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宣汉县1978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为主的良种公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 ,逐渐产生了一个杂交牛群体 ,于1983年建立云蒙山牧场 ,确定了西门塔尔牛为杂交改良公牛 ,乳用为改良生产方向 ,并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奶牛产业化。为了充分发挥我县农村户养条件下 ,杂交牛的泌乳潜力 ,进一步提高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 ,我县推广了提高杂交母牛产奶量的综合技术 ,使杂交牛的个体产奶量和群体产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效果显著 ,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实行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技术。用西门塔尔高产牛冻精对原有杂交牛群进行级进杂交改良 ,…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奶水牛不同杂交组合的产奶量,鹤庆县松桂镇兽医站在松桂镇所属的3个村委会分别测定"摩本"和"摩本尼"两组各10头奶水牛产奶量。测定结果表明:"摩本"一个泌乳期的平均产奶量(1 693.04±421.4)kg,"摩本尼"泌乳期的平均产奶量(2 009.9±242.6)kg。通过显著性分析,P0.05,差异显著,说明"摩本尼"杂交组合产奶量优于"摩本"杂交组合,是优良的奶水牛杂交组合,适宜在鹤庆县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掌握德系西门塔牛导入张掖牛的产奶情况。[方法]采用级进杂交模式,开展选种选配和群体选育,通过对西弗F1头胎产奶母牛产奶量的测定。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西门塔尔杂交牛305d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600kg以上。[结论]引进德系西门塔尔开展杂交改良达到提高了我市西杂牛泌乳性能的目标,适合在我市引进开展杂交改良,提高母牛的产乳性。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河流型水牛(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与德昌水牛的杂交改良效果,笔者对杂交一代牛初生、1周岁、2周岁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分析生长发育情况;同时测定杂交一代母水牛的产奶量、泌乳期,分析产奶性能情况。结果显示:杂交一代牛的平均初生重为42.58±6.32 kg,1周岁体重为285.22±15.09 kg,2周岁体重为452.37±24.50 kg,与德昌水牛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杂交一代母水牛的平均泌乳期为268.5±25.98 d,平均产奶量达1 543.00。说明用河流型水牛杂交改良德昌水牛的杂种优势明显,其后代在体尺、体重和产奶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荷斯坦奶牛近交系数不断增高带来的适应性下降、繁殖力低和利用年限少等问题,试验以引进的三个品种乳肉兼用牛(即纯种西门塔尔、蒙贝利亚和弗莱威赫牛)为父本,与中国荷斯坦牛进行杂交,研究杂交一代在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方面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蒙贝利亚杂交一代与中国荷斯坦牛的妊娠期长度差异极显著(P0.01)。弗莱威赫杂交一代的胎次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蒙贝利亚杂交一代的配种次数和空怀天数对305 d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蒙贝利亚杂交一代与中国荷斯坦奶牛间总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综合各繁殖性状和对305 d产奶量的影响因素,蒙贝利亚杂交一代的繁殖性状优于其他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国家《引进美国褐牛冻精和胚胎及杂交改良》项目(简称"948"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新疆褐牛种质资源贫乏的问题,拓宽了选种选配渠道。乌鲁木齐市种牛场新疆褐牛繁育中心有幸实施了此项目,使用优质美国褐牛冻精,改良新疆褐牛良种繁育场的产奶性能,以提高新疆褐牛原种牛的产奶量。自2001年开始使用到2011年期间改良效果显著,在乳脂率、乳蛋白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仅对产奶量提高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引入的娟姗牛与西藏本地黄牛杂交一代的调查分析表明:(1)西藏本地黄牛经杂交改良后,胸围、十字部高等主要体尺指标都有极显著提高;初生重和各月龄体重均有显著提高;(2)调查15头初产牛产奶量发现,杂交母牛的产奶量比本地牛高1 594.1kg;调查50头市场屠宰牛发现,饲养一头杂种牛的经济收入比本地牛高2 100余元。采用娟姗牛对当地黄牛进行改良,不仅可以改善西藏本地黄牛体型小、生产性能低、饲养年限长等缺陷,还对提高西藏黄改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西改牛产奶量,选用外表与其相似的红色荷斯坦牛对西改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杂一代牛1、2、3胎泌乳期平均产奶量达到4010.33kg;乳脂、非脂固体、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分别为(%):3.54、8.52、2.72和4.70。说明红杂牛完全可作为奶牛的后备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弗莱维赫种公牛的选育与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莱维赫牛也叫德系西门塔尔牛,俗称花斑牛,是德国宝牛育种中心(BVN)用西门塔尔牛和德国红荷斯坦进行择优杂交,再加上其他牛种的血统,形成现在的弗莱维赫品种。弗莱维赫牛是乳肉兼用品种,母牛是奶牛,产奶量比一般品种奶牛产奶量高,  相似文献   

10.
新疆褐牛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牛品种,其饲养方式分为舍饲和放牧。为了解新疆褐牛在两种饲养方式下产奶量的影响及两种饲养方式的产奶量差异,本研究对新疆褐牛美系、德系、加系和新褐系的产奶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SPSS 19.0和SAS 9.2软件对新疆褐牛各性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在舍饲和放牧条件下的305d产奶量差异不显著;舍饲条件下,胎次、品系、杂交代数对产奶量影响不显著,第1~3胎次中,305d产奶量与胎次呈正相关关系;放牧条件下,胎次、产犊年份对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3胎次产奶量及以上极显著高于第1、2胎次。此结果可为牧场的饲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为牧场的饲养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在提高母牛健康水平的同时,增加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杂交奶水牛产后产奶量,采食量和体重变化规律是否与普通奶牛有相似的模式.[方法]对摩拉水牛与云南本地水牛杂种F2水牛4头分娩后20周内的泌乳量、采食量及体重进行测定.[结果]产后奶水牛泌乳量仅有不明显的小幅上升趋势;采食量逐渐上升至19周出现稳定;体重下降至18周后开始上升.[结论]杂交奶水牛产后产奶量、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与荷斯坦牛的变化有相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尼里·拉菲水牛与德宏水牛杂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机具的推广运用,作为役用型的德宏水牛存栏数逐年下降.为提高该品种牛的乳肉役兼用性能,1997年借助中欧德宏水牛开发项目,我们开始引进印度的摩拉水牛与本地水牛(德宏水牛)进行杂交试验,因其后代产奶量达不到理想要求,2000年又开始引进尼里·拉菲水牛与本地水牛杂交,并及时测定尼×德杂交一代水牛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有关数据.通过十多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改良效果,现将尼×德杂交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杂交乳水牛具有体型大、产奶量高、乳脂率高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欢迎.但在漳州市一些养牛户中,出现杂交乳水牛犊牛的成活率较低,影响农户养牛的积极性.为此笔者经一段时间的调查和临床观察,就如何提高杂交乳水牛犊牛成活率问题,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民主德国从1961年开始培育适于工厂化综合体管理的新型高产奶牛品种。这种黑白花牛育种规划是用本国黑白花牛与丹麦娟姗牛和荷斯坦牛组合杂交。育种家认为,导入娟姗牛血液和广泛利用荷斯坦牛,可显著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而不降低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称重—哺乳—称重法,测量了几个品种肉用公牛的杂交女儿牛的累计产奶量。以回归的方式,应用合并杂交育种分析法,检验种公牛在产奶量和总母性方面的预期后裔差异值(EPD)与女儿牛的产奶量及其后代断奶重的关系。女儿牛214天产奶量对父本有关奶的EPD的合并回归系数为13.4kg/kg(剩余相关为0.14)。总平均预计产奶量为1262kg,假定父本关于奶的EPD为1kg,相当于女儿牛累计产奶量的差异约为1%。女儿牛的后裔214天的体重对父本有关总母性EPD的合并回归系数是1.18kg/kg(剩余相关0.17)。上述回归及相关系数均显著大于零。一般而论,以父本有关奶和总母性EPD值作为选育手段的育种者,总期望这种选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端,属南亚热带气候.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系发达,高温多湿,无霜期长达330天左右,饲草资源丰富,适宜水牛生长繁殖.我市自1964年开始从广西水牛研究所引进印度摩拉水牛及冻精,杂交改良闽南本地水牛,经过改良的摩杂牛--闽南奶水牛,能大大提高本地水牛的产奶量(本地水牛年平均产奶量350~500 kg,杂交水牛达1 639.5 kg),乳脂率也较高,因此闽南奶水牛在我市很受欢迎.现已有摩拉水公牛9头,巴基斯坦尼里公牛3头,闽南奶水牛5 000多头,继续发展闽南奶水牛的势头很好.据调查,闽南奶水牛一般以农户家庭式饲养(户养几头或十多头),饲养管理水平较差,产奶量偏低,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就尤为重要,下面就饲养管理技术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垦区于2013年引进了德系弗莱维赫牛冻精,并与本地荷斯坦奶牛开展杂交推广应用。为了更好地研究杂交效果,对在相同饲养环境下的弗莱维赫牛与高产荷斯坦奶牛的杂交一代(F1代)作为研究对象,与纯种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与荷斯坦奶牛比较,F1代不仅提高了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还具有较高的产奶量、较强的抗病能力,以及耐粗饲和饲养成本低等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8.
1 遗传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品种不同,其产奶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各品种的奶牛中,纯种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最高,而娟姗牛的平均产奶量与荷斯坦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相差2吨多.中国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在6.5~7.5吨,而一些改良牛(本地黄牛与荷斯坦奶牛的杂交后代)的产奶量则是非常低的,一般在2.5~3.0吨左右.  相似文献   

19.
荷斯坦奶牛产奶量高,但耐热性差,在南方其高产的遗传性能难以体现出来;娟姗牛单位体重产奶量高,牛奶口味佳,营养价值高,且耐热性能强,抗病力强,将两奶牛品种杂交,预想选育出一种耐热性能强,抗病力强,产奶量高,乳品质好,风味佳的奶牛新品种。广西畜牧研究所黄牛研究室于2005年初就开始选育和研究工作,用娟姗牛为父本,荷斯坦牛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已繁育出娟荷杂一代牛公母共53头,从中选出35头进行实验观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挪威红牛与荷斯坦牛杂交改良效果,对比分析了以挪威红牛为父本冷配荷斯坦牛的杂交1代与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差异。通过对纯繁组和杂交组亲代、子一代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挪威红牛与荷斯坦牛的杂交1代在乳蛋白率、头胎产犊月龄方面,显著优于荷斯坦牛(P<0.05),体细胞数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乳脂率和繁殖性能优于荷斯坦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