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茶学”专业融合与发展路径,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通过挖掘茶学领域的主题教学资源,为农林类高校外语专业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同时,这种复合型的教学模式是对深入推进新文科以多学科协同及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为理念的外语教育改革的本地化探索。文农交融的外语教育改革新生态,有助于服务地方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文化译介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当今新财经、新商科教育面临制度变革和技术革新两个方面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既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者和中国特色哲学社科体系的贡献者,又要建设数字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培养熟悉数字技术的复合型财经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财经、新商科改革的必要性,其次辨析了新文科、新财经及新商科的概念和改革动向,最后总结得出新文科包含新财经和新商科,新财经和新商科从属于新文科,而新财经与新商科存在交叉融合的三者关系。  相似文献   

3.
"课证融合"教学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教育的热门话题,在充分了解"课证融合"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新文科理念,探索会计学专业实施"课证融合"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和缺乏专业型教师资源等。因此,基于新文科背景下,应该校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型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课证融合"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4.
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新文科建设必须以课程思政作为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课程思政建设则为新文科铸魂。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可概括为"三切"即关切、确切和亲切。也就是说,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培育和科技支撑,作为交叉性学科,在新农科和新文科交融视阈下面临人才培养范式的重构。梳理农经学科渊源及失焦转型挑战,解构地方农业高校农经人才培养现状与农业现代化高阶需求存在脱嵌,集中表现为农经专业学生就业领域的“离农化”倾向突出;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局限于传统农经学科的单向维度;实践教学薄弱制约了农经学生高阶复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育;农经学科的弱质性难以有效吸引优秀生源。鉴于此,指出新农科与新文科交融视阈下,农经人才培养遵循“需求先导”“跨界协同”两个创新原则及三项核心目标,据此提出三项人才培养优化路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协同耕读教育强化农经学生“一懂两爱”、“三农”情怀;农文理交融优化课程体系,增强培养农经学生的复合型知识和综合素质;深耕本土优势,发挥产学研用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期促进地方高校农经人才培养模式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互嵌耦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大,教育改革中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作为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自身的素质往往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进程。但是,在现有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形式,对生命周期理论引导下师资职业发展路径、师资力量统一、教师绩效考核情况等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为专业领域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三农”政策对农林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析"三农"政策影响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组态路径,得到回应农村生活现代化要求、回应农村治理现代化要求、回应农村产业现代化要求三种组态路径类型。建议通过强化管理学类新文科专业的建设优势、填补文科其他学科的新文科专业建设的空白、创新设置文科学科交叉的新文科专业等措施加强农林高校新文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新文科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文理贯通、德才兼备的知农爱农人才,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伦理学通识教育以多样化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目前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人才培养割裂、农业伦理类通识课程缺乏、学情复杂多元等现实困境,通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构建“三堂”融合教学新模式、采用多元考核评价机制等举措,致力于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知农爱农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发展,推动了教学科研双轮驱动、团队建设提质增效,课程建设成效得到社会各方肯定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文交叉、文理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文科教育现状看,无论是人才评价、师生关系等内部因素,还是校企合作、家校关系等外部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程度“对立”视角下的相对价值分割,与新文科建设内涵相悖。以H校文科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针对“师生关系”“校企合作”“家校关系”三个层面测量了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路径的主观感知,并运用SPSSAU在线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分数衡量学生学习效能在受访学生中广受争议;教师仍然扮演着学生心中的权威角色,但家庭成员与行业精英也同样被受访学生期待参与到大学专业教育中。新文科建设是多方行动者缔造教育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创过程。通过建构高校主导教育改革体系、企业主导人才评价体系和家庭主导意识培养体系,打造“三个共建”网络,明确不同行动者在新文科建设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可逐步形成“校、企、家”三维一体的立体式、多维度行动者教育网,有助于各方行动者在新文科建设进程中形成互惠共赢的获益关系,最终实现新文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选择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的母猪繁殖性能指标,对2002~2004年新品系母猪的繁殖性能与淮南猪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同期比较。新品系在主要繁殖性状受气候生态因子的影响上与淮南猪一致,表现出与淮南猪相似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引发的新的经济革命、新的观念产生,新的经济革命、新的观念变化对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通过分析新时代新形态下职业教育的含义,归纳了新时代新形态下职业院校建设的特点及应对措施,并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例提出新形态下职业院校建设的方案,为职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文科建设为经管专业学生提供了新机遇,也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以安徽省高校本科生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有序Logistic模型从教师课程组织管理、学生投入水平、师生协作水平和课程实训成果四个方面实证评价了经管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研究表明样本高校经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不足:人才培养方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实训实习投入度不高以及综合管理能力提升有限.最后基于新文科背景整合开发经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互联网+跨学科教学模式、加强企业+高校双导师建设以及提升经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四条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问题是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在关注的热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或者说新型农民的素质问题成为焦点。本文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存在问题及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孙阳 《河南农业》2020,(12):7-8
结合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其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从硬件支持、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软件、政策软环境等五个方面研究职业院校科学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路径,以期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以校企联合培养为基础,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是关键。从现代学徒制视角下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及定位进行分析,对教师的发展进行研究,以此促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秦娜 《河南农业》2015,(16):9-10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中的特色专业建设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举世闻名,其农业类的特色专业建设科学合理,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确立的21世纪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发展战略目标中,科教兴农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就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农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如何加快农业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以确保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建设,是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取代表南北疆三个气候带的高海拔冷凉山区示范点种植新疆农科院粮作所培育的早熟玉米杂交种新玉10号和中晚熟杂交种新玉7号,通过对产量及成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试种植区玉米的气候资源潜力,特别是热量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确定品种的适种农业气象指标,得出这两类玉米杂交种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及存在的意义,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应具有横向多极发展、纵向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等职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存在横向结构单一、纵向通道不畅、基层体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应不断完善,学历教育应逐步发展应用本科等层次并实现有效衔接,非学历培训应输出地与用工地培训相结合,积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构筑农民培训的信息平台,拓展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以及基本职业岗位与就业导向的高职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