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牡丹与芍药引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芍药都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牡丹是落叶灌木,芍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经过长期栽培,成为中国著名的观赏植物和药用(食用)植物。牡丹、芍药花形相似,花大而艳丽,是优美的园林花卉植物,深受人们的欢迎,因此在全国广大地区得到广泛栽培。我区栽培还不够广泛。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旅游林业的发展,对牡丹、芍药的苗木和切花需求量逐年增多,因此我们开展了牡丹、芍药的引种、育种栽培工作。1牡丹引种和育种1.1引种引进了兰州紫斑牡丹和荷泽牡丹,在乌鲁木齐和玛纳斯地区立地条件下,生长良好。引种紫斑牡丹6大色系30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牡丹的综合利用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牡丹属芍药科、芍药属,原产中国,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也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和世界名花。牡丹浑身是宝,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牡丹种质资源丰富,生态适应性强,既有野生种、半野生种,又有大量的园艺栽培品种,且花龄长;分布区域广泛,主要有西北、中原、江南、西南品种群,品种达1100多个。本文综述了牡丹的综合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并提出了牡丹今后的发展方向。一、牡丹的利用价值1、观赏价值牡丹是富贵之花,富丽吉祥,至善至  相似文献   

3.
以生根能力不同的2种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杂种胚无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其生根的影响,为牡丹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在接种后前8d均无根产生;易生根品种芍药"莲台"×牡丹"锦袍红"杂种胚在红光和黄光条件下的生根时间主要在第11~12天;生根潜能差的芍药"赵园粉"×牡丹"天然富贵"杂种胚组培苗红光、黄光、黑暗处理13~14d时有根产生。芍药"莲台"×牡丹"锦袍红"杂种胚、芍药"赵园粉"×牡丹"天然富贵"杂种胚组培苗在黑暗、红光和黄光中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根长、根鲜质量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现象,在绿光、蓝光及复合光下组培苗的根长和根鲜样质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由此说明红、黄光有利于牡丹组培苗生根和生长。  相似文献   

4.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通过试验证明,加以配套的越冬栽培技术,牡丹完全可以在牡丹江地区安全越冬,而且在本地的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开花,最佳引种时间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牡丹、芍药生产的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国牡丹、芍药资源与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指出世界花卉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加入 WTO为中国牡丹、芍药生产的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契机。提出通过迁地保护中心的建立来实现对牡丹、芍药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通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牡丹、芍药新品系与发展产业化生产相配套的技术来实现对牡丹、芍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信息网络的完善来为牡丹、芍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宏观调控来保证牡丹、芍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中国牡丹、芍药生产的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剪取的伊藤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枝条最下部第1、2、3个芽嫁接在牡丹实生苗、芍药实生苗、芍药根上,以研究伊藤芍药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用牡丹苗作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芍药苗嫁接次之,芍药根嫁接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一直被国内外视为珍贵的种质资源。野生矮牡丹被认为是现代栽培牡丹品种重要的祖先种之一,开展矮牡丹在内的芍药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cp DNA)特征分析对阐明牡丹系统进化、培育和改良栽培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方法】在矮牡丹叶绿体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从NCBI数据库下载凤丹牡丹、大花黄牡丹、滇牡丹、川赤芍和草芍药的cp DNA数据,利用Geneious 8. 0、EMBOSS 6. 4. 0等软件,对芍药属6个种的cp DN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矮牡丹cp DNA序列共152 628 bp,共有112个基因,使用25 988个密码子,编码蛋白78个;有19个基因(包括4个rRNA、7个tRNA、8个蛋白编码基因)在IR(反向重复)区重复。共搜索到143个SSR位点,单核苷酸重复基序位点最多,为116个(占81. 12%),没有六核苷酸重复基序。尽管芍药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但不同种间IR和LSC(大单拷贝区)的边界位置仍有一定变化,凤丹牡丹LSC/IR的rpl2基因有718 bp延伸至LSC区域,而其他种的rpl2基因均完整地位于IR区。【结论】从基因组大小和基因内容来看,芍药属cp DNA高度保守;草芍药与滇牡丹cp DNA最大,为152 698 bp;凤丹牡丹cp DNA最小,为152 153bp。矮牡丹cp DNA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偏好使用A/T碱基,SSRs位点的碱基组成也偏好使用A/T碱基,143个SSRs位点中,A/T组成的位点有134个;矮牡丹cp DNA SSRs分布具有不均匀性,14个SSR位点位于IR区段,103个位于LSC区段,26个位于SSC区段。IR边界分析显示,芍药属LSC/IRb的边界变化是IR区扩张与收缩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芍药属植物的系统进化与栽培起源等研究提供支持,对芍药属植物分子标记开发及优良品种选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北京园林中牡丹与芍药应用现状的调查与总结,分析了牡丹与芍药在北京园林中的深厚文化及丰富造景形式的应用特点,并从景观季相、景观文化、景观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牡丹与芍药的景观营造方法,为北京地区牡丹与芍药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于波  陆婷 《新疆林业》2014,(6):18-19
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属于毛茛科芍药属牡丹组,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在所有野生牡丹中受威胁的程度最高。紫斑牡丹由于花瓣基部的独特紫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紫斑牡丹作为油用牡丹,其油质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紫斑牡丹目前在甘肃兰州市的栽植最广泛。  相似文献   

10.
经过7年多的不懈努力,河南豫西山区芍药属野生种迁地保护资源圃已从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地收集到野生牡丹、芍药达14种。其中牡丹组9个种全部原产中国,已基本收集齐全。芍药组原产中国的9个种,现已收集5个。牡丹组的部分种和芍药组的芍药、草芍药、川赤芍3个种,迁地保护引种驯化水平居国际前列。  相似文献   

11.
对朝阳地区常见的3个品种枣苗(大平顶枣、金铃圆枣、三星大枣)2年生嫁接苗进行4个不同的土壤控水处理,测定出3个品种枣苗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特性指标,并计算水分利用效率,以探讨水分胁迫对3个枣品种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呈正比关系;在重度胁迫条件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3个枣品种胞间CO2浓度值接近直线上升状态;随干旱胁迫强度加大,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三个枣品种抗旱性大小顺序为三星大枣金铃圆枣大平顶枣。  相似文献   

12.
在大棚模拟持续干旱条件下,测定了3个甜角品种PRAKAYTONG(闪金)、SRITONG(金色)、SRITONGBAO (轻金色)幼苗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甜角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并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及胁迫程度的加重,幼苗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呈增加趋势;SOD和P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呈减少趋势.经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分析,3个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表现为PRAKAYTONG> SRITONGBAO> SRITONG.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短梗大参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提供其引种驯化和园林栽培依据,以2年生短梗大参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和称重控水法进行土壤水分胁迫(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70%、60%和50%,以田间最大持水量100%为对照),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短梗大参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加强而降低,最大降幅达34.50%;质膜在水分胁迫下易遭受破坏,在严重水分胁迫下相对质膜透性高达79.85%,丙二醛(MDA)含量增幅达121.07%;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水分胁迫下增加,至土壤相对含水量70%时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升高34.73%和40.39%,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在水分胁迫下降低,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升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防雨旱棚方法研究了8个澳洲坚果品种(Hy、A16、863、951、695、特、D4和Daddow)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所有测定指标在3次测定时间、4个水分处理和8个品种间差异均极显著。在水分胁迫(CK、L)处理下,澳洲坚果幼苗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增加;活性氧清除系统中的SOD和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但变化规律又有所不同;叶绿素含量降低。在水分饱和(N、M)处理下,澳洲坚果叶片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水分胁迫处理下截然相反。对8个品种综合分析表明,耐旱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951>695>Daddow>Hy>A16>863>D4>特。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on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four mulberry varieties, i.e.,‘Nanye-1’, ‘Yunsang-1’, ‘Xinyizhilai’ and ‘Husang-32’ in the Panxi Region of Sichuan Province, China, were selected.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nd catalase (CAT) in four mulberry varieties was determined. Soluble protein, soluble sugar, prolin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ranspiration rate of mulberry leav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枣树叶片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2年生蒙山脆枣和沾化冬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叶片水分饱和亏、叶片保水力、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甜菜碱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品种间的变化存在差异,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两品种的叶片保水力呈下降趋势,水分饱和亏、Pro含量、甜菜碱含量呈增加趋势,SOD、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高含量的甜菜碱有利于枣叶片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甜菜碱、Pro含量与枣品种的抗旱性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枣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重瓣金鸡菊、地被菊等8种常见的宿根花卉进行盆栽试验,对其进行连续16d的自然失水胁迫处理,研究了8种花卉在失水胁迫下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同时应用隶属函数值法对8种花卉的综合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失水胁迫下,各品种体内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抗旱能力有明显差异,抗旱性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重瓣金鸡菊地被菊堆心菊黑心菊肥皂草射干宿根福禄考飞燕草。重瓣金鸡菊和地被菊抗旱性较强,可在园林绿化中大力推广;福禄考和飞燕草叶片受害较重,在园林绿化应用中需要防止长期干旱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对扁桃砧木干物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常用的扁桃砧木石头扁桃和毛桃的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00%、80%、60%、40%和20%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对其干物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水分胁迫处理第10、20、30天后取样,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在水分胁迫处理第30天取样测定其干物质含量。结果表明:2个供试品种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一致。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时,总干物质含量和叶质量比最高,土壤相对含水量较多或较少都会减少干物质的积累,石头扁桃总干物质含量和叶质量比的下降幅度大于毛桃。根质量比和根冠比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时最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根质量比和根冠比升高,石头扁桃的升高幅度大于毛桃。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a b)的含量最高,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和叶绿素(a b)的含量降低,石头扁桃的降低幅度大于毛桃。  相似文献   

19.
以常见的串枝红、沙金红、兰州大接杏3个杏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自然低温和人工低温下对其枝条中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3个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下降,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抗寒性差的品种MDA含量高于抗寒性强的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明显增加,且抗寒性强的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抗寒性差的品种;3个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串枝红沙金红兰州大接杏。  相似文献   

20.
水分胁迫对普陀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陀樟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普陀樟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淹水和干旱胁迫下,普陀樟的高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植物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5 d的胁迫解除后,各处理的恢复能力表现为轻旱>冠淹>重旱>根淹,根淹处理不能恢复,逐渐枯亡,而冠淹处理因为植株干部皮孔增大反而比根淹的表现好,与干旱胁迫相比,普陀樟对水淹胁迫的反应更敏感,且耐受时间更持久,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