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蜇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蜇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极高。营养成分独特之处在于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含量丰富。近几年,由于社会需求量大,滥采酷捕现象严重,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为了满足海蜇养殖的需求,人工育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蜇的人工育苗技术要点,供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育苗设施开展海蜇人工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成  王权 《齐鲁渔业》2002,19(11):14-14
海蜇在生物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在天然海蜇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潍坊市水产研究所于2001~2002年2年间,对海蜇采取捕捞前期自然苗种和人工繁育苗种的办法,利用海水育苗结束后闲置的育苗设施进行人工养殖探索,并取得成功。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 养殖设施、设备的选择 大中型海水育苗室、沉淀池、水质调配池及必需的水泵、小型增氧机、换水管、水温计、盐度计、手抄网等配套设备。2科学管理措施2.1 水质调控 海蜇对水温、盐度、溶解氧、氨氮等理化因子要求不高,可粗养粗放,不需使用抗生素和采取增氧措施,但对水环境剧变极其敏感,容易造成碎死,在室外养殖池中常因一夜暴雨或温度剧升造成绝产或减产。  相似文献   

3.
1.1育苗室和育苗池 育苗室要求通风,光线偏暗,避免阳光直射人室。育苗池的大小和形状等无严格要求,深浅一般要求有效水位1m以上。现有鱼、虾、贝类育苗池均可兼作海蜇育苗池,池内严禁有裸露金属管道。  相似文献   

4.
海蜇的人工工厂化育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蜇碟状体经4个多月的室内培养达性成熟,产卵持续时间可达30~40天之久,浮浪幼虫变态为媳状幼体,一天后开口。螅状体越冬水温达5℃以下时,螅状体呈半休眠状态,投饵量为适温时的十分之一。越冬后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开始出现横裂现象,12℃时开始放散碟状体,单位水体出苗量为9.0~10万只/米^3。  相似文献   

5.
以选择生长快、体积大、出成品率高的红头、红盖的浙江红品种为佳。苗种的伞弧径15cm左右,即碟状幼体育成幼蜇的7~10日龄的幼水母,无畸型、环肌收缩力强的苗种。  相似文献   

6.
1海蜇育苗基础设施1.1育苗室和育苗池育苗室要求通风,光线偏暗,避免阳光直射入室。育苗池的大小和形状等无严格要求,深浅一般要有效水位1m以上,现有鱼、虾、贝类育苗池均可兼作海蜇育苗池。池内严禁有裸露金属管道,池子上方要有塑料薄膜遮挡,严禁重金属落入池内。  相似文献   

7.
3 海蜇的人工养殖。早在八十年代初,国内已进行海蜇的人工育苗及放流的报道,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意识所限,以及技术方面的欠缺等等原因,海蜇没有能够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近几年,辽宁锦州、营口等地,出现个别养殖户利用天然纳潮进来的海蜇苗种进行人工养殖,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亩盈利均在千元以上。2000年,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在辽宁省水产研究所海蜇专家陈介康研究员的指导下,对海蜇的人工育苗及养殖进行的探索和研究,首次取得了大规模培育海蜇人工育苗的技术突破。2001年培育幼蜇150万片,供应养殖面积2.8万多亩,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上的原因,养殖成功率仅在10%左右,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成功的养殖户其利润都非常可观,亩盈利都在千元以上。在2000年的基础上,2002年,光合公司成功培育幼蜇1500万片,供应养殖面积50多万亩,并在养殖技术上也加大了科技投入,从而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使养殖成功率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海蜇的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范围广,耐低溶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养殖种类,目前在山东、辽宁及河北等沿海地区已开始试养,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海蜇 (Rhopilemaesculeute )隶属于腔肠动物门、真水母纲、水母目、根口水母科 ,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大型浮游动物 ,其味道鲜美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目前其天然资源匮乏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潍坊市水产研究所于 2 0 0 1~ 2 0 0 2年利用海水育苗结束后闲置的育苗设施进行海蜇人工养殖的探索 ,试养获得了成功。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设施和主要工具设备大中型海水育苗室 ,包括沉淀池和水质调配池 ,配置水泵、小型增氧机、换水管 ,以及必要的水温计、盐度计、手抄网等仪器、工具。二、管理措施1 .水质调控海蜇…  相似文献   

10.
张洪芬 《水产养殖》2006,27(2):21-23
海蜇在生物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为我国沿海大型水生生物,具有生长快、味鲜肉嫩、适应范围广、耐低氧、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等优点,是名优新养殖的换代品种。在海洋资源日益匮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试验对  相似文献   

11.
美洲鳗鲡苗种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豪 《齐鲁渔业》2005,22(6):31-33
总结了自1996年以来美洲鳗鲡(Auguilla restrata)苗种的培育。从鳗苗的选购、放苗前的准备工作、鳗苗人池放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配合饲料转换等6个方面探讨美洲鳗鲡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04~2005年进行了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夏花与冬片鱼种培育、成鱼池塘与网箱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2004年:催产亲鱼25组,出苗340万尾;3口发花池经25天饲养共产夏花鱼种24.91万尾,平均体长3.0~3.3 cm;3口育种池经140天培育共产冬片鱼种6.38万尾,平均体长12.4~14.3 cm,利润2660~2937元/667m~2,投产比1:2.64~2.82。2005年:3口成鱼池共产商品鱼7445 kg,平均单产413.6 kg/667m~2,利润4546~6333元/667m~2,投产比1:2.15~2.53;4口网箱共产商品鱼2558kg,平均单产32.0 kg/m~2,利润352~413元/m~2,投产比1:2.01~1:2.03。  相似文献   

13.
大黄鱼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姜志强  张弼  考伟 《水产科学》2001,20(3):15-16
1998年5月,从福建购得大黄鱼(Pseudoxciaena crocea)受精卵200万粒,经10h充氧运输,获上浮好卵150万粒,次日孵出仔鱼120万尾。在水温18-22℃条件下,经40d培育,育出2cm鱼苗38万尾,成活率32%。鱼苗从1.2cm开始互相残食,是前期减量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轮虫、卤虫的营养强化,以避免营养缺乏性。  相似文献   

14.
鼠尾藻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2年试验,取得了鼠尾藻人工育苗的成功,共出苗数百余万株,幼苗体高达到3.5mm,密度达到12株/cm~2,解决了鼠尾藻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问题。专家鉴定认为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群落生态法进行方斑东风螺生态育苗试验。在完全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后,对水体进行曝气还原,以微藻与有益菌组建新的生态群落。亲螺培育过程以蟹肉为主,单胞藻类为辅,并进行流水培育和阴干刺激,孵出面盘幼虫1260×10^4个,幼虫培育密度8.23×10^4个/m^3。从面盘幼虫至稚螺培育期间,投放“饲倍速”活菌0.2-2.0×10^-6,幼虫变态后投喂蟹肉为主,单胞藻类为辅;稚螺培育池底不铺沙。经50天时间,培育螺苗201.6万粒,规格9000-10000粒/kg,单位面积产苗10566粒/m^2,成活率16%。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在青岛红岛蛤原良种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室内自动控温条件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育苗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性腺发育的因素和死亡高峰期的形成原因、对策。除此之外,还对菲律宾蛤仔浮游期和附着期的生长速率进行了比较,并对浮游期不同培育密度对生长、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室内工厂化育苗技术,可以充分发挥高密度生产的优势,通过对苗种培育过程中水质、饵料和环境条件的全面控制,消除或减少敌害生物的影响,提高幼体的抗逆能力,从而杜绝抗生素的使用;在降低育苗生产环境污染的同时,向养殖户提供健康、优质的贝类苗种,是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的水产苗种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褐毛鲿在北方地区人工育苗的技术研究成果。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两城育苗基地利用从深圳移植的350万尾初孵仔鱼,经50天培育,至2006年12月28日共育成全长50.9mm的鱼苗101.8万尾,总成苗率为29.1%,并对褐毛鲿绿色生态防病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笔者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利用1450m^3水体进行梭子蟹全人工工厂化育苗生产,共出Ⅱ-Ⅲ期幼蟹512.7万只,创造了出苗量为3500只/m^3,总产为15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对幼体培育的密度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从Z1至M期幼体培育密度10-15万/m^3为宜,M期以后密度为0.8-1.5万/m^3为宜。  相似文献   

19.
眼斑拟石首鱼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波  季如宝 《齐鲁渔业》1996,13(5):21-23
介绍了眼斑拟石首鱼的生长与繁殖特性,亲鱼选择和采卵方法,以及受精与孵化技术,并提出了仔鱼前期、仔鱼后期、稚鱼期、幼鱼期的鱼苗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