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温度和光照对紫叶酢浆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紫叶酢浆草的生长情况。[方法]选取3、6、9月和0、25%、50%、75%4个遮阴度环境下的紫叶酢浆草鳞芽进行交叉试验,形成12个处理区,30 d后调查紫叶酢浆草叶柄长度,第二年观察花期、开花量、叶色以及病虫害情况。[结果]春、秋季紫叶酢浆草生长最快;温度对紫叶酢浆草生长影响较大但对其花期影响不大;光照对紫叶酢浆草的花量和叶色影响较大,当遮阴率25%时对紫叶酢浆草生长最为有利;在高温条件下紫叶酢浆草易发生叶斑病和红蜘蛛危害,强烈阴蔽条件下易发生蚜虫和蜗牛危害。[结论]温度22℃、遮阴率25%是紫叶酢浆草生长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蕨类植物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蜈蚣蕨、毛蕨和肾蕨为研究材料,设置半遮阴(处理A)、未遮阴(处理B)和全遮阴(处理C)3个不同的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3种蕨类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在光照强度为4 145.00 lx下,总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叶片的通透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强光对3种蕨类植物的生长不利,在实际生产中应适度遮阴,避免强光,以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3.
设计不同遮阴度处理对春夏季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生长情况进行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草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阴处理对春夏季成熟草莓的生长发育、花期质量、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都有明显影响。在20%轻度遮阴处理下,草莓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花期、果实产量和品质都达到最佳;在40%中度遮阴处理下,草莓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最高;在60%重度以上遮阴处理下,草莓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遮阴对6种景天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景天植物的耐阴性。[方法]对6种景天植物采取1/3全光照、1/6全光照遮阴处理,以全光照为对照,研究景天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在遮阴条件下,6种景天属植物均出现徒长现象,株高显著高于全光照;叶片变薄,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增加。遮阴结束时,德景天、三七景天、红花德景天、卧茎景天和八宝景天有徒长现象,无叶片脱落现象,生长基本正常;红叶景天叶片脱落严重,生长不良。遮阴结束后红叶景天恢复生长慢,其他景天20d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德景天、三七景天和红花德景天耐阴性强,卧茎景天和八宝景天耐阴性较强,红叶景天耐阴性相对最弱。  相似文献   

5.
以二年生知母为试验材料,设4个遮阴处理(0,40%,70%,90%),待知母植株长至50 cm时对其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知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不同。70%遮阴处理的知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于对照(CK),经40%与90%遮阴处理的知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则低于对照(CK)。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知母叶片日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随之降低,在遮阴度为90%时达到最小值。40%遮阴处理的知母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高于对照(CK),而70%和90%遮阴处理的知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则低于对照(CK)。遮阴处理降低了知母叶片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试验表明,知母适宜在遮阴度较低的林下、林缘以及较干燥或向阳的山坡、草地上生长。人工种植时,要给予知母植株充足的光照,以促进知母高效和高质量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遮阴和氮肥对金荞麦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探明适宜金荞麦生长的最佳光氮条件。[方法]以牧草金荞麦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透光度100%(CK处理,不遮阴)、60%(L1处理,轻度遮阴)、10%(L2处理,重度遮阴)3个光处理中设不施氮(N0,0g/盆)和施氮(N1,1g/盆)处理。[结果]随光强减弱,金荞麦叶长、叶宽、叶柄长、根长及叶、茎枝、地上生物量呈"增大-减小"趋势,叶面积在轻度遮阴下显著增大(P0.05),株高、叶绿素含量在重度遮阴下明显增高(P0.05),qN(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升高(P0.05),而qP(光化学淬灭系数)则明显降低(P0.05);增施氮肥,叶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单一光强下显著增加;不同遮阴度及氮肥的交互作用下,轻度遮阴下增施氮肥,金荞麦的叶长、株高、YⅡ(实际光量子产量)最大,重度遮阴下增施氮肥抑制茎、叶生物量积累。[结论]光照减弱,金荞麦叶片非辐射能量耗散显著增加,用于光化学反应的光能的份额则明显减少,进而保护光合结构。轻度遮阴促进金荞麦生长及生物量积累,而重度遮阴抑制金荞麦生长及生物量积累;轻度遮阴下增施氮肥有利于增加金荞麦叶面积,进而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对光能的捕获能力,促进光合有机物积累。  相似文献   

7.
遮阴处理对美人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志  姚延梼 《山西农业科学》2019,(11):1884-1889
以1年生美人蕉为试验材料,在美人蕉生长中期采用黑色遮阳网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测定不同遮阴水平下美人蕉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遮阴处理均提高了美人蕉叶片叶绿素含量,增长强弱表现为处理C>处理A>处理B>CK,且与叶绿素a含量相比,叶绿素b含量增长更快,所得Chla/Chlb值较小,且均低于对照;遮阴处理使美人蕉日净光合速率由全光照处理下的"双峰曲线形"变为"单峰形",且30%遮阴处理的美人蕉日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而50%和70%遮阴处理的美人蕉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对照;遮阴处理下,美人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则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相反,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桫椤幼苗的光照需求及光适应机制,以期为其林下种植管理和园林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桫椤幼苗为试验材料,在遮阴强度为30%的塑料薄膜大棚内进行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处理CK、T1、T2、T3、T4,即棚内光照强度100%、60%、30%、10%、2%对其叶片性状、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和光合色素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遮阴处理下桫椤幼苗的生长及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遮阴处理对桫椤幼苗的叶片性状及光合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在T3处理下,桫椤幼苗的叶数、叶长、叶宽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显著大于其它处理;随遮阴程度的加重,桫椤幼苗的比叶面积、自由水含量、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逐渐增加,比叶质量和气孔密度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a/b比值和束缚水含量则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下桫椤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皆达到最高,暗呼吸速率(Rd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幼苗在遮阴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以期为培育栓皮栎幼苗提供理论参考,以遮阴条件下2年生栓皮栎幼苗为材料,研究4种遮阴梯度(0%、20%、40%、60%)下幼苗的生长指标及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适度遮阴可以增加幼苗株高,增加叶面积,减少叶片数目,增加叶片长度;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的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得出,栓皮栎幼苗在生长及光合色素方面表现为T1>T2>CK>T3。综上,栓皮栎幼苗可以通过形态变化及光合色素含量变化来适应遮阴,且在20%遮阴时最适合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
将石蒜、酢浆草、麦冬3种地被植物进行不同光照下的遮阴处理,比较其在不同光处理下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耐阴性排序为麦冬〉石蒜〉酢浆草,石蒜和麦冬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酢浆草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窄。酢浆草适宜种植于有直射阳光的空地,石蒜适宜种植于遮阴不是很多的疏林下及建筑物侧面等能见到散射光的地方,麦冬可以种植在遮阴度比较大的建筑物背面或者常绿树下。  相似文献   

11.
泡泡树[Asimina triloba(L.)Dunal]是美国本土生长的最大的乔木果树,在我国无自然分布。选择泡泡树幼苗适宜的光照强度对于加快该树种的推广、成功繁殖苗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遮荫对泡泡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其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年选择干茎粗、株高基本一致且长势良好的70 d苗龄的泡泡树为材料,设全光照(100%光强)1、层、2层和3层黑色遮光网(透光率分别为为50%、25%和12.5%)4个光照梯度处理,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1层网和2层网遮荫处理的泡泡树幼苗植株生长较快;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泡泡树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叶绿素a/b的值随之变小;全光照处理下,幼苗消耗较多水分,在下午15:00时土壤温度显著较高;遮荫处理组间差异较小。[结论]50%透光率的遮荫有助于泡泡树幼苗生长,株高及干径增长快。在透光率为50%的遮荫条件下,泡泡树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总量最高,幼苗生长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环境因子对鸟巢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殿强  张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00-12701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鸟巢蕨生长的影响。[方法]对适宜于鸟巢蕨作为切叶生长的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初步探明,湿度80%、遮阳率80%是鸟巢蕨作为切叶栽培的较为适宜的生长条件(在海口市,夏季),该条件下其叶片又长又宽、颜色鲜绿、张开角度较大,长出新叶最多。[结论]为鸟巢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遮阴处理对大花萱草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大花萱草生长的影响。[方法]对3种不同大花萱草的品系进行遮阴处理,在生长季内对其形态及生物量进行观测。[结果]在40%光照条件下,3种大花萱草在形态上表现良好,观赏性较高;低于40%的透光率不利于其物质积累,生物增量减少,但根部增量总体大于叶片。[结论]大花萱草更适宜在40%以上的光照条件下作观赏地被。  相似文献   

15.
外源硼缓解铅对蜈蚣萍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外源硼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的机制。[方法]以水生植物蜈蚣萍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硼对不同浓度铅胁迫下植物叶内O2-.产生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随铅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被打破,O2-.产生速率急剧上升。而外施硼有效维持了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降低了O2-.产生速率,并且提高了铅胁迫下蜈蚣萍叶内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结论]外源硼有效缓解了植物的铅毒害。  相似文献   

16.
不同遮阴处理大叶黄杨叶片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玉  王志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70-5471
[目的]研究遮阴处理大叶黄杨叶片生理响应。[方法]以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在50%、75%和90%3个遮阴处理下,测定叶面积、比叶重、叶形指数等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值、质膜透性、游离脯胺酸等生理指标。[结果]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具有极强的耐阴性,且随着遮阴强度的加强,其叶片形态与生理指标表现出规律性响应。[结论]园林绿化中应充分利用大叶黄杨的耐阴性,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遮阴处理对小桐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小桐子的大面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4.8%、14.9%、46.0%、100%4种透光率,研究遮阴处理对小桐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小桐子幼苗的气孔密度、比叶重、叶绿素a/b值、单位叶面积鲜重、光补偿点、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均下降,而叶片的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不同程度地增加。低光强下光-光合曲线的直线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42 3~0.994 8,表明低光强下光与光合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遮阴处理下,小桐子植株的生理指标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出植株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苗期弱光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苗期不同弱光条件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L.)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规划麦套花生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花1号为供试材料,在花生苗期用不同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进行遮光,设置不遮光(CK)、遮光27%、遮光43%和遮光77%4个处理。测定遮光后花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合曲线参数、荧光参数以及光合酶的活性,比较不同遮光处理间的差异。【结果】遮光后随遮光程度的增强,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羧化效率、RUBPCase和PEPCase活性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显著增加,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升高;即时光强和长期遮光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光合酶的活性。【结论】苗期遮光显著降低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气孔限制、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和光系统Ⅱ光能分配变化;提高了花生利用弱光的能力;遮光27%的影响较小,可据此合理规划麦套花生的种植规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条件对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提高其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水分处理,3个氮、磷、钾肥处理,以及不同的遮阴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水分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重度干旱条件下达到最大值。氮肥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增加,磷肥处理叶绿素含量减少,随着钾肥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同遮阴处理条件下,不同种的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同,与全光照相比,大花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减少,长鞭红景天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在不同环境中,红景天会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在红景天栽培过程中,适当的水分胁迫、施肥及遮阴有利于红景天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20-9921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苦养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出苗后19d的苦荞为试材,设置3种遮光方法(自然光强的80%、60%、40%),进行遮光处理,100%光强为对照,遮光后5d在不同生育时期分别测定各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茎叶和种子黄酮含量的变化,并通过SSR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苦荞遮光后较短时间内,叶片叶绿素指数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遮光后较长时间内,叶片叶绿素指数随光强的减弱而减弱;在现蕾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光照越强,苦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茎的黄酮含量越高,表现为:CK〉80%光强〉60%光强〉40%光强,成熟期苦荞籽粒黄酮含量变化与此一致。[结论]光照强弱对苦荞的叶绿素指教、净光合速率和黄酮含量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