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纺锤形树形包括自由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两种树形 ,自由纺锤形适于行株距 4~ 6m× 3~ 4 m的栽植密度 ,细长纺锤形适于行株距 3~ 4 m× 1.5~ 2 m的栽植密度。因两种树形结构简单、骨干枝级次少、树冠容易控制、便于更新等而适宜密植。随着苹果密植栽培的普及 ,生产上应用纺锤形越来越普遍 ,但由于对纺锤形整形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够 ,造成树冠高大、全园郁闭 ,从而影响了苹果产量与品质的提高。有关纺锤形整形的技术曾有过较多的论述 ,我们根据 10多年来对纺锤形整形的实践调查和总结 ,现提出苹果纺锤形整形的关键技术如下。1 保持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1苹果乔砧矮密栽培存在的问题1.1栽植密度不合理设计密度时,没有根据土层厚度、地下水深浅、平原与山地区别对待。平原土层厚、地下水位低,栽植密度大,如2 m×4 m或3 m×4 m,如果采用3 m×5 m,管理再跟上就不至于过早郁闭。山地栽植密度为3 m×5 m的管理好的果园到,现在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优质果率还很高。1.2幼树整形修剪不合理没有考虑栽植密度,单纯追求枝量,没有拉开枝干比,留枝多,留枝早,主枝没有控制好,因此主枝过长、过大,下部留枝多形成下强  相似文献   

3.
苹果建园定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生产建园要本着“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合理安排,便于管理,园貌整齐,面向长远”的原则,安排好田间道路、排灌和其他辅助设施。苗木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品种纯正,砧木一致,砧穗协调,枝条健壮,充分成熟,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芽子饱满,根系发达。在选定主栽品种的基础上,适当选配一定数量的授粉品种。乔化苹果苗木的栽植密度:株行距3m×4.5m或3m×4m;矮化苹果苗木的栽植密度:株行距2m×4m或2m×5m。春季为苹果树常规定植期,但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4.
蒋波 《河北果树》2014,(1):12-13
我县苹果园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初栽植的乔砧密植园,栽植株行距为3m×4m或3m×5m,树龄10年左右,存在着树形紊乱,群体严重郁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光照不良,品质下降等问题。为克服这一问题,2003年我县引进了北京中日友好观光园苹果高光效改形修剪技术,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适合渤海湾地区乔砧密植苹果园整形修剪技术,显著提高了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天汪1号苹果不同栽植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汪1号是天水市果树研究所选育的甘肃省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枝型元帅系苹果新品种,为了探讨该品种适宜生产的合理栽植密度。我们采用了2m×4m、2.5m×4m、3m×4m和4m×4m4种栽植密度处理,对其树体生长结果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认为在天水山地果园栽植密度以2.5m×4m和3m×4m较为适宜,在生产中可广泛采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迅速提高我市苹果的质量,实现出口创汇的目标,1993~1995年进行了以红富士苹果套袋为主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的基本情况 试验园选择4~10年生的红富士园片,乔砧栽植,密度为3×4m、3×5m,矮化中间砧树为2×3m。在搞好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加强花果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应用苹果  相似文献   

7.
正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区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土壤以壤土为主,大多数果园灌溉便利,立地条件好,适宜栽植苹果,且该县养殖户多,施用有机肥方便。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在近期对该县苹果园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十几年的果园已经进入低效期,这些果园多为小冠单层半圆形树体结构,株行距以3 m×5 m、4 m×6 m为主,园内郁闭严重,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严重,管理费工费时,果实品质及产量下降,667 m2产量不足500 kg,  相似文献   

8.
以2011年春季定植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成品苗(3年根1年干的‘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7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 m×3 m、1.5 m×3 m、2 m×3 m、0.75 m×4 m、1 m×4 m、1.25 m×4 m和1.5 m×4 m),细纺锤形整枝修剪,自栽植第2年,连续7年调查7种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分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树龄的增长,不同栽植密度下树干粗度和总枝量逐年增加,不同处理间树干粗度无显著差异,第7年1 m×3 m和0.75 m×4 m两个栽植密度下树体总枝量超过140万条·hm-2,第8年均超过140万条·hm-2。栽植前期(第2~4年)各栽植密度树体短枝比例不断增加,长枝比例不断减少,第5年各栽植密度枝类组成趋于稳定;综合稳产3年(第6~8年)树体的枝类组成数据,4 m行距的短枝比例明显高于3 m行距,长枝比例略低。树体冠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由高到低的株行距处理依次为1.5 m×4 m(63.87%)、1.25 m×4 m(61.44%)、2 m×3 m(61.27%)、1 m×4 m(59.19%)、...  相似文献   

9.
<正>渭北乔化红富士苹果园大多栽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砧木多为新疆野苹果,栽植密度3 m×3~4 m。这些乔化红富士苹果树经过近20年生长,树体高大(有的高达4 m以上),树冠郁闭(透光率不足18%),病虫害严重,优果率低于40%。不少园虽然实施了大改形,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2008年开始,笔者跟踪调查了淳化县苹果园间伐技术应用情况与效果,现针对间伐后的果园管理提一些配套技术实施建议。1处理残根土壤1)清理间伐树根。为了便于清理被间伐树的树  相似文献   

10.
陕西渭北的乔化红富士苹果园,大多栽植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选用的砧木多为新疆野苹果,栽植密度为3m×(3~4)m。这些乔化红富士苹果树经过近20年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以2011年春季定植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成品苗(3年根1年干的‘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7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 m×3 m、1.5 m×3 m、2 m×3 m、0.75 m×4 m、1 m×4 m、1.25 m×4 m和1.5 m×4 m),细纺锤形整枝修剪,自栽植第2年,连续7年调查7种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分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树龄的增长,不同栽植密度下树干粗度和总枝量逐年增加,不同处理间树干粗度无显著差异,第7年1 m×3 m和0.75 m×4 m两个栽植密度下树体总枝量超过140万条·hm-2,第8年均超过140万条·hm~(-2)。栽植前期(第2~4年)各栽植密度树体短枝比例不断增加,长枝比例不断减少,第5年各栽植密度枝类组成趋于稳定;综合稳产3年(第6~8年)树体的枝类组成数据,4 m行距的短枝比例明显高于3 m行距,长枝比例略低。树体冠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由高到低的株行距处理依次为1.5 m×4 m(63.87%)、1.25 m×4 m(61.44%)、2 m×3 m(61.27%)、1 m×4 m(59.19%)、0.75 m×4 m(55.79%)、1.5 m×3 m(53.67%)和1 m×3 m(49.37%);相同栽植株数下,4 m行距处理低光效(相对光照强度小于40%)的区域比例显著小于3 m行距。比较前5年的累计产量,以行距4 m和1 m×3 m的最高。综合稳产3年的结果情况,大果率(单果质量 200 g的果实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以4 m行距和2 m×3 m的最高。各栽植密度下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综上,采用4 m行距,1~1.25 m株距,树体成形快,稳产后树体结构合理,冠层光照充足,低效光区比例少,前期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1富士苹果的定植密度 短砧+短枝型,密度1.5~2m×2~3.5m每667m^2栽22~100株,短砧或短枝型,密度2~3m×4m每667m^2栽56~83株,乔砧密度3~3m×4~6m每667m^2栽28~56株。栽培方式:长方形栽植(即行距与株距相差2m左右)较好,通风透光好,果实着色艳丽,品质优,便于管理,适于机械化作业,南北行向较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果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果树生产和栽培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步入了误区。现就苹果栽培中的几个误区作简要分析,供生产者参考。 1 盲目加大栽植密度 实行矮化密植栽培是当今世界苹果栽培的趋势。它具有结果早、投产快、土地利用率高等优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栽植密度越大越好。密度过大会导致果园过早郁闭,树冠通风透光不良,累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整体效益反而下降。以藁城市为例,80年代初、中期栽植株行距多为3米×5米,现在则已加大到2米×4米  相似文献   

14.
正1早实核桃郁闭形成原因阿克苏早实核桃栽植于上世纪80年代,栽植主要品种为扎343、温185和新新2号等。栽植株行距以6 m×8 m和6m×6m居多,整形修剪多采用大冠稀植疏散分层形。2000年前后由于市场需求,大量发展早实核桃产业,为求早丰产、早受益,667 m~2栽植密度为33~44株,多采用"乔化密植",栽植密度比原来翻了一番,树形多采用小冠疏层形。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原来整形修剪技术的影响,大多数果园还是  相似文献   

15.
正苹果省力化是栽培技术创新的永恒目标,苹果矮砧密植代替苹果乔砧密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总结了苹果矮化自根砧园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可用于苹果矮化自根砧果园建园及栽后全程管理。1苗木栽植1.1株行距及嫁接口建园株行距一般为1~1.2 m×3.5~4 m,每亩栽植138~190株。  相似文献   

16.
正玉田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降水量693 mm,无霜期193 d。地貌呈"北丘、南洼、中平原"格局,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45.2%,土质肥沃宜耕,属于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苹果是玉田县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全县种植面积3 566 hm~2,占全县干鲜果总面积的53%。上世纪,玉田县大面积栽植了高密度乔砧苹果,密度2 m×4 m;3 m×4 m;3 m×5 m,大多采用  相似文献   

17.
陇东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处于我国苹果优势产区西北黄土高原产区,是红富士苹果重要产地之一.在当地,红富士苹果栽植行株距多为4 m×3 m或5 m×3 m,树形多采用小冠疏层形.在陇东地区栽培的红富士苹果,幼树表现为树势强旺,新梢年生长量大,长枝所占比例高,中、短枝所占比例低,树冠枝条紊乱、郁闭,不易成花,结果少,产量低,所以尽快提高红富士苹果幼树早期产量是苹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于1999~2003年对陇东地区红富士苹果早期产量形成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富青 《中国园艺文摘》2013,(3):177-177,176
针对沂水县多数苹果盛果期果园密植郁闭状态,从原则与目标、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措施、郁闭园改造注意问题、配套措施等方面总结沂水县郁闭严重苹果园的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9.
1栽植密度通过对冬枣主产区调查发现.生产中冬枣有各种各样的栽植方式,株行距有1m×2m、1m×3m、2m×3m、3m×4m、3m×5m,4m×5m、4m×6m等,也有2~4m×8~20m的枣粮间作形式。据试验。冬枣开始结果的l-3年.产量与植株密度呈直线相关.单位面积产量表现为植株密度的曲线函数,表明密植有助于前期高产。  相似文献   

20.
1 我国苹果生产中从乔砧大冠稀植向乔砧小冠密植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 .1 砧木、栽植密度和树形不配套 乔砧是大树冠砧木 ,密植是有限度的 ,只有在乔砧生长特性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合理的密植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许多果园栽植密度过大 ,株行距达 1 m× 2 m、1 .5 m× 2 m、1 .5 m× 3m,有些地区把 2 m× 4m、2 m× 3m作为普及的密度 ,采用的树形为细长纺锤形。实践证明 ,由于密度过大 ,即使采用细长纺锤形和树形超常的办法控制树体 ,最后也很难逃脱个体、群体郁闭的结果。北京地区多采用 3m× 5 m的栽植密度和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