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旱育秧和抛秧技术的普及推广,育秧时要注意防早稻烂芽死苗.  相似文献   

2.
许猛 《农家致富》2006,(3):35-35
一、病害死苗 原因分析:主要由于播种前苗床土,营养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出苗后没及时喷药,以及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等,引起猝倒病,立枯病发生,防治措施:(1)按每立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克或绿亨一号1克。  相似文献   

3.
春季蔬菜育苗死苗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参谋》2015,(2):26
1.病害死苗原因分析:主要由于播种前苗床土、营养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出苗后没及时喷药,以及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等,从而引起猝倒病、立枯病发生。防治措施:1按每立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克或绿亨一号1克,与适量干细土混合均匀撒于畦面,翻土拌匀后播种。配制营养土时,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50%多菌灵80~100克或绿亨一号5克,充分混匀后填装营养钵。2幼苗75%出土后,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杀菌防病,以后7~10天喷一次,适时揭盖草帘通风换气,防止苗  相似文献   

4.
一、病害死苗.菜苗由于播种前苗床土、营养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出苗后没及时喷药,以及苗床温度、湿度管理不当等,均会引起猝倒病、立枯病发生.防治措施如下. 1.按每立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克或绿亨一号1克,与适量细干土混匀后均匀撒于畦面,翻土拌匀后播种.  相似文献   

5.
<正>春季蔬菜育苗常因天气骤变、管理不当及病虫害等原因造成幼苗大面积死苗,给菜农带来损失。死苗原因主要包括病害死苗、药害死苗、冻害死苗和风干死苗,应结合死苗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一、病害死苗原因:播种前床土、营养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出苗后没及时喷药,以及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等,引起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防治措施:1.苗床土消毒,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克或绿亨一号1克,与适量干细土混匀后均匀撒于畦面,  相似文献   

6.
在培育蔬菜苗时,常发生死苗现象.现将其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病害死苗 播种前苗床、营养土未消毒.菜苗出土后没及时喷药杀菌,以及苗床温度、湿度管理不当等易使幼苗发生猝倒病、立枯病而死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低温阴雨天气春播育秧期间,如气温急剧下降到10℃时,秧苗极易受冻死苗;连续7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有膜覆盖的秧田烂种死苗率达20%,无膜覆盖的死亡率达50%,给春播育秧造成严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是要及时覆盖秧田,防止地膜破损穿风及"贴膏药"现象产生.平铺地膜的秧田,要抢晴天或雨后动动地膜,防止贴泥焖种.秧苗未扎根现青前,可撒些草木灰、谷壳等覆盖物,增加其抗寒性,促进秧苗扎根.二是低温来临前,在秧厢上喷施70%敌克松1000倍液可防烂秧.三是对已扎根散叶的秧苗,低温到来期间,可适当灌深水保温护苗,以不浸泡心叶为宜.  相似文献   

8.
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苗期常见的一种病害,在我县一般苗床发病率5~10%,个别苗床发病率达50%,死苗率达20%。为探索一种既安全又不污染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岳阳市君山区是我省著名的十字花科和葫芦科蔬菜生产基地,2006年~2009年蔬菜生产商品率、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均保持在100%。主要采用了以下几项新技术:1.木霉菌生防制剂防治蔬菜苗期病害。针对造成辣椒、大白菜、甘蓝苗床大量死苗的立枯病和猝倒病,选用木霉菌生防制剂:孢子粉剂和发酵菌液,在播种时用1∶10的孢子粉制剂拌干细土盖种,对因立枯病和猝倒病造成的死苗的防治效果为69.28%;或  相似文献   

10.
杜永林 《农家致富》2006,(10):32-32
一、苗床管水 旱育秧苗期一般情况下不需补水.坚持旱育旱管,以提高秧苗的耐早能力。同时要注意浇好三次水.即播前浇足“底墒水”。揭膜时浇好“揭膜水”,干旱时浇好“卷叶水”。做到1—2叶期适当控水促进种子根下扎,2—3叶期注意补水防死苗.  相似文献   

11.
旱育秧具有省工、省力、省投入、节水和高产的特点,但有盘抛秧推广成本相对较高。秧龄弹性无法克服,为解决上述矛盾,我所于1999年开展水稻旱育无盘抛秧技术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简报于后。旱育秧选用本所紫色壤上,土质中壤,肥力中上,供试品种11优gus。旱育苗床采用腐熟的猪粪水3kg/mZ,尿素6g/mZ,过磷酸钙15og/mZ,氯化钾4g/mZ进行临时培肥,敌克松2.5gid,进行喷雾翻挖消毒,并在播前一个月用100g/mZ硫磺粉调酸,厢面平整,按宽1.5m,长4.5m,高15cm进行开厢。苗床设四种处理如下:A,地膜隔离土层方格育苗。在播种前两…  相似文献   

12.
正一、育苗(一)品种选择选用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佳粉15。(二)播种育苗一般7月中下旬播种,早播易得病毒病,晚播则后期低温,影响果实成熟,产量低。用育苗盘装入营养土或基质,或采用苗床直播,表面平整后将种子均匀播上,可播种25 g/m~2。播种后用40%植病灵500倍液浇透,再覆盖基质和营养土,以盖没种子为度。苗床直播应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床土消毒。盖土后,随即盖地膜。育苗期间不移苗,苗龄20~25 d,秧苗有3~4片叶为定植适期。  相似文献   

13.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1病原与症状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通风时蒸发量大)。心叶卷筒状,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呈筒卷状。全株呈污绿色枯死。生理性立枯病,因为未受到病菌危害,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根毛稀少。  相似文献   

14.
一、定植前管理 播前要浇足底水,幼苗时苗床保持湿润为止,定植前一般浇1次小水.苗期以白天温度25~29℃,夜间18~20℃为宜.如幼苗发生立枯病或萃倒病可用70%敌克松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5.
土菌消防治水稻立枯病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试验表明水稻立枯病菌主要是由Rhizoctonia solani引起,其次是Fusarium spp。用30%土菌消对大棚育苗或旱育苗的立枯病防效甚好。使用浓度以500倍液防效最好,以750~1000倍液为经济、有效浓度;施用期以播前、一叶一心、以至三叶一心期连续3次应用防治效果最好,若只在播前使用防效虽也较好,但有效期仅15~20d。与敌克松,利克菌等农药相比也以土菌消防效较好,而且对稻苗有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早稻育秧期间,存在着烂芽和死苗现象,严重影响早稻抛秧的成秧率,进而导致大田基本苗不足,最终影响产量。闷芽主要原因是营养土准备不足,临时"抱佛脚",未经过冬耕冻垡,更未通过堆制,或营养土黏性过重,造成播种后营养土板结不通气;秧苗2叶1心前苗床淹水或营养土淹水,造成缺氧闷芽;播  相似文献   

17.
一、早育早栽、合理密植1、旱育秧技术:旱育秧具有省工、节本节水、增产增收特点。育秧前用"旱育保姆"对种子进行处理,在秧床里可以不调酸度,可以解决常规的旱育秧难以解决苗床病害死苗多和栽后损伤重、抛秧立苗难的问题。具体操作技术是:  相似文献   

18.
<正>一、辣椒苗期病虫草害防治1、种子处理。播种前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浸种,一般浸种30-50分钟,捞出用清水浸泡3-4小时催芽后播种。可有效减少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的发生。2、苗期病虫害防治(1)苗床育苗。辣椒出苗后至1叶1心前,重  相似文献   

19.
预防蔬菜死苗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可以采用药剂防治,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8—10克或绿亨1克,与适量干细土混匀后撒于畦面,翻土拌匀后播种。配制营养土时,每立方米营养土  相似文献   

20.
<正>早稻旱育秧技术在南方稻区已推广多年,但由于多种原因,春季育秧时常常会出现黄苗、僵苗、死苗、死芽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旱育秧苗床,没有达到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特别是秧床的准备没有在年前做好,而在春季播种时急忙进行秧床整地,肥料没有充分腐熟,使播下的种谷中毒,而造成旱育秧苗床出现大量死苗,对早稻生产不利。因此,培肥旱育秧苗床一定要从冬季抓起,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