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越螺系从国外引进,该螺适应性强,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力强,而且营养价值高,因此适于作为鸭、乌龟、甲鱼、河蟹、虾、黄鳝、水貂等的饵料。   1.繁殖快:该螺的繁殖能力很强,每交配一次,母螺可连续产卵多次,每次间隔 3~ 4天, 1只母螺 1个月可产卵 1000~ 2000粒,如果温度控制得当,保持 15~ 30℃的水温,可持续产卵。每只螺年可产 6000粒卵以上。   2.生长快:幼螺在水温 5~ 30℃时,饲料充足,饲料营养搭配合理,经 45天的饲养,即可达 35~ 50克 /个左右,经 90天的饲养,平均可达 150克左右。   3.食性杂:…  相似文献   

2.
一、锚头鳋生殖生物学锚头鳋的生殖主要受水温的直接影响,一般水温15~30℃都可以繁殖,最适温度大致在20~25℃,15℃以下一般不能繁殖。锚头鳋产卵囊的频率,在20~25℃时,一只多态锚头鳋在28天内共产卵囊10对,2天左右孵化出无节幼体;草鱼锚头鳋在21℃左右时,20~23天产卵囊7对,3天左右孵化出无节幼体。再经2~3天,成为桡足幼体。  相似文献   

3.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故又称美洲螺或巴西螺。它体型大,食用性好,营养丰富,色、味、香俱佳,饲养管理简单,饲料来源广泛;其生长快,繁殖力强,一般从孵出养至3~4个月,体重达15克以上时,即可产卵繁殖,每年可产卵2,000~3,000粒。试验情况和结果1985年7月,在福寿螺产卵旺季进行对照试验。7月10日将亲螺放入产卵箱(即有机玻璃箱)中,在此之前,将玻璃箱用漂白粉清洗一遍,并将玻璃箱四周用几层深色的厚纸或厚布裹紧围住,避免外界光线的射入。7月14日试验组亲螺开始产卵,对照组亲螺于7月15日开始产卵,8月上旬统计结果,试验  相似文献   

4.
管角螺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潘英  庞有萍  罗福广 《水产学报》2008,32(2):217-222
研究了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繁殖力、孵化及稚、幼螺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管角螺在广西沿海每年只有一个繁殖期(4-5月,水温24~28℃).管角螺的整个胚胎发育阶段都在卵囊内进行,属直接发生型,出膜后即为稚螺,其繁育过程没有自由生活的浮游幼虫阶段.繁殖期内亲螺有多次交尾现象,平均每个雌螺产卵2.1次,产卵囊20.4个,每个卵囊平均含有卵子2 115粒,个体繁殖力4.3万粒.水温24~29℃时稚螺孵出时间为29~30 d,孵化率98%.90 d后发育为5.0 cm的幼螺.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2-35℃,幼虾经60-70天左右饲养,可养成体长10-12cm、体重10-15g的商品虾,养殖成活率达80%,亩产达200kg以上;南美白对虾抗环境变化能力强,对温度及盐度适应范围甚广,能在水温6-40℃的水域中存活,生长水温15-38℃,最适水温22-35℃;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可以在海水池塘半精养和精养;虾苗经淡水驯化后,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30℃,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可以自然产卵。繁殖时不需要进行人工催情和流水刺激,只要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将成熟的雌雄亲鱼放入同一繁殖池中就能自然繁殖。在水温稳定在25~29℃的情况下,每隔30~50天即可繁殖一次鱼苗。湖北省英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可实现每年产苗三至四次,还可采取人工增温,强化培育,提早开展春季繁殖,使罗非鱼在4月中旬产卵孵苗。在罗非鱼苗种繁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30℃,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可以自然产卵。繁殖时不需要进行人工催情和流水刺激,只要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将成熟的雌雄亲鱼放人同一繁殖池中就能自然繁殖。在水温稳定在25℃~29℃的情况下,每隔30d~50d即可繁殖1次鱼苗。湖北省英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可实现每年产苗3次~4次,还可采取人工增温,强化培育,提早开展春季繁殖,使罗非鱼在4月中旬产卵孵苗。在罗非鱼苗种繁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福寿螺池塘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又名苹果螺,素有“法国蜗牛”之美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大型淡水食用螺。1982年被引入我国大陆进行试养和推广,现已基本遍及全国各地。福寿螺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易繁易养等特点;其肉色金黄、质脆味美、营养价值高,同时具有保健功能。 福寿螺对水质的要求不算高,pH值在7左右、溶氧在3mg/L以上、总硬度在6~13德国度的淡水水域都可以进行养殖,其存活水温为O℃~38℃,最适生长繁殖水温为25℃~30℃。福寿螺属于杂食性螺,但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主食各种水生植物、陆生草类和瓜果蔬菜…  相似文献   

9.
孙志周 《内陆水产》2004,29(2):24-24
克氏螫虾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丰富,滋补保健,体大肥美,一般个体重100~200g,最大个体可达500g左右,生长快,产量高,当年放养当年既可收获,每667m^2鲜虾产量达500kg左右;适应性强,能忍耐恶劣的气候环境,在水温3~35℃之间均能生存,食性杂,既吃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饵料和腐殖质,且粗生易养。人工饲养克氏螯虾是广大农民朋友又一致富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甘香 《内陆水产》2002,27(3):21-21
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石蛤蟆,为我国特产的大型肉食野生蛙。它体大肉多味美,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棘胸蛙成蛙体长约12厘米,体重250~500克。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灰色,有许多疣。疣上有小黑棘。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常栖息于密林峡谷间、岩沟内,昼伏夜出,畏烈日强光。每年11月底至翌年4月中旬为冬眠期。在气温25~30℃,水温20~27℃时生长最快。主要捕食各种昆虫,如蝽、蚱蜢、金龟子、天牛、蚂蚁、螺虾、泥鳅和嫩草根等。5~9月繁殖,每年交配产卵3次,年产卵量1000粒左右,一般产于有流水…  相似文献   

11.
瓦氏黄颡鱼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瓦氏黄颡鱼(江黄颡鱼)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的干支流流域水体中一种淡水经济型优质鱼类,生活于长江的干支流及长期与长江相通的(洞庭湖泊阳湖)等湖泊中底层鱼类,生活水温范围为0~38℃。摄食生长温度为10~30℃,pH值范围为6.5~8.9,正常生长溶氧3mg/L以上,人工饲养年生长增重达150~200克以上,最小性成年年龄为2龄,2~4龄鱼绝对怀卵量为3300~8500粒,每克体重怀卵量为21~24粒,产卵水温为21~28℃,产卵季节为5~6月。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罗非鱼的苗种培育(一)罗非鱼的产卵繁殖:产卵繁殖可在面积为1~2亩,水深在1.5~2米,底质松软的土池中进行。繁殖池经过清池肥水后,以雌雄比例4:1~5:1,放入健壮无伤的成熟亲鱼。放养密度以鱼体大小而异,鱼体重2~3两的,每亩可放养600尾左右,若按体重计算,每亩可放养100~150斤。罗非鱼的繁殖力很强,一年内只要温度适宜,雌鱼可几次发情产卵。我国北方当水温达到21℃以上时,亲鱼便可发情产卵,发情的雄鱼在池边浅水处挖窝,然后引诱雌鱼游向产卵窝产卵,同时雄鱼排精,雌鱼将受精卵含入口内孵化。在30℃左右,4~5天便可孵出仔鱼,再经13~14天,仔鱼卵黄囊完全消失,并具有一定游泳能力后,离开雌鱼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3.
大竹蛏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的繁殖季节、亲体暂养与催产、产卵孵化和幼体培育及变态附着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大竹蛏在人工暂养条件下无需特殊的人工催产方法,可自然排放精卵。受精卵在水温22~24℃条件下,23~24小时孵化出D型幼虫,孵化率为58%以上。受精后7~9天完成变态,发育至稚贝。以粒径400~500μm细砂作为附着基,经50天培育可达体长1cm左右的苗种。同时,对大竹蛏的催产方法、产卵行为、附着基的投放和胚胎发育、幼虫发生及生长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养鳖池的水质要求清新、无病菌、各项理化因子和生态环境具体要求如下:1.水温:鳖是喜温动物,适宜鳖摄食生长的水温为25~32℃,最适水温30℃,鳖在3O℃中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低。在20~25℃水温下,鳖摄食量明显减少,低于20℃几乎不摄食。温室养鳖保持25~32℃的水温.可以使憋常年外于最适水温状态,达到常年生长的目的,同时提高饲料利用率2.水色:养鳖最理想的水体环块是保持稳定的绿色状态,使油水中的绿藻类、兰藻类等繁殖,不但可补充溶氧,抑制病原菌繁殖,促进有机物分解,而且,油绿色黄褐色的水能降低透明度使鳖处于隐蔽…  相似文献   

15.
中华园田螺,俗称田螺,又叫池螺、螺蛳,广泛分布于水田、池塘、稻田及沟渠中,是淡水螺中较大型的食用螺,肉质鲜香肥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并有清热解毒等功效。1田螺生物学特性田螺具有一对眼,一对触角,成体雄性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变为交接器,这是鉴别雌雄的一大特征。田螺雌雄异体,为卵胎生,母体产出即为小田螺,1年后性成熟。4月份产卵,10月份结束。繁殖数量1年30~60个,4~5龄螺可达100~150个。4~10月是生长繁殖期,水温15℃开始摄食,适宜生长范围为17~28℃,20~26℃时生命活动最旺盛。田螺不耐高温,水温高于32℃,停止摄食,潜入土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长吻鮠鱼苗鱼种培育技术作了初步研究。几年试验共育出鱼苗8万多尾,鱼种1万多尾。鱼苗经25~33天培育,平均全长4.8厘米,体重1.2~2.7克,成活率63.8~99.1%。水蚯蚓是鱼苗阶段的良好饵料,配合饲料也可使用。当年鱼种生长较快,一般体重41~74克,最好的可达90克以上。苗种生长适宜水温为24-28℃。  相似文献   

17.
董玉国 《河南水产》1998,(2):22-22,25
革胡子鲇属热带淡水鱼类,有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产量高,饲料来源广等优点。是深受养殖户喜爱的优良品种之一。为帮助广大养殖户掌握人工繁殖技术,现简介如下:1 繁殖习性:革胡子鲇一冬龄后,体长12厘米以上就有繁殖力。雌鱼一年内可产卵2—4次;雄鱼在整个繁殖期都有繁殖力,无明显周期性变化。每年春天水温达到18℃以上就进入繁殖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渔业》2008,(12):32-32
【品种来源】自然捕捞白仔鳗经人工培育而成,目前养殖品种主要有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 【特征特性】鳗鱼体细长,除用鳃呼吸外,皮肤、鳔、口腔、肠管等部位也能进行呼吸,离水后能活较长时间。鳗鱼是一种广盐性鱼类,在海水中繁殖,淡水中生长。肉食眭,摄食量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10℃以下停止摄食,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2℃以下会冻死。野生状态下生长较慢,一般2年才长到200克左右。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较快,一般1年可长到200克以上,2年400克以匕。  相似文献   

19.
红螫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venmartens)属拟螯虾科,光壳虾属,俗称淡水龙虾。原生长于澳大利亚北部,为热带淡水虾类。我国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其有别于其它螫虾的最大特征是头胸甲前部有4条隆脊,2条位于额剑突侧沿,2条位于左右眼眶后缘。1繁殖技术1.1繁殖习性红螯螯虾个体在30g左右即达性成熟,水温在20℃以上就开始交配产卵,在繁殖季节内可多次抱卵孵化。体重50g亲虾抱卵量约300粒。卵粒形似粟,位于腹肢基部,共8束,每束约40粒。随着卵粒的胚胎发育,其颜色从奶黄色…  相似文献   

20.
正一、螺类生活简史腹足纲动物习称为螺类,螺生活史分为卵、幼螺和成螺3个阶段。螺年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螺和幼螺形态越冬。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温28℃左右时,活动最为频繁,生长最快,夏季水温高达34℃也能正常生长;但当水温降到12℃以下时,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水温8~10℃便可安全越冬。福寿螺怕强光、白天活动较小,夜晚多在水面摄食,其感觉较灵敏,遇有敌害,便下沉水底。越冬后的成螺于4月中旬开始交配产卵,越冬后的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