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甘草及其制品在卷烟工业中应用价值,采用超声波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制备甘草色素,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该色素的热裂解产物进行研究,并对添加甘草色素的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1)300℃、600℃和900℃条件下,甘草色素热裂解产物种类随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加;2)裂解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稠环化合物以及少量的致香物质,如苯甲醛、糠醇等;3)与甘草浸膏相比,添加甘草色素的卷烟烟香细腻、香气丰富性增加、青杂气减弱、刺激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建立用微波消解-动态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农产品中痕量硒的方法:HNO3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处理农产品样品,以CH4为反应气,采用动态反应池(DRC)技术消除m/z 80处40Ar40Ar+对硒测定的干扰。系统考查反应气种类、流速、抑制参数q(RPq)等对信噪比(S/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80Se为分析物、CH4为反应气、流速为0.9 mL·min-1、RPq=0.7时可以有效消除干扰,信噪比最佳。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00 μg·L-1,检出限为0.001 μg·g-1,定量限为0.004 μg·g-1,7次平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为3.39%,加标回收率为97.32%~101.1%。采用该方法对国家标准柑橘叶参考物质GBW10020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和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体香料芳樟醇的热裂解行为,为芳樟醇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分析芳樟醇在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下的热裂解行为,并根据主要热裂解产物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对芳樟醇热裂解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热裂解温度低于500℃时,90.00%以上的芳樟醇未发生热裂解;热裂解温度升至600℃时,热裂解产物增多,主要是醇和烯等物质;热裂解温度升至900℃时,30.00%以上的芳樟醇发生热裂解.芳樟醇可裂解为香叶醇、二氢芳樟醇、月桂烯、罗勒烯、8-羟基芳樟醇、顺式氧化芳樟醇和反式氧化芳樟醇等香味物质.初步推导出芳樟醇按双键断裂重排、分子内脱水、双键加成及双键被氧化等4种方式进行热裂解.[结论]芳樟醇的热裂解产物以芳樟醇类物质为主,其自身的香气特征即代表热裂解后的香气特征,可添加到卷烟中以增加花香、木香和果香香气.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南宁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与健康风险,选取8个空气采样点,使用Tenax-TA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22种VOCs,分析了VOCs的浓度水平、污染特征及其主要来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公认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南宁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宁市环境空气中VOCs检出了苯系物和卤代烃共10种物质,苯系物是环境空气中VOCs污染的主要来源。南宁市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为2.831.2μg/m31.2μg/m3,均值为14.2μg/m3,均值为14.2μg/m3。苯和甲苯的比值B/T为0.213。苯和甲苯的比值B/T为0.210.60。除机动车尾气排放外,涂料和溶剂的挥发是VOCs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空气中VOCs平均质量浓度:城市区域>工业区域>郊区,2014年高于2009年。健康风险评价,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为9.51×100.60。除机动车尾气排放外,涂料和溶剂的挥发是VOCs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空气中VOCs平均质量浓度:城市区域>工业区域>郊区,2014年高于2009年。健康风险评价,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为9.51×10(-2),各污染物致癌风险熵值在1.14×10(-2),各污染物致癌风险熵值在1.14×10(-7)(-7)1.22×101.22×10(-5)之间。环境空气中VOCs对人体不存在非致癌风险,四氯乙烯的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苯存在致癌风险,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根据沙门氏菌噬菌体Lumpael的全基因组序列,预测该噬菌体裂解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优化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并分析噬菌体裂解酶LysLorf22与外膜渗透剂最优组合的溶菌效果。结果表明,裂解酶LysLorf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10~4,等电点为9.14,其较优表达条件为:表达菌株Escherichia coli BL21,37℃诱导4 h。LysLorf22裂解谱较宽,最佳工作浓度为375 nmol/L,在30 min内可使氯仿处理的Salmonella Enteritidis ATCC 13076菌悬液OD_(600)下降0.72;375 nmol/L的LysLorf22与0.5 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联用对Salmonella Enteritidis ATCC 13076溶菌效果最佳,在2 h内可使活菌数从1.62×10~9 CFU/ml下降至4.31×10~8 CFU/ml。  相似文献   

6.
柑橘种子富含类柠檬苦素化合物,该类物质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基于UPLC-Q-TOF-MS技术,优化出一种新的柑橘中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考察了流动相及流速、进样量、色谱柱温等条件的影响,优化得到分析方法.流动相为0.01%甲酸+H2O(A)以及乙腈(B),在洗脱程序为0~4.0min,35%~55%B;4.0~5.0min,55%~35%B,进样量1.0μL,流速0.4mL/min,柱温40℃的条件下,7种柑橘种子中诺米林、奥巴叩酮和柠檬苦素在5min内得到最佳分离.通过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比较,样品中诺米林、奥巴叩酮和柠檬苦素得到鉴定;研究了3种类柠檬苦素的MS/MS质谱裂解规律,并首次得出了诺米林的质谱裂解途径.此外,通过UPLC-PDA检测器,测定了7种柑橘种子中3种类柠檬苦素的质量比.结果显示,类柠檬苦素是一类很好的分类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以1株多重耐药沙门菌(SA209)为宿主菌,从安阳市某规模化养殖场污水样本中分离出1株沙门菌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SA-1。采用点滴法和双平板法分离、鉴定及纯化了SA-1,并对其效价、最佳感染复数、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1的初始效价为1.15×10(10 )PFU/mL;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对酸碱的耐受性较强,在pH 3.0~11.0范围内活性稳定;在40~50℃温度内活性稳定;其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为10 min,裂解期为20 min,之后进入稳定期,平均裂解量为108 PFU/cell; SA-1的核酸类型为DNA。  相似文献   

8.
考察茶黄素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茶黄素的热裂解产物进行研究,并对茶黄素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00、600、900℃条件下,茶黄素热裂解产物种类随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加;在热裂解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酚类化合物、部分稠环类化合物以及有利于改善卷烟感官品质的致香物质,如苯并呋喃、肉桂醛等;茶黄素加入卷烟后,能够使烟香细腻、烟气质感明显提高、香气丰富性增加、口腔舒适性提升。  相似文献   

9.
以红松、白松、落叶松、楸木的木屑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以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体的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系统进行快速热裂解试验.在对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主要工况参数进行全面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过程中反应温度、原料颗粒粒径、给料速率等主要参数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温度为500℃,给料速率为20 kg/h,生物油的最高产率达63.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野山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行为,初步探讨野山茶可能的裂解机理。【方法】采用离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并以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1)裂解温度对野山茶产生的裂解产物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裂解机理不尽相同。在300、600和900℃下的热裂解产物中分别鉴定出14、64和95种裂解产物,致香物质主要有醛类、酮类、萜类、呋喃类等,这些产物可改善烟气质量,提高卷烟品质。(2)野山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有一定影响。【结论】野山茶作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原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活性白土、磷钨酸等为催化剂进行了松香催化裂解试验,并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进行松香裂解反应条件及裂解产物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和磷钨酸的催化性能较强,反应2 h后可使松香酸值分别降至1.20 mg·g-1和2.07 mg·g-1;活性白土催化裂解松香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20 ~ 240 ℃、催化剂用量5.0% ~ 10.0%、反应时间1.0 h;在此反应条件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是各种芳香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由萘、吲哚、吡啶和菲类等物质组成;松香裂解反应除了松香脱羧反应外,同时伴随着大量碳—碳键和碳—氢键的断裂和重排。图1表5参9  相似文献   

12.
苏靖  宣文良  王希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49-250,253
为探讨不同输精持续时间对长白后备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选择大白后备母猪75头,根据发情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5头。每组母猪的输精持续时间分别为23、33、34、44、45、55、56、66、67 min,每头母猪输精3次。配种后统一管理,统计每组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结果显示,输精持续时间在47 min,每头母猪输精3次。配种后统一管理,统计每组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结果显示,输精持续时间在45 min以上(含45 min以上(含45 min),长白后备母猪C组、D组和E组3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均差异不明显,并且C组、D组、E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高于输精持续时间低于45 min),长白后备母猪C组、D组和E组3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均差异不明显,并且C组、D组、E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高于输精持续时间低于45 min的A组和B组。试验表明,输精持续时间控制在45 min的A组和B组。试验表明,输精持续时间控制在45 min时,后备母猪能够获得较高的受胎率和产仔率,为最佳的输精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3.
14.
为研究烟丝在掺配输送及卷制过程中的热解特性变化规律,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和热分析动力学方法跟踪分析了不同加工环节烟丝的热失重特征参数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加工环节烟丝整体热解失重规律一致,均包含脱水干燥、挥发性成分损失、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分解、木质素分解与炭化、无机盐分解等阶段,各样品不同热失重阶段的温度区间一致,但阶段失重率有差异;(2)JXQ、JXH和CPS样品在无机盐分解阶段的失重率接近,并明显高于其他样品,不同烟丝样品的综合热解指数CPI范围为4.10×10-5%·(min×℃2)-1~4.65×10-5%·(min×℃2)-1,BZS样品的CPI最低,CPI随着加工环节的进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样品在脱水干燥和纤维素分解阶段的热分解过程均符合F1.5级化学反应模型,但不同样品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揭示了烟丝在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加工过程中烟丝的配方成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海藻多酚含量的反应条件,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福林酚用量、碳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福林酚法测海藻多酚含量的检测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外源物质(有机物质、无机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海藻多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2%福林酚5 ml、3%碳酸钠4 ml、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30 min、最佳吸收波长730 nm;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70%-103.67%,相对标准差2.68%。优化的福林酚法测得7种藻类的多酚含量为120.0~273.0 mg/L,其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茶多酚检测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外源添加1%或5%的Cu2+、Ni2+、Mn2+、Cl-、I-、蛋白质、可溶性淀粉测定结果增加2.31%-149.79%;添加5%的Zn2+、CO2-3、NO-3、PO3-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焦甜香型烤烟品种云烟97的优化施肥模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主要影响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和感官质量;在产值达到40000元/hm2以上条件下,优化施肥量为N 91.602以上条件下,优化施肥量为N 91.60100.78 kg/hm100.78 kg/hm2、P_2O_5177.402、P_2O_5177.40193.17 kg/hm193.17 kg/hm2、K2O 212.382、K2O 212.38247.75 kg/hm247.75 kg/hm2;在感官质量评分75分以上条件下,优化施肥量为N 88.802;在感官质量评分75分以上条件下,优化施肥量为N 88.80101.00 kg/hm101.00 kg/hm2、P_2O_5189.212、P_2O_5189.21205.80 kg/hm205.80 kg/hm2、K2O 236.272、K2O 236.27269.89 kg/hm269.89 kg/hm2。综合考虑烟叶香型特色和烟叶质量,四川省宜宾市焦甜香型烤烟的最优施肥量为N 91.602。综合考虑烟叶香型特色和烟叶质量,四川省宜宾市焦甜香型烤烟的最优施肥量为N 91.60100.78 kg/hm100.78 kg/hm2、P_2O_5189.212、P_2O_5189.21193.17 kg/hm193.17 kg/hm2、K_2O 236.272、K_2O 236.27247.75 kg/hm247.75 kg/hm2。  相似文献   

17.
张洋  马英杰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9):1712-1722
【目的】在微喷灌的灌溉方式下,研究不同天气和不同气象因子条件下成龄灰枣树的茎流速率,精准测定出成龄枣树的耗水量,为优化枣树的土壤水分管理提供生产指导。【方法】采用针式茎流计,连续监测灰枣树茎流速率,分析枣树的茎流速率受不同天气和气象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晴天和阴天茎流速率的波动变化过程呈倒“U”型的单峰曲线,而多云天气下呈“M”型的双峰曲线。1 d中枣树的茎流累积趋势呈“S”变化,各生育期耗水量大小排序为果实膨大期>成熟期>花期>萌芽展叶期。只有成熟期枣树的茎流速率与空气温度相关程度最高,其余都是太阳辐射。各生育期太阳辐射与枣树茎流速率的相关系数RD1=0.964**RD2=0.969**RD3=0.957**RD4=0.886**。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在枣树的各生育期内对茎流速率和气象因子进行输入回归,建立不同天气条件下,各生育期枣树茎流速率和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过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检验,各生育期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各生育期内,典型天气的茎流速率排序为晴天>多云>阴天,整个生育期中的需水关键期是果实膨大期,对枣树的茎流速率产生最大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下3种典型烟草薄片的裂解产物。[方法]利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研究了3种典型烟草薄片(2种国产薄片,1种进口薄片)的热裂解行为。在氦气氛围中,分别将这3种烟草薄片在300、600、900℃下进行热裂解,并采用气质联用对其裂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3种烟草薄片裂解产物随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多,低温下裂解产物主要为酸类等物质,高温下裂解产物种类较复杂。在900℃裂解温度下,3种薄片裂解产物含量最多的均为酸类,其次为酮类,但醇类、芳烃类、醚类和杂环类差异较大。[结论]该研究可为烟草薄片在卷烟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从酒糟提取物菲汀制备植酸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及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制备稀植酸.采用活性炭脱色,真空减压浓缩的方法制备精品植酸.[结果]制备植酸工艺条件: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最佳流速为375 ml/h,最大选样量为0.5 ml;717#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最佳流速为250 ml/h,最大选样量为0.5 ml.活性炭脱色的最佳条件为:0.5 ml/min,温度为60℃.真空减压浓缩的温度为50℃.[结论]研究确定了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法由酒糟提取物菲汀制备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可为工业化生产制备大量植酸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的红松针茶饮料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松松针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研究了红松针茶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红松针茶饮料的最佳制作条件为:新鲜松针在3%5%的食用NaCl溶液中浸泡125%的食用NaCl溶液中浸泡1224 h,恒温干燥箱40℃干燥1 h,180℃条件下远红外食品电烘炉中炒茶15 min,100℃水提30 min,在调配时绵糖添加量为3.5%,木瓜果粉添加量为0.15%,异维生素C钠的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