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寿光县应于鲁中半岛,北纬36度,具有井灌条件,麦田套种玉米长期稳定,适宜粘虫迁入栖息,是二代粘虫常发区,玉米苗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需要准确及时的做好短期预报,达到适时防治。一、发生期的预测预报二代粘虫在我县发生期年度间比较稳定,黑光灯历年诱蛾资料,一代成虫迁入期多在40—50天,蛾盛期(全代蛾量的14%至84%期间)及其高峰期(全代蛾量的50%日期)在6月上中旬,正值小麦生长后期至收获期(表一),发蛾期中前期蛾(麦收前5天之前)在麦田中产卵孵化,为有效蛾;后期蛾(麦收前5天之后)产的卵未经孵化(卵期4—5天)即可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海温预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程度与外界天气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海洋是造成长期天气异常最可能的热源。太平洋海域热状况的异常,必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异常,从而影响赤霉病的流行程度。所以根据前期海温,能较早地预测未来该病流行趋势。其方法和结果如下:
1.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为预报对象。
2.对小麦赤霉病发病前期和同期,上年1月至当年5月北太平洋逐月海面水温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了几十个高相关海区,以此作为待选因子。
3.采用逐步回归方法,通过电子计算机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长期预报模式,得到了好的结果。这说明用前期海温直接预报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粘虫是莱西县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多年来已成为小麦的常发性害虫,在水浇丰产田发生尤为严重,影响产量很大。二代粘虫主要为害麦田套种玉米,如防治不好玉米苗则会全部被吃光。为了摸清麦田二代粘虫发生规律,搞好测报,笔者在一代粘虫成虫大发生的年份里对一代蛾嗉囊液的含糖量每年都进行测定,如发现含糖量高,一代蛾则留在当地产卵;如含糖量达6%以下,则一代蛾就会飞走,蛾量再大也不会造成二代幼虫的大发生。笔者从1966年起历年都于一代成虫发蛾盛期在麦田进行观察,发现一代蛾量虽大,二代幼虫密度也不一定准大的规律。 方法是,在黑光灯和杨树枝把中一代粘虫蛾量“激增”(大田小麦灌浆乳熟时期),黄昏时分麦田中有大量粘虫蛾取食时目测1平方米小麦穗部蛾数;再于翌晨取杨树枝把上的粘虫蛾10头取其嗉囊液用日本产补正糖度计,逐头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4.
粘虫是暴发性和毁灭性的世界性害虫,预测预报在综合治理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目前对其发生趋势多采用异地预测,只能提前20天左右发报。为了进一步提高粘虫发生趋势预测的时间效应,我们用前兆因子预测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晋中东山区三代粘虫及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长期趋势预测的统计模型。并作了今后几年三代粘虫的发生趋势预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6年菏泽地区二代粘虫严重发生菏泽地区地处鲁西南,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积31.7万hm2。历年来,二代粘虫在当地很少发生,1996年却在玉米田严重发生,面积达7.5万hm2,6月20日调查,百株有幼虫10~90头,严重地块百株达300~40...  相似文献   

6.
1996年陕西省二代粘虫偏重发生粘虫是一种暴发性害虫,在我省一般年份发生3代。第一代为害小麦,第二代为害玉米、谷子等,第三代仍在秋田为害,以二代为主要为害代,三代在局部地方造成为害。80年代中期以后,粘虫连续多年发生较轻,但1996年其发生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7.
粘虫每年4~5月份从南向北迁飞,7~8月份从北向南迁飞途经沁阳,一般为害较轻,并不在沁阳市越冬越夏,从未发生过第二代粘虫为害玉米苗事件。然而,1998年6月第二代粘虫在沁阳大发生。6月1~15日平均灯下诱蛾1233头,峰日在6月11日,诱蛾266头。...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彭泽县棉铃虫第4代和第5代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其历史符合率分别为93.3%和86.7%,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粘虫是危害我县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的大害虫,目前对其危害世代一代(全国的标准为二代)主要采用糖蜜诱杀剂诱测成虫和谷草把诱卵进行测报,但这种方法技术性比较强,也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投资,基层群众不太容易掌握。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观察、发现当地粘虫发生的轻重与季风规律密切相  相似文献   

10.
涂锐  葛发勇 《植物医生》2003,16(5):38-41
钟山区地处贵州高原西部乌蒙山麓 ,地理位置为东经 10 4°11′4 4″~ 10 4°5 5′2 2″ ,北纬 2 6°31′4 0″~ 2 639′4 0″,东西长 5 2km ,南北宽 4 6km。海拔高度 15 0 0~ 2 90 0m。全区四季不分明 ,年平均气温 12 .3~15 .1℃ ,年平均日照 15 6 0h ,属温凉气候带 ,是 2代粘虫常发生区。辖区内以玉米种植为主 ,常年播种面积约为 4 133hm2 ,占总播面的 4 7% ,以粘虫为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根据植保站 1989年至 2 0 0 2年的统计 ,累计粘虫为害玉米面积达 1.17万hm2 次 ,损失粮食 2 4 6万kg ,平均每年有 2 0 %的玉米面积受害。因此 ,进…  相似文献   

11.
盘县二代黏虫的发生与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琴芬 《植物医生》2010,23(1):39-40
<正>盘县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位于东经104°58′,北纬25°20′~26°17′之间。大部分乡镇海拔在1500m以上,最高海拔为2857m,最低海拔820m。由于海拔差异大,形成立体气候,有高寒的山区,又有炎热的低河谷区,常年半山区和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12.
华北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中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北棉区用扫网法和目测查虫法调查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用比较法和生命表分析法预测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程度和虫口密度。经1991—1994年应用检验,预测结果均与实际发生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3.
华北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中期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华北棉区用扫网法和目测查虫法调查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用比较法和生命表分析法预测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程度和虫口密度。经1991—1994年应用检验,预测结果均与实际发生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4.
豌豆象发生程度预测预报谢成君(宁夏西吉县农技中心756200)豌豆象Bruchuspisorum(Linnaeus),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列为植物检疫对象。1985年,在西吉县兴隆镇粮库发现此虫;近年来,该虫不断向四周乡村扩散蔓延:1993年普查已有11...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二十九年三代粘虫资料,探讨本地区粘虫发生特点及消长规律,目的是探求预测预报方法及防治对策。三代粘虫在本地区为五年一个为害发生周期。造成周期的原因,主要是蛾主峰向后推迟所致。主峰与主峰之间,每年向后大约推移5—6天。在周期内,从蛾峰出现到蛾峰消失大约一个月(7月20日至8月20日),所以主峰最多出现五次,第一年和第二年度多为第一个蛾峰为主峰,以后随着时间推移,第二个蛾峰上升为主峰。在形成主峰前,常伴随着有一小蛾峰出现,这个小蛾峰是以后大发生的主要虫源。  相似文献   

16.
麦田小气候对第一代粘虫发生数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田小气候因子对粘虫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栽培技术及小麦生长情况不同农田小气候特点各有不同,因而影响粘虫发生数量及发育进度的变化很大;禾苗生长愈茂密,小气候相对湿度愈高,温度愈低。此种条件下,粘虫发生数量较大而发育进度较慢。杂草丛生的农田粘虫发生即多,被害严重,这可能也是受小气候因子的影响所致。预测预报时应注意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用Fuzzy分析方法预报稻纵卷叶螟第三代发生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锦屏且1984年至1996年历史资料整理分析,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糖醋排下迁入期蛾量,6月上旬雨量,气温相关,应用Fuzzy分析方法对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进行综合评判分析,预测,历史符合率达93.8%,并得知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排下主迁入期蛾量。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发生程度预报验证方法王卫东,赵春荣,郭明智,刘冬华,王立昌,郝纪风(吉林省长春植物保护站长春130021)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进入80年代以来,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玉米播种面积扩大,玉米螟发生频率增高,为害程度加重,产量损失增多,采取...  相似文献   

19.
二代棉铃虫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代棉铃虫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靳桂芝,张会孔,杨振霞,孔凡凤(山东省曲阜市植保站273100)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ner)是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进入90年代以来呈加重趋势,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为及时准确预报其发生量...  相似文献   

20.
郭建藩 《植物保护》1985,11(6):33-34
利用真值图进行病虫多因子综合定性预报效果较好,使用普遍,但用在预报地老虎发生量目前尚未见资料报道。作者近3年来用本测报站14年地老虎测报资料,进行二因子真值图预报探讨效果很好,现简介如下。 (一)资料处理 经14年测报资料分析,地老虎发生量的轻重,主要因子是虫源和气候,用x_1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