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啸博  曹颍  郭伟  马琳  刘秀丽 《园艺学报》2023,(11):2417-2434
运用扫描电镜对玉兰亚属44种(8个种,36个品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44种植物的花粉粒均为单粒,具单沟,为N1P3C3类型花粉,呈长球形或超长球,中等大小(41.49~69.46)μm×(18.50~27.64)μm,左右对称。花粉极面观近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侧面观为舟形。花粉壁表面纹饰较为原始,可以分为6类:孔状纹饰、疣状凸起纹饰、横纹状纹饰、脑沟状凹陷纹饰、短棒状孔穴纹饰和瘤状凸起纹饰。研究结果表明:玉兰亚属不同植物花粉形状、萌发孔沟等特征近似,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因此花粉形态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种类;但不能准确区分玉兰品种,仅可作为品种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景盆博 《花木盆景》2005,(12):44-45
清雍正粉彩河燕花盆雍正瓷盆的装饰,多用绘画为主,兼用刻、印、划、堆塑和镂雕等工艺。绘画上承康熙晚期的清秀典雅风格,笔法更为精细纤柔,构图疏朗,简洁清晰。花鸟画是内容最为丰富而又常见纹饰之一,此时的画风多受恽寿平“没骨”绘法影响,只是设色比前朝略显浅淡,画笔更为细腻。雍正时粉彩盆器,多数都以白釉为地绘画,当时白瓷工艺质量极高,胎薄体轻,胎釉似玉般地湿润细腻,更能突出绘画线条纤细、色泽柔和的没骨画纹饰。清雍正粉彩人物图笔筒本件盆器高13.4cm,直径9.8cm,直体平底,底足呈玉壁状,底心内凹,白釉泛青,白釉直包到盆体底足边,盆…  相似文献   

3.
仙果     
兰江奇石可谓不少,但像这方具有瓷质光泽、石色青润、细腻透亮的奇石,实属罕见。该石造型如丰硕的果实,石面纹饰,画龙点睛,妙笔传神,恰似瑶池之物,堪称绝世佳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玫瑰品种资源花粉形态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我国37个玫瑰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等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花粉粒为长球形至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根据穿孔的数量和形状以及条纹的有无,可以将玫瑰花粉外壁纹饰分为穴状、条纹-穴状、条纹-网状3个类型;玫瑰品种间花粉形态类似,但外壁纹饰、穿孔形态和数量等有较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区分品种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旻 《花木盆景》2008,(11):1-1
本件作品布局与构图独具匠心,俨然一幅古风浓厚的山水画卷。主峰崖壁陡立,夺人眼目,其势欲飞,气象险峻无常。所用石材纹理丰富,一如山水画中皱褶笔法。山险则谷幽,次山低亘,远山隐约,共同营造出清幽境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黎黎  杨晓红 《园艺学报》2010,37(10):1549-1558
采用数码显微系统对中国苹果属21种植物腊叶标本和新鲜成熟果实的表皮细胞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探讨了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21种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细胞大小、细胞间隙、相邻细胞之间共有细胞壁上纹孔数量、纹孔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细胞的排列模式有放射状纹饰、轮状纹饰、局部轮状纹饰和有轮状迹象等4种。根据修正后的Langenfeld系统,将果实表皮细胞微形态特征及其细胞排列模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细胞微形态特征的系统演化趋势是细胞由小到大,细胞间隙由窄到宽,纹孔数量由少到多,纹孔宽度由窄到宽,表皮细胞排列模式的系统演化趋势是放射状纹饰→轮状纹饰→局部轮状纹饰→有轮状迹象。支持苹果属分为4个组,4组植物对应的系统演化趋势为多胜海棠组→花楸苹果组→山荆子组→苹果组。证明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对苹果属植物分类及系统评价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来源的龙荔种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龙荔种质均为单粒花粉,赤道面观为近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具三孔沟及条状纹饰,根据花粉外壁纹饰的差异,可将花粉划分为细密条状纹饰、粗短缠绕纹饰、中间类型3种类型;花粉粒极轴长21.08~24.13μm,赤道轴长18.93~21.43μm,均属于小型花粉,花粉粒均为近球形。不同龙荔种质间花粉粒大小和基本形态相似,只是在孔穴的疏密、条纹的排列以及粗细上有些差别,说明不同地理来源的龙荔单株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西南地区20种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花粉形状、外壁纹饰以及萌发沟类型等特征进行观察,并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讨其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结果表明:20种凤仙花的花粉大多为单粒4沟类型(占75.00%),少数为单粒3沟类型(占20.00%),仅1种为单粒5沟类型。不同种花粉在大小、赤道面观、极面观等性状上差异显著;极面观多为椭圆形、距圆形和胶囊状,少数为三角状圆形和五边形;花粉外壁纹饰均为网状纹饰,其网眼稀疏程度、大小、网眼内颗粒物密度等存在较大差异。综合上述特征将20种凤仙花属植物分为7个亚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4个主成分因子,基于花粉形态的聚类分析可将20种凤仙花属植物分为3大组,其中康定凤仙花、波缘凤仙花和天全凤仙花等聚为第1支;贝苞凤仙花、滇南凤仙花和山地凤仙花等聚为第2支;白花凤仙花、纤袅凤仙花和菱叶凤仙花等聚为第3支。  相似文献   

9.
说起“青花”,人们也许会自然想到那胎体精细清丽,纹饰幽靓雅致的国粹青花瓷。不过,本所说的“青花”却与瓷无涉,而是专指中国云锦石中的一大类石品——“青花云锦石”。下面,先表“云锦”而后说“青花”。  相似文献   

10.
几种芸香科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邵邻相  范晓萍 《果树学报》2003,20(2):146-148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佛手、代代、柚、柑橘和金橘等芸香科植物花粉进行形态观察。发现这几种植物的花粉在形态、大小、外壁纹饰、网孔等方面均有差异,其中3个佛手品种的花粉具网状纹饰,白衣秀士佛手和青衣童子佛手的网脊连续,而赤金王子佛手的网脊不连续,其他4种芸香科花粉具穴状纹饰,代代和柚的花粉比柑橘和金橘的花粉大,而代代和金橘的花粉表面孔穴密度比柚和柑橘的花粉表面孔穴密度大。这些花粉表面微观形态的差异将为上述品种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梅  刘旭  周惠龙  李振宇  于胜祥 《园艺学报》2018,45(6):1147-1152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绣球属(Hydrangea)29种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其种子形状分为椭球形和长柱形;种子表面纹饰为网脊形或网状多边形,网脊的形态为波状、深波状或近平直;网脊间常具皱褶状纹饰或近光滑。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分类中绣球属的离瓣组(sect.Petalanthae)的种子为椭球形,网脊为波状或深波状;脊间多数为不规则纹饰,少数为规则或孔穴纹饰;绣球组(sect.Hydrangea)的种子均为椭球形,网脊近平直,脊间较光滑;星毛组(sect.Cornidia)和挂苦子组(sect.Heteromallae)的种子均为长柱形,大部分具近平直状的脊,脊间较光滑;冠盖组(sect.Calyptranthe)的种子为长柱形或椭球形,表面具网状多边形纹饰,网眼内具洼点。绣球属种子形态及种皮微形态特征除了在组水平上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在组内种水平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分类学价值,在某些组水平上种子微形态性状还具有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花粉形态探讨梨属植物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本文用扫描电镜对梨属的9个种,52个品种、类型进行了花粉形态研究,根据花粉特征及其遗传表现,结合植物形态特征、果实经济性状等方面的研究对部分梨属植物的亲缘远近、相互关系作了推测。观察结果表明:1.梨属植物花粉粒为长球形至近球形,不同种、品种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孢壁纹饰等性状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可作为梨属植物分类的参考,但确定种质分类地位,尚需结合植物的形态特征、经济性状等多方面的研究。2.木梨、褐梨、杜梨、豆梨、秋子梨、砂梨、白梨等东方梨孢壁纹饰较为相似,说明其间亲缘关系较近;西洋梨与东方梨孢壁纹饰区别甚大,说明其间亲缘关系较远。3.通过花粉纹饰及其遗传表现,进一步证实了新疆梨以及西洋梨类中的客发梨、朝鲜洋梨、身不知梨等为东方梨与西洋梨的种间杂种。4.由花粉纹饰推测库尔勒香梨及南果梨可能含有西洋梨血缘。5.苹果梨花粉粒多为近球形,具沟桥,不同于其他种、品种,是较特殊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鸢尾属12种(变种)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鸢尾属12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白花马蔺和马蔺花粉大小相似,形状、萌发孔、外壁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网脊宽度不同;(2)四川鸢尾、薄叶鸢尾和锐果鸢尾的花粉形状、外壁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均无明显萌发孔,锐果鸢尾花粉较小,表明这3个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3)蝴蝶花和扁竹兰花粉大小基本相同,前者形状为扁球形,后者为近球形;萌发器官、表面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网眼内无颗粒,表明这两物种亲缘关系较近;(4)扇形鸢尾与蝴蝶花和扁竹兰二者相比,在花粉粒大小,表面纹饰均上均有较大差异,表明扇形鸢尾与蝴蝶花和扁竹兰的亲缘关系较远。讨论了鸢尾属5个亚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及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镜、琼脂培养和柱头整体压片荧光法,对桂晚柑花粉形态、亲缘关系和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桂晚柑花粉体积小,表面具网状纹饰、网眼小、网脊宽,其亲缘关系与桔、橙较近,与柚次之。桂晚柑花粉可育,但48小时后丧夫生活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电镜对莲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测试材料的花粉形态极为相似,赤道面观均为长椭圆形,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且都具有3条萌发沟。外壁纹饰基本为脑状纹,且外壁纹饰存在着深浅的变化。这些花粉的形态特征为莲的分类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桃属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桃属5个种、25个变种及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和品种花粉大小、形状、外壁纹饰特征存在着差异,可作为种的分类和品种鉴别的依据。并根据花粉资料探讨了种、品种的亲缘关系,表明新疆桃和普通桃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相同的品种,花粉纹饰结构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7.
瓜皮神韵     
观外形似扇贝,看纹饰就是一块“西瓜皮”,可这不是一般的西瓜皮,像是“天蓬元帅”在“天庭”吃瓜时甩到人间的一块西瓜皮,经过千万年的玉化和河水的冲刷打磨,才形成了这般模样。你看那瓜皮边沿圆润、青色的石底上布满了点点金星,若隐若现,青、黄适度,展现了西瓜皮的神韵。  相似文献   

18.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哈密大枣、敦煌大枣以及敦煌鸣山大枣等3个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哈密大枣与敦煌大枣、敦煌鸣山大枣在花粉大小、形状、外壁纹饰等方面存在有差异,可作为区分品种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肥城桃花粉粒形态特征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确定肥城桃的演化关系提供孢粉学证据。【方法】以肥城桃9个主栽品种及‘中华寿桃’的花粉为试材,采用HITACHIE-1010型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的形态结构。【结果】供试品种花粉粒极轴长介于31.22~34.87μm,花粉均为近扁球形,等极,辐射对称,极面为三角形,三边略成弧形,赤面均为椭圆形,肥城桃花粉属N3P4C5类型,花粉外壁纹饰均为杂乱走向的条纹状纹饰,条纹间有穿孔,为复合纹饰,各品种间纹饰的形态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肥城桃与‘中华寿桃’亲缘关系较远,主栽肥城桃品种‘红里肥桃’‘白里肥桃’为一类,其余肥城桃为另一类。【结论】主栽肥城桃品种演化顺序符合花粉由大到小、表面纹饰及覆盖层穿孔由简单向复杂的一般演化规律,推测供试品种的演化顺序为:‘白里肥桃’最为原始,其次为‘红里肥桃’,其他品种为群体内较为进化的类型,其中‘肥桃2号’‘肥桃3号’‘柳叶肥桃’3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早熟肥桃’和‘刘台肥桃1号’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了解柑橘不同种属花粉形态的多样性,为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鉴定以及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枳属、金柑属和柑橘属不同品种的花粉为试材,通过FEI Quanta 200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的赤道面、极面、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孢粉学研究表明,枳属和金柑属材料的花粉粒具有4条孔沟,柑橘属中除柠檬和宜昌橙具有5条孔沟外,其余品种皆为4条孔沟;枳属花粉粒大小(P×E)为(20.40~30.33)μm×(17.91~28.49)μm,网脊宽为0.52~0.58μm,网眼多为不规则多角形,网眼直径大小为0.48~0.74μm,金柑属花粉粒大小(P×E)为(23.81~29.58)μm×(15.73~17.37)μm,网脊宽为0.79~0.93μm,网眼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大小为0.66~1.07μm;柑橘属花粉粒大小(P×E)为(20.52~39.14)μm×(14.28~31.93)μm,网脊宽为0.17~1.41μm,网眼直径大小为0.43~1.69μm,多为圆形或近圆形,但宜昌橙区、枸橼区的部分品种网眼为不规则多角形;枳属、金柑属的品种花粉粒的外壁纹饰均为网状纹饰或细网状纹饰,柑橘属中除柚类和部分葡萄柚具有穴状纹饰外,其余品种皆为网状纹饰或细网状纹饰。【结论】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花粉特征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体现了花粉形态具有多样性,花粉形态特征的差异可以为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鉴定以及系统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花粉形态的原始性分析推测,莽山野柑和姑婆山野生皱皮柑是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柑橘野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