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储粮智能化通风控制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的基础上,结合储粮通风过程中粮温层次变化规律,对储粮通风过程的控制条件进行了修正,系统设计了储粮智能化通风控制数学模型,使储粮通风控制更加精确和合理,模型对人工控制的储粮通风操作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典型储粮生态区低温储粮的优化集成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储粮生态环境,将我国分为三个典型的低温储粮生态区域,即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提出了三个储粮生态区域低温储粮对仓房隔热条件和气密条件的要求及不同地区低温储粮的优化集成方案。低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是:冬季通风降温 夏季隔热 适当控温;中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是:冬季机械通风降温 夏季严格隔热 必要的控温;高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为:冬季机械通风降温或谷物冷却机降温 夏季严格隔热 谷物冷却机降温。同时给出了三个储粮生态区域低温储粮优化方案的工艺流程图。  相似文献   

3.
绿色储粮技术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达到保护环境,避免储粮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们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技术。低温储粮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储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4.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按照“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的绿色环保储粮理念,在储粮过程中,预防害虫感染,彻底消除隐患是储藏工作中最关键的基础工作。本试验采用不同载体制作防虫线防虫,可有效预防储粮害虫的传播,从而减少熏蒸次数,保持储粮品质,延缓储粮品质劣变,最终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5.
浅圆仓储存粳稻在云南地区尚属首次,缺乏有效的储粮管理经验。在粳稻实际储粮管理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严把入库质量关,在入仓前及入仓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储粮控制措施,严格加强储粮期间科学管理,确保粮情稳定,实现准低温储粮,经过一个储粮周期,粳稻相关质量指标无明显变化,品质良好,实现了大型浅圆仓粳稻长期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6.
正储粮机械通风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储粮手段,近年来在实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储粮降温降水及消除粮情隐患等确保储粮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机械通风降温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耗过大、储粮水分损失过多等情况。水分过低不仅影响粮食的外观质量和加工品质,也对企业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中央储备粮湖州直属库储粮生产性试验中关于高大平房仓膜下富氮低氧气调储粮试验的主要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实现气调储粮的前提和关键是仓房气密性,当仓房气密性接近气调储粮气密性要求时,再通过适当增加补气次数,使高大平房仓粮堆内氮气浓度平均值达到93%以上,并维持50d以上,可以有效抑制储粮害虫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储藏,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8.
浅圆仓储粮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圆仓在我国属新仓型,缺乏有效储粮经验。在实际工作中狼抓浅圆仓安全储粮基础,强化储粮措施,经两年多的储粮实践,摸索出浅圆仓的储粮规律。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温高湿储粮区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控制难等问题,充分利用我库的仓房设施及储存条件,通过在仓房粮面空间安装温控机,在高温季节进行机械制冷,实现上层粮温可控,确保整仓粮食达到准低温储粮的目的,避免粮温快速变化,影响储粮品质,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0.
华北平原农村储粮技术优化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北平原三省(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的调研,针对目前农户储粮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农村储粮实用技术优化集成、农户储粮推荐装具和农户储粮中适用的化学药剂,这对提高我国农村储粮整体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国家粮库提供高品质粮源,增强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西北地区生态条件,在浅圆仓综合应用环流熏蒸、内环流控温和氮气气调三项储粮技术(以下简称:“三合一”储粮控制技术)。研究了“三合一”储粮控制系统在浅圆仓中控温、控虫和控制品质变化的效果。通过2022年对入库新粮进行环流熏蒸,冬季择机通风蓄冷,2023年度先进行内环流控温,再进行氮气气调,探索研究在当地浅圆仓中合理有效使用这三项储粮技术的最佳使用路径。“三合一”储粮控制系统在浅圆仓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低温、低药量储粮,延缓储粮品质劣变,在储粮控温、控虫和控制品质变化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三合一”储粮控制技术充分发挥了三项储粮技术的各自优势,为浅圆仓绿色储粮探索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基建房式仓综合储粮功能提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基建房式仓进行地上通风笼(或地下通风槽)、粮情电子检测、膜下环流熏蒸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使仓房综合储粮功能得到提升后进行储粮生产性试验,分析储粮生产过程中各项储粮技术综合应用的效果,探讨基建房式仓综合储粮功能全面提升后储粮工艺应用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高大平房仓中采用防护剂拌粮防虫和灯光诱杀相结合的方法,对储粮害虫进行综合防治,使害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储粮熏蒸次数,实现了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4.
华北平原农村储粮技术优化集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在华北平原三省(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核心示范区的调研,针对目前农户储粮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农村储粮实用技术优化集成、农户储粮推荐装具和农户储粮中适用的化学药剂,这对提高我国农村储粮整体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国家粮库提供高品质粮源,增强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储粮化学药剂是指在粮食储藏中用于防治粮食、仓房和储粮设备设施的害虫、螨类和微生物的化学药剂。按其防治对象分为储粮熏蒸剂、储粮防护剂、防霉剂以及空仓与器材杀虫剂,按其主要成分分为无机化学药剂和有机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16.
加强储粮质量管理对保证储粮质量,降低储粮费用,减少储粮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建设了500亿千克仓容的现代化粮库,为储粮质量管理提供了硬件基础。经过近几年的科学试验与储粮实践,配套应用的四项储粮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应用,尤其是低温储粮等技术的应用,为储粮质量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储粮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储粮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杀虫药剂在粮食中的使用品种的日益增多,储粮中农药残留问题变得日趋复杂和日益被人重视。我国目前防治储粮害虫,特别是作为歼灭性措施和检疫处理,使用化学药剂仍是一个主要方法。每年80%以上的国家储粮都经过药剂处理。我国熏蒸药剂年产量已从建国初期的几十吨发展到目前的三千吨左右,其中大部份用于国内处理储粮防治害虫。为了保证粮油食品卫生,减少杀虫剂在粮食中的残留,对储粮中使用化学药剂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尽量减少由于使用化学药剂给储粮带来的残留污染。一、储粮害虫化学防治中常用的化学药剂及其最高残留极限储粮中使用的杀虫药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熏蒸药剂;一种是防护药剂。根据  相似文献   

18.
1.粮情监控系统的现状 粮食具有季节性生产、长年消费的特点,因此安全储粮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作为科学储粮的关键技术之一——粮情监控系统在安全储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绝大多数粮库都已安装粮情监控系统,对安全储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已使用的粮情监控系统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弄清粮食储藏期间真菌的种类及其生长演变规律是实现储粮减损的重要前提。本研究着眼于储粮真菌的种类问题,以储藏小麦为载体,将PCR-DGGE技术应用于储粮真菌多样性的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储藏小麦样品中生长的真菌主要为帚状曲霉、枯叶格孢腔菌、枝孢菌和假丝酵母。虽然在DGGE的谱图中出现了一些非真菌条带,但是这些条带与真菌的条带明显分布在两个区域,不会影响到真菌条带的分析。研究结果确立了PCR-DGGE技术用于储粮生态体系中真菌多样性分析的流程和方法,为利用此技术监测储粮生态系统中的真菌种类奠定了基础,并为建立储粮真菌生长演变谱图数据库积累了部分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每一种使储粮环境空气成分改变的生物成分的贡献程度,氧气渗透的物理特性以及储粮装置气密度的重要性。在气候、透气性和物理性能符合耐用性的前提下,软质衬袋的生产,使储粮系统在以密闭为原则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密闭储粮方式利用充分密封的储粮装置,使粮堆内部的害虫、好氧微生物或粮食本身经过呼吸作用,减少氧气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储粮装置内空气成分(改良气调),达到杀死害虫和其他好氧微生物的目的。这种技术的成功应用取决于粮堆中的生物因素和物理因子,生物因素包括储粮害虫、微生物种群和储粮本身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改变了的空气成分的反应等。物理因素包括储粮装置对渗入气体产生气密度和应对气候条件的耐久性。虽然确定了最大的空气渗入速率相当于0.05%氧气/d,但在技术应用中还是面临严峻的挑战。氧气的渗入率依赖于内衬材料的渗透性和所达到的气密水平。硬质储粮装置很难达到这样低的氧气渗入率,需要添加一个呼吸袋和减压阀,在实际应用中采用软质内衬材料。因此,密闭储藏方法大多用于软质储粮装置,在硬性储粮装置用得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