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步伐的决定>要求"建立完善的林业动态监测体系,整合现有监测资源,对我国的森林资源、土地荒漠化及其他生态变化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林业动态监测体系,组建森林资源监测队伍,负责对全省森林资源、土地荒漠... 相似文献
4.
关帝山林区是山西省面积最大、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有林区。该局坚定不移地将保护森林资源作为立局之本,不断创新监管手段,优化保护机制,构建起了富有特色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长江三角洲地区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区域法规缺乏统一性、产权归属不清晰、流转机制不健全、林业执法监督体制滞后等问题。要实现该地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应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建立该地区的法制协调机构,统一该地区的林业立法、执法活动,促进法规优化,强化森林开发利用各环节的法律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主要阐述在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期间应用GIS技术的重要意义,以及技术所带来的发展优势。重点论述森林资源监测、档案管理以及病虫害火灾预防中应用GIS技术的具体方法,为工作任务开展打下稳定的基础,并帮助提升森林生长期间的养护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林业资源利用越来越重视,大数据环境下也催生了林业建设的新模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该文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从地方森林资源管理出发,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效促进当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林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保证我国林业资源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根据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特点提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提高林地生产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林业站建设,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充分发挥森林经营方案在科学组织林业生产中的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辽宁省森林资源信息查询系统通过W ebG IS技术将森林资源数据在web浏览器上显示,并实现信息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RFID技术的林木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先介绍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其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以及RFID技术在国内外林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将其应用在林木种质资源管理方面的开创性和可行性;然后提出基于此项技术的林木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构想,包括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新系统初步的目标设计和结构设计,阐述应用该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将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杏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36(1):101-103
标准体系是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是实现森林资源信息共享的保障。建立健全统一的标准体系才能保障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可扩展性。标准的制定关系到整个系统运行的统一、安全、稳定,是系统建设必不可少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发展思想,它要求在飞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借助于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实现可持续的最终目的.在资源较多、人口较多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可以帮助国家实现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整治.基于此,首先探讨了国内森林资源发展的具体现状,然后提出了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为保障生态环境改善与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昌仙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26(Z1):69-70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档案管理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影响,森林资源档案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文章从森林资源计算机管理体系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宁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5):100-103,95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文章首先分析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趋势,然后对本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简述。着重探讨了建立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初步实现了森林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业务需求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特点,对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的一些相关问题,如网络性能、网络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网络维护与管理等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网络系统连接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