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再生水灌溉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冬小麦再生水灌溉与清水灌溉的比较研究,从作物生理角度确定再生水灌溉的可行性。试验采用不同预处理的城市再生水;同时进行大田和盆栽两种培育方式;以冬小麦叶片为检测样品;以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酶(POD)为测定生物学指标作为评价。分别在不同生育期测试了再生水灌溉和清水灌溉冬小麦下,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与清水灌溉对冬小麦抗氧化酶系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从而说明以再生水灌溉冬小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是贮藏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与酚类底物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分布有关,还与细胞膜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机理及防止措施进行了较深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气调贮藏中,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指数与多酚氧化酶(PPO)含量成正相关,与酚类底物含量成负相关,与细胞膜相对电导率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库尔勒香梨采后果实褐变机理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尔勒香梨采后果实褐变,不仅与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分布有关,而且还与细胞膜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机理、控制途径及技术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研究了两种碱性氨基酸复配结合对鲜切苹果的褐变控制技术。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确定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的最佳条件,初步探讨了其对鲜切苹果浆液 pH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赖氨酸+1.0%精氨酸,20 ℃下浸泡处理10 min。鲜切苹果经处理后在2~4 ℃的低温条件下贮藏,可保持初始感官品质达4 d;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可显著提高鲜切苹果浆液pH,且对于抑制PPO活性有很好的效果,进而显著抑制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鲜切莲藕中褐变因素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美平 《保鲜与加工》2017,17(4):139-142
鲜切莲藕的褐变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分析其褐变因素对解决贮运保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文献资料介绍的导致鲜切莲藕褐变的各因素(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及环境条件)进行总结和分析,阐明各因素在保鲜贮藏中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莲藕加工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PPO)酶促褐变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其所催化的邻苯二酚氧化后所得到的产物吸光度值进行测定,分析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和几种抑制剂对砀山酥梨PPO活性的影响,以及研究了破碎打浆、pH值、温度、贮存时间等不同加工过程对砀山酥梨酶促褐变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 mol/L的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砀山酥梨PPO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始终保持稳定;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以柠檬酸的效果最好;在pH值3.5-4.6,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促褐变,且pH值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在4℃,室温和37℃下,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褐变,且温度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温度为37℃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酶促褐变对整个褐变反应的贡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PPO及其相应底物是面条贮存期间(或挂面干燥过程中)颜色褐变的主要原因.本试验对我国164份冬小麦品种的籽粒PPO以及83份主栽品种的面粉PPO进行了筛选,研究了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籽粒及面粉PPO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PPO活性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冬小麦品种间PPO活性变异较大,籽粒PPO变化范围1.93~12.00 A475  相似文献   

8.
对天津蓟县磨盘柿进行冷藏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0±0.5)℃低温条件下,柿果贮藏30天时出现一个小的呼吸高峰值;在贮藏80天内,乙烯生成速率始终呈缓慢上升趋势,而硬度随时间推移呈线性下降。贮藏初期,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急剧下降,贮到66天时其含量已降到0.02%,低于果实的涩味阈值。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初期20天内明显上升达到高峰值,以后总趋势呈逐渐降低。试验同时发现,在20℃条件下磨盘柿具有典型的呼吸跃变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佛甲草对水分适应能力,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佛甲草植株的生长状况、组织的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相对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和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佛甲草植株生长受到一定程度抑制;在严重水分胁迫下组织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细胞膜透性则表现为持续升高;受水分胁迫的影响,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强而增加,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受胁迫越重,含量越高。复水后,生长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摸清长期施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对哈尔滨地区黑土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由于土壤环境状况发生了变化,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施肥土壤线虫群落的种类及数量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的趋势;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度,并对植物寄生线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施用有机肥及NPK肥不仅能显著降低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的数量,而且对植物寄生线虫种的多样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琳 《种子世界》2009,(5):28-29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的CIS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传统育苗方式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不同营养基培育出的植株进行幼苗的形态指标的测定,得出结论:虽然传统育苗方式可以相对节约成本,但是,传统育苗要经过筛选床土、混配肥料和土壤处理、装填容器、播种、盖土等繁杂工序,不仅费工费时,而且移栽后还有一个缓苗过程,成苗时间长,苗期易发生病害。CIS克服了传统育苗的缺点,建议以CIS为主导产品,发展专业化种苗基质制备产业,为用户提供CIS专业育苗材料。  相似文献   

12.
弱光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弱光条件下番茄幼苗的根、茎、叶干物质重量的变化,从中得出不同弱光条件及处理时间长短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时间越长,光照越弱,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越明显;不同的番茄品种之间对弱光反应存在较大差异,培育耐弱光的番茄品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光温耦合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根区温度与LED补光耦合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置了根区加温、2种光照强度与2种光质配比3因素裂区试验,另外设置了根区不加温与不补光对照,共10种组合处理。结果表明:根区加温与补光都能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提早番茄上市时期与提高番茄的营养品质,其中补光密度为40 μmol/(m2·s)更能显著提高番茄的生长与产量以及果实品质;而补光光质红蓝比为3:2时更能促进番茄生长以及提高番茄的产量,但光质红蓝比为1:1时,更有利于提早番茄果实前期转色日期,且能增加番茄果实的糖度。另外,根区加温与光强耦合相比于根区加温与光质耦合效应更能促进番茄生长以及提高番茄的产量。总体表明,根区加温与光密度为40 μmol/(m2·s)及光质为红蓝比3:2的耦合处理更符合日光温室番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东西垄向栽培的遮光问题,在辽宁北票地区以南北栽培为对照,研究东西大垄丛栽、大垄双行、大垄单行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冠层环境、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无显著差异。环境方面,大垄丛栽的冠层光环境最佳,其中大垄丛栽的群体水平方向透光性最好,垄间的辐射量要优于大垄双行和大垄单行。大垄丛栽的冠层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高于南北栽培,冠层空气相对湿度低于南北栽培。大垄丛栽的产量达到了4757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相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大垄丛栽的单产比南北栽培高了12.93%。品质方面,4种栽培方式的可溶性糖、有机酸、糖酸比、维生素C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大垄丛栽的栽培方式在光环境、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栽培方式。由此可见,行距95 cm的东西大垄丛栽的栽培方式可以在高纬度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方法]采用菇渣为原料,在菇渣中加入蚓粪和蛭石,复配成育苗基质。菇渣与蛭石按8:1和4:1体积比混合的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的根鲜重、根干重和为育苗基质培育番茄幼苗,[目的]研究其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影响特征。[结果]结果表明,相比市售基质,菇渣复配育苗基质能够明显提高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菇渣与蚓粪、蛭石按8:1:1体比混合的育苗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在茎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壮苗指数都大于市售基质。菇渣加入蚓粪、蛭石复配基质的各处理的番茄幼苗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总鲜重、总干重和根冠比与市售基质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总之,菇渣可以作为基质材料培育番茄幼苗,添加蚓粪和蛭石都有利于提高番茄幼苗的壮苗指数。本实验条件下,推荐采用菇渣与蛭石按照8~4:1体积比复配的基质进行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16.
外源激素对盐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吲哚乙酸、赤霉素处理NaCl胁迫下的番茄种子,研究2种激素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激素处理对番茄种子发芽率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促进萌发效果最好的激素浓度都为100 mmol/L.吲哚乙酸处理后,再进行不同梯度盐浓度胁迫,在所设盐浓度梯度范围内,能解除盐害的最高盐浓度为150 mmol/L,而赤霉素处理后,能解除盐害的最高盐浓度为100 mmol/L.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麻地膜覆盖在设施大棚内对樱桃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浙樱粉1号’为实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麻地膜覆盖、塑料地膜覆盖及对照(不覆盖),比较了不同覆盖措施对‘浙樱粉1号’株高、茎粗、单株鲜重、结果数量及樱桃番茄鲜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施大棚内采用麻地膜覆盖增加了‘浙樱粉1号’株高、茎粗、结果数量及樱桃番茄鲜果重。麻地膜覆盖对设施大棚内种植的樱桃番茄有增产作用,麻地膜的推广应用可以减少塑料地膜对环境污染,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Cd2+对番茄幼苗生长和蛋白质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王炼  王振英  彭永康 《作物学报》2010,36(12):2154-2161
以3 d龄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 从生理、生化和蛋白质组角度, 分析0.01~1.00 mmol L–1 Cd2+处理72 h后对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Cd2+处理导致幼苗生长严重受抑, 幼苗高度从对照组的4.76±0.50 cm分别降至3.79±0.05 cm (0.01 mmol L–1 Cd2+处理, P<0.01)和1.77±0.15 cm (0.03 mmol L–1 Cd2+处理, P<0.01)。根长度从对照组的6.07±0.04 cm降至4.77±0.58 cm (0.01 mmol L–1 Cd2+处理, P< 0.01)和3.65±0.66 cm (0.03 mmol L–1 Cd2+处理, P<0.01)。叶绿素含量在0.1 mmol L–1 Cd2+处理后开始下降。当幼苗用0.05 mmol L–1 Cd2+处理时, 根系中有10个蛋白质斑点, 叶片中有21个蛋白质斑点产生变化。利用MS/MS技术, 根系中有4个蛋白质斑点得以鉴别, 它们是ribosomal protein L 20 (斑点1)、F-box /LRR repeat protein (斑点2)、ribosomal protein small submit 4 (斑点4)和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斑点5)。在叶片中, 有2个蛋白质斑点消失, 4个蛋白质斑点合成, 它们是ABC transporter (斑点16)、maturase-like protein (斑点17)、chalcone synthase (斑点1)、a hypothetical protein (斑点3)、an unknown protein (斑点4)和a predicated protein (斑点6)。这些被鉴别的Cd2+反应蛋白参与生物合成、mRNA转录调控和蛋白质转运。  相似文献   

19.
低温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目前推广的西瓜品种和亲本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25℃至30℃之间,最低温度是15℃,其中青霜靓仔品种对高温更敏感一些,重茬雄风品种对低温更敏感一些。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指数及胚根长均呈上升趋势。8℃低温处理下的西瓜幼苗株高、第3片叶的叶面积以及地上部鲜重都略低于25℃下的各项指标,品种间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而8℃和25℃处理的地上部干重差异不显著,表明低温有助于干物质的积累。8℃处理下的西瓜各品种SOD、POD活性均比25℃处理的活性高。  相似文献   

20.
双转光膜对棚温及烟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3年大棚烟草漂浮育苗试验表明:采用单基双能转光剂、光质和光强可以调控的双转光膜能同时将日光中对光合作用无效或低效的紫外光和绿黄光转变为对光合作用高效的蓝光、红光,具有显著的增温效应和促进烟苗生长的作用。双转光膜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烟苗根、茎、叶干重及其淀粉、可溶性糖和粗纤维素含量;在冬季和早春,双转光膜能提高大棚温度1.7℃。采用双转光膜育苗有利于提高烟苗的抗逆性,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