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子鲶(Clarias fuscus Laeepede)是一种小型的野生鱼类。我们在人工繁殖试验中,依据胡子鲶鱼苗鱼种的自然生态和我们在试验工作中观察到的胡子鲶生态生理特性,分别采取仔鱼筛育、鱼苗盆育、鱼种池育三种方法,结果仔鱼阶段培育成活率平均达82.87%,鱼苗阶段培育成活率平均达81.93%,  相似文献   

2.
揭西县汤湖温泉养鳗场和汕头市水产局,于1986年利用温泉水培育鳗苗,共培育274公斤,成活率达97.4%,对比一般培育鳗苗,约为80%,提高了17.4%,折合鳗苗数量,可多出苗32.7万尾。按当时市价计算,价值44.8万元。1988年汤湖温泉养鳗场养鳗73亩,总产量251吨,成活率94.66%,总产值1261万元,年平均亩产3.4吨,比无温泉养鳗一般亩产1.5吨左右,可多出一倍以上产量,相应增  相似文献   

3.
施氏鲟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继舫  陈声栋 《水利渔业》1990,(5):26-28,39
1988—1989年的6月,在黑龙江中游,利用在江中捕获的施氏鲟成熟亲鱼,采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人工催产,半干法授精,滑石粉悬浊液脱粘,筛网式孵化器孵化.共催产施氏鲟9组,全部成功排卵;获得受精卵60万粒,受精率为55%—91%;孵化出苗40万尾,孵化率为55%—83%.  相似文献   

4.
胭脂鱼人工繁殖和资源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胭脂鱼人工繁殖、仔幼鱼培育及池塘培育亲鱼技术.1988—1992年,催产亲鱼7组,一般受精率为85%—95%,孵化率为50%—60%。仔鱼培育在平游以前是关键阶段,平游以后,在室内玻璃钢盆培育,成活率可达90%。池塘培育苗种成活率也较高,可达80%—90%。一般经5个月养殖,从平均体长4.8cm,体重3.5g可长至13cm、63g.亲鱼在池塘内培育可以达到性成熟,并能进行人工催产。为增殖资源,向长江和水库放流了胭脂鱼种,并对水库胭脂鱼生长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用人工培育的老年低额Shao作胡子鲶鱼苗初期饵料,技术简单,育成鱼苗规格整齐,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6.
红鳍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5月中旬,在山东省南部沿海,从围网作业船上收购到红鳍东方纯2雌、2雄,获受精卵80万粒。使用自行设计的上半部呈圆柱形,下半部呈圆锥形的筛绢孵化器,进行流水、充气孵化。青岛点前期培育25天,后期培育15天,共育苗7.714万尾,成活率为35.7%。烟台点,前期培育15天,后期培育34天,分别使用小水泥池和海带育苗池,共育苗3.54万尾,两种育苗池的成活率分别为69.6%和91%。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泥池培育暗纹东方Tun,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密度,饵料转,投饵量以及不环境因子等对成活率的影响,并把土池育苗与水泥池育苗的优点相结合,解决了Tun苗后期培育易相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本实验投放仔苗3万尾(体长0.28厘米-3厘米),40天后,出池鱼苗2万尾(体长2.5厘米-3厘米),成活率高达66.7%,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70%,后期培育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8.
施氏鲟鱼苗驯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施氏鲟的开食率和苗种成活率,在流水条件下,选取刚孵化出膜、体质健壮的施氏鲟仔鱼1000尾,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强化开口试验,观察其摄食习性、生长与形态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16—25℃水温条件下,经100d饲养,平均全长达28.3cm,平均体重达69.7g,并获得了的86.7%开口成活率和73.4%的最终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试验在流水条件下,选取体质健壮的初孵施氏鲟仔鱼1500尾,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强化开口试验,同时观察其摄食习性、生长与形态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16~25℃水温条件下,经100d饲养,施氏鲟平均全长达28.3cm,平均体重达69.7g,并获得96%开口成活率和90%的最终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我所从1999年开始一直在进行鲟鱼苗的流水培育技术研究,流水培育鲟鱼苗的特点是占地少、培育量大、成活率高。2012年我所鲟鱼人工繁殖成功,采用自繁水花培育,从鲟鱼水花开始到成功转食,培育到规格5厘米/尾的鲟鱼苗,成活率达到97.6%。提高鲟鱼苗培育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是育苗设施和转食技术,现将鲟鱼苗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贵州省惠水县高镇镇姚新村。水源为无污染河水,水溶氧6.5~9.3毫克/升,pH6.8~8.2,水质  相似文献   

11.
影响鳜鱼育苗成活率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出口创汇的名贵鱼类。近年来,为缓解鳜鱼人工养殖苗种种供不应求的矛盾,国内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鳜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苗种培育方面普遍存在高成本、低成活率的难题。笔者几年培育鳜鱼夏花成活率最高达52%。最低却不到10%。本文拟就影响鳜鱼苗成活率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5,(5):9-10
鲩鱼幼苗肠道粘孢子虫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它常与车轮虫病同时并发,往往使人误认为是寄生性鳃病,结果不易获得治疗效果,从而导致鱼苗大批死亡。我们鱼苗场近几年来鲩苗培育成活率下降,1973年总成活率仅10%左右,其主要原因就是粘孢子虫病所致。因此,防治粘孢子虫病就成为提高鲩苗培育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施氏鲟人工配合饵料试验总结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8年我们试验成功了施氏鲟人工繁育技术之后,1992年又实施了省科委下达的《施氏鲟人工配合饲料研究》重点攻关课题。经3年努力,幼鲟经驯化、消毒、投喂人工饵料,科学饲养等几个阶段试验,有65%幼鲟由食生物活饵转口食人工饵料;1993年投喂出膜5天后的仔鲟开口料,平均成活率61.25%,最高为71%,试验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Brandt)又称施氏鲟、黑龙江鲟,分布在黑龙江水域,是近两年刚刚兴起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由于幼鱼成活率低,因此幼鱼培育都在室内小水体中进行,生产成本较高。网箱培育幼鱼还未见报道,我们于1998年在池塘中设置网箱...  相似文献   

15.
蒋金华 《内陆水产》1992,(3):25-25,40
露斯塔野鲮是个体大,食性广、杂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其苗种期阶段成活率低,1984,1990年我区池塘套养野鲮苗成活率仅28%。为提高野鲮苗种成活率,探讨其培育方法,为生产单位提供规格40克/尾左右的隔年鱼种。作者于1991年在和平渔场开展了野鲮苗种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16.
培育鱼种     
广东高要肇庆郊区公社,连年来不断创造高度的鱼种成活率,其中培育鳙、鲢苗的经验尤为称著。这个公社1957年培育鳙苗成活率达90%(由鱼花培育至四、五寸规格),鲢苗成活率达91%,曾获得专区水产特等模范奖。去年又创造鳙苗成活率96.7%,鲢苗98%的高度育成率,以此又获得“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在这鼓舞下,这个公社今年大力扩充育苗塘,目前已放养各类鱼花7,200万尾,相当于去年培育量的八倍多,今后还准备继续大量放养鱼花,多培  相似文献   

17.
利用5口面积均为533m^2的池塘,采用清水下塘豆浆喂养法,进行了淡水白鲳苗种池塘培育试验。经20d培育,试验组的平均成活率为84.0%,对照组的平均成活率为62.5%,表明淡水白鲳鱼苗培育采用清水下塘为宜。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为保护增殖和放流施氏鲟鱼,提出的《史氏鲟活体取卵手术》的研究项目,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批准,于19922年正式立项。在黑龙江省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省农场局合作在勤得利鲟鱼试验站进行了为期4年的试验,并获得成功。用于手术、取卵及缝合试验的施氏鲟鱼4尾,术后成活率75%,取卵量占怀卵量的60%~75%;孵出鲟鱼苗36万尾,其受  相似文献   

19.
1 1龄鱼种的培育 体长3cm的鳜鱼夏花,其摄食量比较大。因此,当这部分的鳜鱼夏花放入池塘后,必须有充足适口的饵料提供摄食,方能提高鳜鱼苗的成活率。据报道,亲鱼、成鱼塘混养3cm左右鳜鱼夏花,其成活率较低,在20%~40%左右。用专池培育,则成活率较高,有的可达90%以上。套养成活率虽然低些,但由于放养量较少,因而生长速度较快。而专池培育,虽然成活率较高,但技术要求也高,且放养的密度较大而影响其生长速度。因此,对于初次养殖来说,应以套养为好,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搞专池培育。1.1 套养 成鱼池或亲鱼池…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引进条斑星鲽亲鱼64尾,培育成活率95.3%,催产率80%,孵化率89%,幼苗成活率73%.2009年共育出商品苗18万尾,苗种平均体长规格8 cm以上,卵受精率81.9%.2009年放苗1.5万尾,存活1.22万尾,平均体长29.2 cm,平均体重824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