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7410-95)F1×(黑亚三号×Ariane)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亚14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03年3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原茎、长麻、全麻及种子产量分别为6283.5,930.6,1416.5和758.5kg/hm^2,分别比黑亚7号(对照)增产10.6%,19.6%,18.6%和11.9%。长麻率18、4%,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4kg,属于优质、高产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黑亚15号是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意注册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641.7、897.2、1282.3、619.o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3%、20.2%、12.2%、11.9%。长麻率20.O%,比对照高2.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1.ON。属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黑亚11号是选用优质、高纤、抗逆性强的不同类型亲本杂交,经多次选择育成的早熟、长麻率高、纤维品质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6692.0kg/ha、954.4kg/ha、560.7kg/ha,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1.8%、27.1%、14.4%。机制长麻17.9%,比对照高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8kg、分裂度450支。  相似文献   

5.
黑亚16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hm^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hm^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hm^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亚18号是以纤维亚麻品种黑亚10号为母本,法国亚麻品种Argos(高斯)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达到5679.3kg/hm^2,954.6kg/hm^2、1341.4kg/hm^2和634.1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6.4%、21.5%、13.6%和11.8%。长麻率21.3%,比对照高2.7个百分点;全麻率30.O%,比对照高2.1个百分点。该品种做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亚麻新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  相似文献   

7.
亚麻新品种“双亚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F1×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化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8.
亚麻新品种“黑亚11号”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玉富  刘燕 《中国麻作》1997,19(4):11-12
黑亚11号是选用优势,高纤,抗逆性强的不同类型亲本杂交,经多次选择育成的早熟,长麻率高,纤维品质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6692.0kg/ha,954.4kg/ha,560.7kg/ha,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1.8%,27.1%,14.4%。  相似文献   

9.
“双亚七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 [(6 40 9— 6 6 9× Natasja) F1 × 78— 99]×FR2 ,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出麻率高 ,纤维品质好 ,种子产量高和多抗等优点。区域试验的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分别为 5 831 .5 kg、6 6 4.3kg和 493.1 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 1 0 %、2 3.1 %和 2 2 .5 %。生产试验的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产量分别为 4785 .4kg、 789.8kg和 5 37.6 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 8.7%、 2 7%和34.4% ,长麻率 1 9.5 %比对照高 4个百分点。纤维强度 2 48.9牛顿 ,纤维号 2 0 井 。  相似文献   

10.
双亚14号是以[(双亚3号×Hermes)×Hermes]×Hermes×Hermes回交育成,是我国采用回交育种技术育成的第一个纤维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纤维含量高、纤维品质好、农艺性状优良等优点.区域试验原茎、长纤维、全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659.7kg/hm2、907.6kg/hm2、1355.4kg/hm2和589.2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11号增产6.6%、16.3%、18.1%和12.9%.生产试验原茎、长纤维、全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338.4kg/hm2、849.4kg/hm2、1263.6kg/hm2和564.1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11号增产12.2%、20.3%、18.4%和15.2%.长麻率20.0%,全麻率29.8%,纤维强度262.2N,纤维号22#.  相似文献   

11.
苏引麦3号:原名为苏农21系江苏农学院大安定引进的日本啤酒大麦农林10号(克怒一号),通过几年鉴定试验,于1993年9月被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暂定名苏引麦3号.该品种从1991年秋开始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第一年平均亩产370.17千克比对用盐辆接早三增产5.23%,达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二位;第二年平均亩产317.85千克比对照矮早三增产8.52%,达极显著水平,也居第二位;两年平均亩产344.01于克,比对驱矮早三增产6.72%.居参试品种之首;1992年秋参加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2.59千克,比CK矮早三…  相似文献   

12.
呼单4号由内蒙呼盟农科所育成,组合为:383×原黄22-3.经1986~1992年各级试验,表现为抗大斑病(0.5级),产量高,在适宜密度:45万~4.8万株/hm2,产量可达6006.9kg/hm2,比对照克单4号增产12.9%,该品种为极早熟玉米品种,从出苗到成熟98d,需≥10℃活动积温1908℃,适宜北方高寒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也可作为辽宁地区麦茬复种品种或积温较高地区的救灾品种。制种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4,母本每公顷保苗7.5万株,父母每公顷保苗4.5万~6.0万株。  相似文献   

13.
亚麻新品种“双亚八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亚八号”是以(K-6×FR2)F1×Viking杂交育成的早熟、优质、高纤维亚麻新品种。该品种1999-2001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交叉试验。区域试验结果:原茎、纤维和种子分别为每hm25014.3kg、877.4kg和653.3kg,分别比对照品种Ariane(法国品种)增产10.5%、22.9%和11.3%。生产试验结果:原茎、纤维和种子hm2产量分别为5270.0kg、914.9kg和586.8kg,分别比对照增产6.9%、12.9%和10.10%。该品种长麻率21.1%,全麻率30%,纤维强度28.1kg。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种(系)的黑胚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利用抗病品种有效防治黑胚病,从2003年至2005年,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对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和新近选育的小麦品种(系)的抗性黑胚病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无免疫品种,但品种(系)间抗性差异明显。其中,豫优1号、陕229等6个品种(系)平均籽粒黑胚率小于5%,为抗病类型,占供试材料的13.64%;漯麦4号、豫农9901等6个品种(系)平均籽粒黑胚率超过30%,达到高感水平,占13.64%;豫展9705、豫麦49等15个品种(系)的平均籽粒黑胚率在5.0%~14.9%之间,为轻感类型,占34.09%;新原958、中育6号等17个品种(系)平均籽粒黑胚率在15.0%~29.9%之间,为中感类型,占38.64%。同时.调查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问的抗性表现有一定差异。对滤纸保湿培养法和直接观察法评价小麦品种对黑胚病抗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但保湿培养法籽柱黑胚率普遍高于直接观察法。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1997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浙农921:系浙江农业大学选用高产早舢中浙1号与优质舢稻K125-3杂交后代为母本,再与中渐1号多次回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75cm,青秆黄熟,无芒。每德总粒10o粒左右,结实率70%~80%,千粒重27.5g。1994、1995年在浙江省早稻区试中,平均单产分别为6144和5500.5kg/hm‘,比对照渐852分别增产5.2%和9.3%;199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910kg/hm’,比斯852增产282%。该品种分自中等,丰产性好,较抗猪瘟病,中抗纹枯病,米质中等,全生育期比浙852长1.5~2天,为110天,属中熟早舢稻。适宜在浙江省中部、南部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6.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亚14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03年3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原茎、长麻、全麻及种子产量分别为6283.5,930.6,1416.5和758.5kg/hm2,分别比黑亚7号(对照)增产10.6%,19.6%,18.6%和11.9%.长麻率18.4%,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4kg,属于优质、高产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省弥度县进行了双亚5号、双亚6号、双亚7号、双亚8号、高斯(Argos)、Argos和Ilona七个亚麻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双亚8号、高斯两个品种表现最好,其主要优点是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弥度地区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双亚5号品种原茎产量最高,抗病性、纤维强度和生育期性状最佳,但出麻率和纤维产量低于双亚8号和高斯,只能作为搭配品种种植,不宜大面积推广。其它四个品种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8.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亚12号是2001年2月最新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纤维亚麻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5140.0kg/hm^2 、696.4kg/hm^2和523.9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6%、20.4%和10.2%。长麻率16.8%,比对照高1.4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59.4牛顿。该品种为优质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亚麻品种白粉病田间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出宾川县15个亚麻品种田间白粉病的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以及发病最重时期、恢复生长期和恢复生长率.15个品种田间抗病性差异显著,没有免疫(Ⅰ)品种,高抗(HR)品种1个、中抗(MR)品种2个、中感(MS)品种2个、感病(S)品种6个、高感病(HS)品种4个.分析出高抗(HR)和中抗(MR)的双亚7号和黑亚11号、范妮,这3个品种发病较迟、抗病性强、成株率高、综合经济性状好、优质原茎比例大、综合产值高.  相似文献   

20.
吉亚四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四号是以Flandi为母本,以89-9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纤、优质、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290.33kg、1308.01kg和672.4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2.72%、24.82%和12.58%。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309kg、1288.54kg和693.8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3.02%%、24.05%和16.68%。长麻率20.4%,全麻率29.11%,纤维强度27.3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