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罗非鱼(Oreochromis spp)的致病途径。采用腹腔注射、灌胃和浸泡三种方式对吉富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胁迫感染,利用平板活菌计数法统计三种方式感染后病原菌在体内组织的分布。注射和灌胃两种方式感染后均出现典型的链球菌感染发病症状,其中注射组在感染24 h后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为92.5%;灌胃组感染48 h后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为90%;而浸泡组,感染后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也没有出现死鱼。注射组和灌胃组在感染后2 h,其脾脏、肝脏、前肾、胃、腮、皮肤和肌肉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原菌,5 h后在脑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原菌,8 h后各组织分离出的病原菌数达到峰值;而浸泡组在感染8 h后才从各组织中分离出病原菌,且它们的数量均低于同时期的注射组和灌胃组。注射和灌胃两种方式可使吉富罗非鱼快速感染无乳链球菌而发病,而浸泡方式感染后病原菌虽可以侵入机体,但不表现出症状。由此,我们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养殖的罗非鱼是通过口腔采食携带无乳,链球菌的食物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2.
2019年3月24日至4月22日,选择三个患水霉病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养殖池,设试验1组、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通过Vc应激宝、霉立净、聚维酮碘及应激活力源等水产药物,试验2组通过氯化钠、小苏打两种药物,进行了一个月治疗,病鱼身上小白点消失,恢复正常摄食和游动,试验1组、试验2组成活率分别达到88.2%、81.7%,而对照组病鱼身上小白点未消失,不摄食、游动迟缓异常,成活率为65.4%。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和2%的酵母培养物YC1(粗蛋白含量为50%)、1%和2%的酵母培养物YC2(粗蛋白含量为55%),配制5种等氮等脂 (42%粗蛋白和8%粗脂肪) 的实验饲料,分别命名为C、YC1-1、YC1-2、YC2-1和YC2-2。选择初始体质量为 (4.87±0.00) g 的黄颡鱼375尾,随机分为5组 (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YC2-1和YC2-2处理组黄颡鱼的增重率 (WG) 显著高于对照组,YC2-2处理组的特定生长率 (SGR) 显著高于对照组;YC2-1和YC2-2处理组黄颡鱼肌肉的蛋白沉积率 (PPV) 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质效率 (PER) 随着酵母培养物添加水平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YC2-1处理组的PER最高;YC2-1和YC2-2处理组的饲料系数 (FCR) 显著低于对照组,YC2-2处理组的FCR显著低于YC2-1处理组;YC2-1和YC2-2处理组肝脏溶菌酶 (LSZ)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YC2-1处理组的肠道皱襞高度显著高于YC1-1处理组,皱襞宽度和上皮细胞高度显著高于YC2-2处理组。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中,酵母培养物组的平均累积死亡率 (CMR) 均低于对照组,YC2-1处理组的CMR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2能有效改善黄颡鱼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维持肠道健康以及提高黄颡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疫苗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筛选到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临床分离菌株CMS005,甲醛灭活制备成疫苗并对其进行了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奥尼罗非鱼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水族箱试验的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5%、61.9%和14.3%,水泥池小网箱试验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86.1%和66.7%。免疫剂量对浸泡免疫效果的影响大于注射和口服免疫,加强免疫可显著提高浸泡和口服免疫效果,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浸泡免疫效果。注射和口服免疫7 d和15 d后均可控制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的继续发生;未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为4%~16%,而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低于0.5%;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2~3个月。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翘嘴红鱼白鱼苗铒料配方的筛选实验中 ,实验鱼感染了小瓜虫 ,分别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治疗 :1 .5ppm的亚甲蓝浸泡 4天 ;2 .3%的食盐溶液浸泡 3min ;3 .0 5ppm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 3min。 4 .0 1ppm的硝酸亚汞溶液长期浸泡 (1星期以上)。结果为 :亚甲蓝浸泡 4天 ,患病鱼无好转 ,第 3天开始逐渐死亡 ,4天内全部死亡 ;用食盐和福尔马林溶液浸泡 3min,患病鱼即全部死亡。对用以上 3种药物处理后的鱼体进行镜检 ,发现鱼体上的小瓜虫体无明显减少。用硝酸亚汞浸泡的鱼 ,治疗期间死亡 2尾 ,镜检鱼体上无虫体。结论是 :患小瓜虫病的翘嘴红鱼白 ,不宜用亚甲蓝、食盐或福尔马林 ,采用 0 1ppm的硝酸亚汞溶液长期浸泡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冰点调节剂对军曹鱼冰点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冰点调节剂对于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冰点的影响。选取氯化钙(CaCl2)、氯化钠(NaCl)和维生素C(Vc)3种冰点调节剂,利用单因素比较法得出使用4%CaCl2浸泡处理60min可使军曹鱼冰点降至-1.21oC;用2%NaCl浸泡处理军曹鱼90min可使军曹鱼冰点由-1.01cC降至-1.36℃;使用0.5%V,溶液浸泡处理30min可使其冰点降至-1.30℃。因此选取NaCl和Vc 2种较好的冰点调节剂进行复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两者结合使用的最佳配比。结果显示,使用3%NaCl和0.3%V。共同处理军曹鱼60min为最佳,可使其冰点降至-1.62℃,下降了60.4%。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感染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病理模型,设立阴性对照组(不攻菌不给药)及阳性对照组(攻菌不给药),比较研究了高(50 mg.kg-1)、中(20 mg.kg-1)、低(5 mg.kg-1)氟苯尼考剂量治疗组和氯霉素(10 mg.kg-1)对照组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效学。连续给药3天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和50%,表明病理模型构建成功;而氟苯尼考低、中、高剂量组和治疗对照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30%、0%、0%、10%。愈后各实验组鱼血液中均无细菌感染;除阴性对照组外,鱼肝、肾组织中均可分离到鲁氏菌,但不致鱼死亡。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感染鲁氏耶尔森氏菌的西伯利亚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药效优于氯霉素,可用于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用浸泡免疫法和特异化饵料免疫法对当年草鱼苗进行免疫对照试验。结果表明 ,特异化饵料免疫组的成活率为 90 4 %± 0 4 % ,产量为 16 5 4 5± 2 78 5kg/hm2 ,获得平均免疫保护力为 95 % ;3项指标分别比浸泡免疫法高出 30 1%± 5 2 %、6 36± 4 70 2kg/hm2 和 30 %。  相似文献   

9.
用3种鱼类致病性细菌(嗜水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在不同密度下对鳊和鲤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和自然感染,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外部条件(温度、pH)下,鲤的抗病性强于鳊,其总的死亡率比鳊鱼低36.7%;人工感染比自然感染更能迅速使鱼致病,在48 h内,2种鱼人工感染组的死亡率均比自然感染组的死亡率高;受伤鲤比健康鲤更容易染病,其死亡率(66.7%)远远高于健康鱼(40.7%)。鲤和鳊感染同种菌后表现的症状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0.
在饲料中对自制复合免疫增强剂设计了四个添加剂量(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0‰、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1‰、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2‰、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3‰)分别投喂大菱鲆和血鹦鹉鱼。30d后测定各组试验鱼血清的溶菌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分别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1‰、2‰的大菱鲆的溶菌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个实验组鱼的人工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0%、45%和100%,方差分析表明两个实验组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血鹦鹉鱼试验各测定酶指标都是2‰组最高,并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试验死亡率投喂投喂免疫增强剂浓度2‰组最低。因此可以证明投喂本复合制剂可以明显提高大菱鲆和血鹦鹉鱼的酶活性及抗应激能力,并且适宜投喂比例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