、苯氧威、多杀霉素4种毒饵处理后,红火蚁工蚁诱集百分率均明显降低,处理5d后氟虫胺、胺菊酯的工蚁诱集率为0,而多杀霉素处理10d后诱集率为0。施药后25d4种毒饵处理活动蚁巢减退率分别为100%、100%、50%和71.4%,工蚁减退率分别为100%、100%、92.7%和100%。处理6周后蚁群级别分别降低了100%、100%、83.3%、73.0%。  相似文献   

5.
甲维.氟铃脲4%微乳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1d,防效分别达78.36%、85.89%、94.00%;施药后3d分别为83.99%、88.43%、95.39%;施药后7d分别为89.44%、93.66%、98.35%。甲维.氟铃脲4%微乳剂20~25mL/667m2对甘蓝菜青虫防效高,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6.
防治甜菜夜蛾有效药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豇豆和苋菜上甜菜夜蛾进行了药剂筛选 ,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 ,对甜菜夜蛾药效最好的为除尽。室内试验24、48、72h后 ,除尽50mg/L校正死亡率为91.1%、100%和100% ,青虫绝300mg/L48、72h后校正死亡率为85.1%和93.8%。其次为米满200mg/L 72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 ,氟铃脲50mg/L 48、72h后校正死亡率为82.9%和94.5%。田间施药 1、3、7d后 ,除尽1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8.3%、99.7%和95.9% ,米满为51.7%、93.0%和 96.3% ,青虫绝为65.4%、88.2%和93.1% ,氟铃脲为31.8%、89.3%和100% ,CP1为70.5%、91.8%和96.5% ,CP2为38.8%、85.7%和100.0% ,CP3为78.6%、100.0%和91.6%。但甜菜夜蛾对好年冬、灭多威、辛硫磷和氯氰菊酯具有较高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控枸杞木虱,提高宁夏枸杞产品品质,以当地常用药剂吡虫啉为对照药剂,另选4种药剂开展田间枸杞木虱防治试验,比较各药剂处理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处理的速效性较好,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72.07%、74.09%;持效性方面,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表现最好,药后10、14 d的防效分别为85.94%、75.41%,30%唑虫酰胺悬浮剂7 500倍液次之,药后10、14 d的防效分别为69.12%、66.81%,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在药后10 d的防效保持在70%以上,但药后14 d防效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水稻生长与产量的三大病虫害之一,本试验以35%氯虫苯甲酰胺为研究药剂,以期测定不同浓度的35%氯虫苯甲酰胺(WG)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实验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WG)10.5 g/hm2、21.0 g/hm2、31.5 g/hm2 3个浓度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均具有防治效果。31.5 g/hm2、21.0 g/hm2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药后3 d防效分别为70.25%、74.38%,药后8 d防效分别为90.36%、91.98%。药后13 d防效为95.71%、97.83%,药后18 d防效为83.75%、89.95%。药后30 d的药效依然高于标准药剂,达到46.25%、49.75%。通过试验可以得出35%氯虫苯甲酰胺WG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并能减少因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9.
骠马等防除冬小麦田看麦娘的效果与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6.9%骠马EW、15%顶尖WP等对看麦娘、棒头草防效优良,但速效性较差,施药后10~14 d冬小麦叶片有2%~10%的黄化斑,药后20 d药害症状基本消除,小麦生长正常.冬小麦施药后均有所增产.  相似文献   

10.
杀虫剂复配使用防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载林  曹相余  甘宁 《广西植保》2007,20(Z1):24-25
用80%敌敌畏EC与25%噻嗪酮WP等杀虫剂复配进行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后使用,明显优于其单独使用的效果,15%金好年EC 30ml/667m2、25%噻嗪酮WP 50g/667m2分别与80%敌敌畏EC 100ml/667m2复配使用后,药后1d,防效分别为70.01%和59.78%,药后21d分别为85.73%和85.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