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景造型艺术的取形用势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盆景造型理论中谈到了“形”和“势”,并强调: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其立意和布局,也像画山水画一样,讲究“取形”和“用势”。在盆景造型中,“形”即是可见山石、树桩的具体外形,取形就是构思选择适合盆景造型的这种“具体外形”。不能为取形而取形,取形只是手段,目的在于用势,势是盆  相似文献   

2.
邯郸市丛台公园正开始兴建占地8820平米的大型盆景园。该园分为门庭区、山石盆景区、树桩盆景区、制作养护区。该园预计三年内全部建成。这是河北省出  相似文献   

3.
盆景旧时也称盆玩或盆栽,它包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遗弃“盆玩”一词,无疑是明智的。因为“盆玩”总有点玩物丧志之嫌。不用“盆栽”一词,也有其一定道理,因为盆景栽培手法与盆栽花卉的栽培手法大相径庭,用盆景一词加以区别也合乎情理。随着盆景艺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盆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盆景”一词不能很好地概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本质。一般认为,盆景是“活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4.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5.
瞭望台     
盆景卖价上调绿园创汇增多中国树桩、山石盆景均呈旺销势头,国外客商纷纷来华采购订货。辽宁生产的山石盆景,广东生产的七里香、福建茶等树桩盆景,厦门、泉州生产的榕树盆景均受到海外客商的欢迎,销势看好。香港客商从内地订购的松柏类树桩盆景,过去售价每盆万元左右,现在调到3—5万元,大型精品涨到几十万港元。  相似文献   

6.
1987年10月,江陵名城举办了为期五天的盆景、根艺讲座。来自山东、江西、湖南、广东等地的学员和爱好者共487人出席。武汉花卉盆景专科学校校长、盆景艺术专家易亮同志主讲,并在江陵盆景园现场操作,亲手示范制作山石盆景和树桩盆景,这种理论与实际结合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盆景历史悠久,成于唐宋、兴于明清,以苏州、扬州、南通等地为中心,发展出不同风格的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造型方式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制作精细,灵秀古雅。近年来,江苏盆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2015年,江苏盆景种植面积达690.9公顷,销售量2259.4  相似文献   

8.
附石盆景,作为盆景艺术中一个独立的形式,有着它自身的优势。首先,它不择树种,绝大多数盆景树种都可以附石;其次,由于有石材的衬托,所以对树木的桩形不象对树桩盆景那样苛求;尤其可贵的是适宜扦插苗木的盆景创作,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繁荣盆景事业的一条可行之路。正因上述优势,附石盆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各地盆景界的作品看来,附石盆景的数量还是不及其它组合盆景(如丛林式、水旱盆等)。考查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附石盆景的制作难度相对较大,对技术、技巧的要求较高,使一些缺乏经验的爱好者望而却步:二是按照常规来制作附石盆景需时较长,一般在树桩附石后,让根系衔石而生,附着稳固,都要经过3~5年的埋土栽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对此也深有感触。往往在选中石材后,对树桩的选择颇费踌躇:桩形好的,根系不一定与石材相配,还须先埋土定植,培育根系;有的树桩根系能较为合理地附石,而枝形与石材又不尽协调,附石后还必须重新调整枝形,进行养护。这便是让初学附石盆景制作者感到好的树桩可遇不可求的缘  相似文献   

9.
盆景图宜有适当图注,以便帮助了解和欣赏。图注内容可包括景名、规格、盆式、山石或树木名称、造型形式等,写成下面的简明格式,能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山水盆景:“景名”——规格+盆式+某山石盆景(形式)树桩盆景:“景名”——盆式+规格+某树种盆景(形式)盆景的规格通常分为微型(10厘米以下)、小型(10~40厘米)、中型(40~80厘米)、大型(80~150厘米)和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对山水盆景,按盆长划分;对树桩盆景,按树桩大小高矮划分,横斜、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盆景分类,让盆景爱好者走出思想误区,实践误区,很有必要。由于中国水旱盆景和山石盆景普及的时间较晚,人们对传统盆景的概念,通常是指单一的树木造型,俗称“盆栽”“树木造型”“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颂歌     
右图是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相组合的小盆景。树桩系火棘,悬崖式,主干被截,侧枝做干蓄顶,右缩左伸,向下展开,富有律动感;山石为珍珠石,偏重式,主宾相从,山水相依,绵延起伏,重峦叠嶂,有"崇山数百里,尽  相似文献   

12.
由中华文化园与璞心斋共同主办的“璞心斋盆景赏石文化馆”在金秋时节开馆。该馆布置有树桩盆景、山石盆景及由璞心斋·徐景玉珍藏的观赏石作品200多件,其中不乏精品。做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及北京市盆景协会会员,徐景玉先生多年来致力于盆景与赏石的研究与收藏,发明了多彩盆景技术,其  相似文献   

13.
我是才疏学浅的一位盆景业余爱好者,订阅购买过许多盆景书刊,在取经学习的基础上也制作一些中小型盆景,兴趣较高。虽身单力薄,也常到野外取回各种不同的中小型树桩、山石等索材,我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这项活动上。后来我发现:“我的一切努力始终适应不了目前盆景发展的大气候,即残、奇、枯、古、大等等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盆景是我国园林艺术珍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按其种类与形式来说,一般概分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但随着盆景的选材和造型不断扩大与创新,今人采取“树”与“石”兼用配置的盆景,却越来越普遍。因而特名之为“树石盆景”,这种盆景除树木、山石外,有时也点缀一些人物、禽鸟或亭榭等小件所采用的花盆形式也有不同,以树木为主的树石盆景,多采用透孔花盆:以山石为主的树石盆景,多用浅盆。盆中的树木依靠盆土或山石的吸附作用获得水分和养分,故生长仍很繁茂。树石盆景形式多样,幽雅美观,用于室外、室  相似文献   

15.
破干扩桩     
在树桩盆景创作过程中,无论业余或专业同行都会遇到这样一件使人遗憾的事情——有相当一部分树桩盆景材料其苗架、出枝、树种都可制作出较好的盆景,但由于粗度不足,达不到创作要求而往往被弃之不用。  相似文献   

16.
在树桩盆景的树下布上山石,能够起到配制成景或弥补树桩造型缺陷的作用。常用的山石,以硬石为宜,如英德石、太湖石、斧劈石、钟乳石等。也可用软石,如沙积石等。同一盆桩景应以一种石料为好。  相似文献   

17.
各位代表: 女士们、朋友们: 首先,让我代表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组委会,欢迎来自各国的盆景艺术家、西方知名的盆景企事业家,和来自宝岛台湾的朋友,欢聚一堂,共同商讨盆景艺术的发展前景,交流盆景技艺。通过举办盆景艺术交流、讨论、展览、表演等活动,进一步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盆景亦称盆栽,中国所以将盆栽称之为盆景有其更广泛的意义。中国盆景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林木为主体的树桩盆景,还有以山石为主体的山石盆景,近年来水旱盆景、壁挂式盆景、微型盆景、雾化盆景层出不穷。这些盆景很像中国的山水画,有景、有情、有韵、有味,意境深远,情景交融,也许这些正是中国盆景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一些地区的盆景销售很困难。本人以为,发展果树盆景是带动树桩山石盆景走出低谷向前发展的一个途径。这是因为,果树盆景不仅有造型之美,又有花果之丽,一些不一定欣赏盆景艺术的人,却喜爱果树盆景艳丽的花与果。第二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展出的果树盆  相似文献   

19.
盆景是古典园林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据《山海经》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开始了盆景的制作,至隋唐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传统上,按照选材的不同,我国将盆景划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其中山水盆景也被称为山石盆景,缘于其主要以石材为主体,经过作者的构思,也就是艺术加工,完美地再现自然山水的景观。山水盆景的最大特点就是:取之自然,超越自然,它既有别于"浑然天成"的山形石,也不同于以化工原料制作的山川景观造型。它以凝练、抽象的艺术手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撷取自然山川之精华,浓缩  相似文献   

20.
水旱盆景是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相结合的作品。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盆中再现自然界中水面、旱地、山石、树木兼而有之的景观。它具有题材广泛、自然气息浓厚和最宜于表现诗情画意等特点,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创新形式。近年来,已为国内外的盆景爱好者所瞩目。水旱盆景的制作较为复杂,必须先掌握好制作树木盆景及山水盆景的基本技术(本文不再赘述),这里只将其特别之处分别作介绍。 (1)选盆:一般采用浅口盆,较山水盆景用盆可略深少许。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