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严重危害蔬菜、棉麻、油料等类作物的新传入我国黄土高原的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一般可造成20-50%的减产,严重时绝产,使广大群众深受其害。为此,本文根据1997年的初步调查和有关资料,介绍了该虫的危害情况,生物学特发表主其与豌豆潜叶蝇的不同之处、检测意见和防治方法,以便搞好对该虫的检凤与防治。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八十年代末及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关于抗性生化机制研究方面的一些主要成果。研究对象涉及家蝇、蚊子、潜叶蝇、盲蝽、红蜘蛛、夜蛾、赤拟谷盗,棉铃虫、蚜虫、玉米根叶甲、凤蝶等多种昆虫。阐明了这些昆虫对许多农药产生群体抗性,主要与胆碱酯酶的稳定、神经细胞膜渗透性的变化、解毒酶活性的增高,以及角质膜和角质膜下层保护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不同栽插期插茎毛眼水蝇危害状况。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施肥处理稻茎毛眼水蝇危害株率差异不明显,水稻不同栽插期稻茎毛眼水蝇危害株率差异较大,随栽插期推迟危害株率明显增加。并优选出对稻茎毛眼水蝇具有一定抗性的81个水稻品种(系)。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不同栽插期稻茎毛眼水蝇危害状况。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施肥处理稻茎毛眼水蝇危害株率差异不明显,水稻不同载插期稻茎毛眼水蝇危害株率差异较大,随栽插期推迟危害株率明显增加。并优选出对稻茎毛眼水蝇具有一定抗性的81个水稻品种(系)。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典型水稻土对镉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江西省2种典型水稻土(潜育型、潴育型)为试材,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镉在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并利用保留因子对镉在水稻土中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的吸附能力较强,明显大于潜育型水稻土,但潴育型水稻土的解吸能力小于潜育型水稻土;2种水稻土对镉的吸附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较好的拟合;镉的环境风险随镉含量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且潜育型水稻土大于潴育型水稻土,但镉在2种水稻土中潜在环境风险均较大。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型水稻土施钾效果及施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水型水稻土水稻施钾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潜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水稻施钾能增强根系氧化力,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百分比和降低土壤还原物质含量,以及增加土壤好气性细菌和降低反硝化细菌的百分比等作用,均为潜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水稻生长季节的水、土温度,土壤供钾能力和水稻吸收土壤钾素的量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而水稻吸收肥料钾占总吸钾量的比,则为潜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并找出了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水稻施钾有效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临界值,分别为54、82和141mg kg-1。本文还提出了不同水型水稻土在不同土壤速效钾水平下,水稻最高产量和最经济产量的施钾量,以及钾肥的适宜施用期,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型水稻土施氮磷肥效果及施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湖北省几种主要成土母质上对不同水型水稻土施用氮磷效果及施脾技术的研究,初步明确了氮肥的施用效果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磷肥效果与之相返,从土壤养分状况,氮肥和磷肥的发季利用率,土壤微生物,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和水土温度等方面,初步分析了不同水型水稻土氮磷肥效果的原因,提出了不同水型水稻土氮磷肥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低湖区潜育性稻田施钾试验的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明显改善低湖田潜育化土壤的氧化还原性状,土壤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含量及 Fe^2+含量均比对照明显降低,因而减轻了土壤中亚铁等不原性物质对水稻的毒害,水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水稻土有机碳与全氮的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与2008年采样数据对四川盆地水稻土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水平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982年和2008年3种水稻土亚类有机碳含量均呈现潜育型水稻土显著高于淹育型和潴育型水稻土。研究区1982年3种水稻土亚类全氮含量呈现潜育型水稻土显著高于淹育型水稻土,2008年则为潜育型水稻土显著高于淹育型和潴育型水稻土。26年间水稻土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均增长明显,且淹育型与潜育型两种水稻土的增长幅度高于潴育型水稻土。1982年至2008年,平坝、冲沟和坡脚稻田中有机碳及全氮含量增长明显,且大致呈从平坝、冲沟到坡中上部递减;冲积物和泥岩发育的水稻土有机碳及全氮因易于积累而含量更高;质地黏重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的含量较高,同时也比质地偏轻的土壤更利于碳、氮的积累;冬水田与稻–油轮作的农田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的含量与增长幅度显著高于稻–麦轮作田。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水稻土的次生潜育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土形成于各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于各种不同的母质上,性质千变万化.但不管怎样,氧化还原交替过程是其共同的特点.除这一主要成土过程外,还有一些附加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潜育过程.这一水成土所特有的过程对水稻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有着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也深感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作者拟就水稻土的潜育过程,特别是人为作用下的潜育过程作一粗略的讨论,并提出水稻土次生潜育化的问题,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氮条件下水稻冠层反射光谱与叶片水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水稻叶片水势及冠层光谱的影响,确立了叶片水势与冠层反射光谱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叶水势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干旱胁迫下,低氮处理的叶水势高于高氮处理的叶水势。研究发现,比值指数与归一化指数的比值与水稻叶片水势、相对含水率呈良好的线性相关,从而获得了一种地面遥感监浏水稻全生育期叶片水势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沈阳地区不同行向、品种水稻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行向对水稻群体叶重、茎鞘重的影响较大,而对穗重的影响相对较小;东西行向有利于水稻群体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累积,直立穗型水稻采用东西行向比弯曲穗型水稻更有利。  相似文献   

13.
皖南山区潜育性水稻土剖面性状及无机改良剂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断分析代表性田块土壤剖面性状,在此基础上采取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石灰、白云石、沸石、凹凸棒和钙镁磷肥对潜育性水稻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皖南山区潜育性水稻土以表潜型为主,剖面构型为Ag-Pg-W1-W2-C型;无机改良剂均能降低还原性物质含量,石灰对还原性物质的消减效应最明显,其次为钙镁磷肥和白云石,沸石、凹凸棒效果不明显;白云石、沸石、钙镁磷肥、凹凸棒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白云石、沸石效果较好,石灰效果较差;无机改良剂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1.4%~12.1%,钙镁磷肥增产效果显著。从本试验结果看,钙镁磷肥是皖南山区潜育性水稻土较好的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园林植物新品种的引进交流,重庆市部分绿地花园里出现了一种严重为害女贞的新害虫——女贞潜叶跳甲。  相似文献   

15.
铵、硝营养对水稻叶细胞膜H+-ATPase和质子泵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两相法分离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培养的水稻苗期叶细胞膜,并测定了细胞膜H+-ATPase水解活性和质子泵活性,以期阐明铵、硝营养对水稻叶细胞膜H+-ATPase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细胞膜H+-ATPase活性最佳pH值均为6.2。 NO3--N培养的水稻叶细胞膜H+-ATPase的水解活性、Vmax和Km均显著高于NH4+-N培养的水稻叶;Western Blot分析结果看出,NO3--N培养的水稻叶细胞膜H+-ATPase酶浓度也高于NH4+-N培养的水稻叶,说明NO3--N培养的水稻叶中单位细胞膜上的H+-ATPase酶分子数量大于NH4+- N培养的水稻叶,这与细胞膜上H+-ATPase蛋白的表达量升高有关。此外,NO3--N培养的水稻叶质子泵初速度和膜囊体内外H+浓度梯度均高于NH4+- N培养。由于NO3-的跨膜运输是与细胞膜上H+-ATPase紧密联系的主动运输过程,NO3--N培养的水稻叶片细胞膜H+-ATPase活性和质子泵活性高可能与水稻叶细胞吸收大量NO3-有关。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的沙围田,是由人工围堰使河流冲积物加速沉积而成的.自河口上溯,依地形分布着农民惯称的咸田(重度盐化水稻土)、油泥田(强度潜育性水稻土)、油格田(轻度潜育性水稻土)、泥肉田和泥骨田(瀦育性水稻土)(图1).据本室土壤地理组1962年调查,这些田估计约占全区水稻田面积的71%.  相似文献   

17.
董元华  徐琪 《土壤》1990,22(5):257-257
本文以沼泽土、起源于沼泽土的潜育水稻土和潴育水稻土系列为对象,研究了土壤脱沼泽过程中有机质及铁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阐明了潜育性稻田水稻起垄栽培,形成垄面种稻、水面养萍、水中养鱼的立体种养结构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水稻、红萍、鱼类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垄栽稻萍鱼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阐明了潜育性稻田水稻起垄栽培,形成垄面种稻,水面养萍、水中养鱼的立体种养结构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水稻,红萍,鱼类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廖先苓 《土壤》1985,17(4):200-202
生产实践和研究表明[1,2],土壤中还原物质积累过多,常是直接或间接导致潜育性水稻土上水稻生长不良和产量较低的原因之一。Fe++又是土壤还原物质的主要成分。因此,我们曾于1981年以施用Fe++、葡萄糖、紫云英的方法,模拟田间土壤还原条件,进行了水稻盆栽试硷,对潜育性水稻土中N素供应特性及N素平衡作了初步研究[3]。试验表明,施入亚铁使水稻明显减产,但却促进了水稻对化肥N素的吸收利用,减少了N素的损失。为了进一步摸清和验证施入Fe++对水稻土中尿素N素平衡的影响,1982年继续进行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