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6 年生‘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 L.‘Fujiminori’)为试材,在枝条不同节位进行短截 处理,对9 个花发育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休眠后期虽然VvAP1、VvAP2、VvAP3、 VvAG、VvFUL、VvSOC1、VvLFY 和VvFLC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较低,但冬芽仍可进行花芽分化;短截 处理可以促进花发育,增加各节位芽中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一枝蔓上的中部芽比上部芽和下部芽发育 好,基因相对表达量高,花芽生长发育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锥栗花芽分化的营养生理基础,为人工调控锥栗花芽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栗4号’锥栗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明确花芽雏梢分化进程,对比分析此期间完全混合花芽、不完全混合花芽及叶芽中内含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锥栗花芽雏梢分化分为冬前花序原基分化期(时期Ⅰ)、冬后花序原基分化期(时期Ⅱ)、花簇苞片原基分化期(时期Ⅲ)和花簇原基分化期(时期Ⅳ)4个时期;在花芽雏梢分化过程中,花芽与叶芽中可溶性糖含量(ω,下同)峰值出现在时期Ⅱ,分别为11.561、10.14、9.085 mg·g~(-1),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时期Ⅳ达到最高,分别为3.314、2.776、1.712 mg·g~(-1);花芽与叶芽中淀粉含量峰值出现在时期I,分别为148.286、170.482、189.661 mg·g~(-1);完全混合花芽中N、Mg、Fe含量在花芽雏梢分化期均先减后增再减,而K、Mn、Zn含量先增后减再增,Ca含量在时期IV最高,为144.05 mg·g~(-1);不完全混合花芽与叶芽中Zn、N、K、Ca含量均是先加后减。花芽与叶芽中的C/N均是先升后降再升。【结论】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累积及高水平的C/N有利于锥栗完全混合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根域限制栽培对桃树花芽分化的影响。【方法】2017年以普通桃‘圆梦’为试材,对花芽分化进程与叶片及芽碳氮含量和激素含量积累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随着长果枝花芽着生位置向基部靠拢,花芽进入形态分化的时间越早,分化进程也越快;根域限制栽培一次枝长果枝基部6月16日前后花芽逐渐开始分化,比常规栽培早2周左右;伴随着生长进程叶片总氮量不断降低,C/N逐渐上升,根域限制栽培的花芽分化速度和成花率明显较常规栽培提高;花蕾原基分化初期转向末期时高水平的ZR含量和花萼分化期开始时ABA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芽体形态分化,促进成花。【结论】相对较高的C/N能提早花芽分化时间,适当高水平的ZR和ABA有利于芽体形态分化的持续进行,因此根域限制栽培花芽分化速度快、成花率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9个葡萄花发育相关基因在藤稔葡萄夏芽成花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分析。所研究的基因包括:Vitis vinifera AGAMOUS(VvAG)、Vitis vinifera APETALA3(VvAP3)、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C(VvFLC)、Vitis vinifera FRUITFUL(VvFUL)、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T(VvFT)、Vitis vinifera APETALA2(VvAP2)和Vitis vinifera SUPPRESSOR OF OVER EXPRESSION OF CO1(VvSOC1)、Vitis vinifera APETALA1(VvAP1)以及Vitis vinifera LEAFY(VvLFY)。结果表明,经摘心处理的夏芽能够进行花芽分化及花芽形成,而未经处理的对照组夏芽未形成花芽;9个基因在处理与对照夏芽及发育枝茎尖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在处理样品中的表达与拟南芥中同源基因的表达基本相符。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葡萄花发育的分子机理,相关基因在转基因中的利用以及其表达的合理调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树莓花芽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进行了定期观察。结果表明:树莓花芽分化始期为8月初,8月下旬至9月进入高峰期。当年只分化到花序原基分化期便停止分化。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花序原基向前推进,依次进入花朵、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原基的分化阶段同时进入芽外分化阶段。树莓生理分化期为8月上旬。树莓的芽由纯花芽和混合芽2种芽组成。  相似文献   

6.
以4年生‘贝达’砧耐弱光的‘京蜜’与不耐弱光的‘夏黑’为试材,借助石蜡切片法绘制花芽分化进程图,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同时采取呼吸抑制剂法测定其呼吸代谢变化,研究设施葡萄冬芽花芽分化进程中呼吸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始原始体出现盛期、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盛期和花序二级轴发育盛期是设施葡萄冬芽呼吸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期消耗物质和能量最多。三羧酸循环(TCA)途径的高比率运行为设施葡萄花芽孕育提供了较多物质和能量,其中蛋白质脂肪-三羧酸循环(Protein and fat-TCA)途径运行比率的迅速上升促进了冬芽始原始体向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的方向发育;随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EMP-TCA)途径运行活性的增强为冬芽由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进一步向花序二级轴的发育提供了物质与能量保障;蛋白质脂肪-三羧酸循环途径运行活性的降低是设施‘夏黑’冬芽花芽分化差的重要原因。交替途径(抗氰呼吸)的活化与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的形成和花序二级轴的分化及第二花序形成等密切相关。综上所述,三羧酸循环途径和交替途径的活化为设施葡萄的花芽孕育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保障,其中蛋白质脂肪-三羧酸循环途径运行活性的降低是设施葡萄冬芽花芽分化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以二年生87-1葡萄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夏季摘心对葡萄冬芽和夏芽花芽分化的影响,以掌握摘心后葡萄花芽分化的规律和形态特征,从而进行人为调控,生产出优势的反季节果品,试验结果表明,摘心前花芽分化速度较慢,甚至未分化,摘心后,夏芽在2天内,甚至在冬芽与夏芽未分开时就已分化出一个花序原基,平均2d可展一片叶,6d就可看见第三叶对面的小花序,在未除去副梢的情况下,冬芽12-14天也可分化出一个花序原基,如果完全除去副梢或留一片叶反复摘心,其分化速度会更快。  相似文献   

8.
以墨兰‘企剑白墨’花芽分化期的花芽和功能叶为试材,通过研究花芽分化的形态建成,分析花芽分化期其功能叶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过程,以期为墨兰成花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企剑白墨’花芽分化可分为6个时期,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以及合蕊柱及花粉块原基分化期。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功能叶中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CAT和POD活性处于较高水平;赤霉素(GA3)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而生长素(IAA)含量持续增加并保持稳定水平,脱落酸(ABA)总体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有利于诱导花芽形成,花芽的形态建成需要消耗大量糖分和可溶性蛋白质;高活力CAT和POD可保障花芽分化顺利进行;低水平GA3和高水平IAA及ABA利于诱导花芽的发育,高含量GA3、IAA和ABA对花被片原基的分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许申平  张燕  袁秀云  崔波 《园艺学报》2020,47(7):1359-1368
以蝴蝶兰‘大辣椒’为试验材料,对花芽分化进程及期间光合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及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芽长度为0、2、4、8、16和24 cm时,分别处于花芽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和花瓣原基分化期(16和24 cm)。蝴蝶兰叶片的净CO2吸收速率在花芽发育前期(0 ~ 4 cm)没有显著变化,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花芽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叶片,碳水化合物在花芽长度为4 cm时达到稳定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8 cm时达到叶片与花芽的平衡;赤霉素(GA)的含量在花芽2 cm时达到最大值,生长素(IAA)含量在花芽4 cm时显著升高,玉米素(ZT)含量在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而ABA含量在花芽发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知,当蝴蝶兰花芽开始分化萼片原基(8 cm)时,光合生理及生化物质基本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阶段的蝴蝶兰花芽已彻底完成成花分化。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主栽早实核桃品种'新新2'为试材,制作花芽石蜡切片,观察花芽形态分化进程。结果表明:早实核桃品种'新新2'雌花芽分化分为5个时期,即雌花芽形态分化初期、雌花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被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雄花芽分化分为5个时期,即雄花序分化期、雄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花药分化期,但雄花芽分化5个阶段明显短于雌花芽分化;雌花芽完成整个分化过程需历经1年左右的时间,各时期分化时间长短不同,雌蕊原基分化期最短,只需3周左右,花被原基分化期最长,需历经33周左右跨年才能完成;雄花芽分化各阶段时间较短,一般1~4周即可完成,但花药分化需至次年3月下旬完成;雌、雄花芽相邻各分化阶段都有交叉重叠现象,雌花芽分化重叠期最短1周,最长7周左右,雄花芽分化重叠期较雌花芽短,都在1周左右。  相似文献   

11.
树莓花芽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年,对树莓花芽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进程进行了定期观察。结果表明,树莓花芽分化始期为8月末,9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约60~70d。形态特征是雏梢生长点向上隆起成半球状。10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随初生髓部的伸展,半球状生长点(顶花序原基)向前推进,随后形成腋花序原基,即为花序原基分化期。随同冬芽萌发展叶,依次进入花蕾、萼片、花瓣、雄、雌蕊原基的芽外分化阶段,各期约7~15d。至5月中旬出现花药和胚珠原始体。此期距结果新梢的花序显露还有2~3d。基生枝下部花芽分化始期比中上部迟一个月,分化数量也有较大下降。  相似文献   

12.
1991-1992年,对树莓花芽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进程进行了定期观察。结果表明,树莓花芽分化始期为8月末,9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红60-70d。形态特性是雏梢生长点向土隆起成半球状。10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随初生髓部的伸展,半球状生长点(顶花序原基)向前推进,随后形成腑花的基,即为花序原基分化期。随同冬芽萌发发展叶,依次进入花蕾、萼片、花瓣、雄、雌蕊原基的芽外分化阶段,各期约7-15d。至  相似文献   

13.
温室甜樱桃花芽形态分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室条件下甜樱桃花芽形态分化时间和各时期的特征,为栽培者进行适时管控、提高花芽分化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温室甜樱桃硬核期开始,定期取‘美早’‘红灯’‘早大果’3个品种的花芽,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形态分化状态。【结果】昌黎温室中‘美早’花芽在3月中旬开始形态分化,至6月中旬雌蕊原基分化完成,分化时间持续85 d左右。‘红灯’和‘早大果’形态分化于3月下旬开始,6月下旬完成,持续90 d左右。乐亭‘美早’花芽形态分化比昌黎早15 d开始,花芽分化持续时间100 d左右,分化速度慢于昌黎。‘美早’花芽分化开始于硬核期,‘红灯’和‘早大果’花芽分化开始于成熟期前后。【结论】花芽分化开始时间不能根据品种成熟期来判断,应通过观察分化状态来确定。每个品种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间与其成熟期的关系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韦莉  彭方仁  王世博  谭鹏鹏 《园艺学报》2010,37(8):1303-1310
以蝴蝶兰‘V31’为材料,观察了花芽分化过程,比较了成花诱导和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内C/N、核酸及相关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蝴蝶兰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即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和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低温处理35 d达最大值;C/N值的2次高峰先后出现于处理15 d和30 d,进入花器官分化期,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C/N值均呈下降趋势。RNA和总核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处理15 d后持续增加,45 d后随着合蕊柱和花粉块的大量分化而迅速下降;RNA/DNA值在处理前30 d基本稳定,花芽萌出后急剧增长,而DNA含量的变化相对平缓。认为高水平的C/N有利于蝴蝶兰花芽的分化,RNA/DNA值(主要是RNA合成量)的急剧增长与植株由生理分化转向花芽形态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山楂花序为多个伞房花序簇生于果枝顶端,每花序有花15~40余朵,最多达50朵左右。结果后花序梗干枯,其下的顶部数个侧芽,在条件良好时,仍能形成花芽,连续结果。 (二)山楂花芽形态分化,可分为六个时期。即花序原基分化期、花蕾期、萼片期、花瓣期、雄蕊期和雌蕊期。昌黎地区山楂花序原基于9月上旬出现,9月下旬出现花蕾原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出现萼片原基,大部分花芽以单花原基状态进入休眠期。但在休眠过程中仍缓慢进行分化,翌年早春3月上旬出现花瓣原基,3月下旬开始出现雄蕊原基,雌蕊原基出现在4月上旬以后,全部花芽分化所需时间达8个月左右。 (三)不同枝条花芽分化的开始时间不同。一般短枝顶芽分化早,长枝较晚,但到分化后期(雄蕊及雌蕊分化期),各类枝条间差异不大,基本上在同一时期分化结束。 (四)山楂花芽前期分化持续时间长,后期分化持续时间短。如花蕾原基最早于9月下旬出现,最晚为3月上旬,持续达160天,而雄蕊及雌蕊原基最早出现到最晚出现仅持续10天左右的时间。 (五)山楂花芽是在枝条停止生长3~4个月后开始分化花序原基,此时果实已接近成熟,枝条积累有机营养物质较多,加之抑花内源激素减少,促花激素增多,有利于形成大量花芽。根据山楂花芽分化开始晚,冬季休眠期中进行缓慢分化,雄蕊及雌蕊均在早春花芽萌动过程中形成的特点,应在8月中旬到采收前后增施氮、磷、钾肥料。肥水条件差的地方,早春萌动时追施速效性肥料,有利于提高花序质量,增加座果率。 (六)山楂花芽的鳞片平均数为16.1个,叶片平均数为9.5个,总节数平均为25.6节。不同年份、不同管理条件下山楂花芽分化的临界节数有一定幅度的变化,不同枝类间以长枝花芽的临界节数多,短枝及结果枝上花芽的临界节数较少。  相似文献   

16.
杏李花芽分化的组织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杏李品种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的组织结构变化,了解杏李花芽分化过程、时期及品种间的差异,为杏李的栽培管理技术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1个杏品种及1个中国李品种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分化过程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3个杏李品种花芽均于6月下旬开始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分化盛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美丽李’花芽分化盛期亦集中在此时间段,且均于10月下旬完成雌蕊分化,而‘赛买提’杏花芽分化盛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且雌蕊分化于9月中旬已基本完成。【结论】3个杏李品种花芽分化所经历的时期均与对照杏、李品种相同,各时期均存在重叠交错现象,无明显界限,花芽逐步分化,各分化阶段的组织结构与‘美丽李’基本一致,整体分化进程也与‘美丽李’较为相近,但均比‘赛买提’慢,进入各分化时期晚于‘赛买提’。  相似文献   

17.
研究湖南避雨栽培模式下的"红地球"冬芽花芽分化特性,为解决避雨栽培下"红地球"冬芽花芽分化能力差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2015年夏季采用解剖方式观察新梢第1~12节各节位冬芽的花芽分化状况,于当年冬季再次进行观测,并于2016年春季再次统计新梢花芽率。(1)"红地球"冬芽内关键未分化原基形成节位为第5~7节,经过多次分化,冬芽内关键节位对面形成的未分化原基极有可能形成花序原基。(2)"红地球"在始花期前1周左右,最先开始形态分化的是新梢中部节位的芽。(3)冬季"红地球"主芽坏死率为39.74%,而主芽坏死后该冬芽仍为花芽的比率仅1.68%,表明"红地球"主芽易坏死且副芽分化能力差。(4)对夏季、冬季和来年春季花芽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花芽率从夏季的57.74%下降至来年春季的27.33%,花芽率的下降主要发生在夏季花芽形成后至冬季修剪之前,此期主芽易坏死是导致"红地球"花芽率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5)主芽坏死率与枝梢横截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潜在花芽率与主芽坏死率之和同枝梢横截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芽坏死是导致"红地球"花芽率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苦水玫瑰的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的花芽分化顺序是向心的,即萼片、花瓣、雄蕊及雌蕊。花芽的分化过程可分为营养生长锥的活动和转变、花被的发生和发育、雌雄蕊的形态建成三个阶段。从顶生花芽下倒数第1~4节的腋芽生长锥在依次产生二鳞片状叶之后便转变成花的生长锥,分化成腋生花芽。此外,每个鳞片状叶腋的芽原基也以同样方式形成另一些腋生花芽。因此,玫瑰的花芽是单生的而不形成花序。顶生的花芽生长锥形成于冬季低温休眠期,腋生花芽的分化开始于春季解冻以后。  相似文献   

19.
以一品红"金奖"为试材,研究遮光处理下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遮光处理24d后一品红开始进行花芽分化,整个花芽分化过程持续约38d,其花芽分化分为花芽未分化期、生长锥伸长期、花序原基和小花原基分化期、花器官分化期4个时期。植株的苞片数与花芽分化进程呈显著相关,苞片数为1~2片,茎尖生长锥处于伸长期;大苞片3~5片,小苞片2~4片,为花序原基和小花原基分化期;大苞片5~8片,小苞片3~5片,为花器官分化期。  相似文献   

20.
 采用石蜡切片法、扫描电镜以及立体解剖镜观察了红球姜(Zingiber zerurnbet)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研究表明:红球姜花芽分化从4月底开始分化苞片原基至6月中旬心皮原基形成历时约1个多月。其过程可分为9个时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蕾原基分化期、苞叶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花药和胚珠分化期。球果状花序分化从最下部的小花开始依次向上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