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退耕还林绿了荒山,富了农民,这是昌宁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成效的真实写照。昌宁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截至2008年底,全县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3.4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7万亩、荒山造林4.7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覆盖了全县13个乡(镇),109个村,涉及农户13475  相似文献   

2.
我省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2002年工程正式启动实施,截至到2011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工程造林2741万亩,工程涉及全省11个社区市、165个县(市、区)、218万退耕农户、800多万农民。2010年,全国退耕还林十年总结大会上,我省被国家林业局评为退耕还林先进省份。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林业六大工程之一,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阜平县本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树种为刺槐、油松、枣树、杨树、核桃、杏扁等,退耕还林地块保存率达100%。工程涉及全县13个乡镇180个行政村,惠及农民3.6万多户14.4万人,退耕还林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周年。湖南2000年正式启动退耕还林试点工程,2002年全面实施。2014年,湖南又成为全国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10省份之一。至今,国家累计安排湖南退耕还林任务143.978万公顷,工程惠及112个县市区、310万户、1150万农业人口,人均累计获钱粮补助超过2000元。  相似文献   

5.
乐业县是2001年国家在广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两个试点县之一,2001~2003年度共实施退耕还林7万亩和配套荒山造林8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六年多来,乐业县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  相似文献   

6.
巴盟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当年杭锦后旗、乌拉札中旗列入了全国试点工程,到2002.年全盟的7个旗县市全部实施r退耕还林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退耕57万亩。在这4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当中,各地采用了多种造林模式,包括  相似文献   

7.
2000年贵州省普定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退耕还林科技试验示范县,国家林业局领导的联系示范点建在该县坪上乡白水村,实施面积5141万亩,标志着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展开。同时,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等教学科研单位为县退耕还林科技支撑单位,先后引进了4个科技项目进行试验示范。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普定县委、县政府紧紧把握,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四年来,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共投入资金280余万元,缓解了退耕还林工程资金不足的问题,保证了该县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到2004年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2.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3万亩,荒山造林…  相似文献   

8.
桃源县从2000年以来,依靠国家生态林业建设政策,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生态公益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已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6万公顷、长防林工程0.7万公顷、生态公益林工程79万公顷。这三个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8年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投放补助资金1.2亿元,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阿荣旗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6.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2.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4万亩。工程涉及全旗15个乡镇,150个行政村,11436个农户,直接受益农民近4万人。到2005年底,国家累计投资达8935万元(其中粮食补助资金6650万元,生活补助费950万元,种苗造林费1335万元),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阿荣旗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注重发展后续产业,努力寻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点,致力于解决农民在退耕还林工程后持续增加收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四川林业科技》2010,31(4):I0002-I0003
四川宜宾市筠连县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到2009年底,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7.7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9.65万亩、荒山造林7.9万亩、封山育林0.2万亩,涉及全区18个镇(乡)、243个行政村、3.1万户农户。通过实施10年的退耕还林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筠连林业大发展,带来了“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石家庄市井陉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规范工程管理,严格规划施工,高标准完成退耕还林任务8.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7万亩,匹配荒山造林4.4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工程涉及全县16个乡镇、167个行政村、3038户。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井陉大地生态面貌显著改善,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苹果、核桃、杨树等经济林面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规范工程管理。自2002年开始,井陉县严  相似文献   

12.
旬阳县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项目计划58.2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造林34.67万亩,荒山造林23.11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旬阳县大力实施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安龙县着力强化退耕还林工程管理,退耕还林工作扎实开展。 安龙县去年退耕还林4.6万亩,成效已初步显现,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今年该县退耕还林任务7万亩,为确保任务如期完成,县政府在领导、组织、技术、资金、苗木五个方面落实了保障措施。年初就与新安、新桥、钱相等9个实施乡镇签订退耕还林工程责任状。各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298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11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873万亩。退耕还林共涉及90个旗县、3个国营农牧场.2493个乡镇、17246个行政村.约170万户农牧民。  相似文献   

15.
李庆 《中国林业》2010,(16):32-32
<正>一、退耕还林的基本现状青海省化隆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0.8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5%,工程涉及全县17个乡镇的180个行政村,14,845户,59,400人。  相似文献   

16.
怀化市鹤城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计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怀化市鹤城区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十年间所取得的生态效益进行计量评价,估算了鹤城区退耕还林工程在保护水资源效益、固土保肥效益和固碳制氧效益3个方面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鹤城区退耕还林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鹤城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6645.36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一、退耕还林现状 宁夏泾源县总面积169万亩,其中耕地59.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31.5万亩,“退一还二”荒山造林36.8万亩,工程涉及7个乡镇114个行政村,受益农户20,187户94,512人,工程实施八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得到逐步扭转,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至2009年共完成退耕还林14.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万亩,荒山造林6.7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经过9年的项目实施,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退耕还林工程已步入正轨,无论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还是政策补助的兑现落实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现提出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林业六大工程的重中之重,在我省实施已经7年。截止2005年底,我省已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82.45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25.11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57.34万hm2,国家累计投资已达30.01亿元。工程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126个县(市、区)、1100个乡镇、120余万农户、500多万人。工程实施已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人与动物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截止2005年底,我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计划82.45万hm2,全部成林后,全省林木覆盖率将增加4.9个百分点。工程区…  相似文献   

20.
正自1999年全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至今已有20年,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两个半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全国两轮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地面积5.02亿亩,占人工林面积11.8亿亩的42.5%;增加人工草地面积502.61万亩,占人工草地面积2.25亿亩的2.2%。2014年,为加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家作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到目前为止,国家共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989.49万亩,其中还林5486.88万亩,还草502.61万亩,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中央已投入687.6亿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周鸿升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6年来,工程实施规模由《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时的4240万亩扩大到目前的近8000万亩,工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