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鲟鱼是一种珍贵高档的水产品,全身是宝,其肉味鲜美,其卵做成“鱼籽酱”是世界名肴。鲟鱼并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功效,市场价格甚高。鲟鱼养殖品种有多种,迄今为止,国内已相继突破了俄罗斯鲟、史氏鲟、小体鲟及杂交鲟等苗种繁育和成鱼养殖。为了摸索鲟鱼在亚热带地区养殖的生长情况和养殖技术,作者于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在吉州区长塘镇官溪水库坝下灌区的特种水产试验场内进行了杂交鲟鱼养殖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总结于后。1试验条件与方法1.1试验鱼池条件1.1.1鱼池选择原养鳗(白苗池9、10、11号)鱼…  相似文献   

2.
鲟鱼具有适应性广、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现已成为世界上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农业部也把鲟鱼列入"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我国目前主要养殖品种有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及几种杂交鲟等,而我省主要养殖史氏鲟、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和匙吻鲟等,其中杂交鲟被认为是最适合南方养殖的品种.鲟鱼养殖一般为春夏季繁殖,夏季培苗,夏秋季放苗.由于鲟鱼适宜生长温度为18℃~28℃,我国大部分地区鲟鱼养殖过程中均存在着渡夏或越冬问题,使养殖周期长达8个月至1年以上,一年最多只能养殖一茬,年产量不高.2000年以来,广州市先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创建了鲟鱼冬季反季节育苗技术,同时利用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开展工厂化培育鲟鱼大规格苗种,缩短养殖周期,进行一年两茬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取得成功.现以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为例,将鲟鱼一年两茬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鲟鱼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鲟鱼养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前,各种规格鲟鱼养殖存塘量约在600万~700万尾(4000吨左右),其各种类所占比例(重量)大致为:史氏鲟35%,杂交鲟25%,中华鲟20%,西伯利亚鲟10%,其他种类10%。养殖的主要区域为广东、湖北、福建和江、浙、沪,其养殖量所占比例大致为:广东25%,湖北25%,福建20%,江、浙、沪15%,其他省市合计15%。鲟鱼为亚冷水性鱼类,生长适宜温度为15~26℃,广东和福建尽管冬季的水温较为适宜,但是一般地表水水温超过26℃长达3~5个月,因此该地区并非鲟…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调整渔业结构,提高河南省濮阳市名特优鱼类的养殖比例,探索无公害优质水产品的生产技术,河南省濮阳市水利局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4月6日至2001年10月20日在2.5亩的池塘内进行了微流水鲟鱼养殖试验,经过近7个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取得了成功.现将该试验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旨在促进该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毕仞千 《内陆水产》2002,27(10):4-4
2002年9月15~16日由宜昌市天峡鲟业有限公司(原天峡特种渔业公司)自筹资金,自列项目完成的《鲟鱼人工繁殖及产业化集约养殖技术研究》成果在湖北省宜都市通过了由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验收与鉴定。验收及鉴定委员会认定:宜昌市天峡鲟业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在没有国家和银行资金扶持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项目原定技术经济指标,并模拟出了一套鲟鱼集约化养殖技术;匙吻鲟全人工繁殖多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总体上居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鲟鱼养殖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大规模示范推广杂交鲟养殖技术,近几年鲟鱼在养殖品种上杂交鲟基本替代了原有的纯种鲟鱼,如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小体鲟、俄罗斯鲟等。目前鲟鱼有多个杂交种,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养殖方式下,多数杂交鲟具有比其亲本更高的生长率,体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养殖前景好。经过几年的选育和试验,我们选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营养佳的京龙1号杂交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作为主要推广对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鲟鱼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人工养殖的鲟鱼逐渐成为商业开发的主要来源。在人工养殖品种中,杂交鲟因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引起养殖业界的重视。国外较为成功的杂交品种为小鲟鳇,即欧洲鳇×小体鲟,我国利用野生资源曾进行过史氏鲟×达氏鳇,而利用人工养殖鲟鱼杂交育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闪光鲟的试验,并与西伯利亚鲟自交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1)试验亲鱼均来源于公司自购受精卵人工培育而成,母本为西伯利亚鲟,父本为西伯利亚鲟…  相似文献   

8.
四种常用消毒药物对杂交鲟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鲟鱼资源,并在本国养殖优良鲟鱼品种或杂交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作为我国常用杂交鲟繁殖品种,已大规模高密度应用于生产培育。在杂交鲟幼鱼培育阶段,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水体消毒类药物的用药种类逐渐增多。本试验以国内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9.
我们利用甸苴坝水库坝下流水常年水温处于鲟鱼最适生长水温,且水流量大,溶氧高,水质清新的优良条件,进行集约化养殖鳄鱼,并根据鲟鱼的生物学特性,我们首批选择底栖动物食性的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进行试验。一、材料和方法水泥试验地三个,面积分别为:1#地28.6m2,2#池20m2,3驰20m2,其注排水系统均为自流式。试验鱼: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二、鲟鱼养殖1.第一阶段养殖(幼鱼养殖)试验鱼于1999年8月13日从四川引进,放养干上述试验池中,其中,肝池放养文庆鳍1064尾,平均规格为9.609/尾;2’地放养杂交鳄414尾,平均…  相似文献   

10.
相远辉 《中国水产》2014,(11):71-72
<正>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生长快、品质优、抗病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广等优点,是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从九十年代进行人工养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山区流水养殖西伯利亚鲟、杂交鲟逐渐兴起。因此,对流水养殖鲟鱼快速育成技术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鲟鱼流水养殖快速育成技术的成功与推广,将有助于提高鲟鱼的品质与产量,有利于鲟鱼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