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青贮饲料的饲用 青贮饲料具酸味,在开始饲喂时,有的畜禽不习惯采食。可先空腹饲喂青贮饲料,再喂其他草料;或先喂少量青贮饲料,后逐渐加量;或将青贮饲料与其他草料拌在一起饲喂。青贮饲料是良好的饲料,但并非惟一的饲料,必须与精料和其他饲料按畜禽营养需要进行合理搭配饲用。现针对几个主要畜禽品种的青贮饲料饲用方法作以简述。 (一)牛 不足6月龄犊牛须专门制备专用青贮饲料。以幼嫩且又富含维生素和可消化蛋白质植物为原料,如孕蕾期的豆科牧草和抽穗期的禾本科牧草占青贮原料的90%,乳熟—蜡熟期玉米和煮熟的马铃薯及块根类共占…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养牛业认为犊牛的断奶时间应为6月龄,但随着养牛业的蓬勃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发现犊牛提前断奶可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介绍了犊牛早期断奶的优点:促进犊牛瘤胃迅速发育,增强犊牛消化能力,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缩短母牛发情周期,降低犊牛养殖成本等;简述了犊牛早期断奶的技术:10日龄开始补饲开口料,20日龄开始补饲青绿饲料,按照先精料后粗料的补饲原则进行,增强精饲料的适口性,青绿饲料应以优质的豆科或禾本科牧草为主等。  相似文献   

3.
时3月龄安杂牛、新褐杂牛、荷斯坦牛公犊进行放牧补饲.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安杂犊牛、新褐杂犊牛、荷斯坦犊牛在5-8月份夏季天然草场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受季节性的牧草质量及连续放牧食入性牧草营养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不同月份平均日增重水平差异显著(P<0.05).随着动物生长需要的增加与牧草营养的变化,犊牛在6月上旬有一个生长高峰,之后在7月上旬也有一个相对增重高峰,7月下旬至试验结束,平均日增重持续下降.三种犊牛在体高、腰角宽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肉牛补饲从6月下旬开始较适宜,补饲量根据生产计划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4.
正青贮饲料是将含水率为65%~75%的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性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从而得到的粗饲料。青贮原料品种丰富,玉米、禾本科牧草、高粱、大麦、冬黑麦、豆科牧草等。青贮饲料营养丰富,酸甜芳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制作简单,保存时间长,不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制作和饲用专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是对当年怀孕母牦牛开展冷季补饲,犊牛3月龄隔离断乳。试验结果是试验组的母牦牛发情率为86.67%,受胎率为76.92%,繁殖成活率为6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犊牛3月龄隔离断奶,饲喂犊牛专用饲料,其6月龄、12月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全哺乳犊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青贮饲料的饲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饲料具有酸味.在开始饲喂时有些畜禽不习惯采食。可先空腹饲喂青贮饲料.再喂其他草料.或先喂少量青贮饲料.后逐渐加量。或将青贮饲料与其他草料拌在一起饲喂。青贮饲料是良好的饲料.但并非惟一的饲料.必须与精料和其他饲料按畜禽营养需要进行合理搭配饲用。现针对几个主要畜禽品种的青贮饲料饲用方法作以下简述。  相似文献   

7.
王英俊 《北方牧业》2003,(23):25-25
青贮饲料具酸味,在开始饲喂时,有的畜禽不习惯采食。可先空腹饲喂青贮饮料,再喂其他草料,或先喂少量青贮饲料,后逐渐加量,或将青贮饲料与其他草料拌在一起饲喂。青贮饲料是良好的饲料,但并非惟一饲料,必须与精料和其他饲料按畜禽营养需要进行合理搭配饲用。现针对几个主要畜禽品种的青贮饲料饲用方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饲料作物品种繁多,适宜农村牧场栽培的多年生牧草主要以豆科牧草为主、禾本科牧草为辅,一年生饲料作物以粮草兼收的禾谷类及青绿多汁叶菜类为主,其次是豆类、瓜类和水生饲料等。多年生牧草类见效慢,产量高峰一般在2~5年,一年生饲料作物易种、易管,播种当年见效,并且有利于轮作倒茬。具体选择哪种,主要根据养殖户饲养畜禽种类而定,要做到因用而异,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养猪户:根据猪采食量大,需求饲料的纤维素含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特点,应种植青绿多汁饲料,最好种植籽粒苋、苦荬菜、青贮饲料玉米,也可种植饲用南瓜等。养牛羊户:因牛、…  相似文献   

9.
巨菌草饲喂北京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巨菌草饲养北京鸭的效果,将800只1日龄北京鸭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全程饲喂肉鸭全价饲料(简称饲料鸭),试验组从22日龄开始用巨菌草代替40%的饲料饲喂北京鸭饲(简称牧草鸭)。每周末称重,63日龄时屠宰测定饲料鸭和牧草鸭肌肉品质和鸭肉有害物质含量。结果:饲喂巨菌草初期(22~49日龄)牧草鸭体重显著低于饲料鸭(P0.05),而饲喂巨菌草后期(50~63日龄)牧草鸭体重与饲料鸭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巨菌草能够显著降低肉鸭的脂肪含量;饲料鸭肉和牧草鸭肉内主要有害物质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标准,但牧草鸭肉内有害物质含量明显低于饲料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郏县红牛犊牛补饲精料对其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分别选择25头郏县红牛新生犊牛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从7日龄开始补饲精料,每头犊牛进行为期180 d的补饲试验,4月龄断奶;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哺喂,6月龄断奶。测定初生和6月龄时的体重和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坐骨端宽等体尺指标,且进行了补饲犊牛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初生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月龄体重、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初生体尺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6月龄时试验组体高和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长、管围和坐骨端宽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平均每头犊牛比对照组纯增效益556.5元。说明郏县红牛犊牛补饲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有利的影响,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新疆褐牛犊牛补饲对其生长发育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新疆褐牛犊牛20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犊牛在哺乳的基础上补饲精料,4月龄断奶,对照组分阶段饲喂,6月龄断奶。同时测定4月龄、6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并计算日增重和经济效益。[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月龄试验组在体高、体斜长有着明显的提高,6月龄试验组在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和日增重也有着明显的提高,但均为达到显著水平(P0.05)。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犊牛早期补饲可明显提高农牧民收入,节约饲养成本,相比传统饲喂方式每头犊牛饲养至6月龄可节约成本342元。[结论]综上,早期补饲对可提高新疆褐牛犊牛的生长性能,对改善养殖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收入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犊牛是指0~6月龄内的牛。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又将犊牛期分为新生期(出生后至3~5日龄),哺乳期(6~90日龄)和断奶期(断奶后至6月龄)。由于犊牛不仅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还与未来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等密切相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犊牛就是整个牛群的未来。因此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为了提高犊牛健康指标,我们必须加强犊牛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试验探究科尔沁肉牛犊牛最佳的饲养模式,为后续科尔沁肉牛早期补饲的推广和普及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体型相近,初生体重在34~50 kg之间健康的科尔沁肉牛犊牛60头,分为对照组、补饲组1、补饲组2,每组20头,补饲组按试验方案进行早期补饲,对照组按传统饲养模式饲养,对比6月龄各项数据及试验牛母牛产后发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补饲组与对照组相比,犊牛生长发育效果差异显著,试验母牛产后恢复明显加快,产后90 d内发情母牛占比显著提高。[结论]科尔沁肉牛犊牛早期补饲更利于犊牛后期生长发育,促进母牛早发情提高繁殖能力,结合数据分析得出早期补饲至6月龄是更为适合科尔沁肉牛犊牛的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发展当地肉牛产业,寻求适合当地肉牛品种改良的父本品种,设立专项试验,以研究夏杂和秦杂肉牛的生长性能。方法是随机将体况相同的200头肉牛分为两组,互为对照,两组分别用夏洛莱和秦川肉牛细管冻精作为父本进行人工输配,对所产犊牛出生、3月龄、6月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夏杂牛出生、6月龄平均体重分别为36.25 kg、190.75 kg。较秦杂牛出生重提高30.30%(P0.01)、6月龄重提高96.14%(P0.01),差异显著;其他各项体尺数据夏杂牛均显著高于秦杂牛。从而得出夏杂牛与秦杂牛相比具有初生重大,生长快,耐粗饲,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夏杂牛较秦杂牛更适宜于在当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犊牛是指0~6月龄内的牛。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又将犊牛期分为新生期(出生后至3~5日龄),哺乳期(6~90日龄)和断奶期(断奶后至6月龄)。由于犊牛不仅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还与未来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等密切相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犊牛就是整个牛群的未来。因此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为了提高犊牛健康指标,我们必须加强犊牛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6.
补饲对西杂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择36头西门塔尔×云南黄牛杂交牛,根据体重、杂交代数和性别将36头杂交犊牛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饲养.不补饲:另外两组从7~10日龄开始补饲金田园2781,1月龄和2~3月龄补饲Ⅰ组和Ⅱ组犊牛补饲水平相同,每头分别补饲犊牛精料补充料100g/d和200g/d,4~5月龄补饲Ⅰ组和Ⅱ组犊牛分别补饲犊牛精料补充料200g/d和300g/d,6月龄分别补饲300g/d和400g/d。6个月每头犊牛分别补饲34kg(补饲Ⅰ组)和42kg(补饲Ⅱ组)犊牛精料补充料。结果表明6月龄犊牛体斜长、体高、管围、胸围和体重比初生对照组分别提高25.3cm、24.8cm、2.4cm、39.0cm和50.0kg-补饲Ⅰ组分别提高52.7cm、37.5cm、5.5cm、52.3cm和111.5kg,补饲Ⅱ组分别提高40.9cm、35.8cm、5.2cm、58.6cm和124.1kg;对照组、补饲Ⅰ组和Ⅱ组初生至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338g、575g和475g,3月龄至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09g、614g和879g.初生至6月龄平均增重分别为273g、609g和678g;补饲Ⅰ组和Ⅱ组每补饲1kg犊牛精料补充料分别比埘照组多增重1.80kg和1.77kg.分别比对照组增加收益441元和529元;犊牛体重(y)与体斜长(x1)、体高(x2)、管同(x3)、胸围(x4)的回归公式分别为y=0.0018xl^2。369、y=1E-05x2^3.5418、y=0.0201x^31127、y=8E-05x4^09661,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53、0.8683、0.6997和0.9558;  相似文献   

17.
牧草是发展畜禽生产,特别是草食动物生产的基础,一般指供饲养动物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其再生力较强,一年可刈割多次,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牧草作为饲料对于解决我国粗饲料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牧草成为饲养草食动物的重要资源。牧草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需高度重视。牧草通过调制干草和青贮饲料可以有效地进行贮藏。影响牧草干草和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有很多,调制方式、牧草品种和刈割时期等都会影响牧草的品质,其中牧草的生长阶段是影响牧草饲用价值的重要因素。文章综述了牧草品质评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牧草生长阶段对牧草干草和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期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犊牛培育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018—2021年的犊牛培育方法及生长发育性能,以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的培育效果,试验Ⅰ组采用带犊母牛白天放牧,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Ⅱ组采用白天放牧+早补饲,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Ⅲ组(传统组)采用带犊母牛全天舍饲,犊牛全天自由哺乳;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自然哺乳方式(按月龄限制哺乳次数)和犊牛岛内补饲。补饲组采用犊牛7日龄开始补饲,然后比较各组间0—4月龄(4月龄断奶)、4—6月龄犊牛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公、母犊初生重分别为45 kg和41 kg,四种培育方式对犊牛初生重影响不大;而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哺乳方式提高犊牛日增重明显,生长发育性能表现最好,料重比最低,4月龄断奶和6月龄体重都最高,公、母犊体重分别达217.19±52.27 kg和191.50±14.62 kg、296.11±26.51 kg和259.11±24.92 kg。3—4月龄采取过渡性断奶,定时哺乳和犊牛岛内补饲可提高犊牛成活率,减少断奶应激,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了种牛的供种水平。【结论】母牛舍饲,分...  相似文献   

19.
1.放牧加补饲育肥法:杂交犊牛1~3月龄随母哺乳,此时要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每日每头母牛补1公斤精料,保证犊牛吃足奶;4~6月龄,除哺乳外,每日补饲0.25公斤精料,自由采食牧草,同时喂给25克土霉素粉,到6月龄末强制断奶;7~12月龄半放牧半补饲,白天放牧,晚间8点进行一次补饲,补饲量为每日0.5公斤玉米,20克生长素,25克人工盐,25克尿素;13~15月龄只放牧不补饲;16~18月龄驱虫后开始短期快速育肥,全天放牧,日分3次补饲青草以及1.5公斤玉米,50克尿素,40克生长素,喂25天停25天,每日补饲人工盐25克,经过快速育肥,18月龄体  相似文献   

20.
后备牛的培育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选择3-6月龄断奶犊牛各5头,共计20头,采用内源指示剂法(盐酸不溶灰分,AIA)测定不同月龄断奶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在自由采食的条件下,3-6月龄犊牛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随月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平均每月增加1.35 kg/头;3-6月龄犊牛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具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4、5月龄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较3月龄略低,6月龄犊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较3、4、5月龄犊牛都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