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山东青岛耐冬山茶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冬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50 g·L-1蔗糖+0.05 g·L-1硼酸+100 mg·L-1GA3+ 900 g·L-1Ca(NO3)2;花粉最佳贮藏温度为-80℃;-80℃贮藏360 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原来的58.19%,3种保护酶活性较高,花粉抗氧化、衰老能力较强;贮藏过程中,3种保护酶活性出现最高峰值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不同贮藏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作用不同,室温下POD、CAT为敏感性保护酶,4℃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20℃、-80℃下CAT为敏感性保护酶;3种保护酶活性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依次为:SOD> POD> CAT.  相似文献   

2.
《林业科学》2021,57(2)
【目的】明确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准确测定的方案,比较不同贮存条件和处理温度对花粉寿命的影响,确定花粉短期、中期、长期贮存的适宜温度,阐明不同温度下花粉程序性死亡的生理原因,为杂交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方法】以西藏特有的大花黄牡丹花粉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花粉的形态,利用离体培养法研究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不同贮存温度对花粉寿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结果】大花黄牡丹自然环境下花粉饱满率高,畸形率仅为5.6%,具有较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影响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的因子依次为蔗糖硼酸CaCl_2GA_3;室温下贮存花粉寿命仅为24天,4℃下花粉寿命80天左右,-20℃花粉寿命为120~184天,-80℃下花粉的寿命超过1年,-196℃花粉贮存1年后萌发率无显著变化;花粉保护酶、丙二醛含量、AsA含量剧烈变化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快速下降,-196℃贮存期间,SOD、CAT、POD、AsA含量保持稳定,清除活性氧能力较强,无细胞凋亡现象发生;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D活性是贮存期间影响大花黄牡丹花粉寿命的最主要生理因子,膜质过氧化是导致花粉死亡的主要生理因素;室温下POD为敏感性保护酶,4℃下SOD、CAT是敏感性保护酶,-20℃、-80℃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 3种保护酶活性及AsA含量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次序为SODCATAsA含量POD。【结论】大花黄牡丹花粉饱满率与萌发率具有相关性;适宜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率检测的培养基为120 g·L~(-1)蔗糖+45 mg·L~(-1)硼酸+55 mg·L~(-1)GA_3+30 mg·L~(-1)CaCl_2,花粉萌发率达92.10%;室温适合大花黄牡丹花粉24天以内的短期贮存,4℃、-20℃适合杂交时间间隔在80~120天花粉的中期贮存,-80℃适合花粉的跨年贮存,-196℃适宜花粉的长期贮存;-196℃下贮存后花粉细胞内代谢处于平衡状态,细胞膜系统稳定是花粉保持高萌发率的生理响应;花粉在室温、4℃、-20℃、-80℃下贮存后,活性氧、自由基过度积累造成的细胞膜质过氧化、损伤是花粉萌发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西南桦花粉低温贮藏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花粉干燥、真空和低温等方面对西南桦花粉贮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花粉属干燥敏感型花粉,干燥易使其失活,其含水量约为20%,用硅胶稍微干燥至含水量约18%后即可用于低温贮藏;西南桦新鲜花粉在室温下仅可存活4 d,干燥花粉和新鲜花粉在3℃下贮藏约1个月即失去活力,而在-10℃和-20℃条件下应用干燥花粉真空贮藏,83 d后花粉萌发率仍在20%以上,是西南桦花粉贮藏的最佳方案;在-10℃和-20℃下贮藏的花粉在室温(18~30℃)下解冻0.5 h即可检测其萌发率。  相似文献   

4.
2022年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新农业技术试验园,以枸骨和全缘冬青的花粉为试验材料,设置室温(20~23℃)、4℃、-20℃、-80℃4种贮藏温度,采用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探讨适宜的花粉贮藏温度。结果表明,2种冬青的新鲜花粉在室温下存放3 d内均可保持较高的活力;2种冬青花粉在4℃条件下贮藏16 d时萌发率已经低至基本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全缘冬青花粉、枸骨花粉分别在-20℃、-80℃贮藏90 d时萌发率均大于50%。因此,全缘冬青花粉、枸骨花粉长期保存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80℃。  相似文献   

5.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含水量、贮藏温度对金花茶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贮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室温条件下,花粉干燥处理萌发率高于非干燥处理,室温非干燥条件下,花粉生活力下降最快,10 d左右基本丧失生活力;在4℃和-20℃低温条件下,贮藏一定时间的花粉活力仍可达50%以上。花粉最佳的贮藏条件为冷冻干燥(-20℃)。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锥栗杂交育种中的花期不遇问题,以‘华栗4号’花粉为试材,研究了在室温和4、-20、-80℃这4个贮藏温度条件下干燥处理和非干燥处理对锥栗花粉生活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华栗4号’的花粉生活力和耐贮藏能力不同;花粉适宜的贮藏条件为非干燥、低温环境。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室温干燥条件下贮藏的花粉其生活力下降最快,贮藏27 d后花粉活力基本丧失;4℃的温度条件较利于花粉的短期贮藏,贮藏30 d后其萌发率仍为32.6%;而-20和-80℃的温度条件均较利于花粉的长期贮藏,且-80℃下贮藏的效果最佳,-80℃下贮藏270 d后花粉仍有一定的生活力,而在-20℃下贮藏210 d后花粉的生活力已基本丧失。  相似文献   

7.
2015年7月,采集崇左金花茶Camellia chuangtsoensis S.Y.Liang et L.D.Huang花粉,分别置于室温25℃,4℃,-20℃和-80℃保存。采用离体液体培养基法筛选出最佳崇左金花茶花粉的萌发条件,在此基础上试验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崇左金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蔗糖+0.12%H3BO3。花粉-20℃条件下贮藏5个月时,花粉萌发率仍可达原来的(68.93%)25%;在-80℃条件下贮藏5个月时,花粉萌发率可达原来的32%,-80℃条件下保存的花粉其萌发率略高于-20℃。  相似文献   

8.
以5年生观赏海棠‘高原红’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花粉离体培养、荧光显微技术等研究了‘高原红’花粉的形态、生活力及贮藏特性,分析了花粉离体培养基成分、离体与活体萌发的区别及花粉贮藏过程中活力的变化。探讨了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旨在为揭示花粉萌发特性、建立花粉贮藏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硼酸与蔗糖溶液均对‘高原红’花粉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单因素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溶液;离体与活体花粉在萌发时间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离体萌发较快于活体萌发,且活体萌发中花粉管在授粉后第8—12 h为快速伸长期;花粉贮藏过程中,室温(17—20℃)下贮藏的花粉活力急速下降,花粉管长度与4,-20℃及-70℃时差异显著,4℃下贮藏的花粉离体萌发率同样呈急速下降的趋势,与-20,-70℃时差异显著,而-20℃与-70℃下贮藏的花粉其离体萌发率之间与花粉管长度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培养液、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80℃超低温贮藏花粉不同解冻方法对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的花粉萌发特性及贮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用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100 mg/L GA3的离体培养液,培养4h花粉萌发率高,可达80%,GA3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各贮藏温度下的花粉贮藏15 d萌发率都保持在高水平,但室温贮藏花粉45 d失活,3.3℃贮藏花粉45 d萌发率可保持在36.11%,可作为生产应用的贮藏温度;-80℃贮藏的花粉采用30℃水浴解冻2 mi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辽栗10号花粉为试材,采用培养基法和碘-碘化钾染色法对其进行生活力测定比较,并比较室温(20~25℃)、4℃、-20℃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花粉生活力的表现。结果表明:培养基法较碘-碘化钾染色法更适用于板栗花粉测定,-20℃温度贮藏板栗花粉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成熟的垂柳种子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垂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生活力指标的变化,以探索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垂柳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低温-10℃、-5℃、4℃可以延缓垂柳种子的劣变,延长其贮藏时间;常温20℃与极低温-20℃条件下会降低种子的生活力,表现为活力指数降低;随贮藏天数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速则是先降低后升高。常温20℃贮藏7天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在-5℃贮藏3天的条件下种子生活力最强,可应用于垂柳种子萌发及人工种苗培育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木材的材质与特性,对废旧家具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符合现代木材工业在循环经济中的发展理念,提高了木材利用的科技含量;将废旧家具回收与木材碳素储存相结合,研究在延长木材生命周期中碳素储量的变化,对比分析综合整理家具回收前后经济效益和碳素储量的关系,为科学合理利用木材、继续深入研究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奠定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板栗贮藏保鲜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文  张良富  王力  傅松玲 《经济林研究》2009,27(3):108-114,123
为给板栗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概述了板栗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贮藏保鲜期间板栗质量下降的主要表现(栗实的腐烂变质、风干失重,栗实的发芽);影响板栗贮藏保鲜的因素及机理(贮藏期间栗实的生理变化,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板栗的耐贮性,不同的采收和堆制方法,贮藏保鲜场所的环境条件);贮藏保鲜期间防止板栗损耗的主要措施(贮藏前的科学准备和防止栗实发芽);板栗贮藏保鲜的几种方法(简易贮藏、低温冷藏、辐射贮藏、气调贮藏和空气离子贮藏)。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影响三七质变的因素有三七的虫蛀、发霉等变质现象,总结了三七的贮存与养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三七不同的药用部位、存量、设备条件,归纳了三七的贮存与养护方法:进行科学贮存与养护,切实保证三七质量不受影响,充分提高三七的使用价值,为三七的贮存与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杉花粉的贮藏及萌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云杉花粉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蔗糖浓度、pH值、贮藏条件对其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同时还优化了培养基的组分配比。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和pH值对云杉花粉的萌发影响显著,并有明显的交互效应。蔗糖低浓度和高浓度都不利于云杉花粉的萌发。不同的云杉种对培养基中蔗糖浓度要求不同,粗枝云杉和欧洲云杉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和pH值分别为7.5%、5.5,10%、5.5。在暗培养条件下,欧洲云杉花粉6 h开始萌发,粗枝云杉8 h开始萌发,欧洲云杉较粗枝云杉提早2 h,同时欧洲云杉花粉萌发率总体高于粗枝云杉;欧洲云杉花粉管的生长历程为20 22 h,而粗枝云杉为16 h左右;欧洲云杉的花粉管长度比粗枝云杉长10μm以上。2种云杉不同个体基因型间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贮藏方法对花粉的生活力有很大影响,在云杉花粉保存过程中温度是主要条件,冷冻比冷藏好,不宜常温保存。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生物拦沙坝的主要特点,并对拦沙效益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广生物拦沙坝在库坝上游形成拦泥拦沙效果,减少库容淤积,延长水库寿命。  相似文献   

17.
王晶  黄鹏 《中国林副特产》2020,(1):12-13,16
针对无花果鲜果不耐贮运,易腐烂,而现有的保鲜盒设计不科学,结构、存放槽和存放冰袋的区域单一,用以存贮无花果时,易损坏无花果的桔梗,影响无花果的美观和保鲜效果等问题,根据无花果果实形状和特点,研制了一种无花果存贮保鲜盒,具有保鲜效果好、设计新颖美观、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介绍了其结构组成、使用方法、创新点等。  相似文献   

18.
青果核桃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科学的核桃鲜果的储藏方法,采用自然环境、5℃低温、5℃低温密封3种保存处理方法,就不同时期采收的核桃青皮果实的保鲜贮藏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近成熟期,核桃果实的质量就会逐渐减轻,果实早期采摘有利于贮藏保鲜;低温密封保存可以控制水分的损失;在相同的贮藏环境与保存期间不同核桃品种青皮果实的失水率不相同;带皮青核桃比湿核桃失水缓慢,外果皮能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核桃果实外皮若完好无损,则有利于长期保存保鲜。  相似文献   

19.
李国英 《绿色科技》2015,(3):311+313
以辽西地区大铃铛枣为试验材料,在减压与常压条件下对大枣的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减压储藏能够很好地抑制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可延缓大枣衰老,延长储藏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20.
木材贮运中应用RFID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木材贮运中存在的问题和RFID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特点等因素,提出将RFID技术应用到木材贮运作业中,以解决我国木材贮运系统中的木材基本信息录入繁琐、归愣信息不准确、查询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实现木材贮运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