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玉米中、后期叶斑病(大斑病)有效的农药种类,从而为田间防治奠定基础,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室内抑菌率和毒力。结果表明,抑菌率较高的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吡唑嘧菌酯乳油,均达70%以上;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和1 000倍液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 000倍和1 200倍液,抑菌率均大于6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25%嘧菌酯悬浮剂的EC_(50)较低,分别为0.022、0.150和0.512 mg/L。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EC_(50)值为对照,得出不同杀菌剂相对毒力指数,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25%吡唑嘧菌酯乳油对供试玉米大斑病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说明4种药剂对大斑病病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引起贵州六盘水山茶灰斑病的致病菌种类和防治方法,用单孢分离法获得3株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β-tubulin、tef1多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葡萄牙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ortugalica。6种常规杀菌剂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两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在推荐浓度范围内对P.portugalica的抑制率达到了100%,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在推荐浓度范围内对该病原菌的抑制率也在90%以上;有效成分浓度为250~500 mg/L的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5~300 mg/L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可显著促进P.portugalica产孢。  相似文献   

3.
PD20081773-F00-0140山东省绿士农药有限公司(山东省齐河经济开发区金能大道北首251100 0534-5756113)硫磺·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硫磺/2009.03.11至2010.03.11/低毒PD20083974-F00-0146山东省绿士农药有限公司(山东省齐河经济开发区金能大道北首251100 0534-5756113)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噁霜灵、代森锰锌/2009.03.11至2010.03.11/低毒  相似文献   

4.
5种杀菌剂对青贮玉米3种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青贮玉米Zea mays Linn.锈病、小斑病和大斑病, 筛选出低毒、无公害的高效防治杀菌剂, 选用哈茨木霉水分散粒剂(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亿孢子/g)、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1亿cfu/g哈茨木霉WG对青贮玉米3种病害的田间防效最优, 37%苯醚甲环唑WG对小斑病的防效最好, 15%三唑酮WP对锈病的防效最理想, 80%代森锰锌WP对大斑病的防效最优。  相似文献   

5.
几种杀菌剂对烟草黑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最佳杀菌剂,2006年对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等7种杀菌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7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排序为: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苯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甲霜·霜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霜霉威悬浮剂(8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瑞德丰农药有限公司与《植保技术与推广》编辑部联合举办有奖征文比赛。征文内容:35%辛·阿维(克蛾宝)乳油、阿维必虫清可湿性粉剂、12%哒·四螨(红扑螨)可湿性粉剂、15%辛·阿维菌素(白威特)乳油、70%普菌克可湿性粉剂、64%恶霜·锰锌(卡霉通)可湿性粉剂的“应用技...  相似文献   

7.
3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杀螨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31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小茴香等4种植物的活性较高,24 h校正死亡率大于90%;藁本等7种植物的活性中等,校正死亡率为60%~90%;其余植物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在60%以下。进一步测定了4种植物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雌成螨和卵的触杀毒力,表明:小茴香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最高,LC50值分别为0.065 8 g/L和144.180 5 g/L,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企业/登记证号/农药名称/总含量/剂型/有效成分/有效期/毒性PD266-99-F00-0141山东省绿士农药有限公司(山东省齐河经济开发区金能大道北首251100 0534-5756113)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2010.12.22至201 1.12.22/低毒PD91106-8-F00-0143山东省绿士农药有限公司(山东省齐河经济开发区金能大道北首251100 0534-5756113)甲基硫菌灵/70%/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2010.03.12至201 1.03.12/低毒PD20040085-F00-0301山东东泰农化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疫病又称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强、破坏性大的病害,是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可全部毁灭。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是浙江经纬集团华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杀菌剂,为明确该药剂对番茄晚疫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防治效果,2004年11月在大棚番茄上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供试药剂72%锰锌·霜脲可湿性剂(浙江华兴化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中)1.2对照药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售);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安克)(巴斯夫有限公司,市售)。1.3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0.
5种杀菌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种杀菌剂进行辣椒疫病防治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精甲霜灵·代森锰锌68%可湿性粉剂、霜霉威盐酸盐72%水剂、氟吗啉·代森锰锌50%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达86.70%、83.51%、81.56%,其次为霜脲氰·代森锰锌72%可湿性粉剂防效为72.72%、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防效为60.42%。提出几种药剂喷药量为100L/667m^2作全株喷淋施药,在感病期内间隔10Od连续施药4次以上能有效控制辣椒疫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在云南省瑞丽市柠檬上发生一种严重的苗期新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柠檬苗的嫩叶、嫩梢和茎,症状表现为褐色叶斑,枝梢枯,严重时植株叶片全部脱落,甚至整株干枯而死。本研究从柠檬苗的病叶和茎上分离得到23株菌株。对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的观察表明,这些菌株都属于疫霉属棕榈疫霉。致病性测定证明,该菌为柠檬苗疫病的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并测定其中4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3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在90%左右。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21.372、133.392、133.833mg/L和814.071mg/L,其中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有效中浓度最低,相对抑制效果最好。4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现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协调使用杀虫剂及害虫天敌,本文测定了阿维菌素、印楝素、苦参碱、除虫菊素和吡虫啉5种常用杀虫剂分别与天敌黄瓜新小绥螨(原名胡瓜钝绥螨)对棉田朱砂叶螨的联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W(1∶8 000)处理6d后释放黄瓜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最佳,20d后相对防治效果高达96.63%;其次是0.3%印楝素EC(1∶250)处理7d后释放黄瓜新小绥螨,1d和20d后防效分别为59.7%和90.16%;0.5%苦参碱AS(1∶2 000)处理6d后释放黄瓜新小绥螨,20d后相对防治效果达到82.65%。本研究为朱砂叶螨可持续防控提供了可选方案,为延缓抗药性产生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环境友好型药剂,本文测定了10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从中筛选出毒力较强的药剂进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丙环唑EC,60%唑醚·代森联WG和40%氟硅唑EC对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毒力较强,其EC50分别为0.12,0.15和1.12 mg/L。其他供试药剂的EC50分别为:75%百菌清WP231.42mg/L,10%苯醚甲环唑WG 3.60mg/L,80%醚菌酯WG 1.58mg/L,70%甲基硫菌灵WP 4.51mg/L,3%中生菌素WP 19.36mg/L,80%代森锰锌WP 79.76mg/L,80%多菌灵WP 11.47mg/L。考虑到氟硅唑、唑醚·代森联价格较高,建议将这两种药剂使用在降香黄檀苗木炭疽病的防治上。人工林炭疽病的防治采用25%丙环唑EC、80%醚菌酯WG、70%甲基硫菌灵WP和3%中生菌素WP,每隔15d依次施用,林间防治效果达到71.53%,明显高于其他防治方法。因此,在人工林降香黄檀炭疽病的防治中采用这4种药剂每隔15d依次施用可以有效控制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暴发。喷雾时间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早晨露水干后8:00-10:00或者15:00-17:00。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控黏虫Mythimna separata,选用灭多威、苦参·印楝素、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甲维盐和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药剂对其卵进行室内触杀试验,比较这5种药剂对黏虫卵和初孵幼虫的触杀效果及对卵的毒力,测定不同药剂处理后黏虫卵初孵幼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并通过冷冻切片技术观察不同药剂处理后黏虫卵的外部形态和胚胎发育情况。室内触杀试验结果表明,苦参·印楝素浓度大于0.1 mg/L时,对产后不同时间黏虫卵的校正死亡率介于42.89%~97.34%之间,苏云金芽胞杆菌浓度为0.01 mg/L时对产后72 h黏虫卵的校正死亡率已达71.99%;各浓度苦参·印楝素和苏云金芽胞杆菌处理产后24、48和72 h黏虫卵后,其初孵幼虫校正死亡率介于39.02%~83.59%之间。苦参·印楝素对产后24、48 h黏虫卵的毒力最大,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0.018、0.109 mg/L;苏云金芽胞杆菌对产后72 h黏虫卵的毒力最大,LC_(50)为0.004 mg/L。黏虫卵经5种药剂处理后,幼虫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分别介于91.07%~93.64%、0.272~0.284 g和86.60%~87.78%之间,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幼虫存活率较对照显著下降43.02%~60.27%,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延长0.23~0.88 d,其中灭多威、苦参·印楝素、苏云金芽胞杆菌处理的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苦参·印楝素、苏云金芽胞杆菌使胚胎无法形成正常胚带,同时会使已发育的虫体出现蜷缩、腹部皱缩;高效氯氟氰菊酯会延缓胚胎发育时间,使已形成的虫体畸形或使其肠道断裂;甲维盐影响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虫体萎缩,使其不能正常孵化。在黏虫卵防治中推荐使用苏云金芽胞杆菌和苦参·印楝素。  相似文献   

15.
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是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的一种重要害虫。为筛选出高效防治白蜡绵粉蚧的药剂,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不同龄期白蜡绵粉蚧的毒力。测试的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1龄若虫致死中浓度为18.48~24.52 mg/L,均表现较高的毒力。对2龄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8.48~76.25 mg/L和44.00~79.53 mg/L,毒力稍低于1龄若虫。但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3龄若虫的毒力明显低于其他龄期,除20%丁硫克百威乳油毒力较高(42.00 mg/L)外,其余4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为97.73~132.24 mg/L。因此,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1、2龄若虫和成虫毒力较强且稳定,均可作为防治白蜡绵粉蚧低龄若虫和成虫的优良药剂,但3龄若虫最好选用毒力较高的20%丁硫克百威乳油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夏橙绿斑病病原鉴定及其化学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夏橙基地夏橙发生的绿斑病症状和病原藻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病原藻分离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是由绿藻门虚幻球藻属虚幻球藻Apatococcus lobatus所致.室内毒力测定表明,50%新灵(多菌灵+代森锰锌)WP、62.25%仙生(腈菌唑+代森锰锌)WP、10%世高WG、25%炭特灵WP与53.8%可杀得DF对病原藻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o分别为2.3531、2.6234、9.3815、13.8816、28.9808 mg/kg.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0%新灵WP 600倍和62.25%仙生WP 6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其次为10%世高WG 1000倍和53.8%可杀得DF1000倍液,而25%炭特灵WP6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低.经方差分析,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黄瓜霜霉病菌对烯酰吗啉及双炔酰菌胺的抗性时空动态及这两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采用叶盘漂浮法检测了2011~2016年采自河北省和山东省黄瓜主产区的霜霉病菌1 821个菌株对烯酰吗啉及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并采用茎叶喷雾法对这两种药剂的田间防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瓜霜霉病菌1 821个菌株对烯酰吗啉和双炔酰菌胺抗性频率分别为88.5%和34.3%,供试菌株中对烯酰吗啉的低抗菌株及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菌株占优势,平均抗性倍数分别为8.92和2.44,抗性指数分别为0.42和0.27。黄瓜霜霉病菌对这两种药剂的抗性频率、抗性倍数及抗性指数随着监测年限及地域的不同而波动。在河北定兴和山东寿光日光温室进行的田间药效试验中,按照药剂田间推荐剂量喷施4次,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250 g·L-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表现出良好的防效(85%以上),与两地黄瓜霜霉病菌对烯酰吗啉产生低抗、对双炔酰菌胺敏感的监测结果一致。由此推断,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250 g·L-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可在对甲霜灵(或精甲霜灵)、噁霜灵及嘧菌酯普遍产生抗性的地区,作为58%甲霜灵·代森锰锌WP、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64%噁霜灵·代森锰锌WP 和250 g·L-1嘧菌酯SC的替代药剂单独使用或与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混用,防治黄瓜霜霉病。  相似文献   

18.
柑橘木虱偏好产卵于柑橘嫩梢新芽上,在统一抹芽放梢后及时施药防治木虱,成为防控柑橘黄龙病的重要措施。近年通过杀梢剂处理杀灭新发嫩梢代替人工抹梢受到果农的关注和使用,并已成为防治黄龙病的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以纽荷尔脐橙为供试树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乙氧氟草醚药液,探究其杀梢效果及对柑橘木虱栖息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了嫩梢萎蔫的分级标准和木虱栖息分布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乙氧氟草醚对脐橙树苗和定植树有相似的杀梢效果,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即有一定的杀梢作用,40~55 mg/L时杀梢效果最佳,速效性优异,对柑橘叶片和成熟期果实无药害。采用40和55 mg/L的乙氧氟草醚药液对树苗喷雾,3 d后,嫩梢长度抑制率分别为86.1%和124.7%,嫩梢直径抑制率分别为83.8%和94.8%;7 d后,校正杀梢率分别为93.7%和84.1%,木虱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和21.4%,木虱栖息抑制率分别为81.0%和84.4%。采用40、55 mg/L的乙氧氟草醚药液对定植树喷雾,3 d后嫩梢长度抑制率分别为85.9%和118.8%,嫩梢直径抑制率分别为83.9%和104.1%;7 d后校正杀梢率分别为96.6%和82.4%。嫩梢萎蔫可使嫩梢上的木虱虫卵和若虫死亡,对成虫死亡率影响小,但栖息环境发生迁移。因此,乙氧氟草醚施用于脐橙可快速杀梢,减少木虱的食物来源,有效控制木虱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9.
引起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病的病原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3种真菌,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为灯盏花根腐病的2种新病原,其中茄病镰刀菌为主要致病菌,其分离率为42.86%,茄病镰刀菌有伤接种发病率为70%,无伤接种发病率为56.7%。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亿活芽胞/g 枯草芽胞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5种供试杀菌剂对灯盏花根腐病主要病原茄病镰刀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对茄病镰刀菌都有抑制作用。对茄病镰刀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0 4、0.050 7、0.053 5、0.081 3和8.624 0 mg/mL,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中浓度最低,相对抑制效果最好。5种药剂的毒力相关系数均在0.89以上,表明药剂质量浓度与抑制作用呈较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效优良的新型药剂,采用浸卵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10%硫虫酰胺SC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并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硫虫酰胺浸卵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初孵幼虫的死亡率,其中66.7、133.3、266.7 mg/L等3个浓度处理初孵幼虫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2.77%;硫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各处理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65.55%~100%,但对5龄幼虫防效差。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1 d各处理防效为61.56%~76.75%,速效性差于对照药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ME;药后7 d各处理防效为84.84%~95.82%,持效性优于5.7%甲维盐ME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研究表明,10%硫虫酰胺SC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且持效性较好,建议每667 m~2制剂用量30 mL左右,防治适期为草地贪夜蛾卵孵盛期及3龄幼虫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