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搜集2010~2020年发表的有关江西土壤酸化的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江西耕地(水田和旱地)、园地(茶园和柑橘园)及林地的土壤pH值、酸化面积及酸化程度,明确了江西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酸化现状及酸化原因。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江西耕地土壤pH均值下降了0.53个单位,水田和旱地土壤pH均值分别下降了0.60和0.40个单位,其中酸性强酸性(pH<5.5)土壤面积占84.89%;茶园土壤pH值的变化范围为3.00~6.95,均值为4.58,其中pH<4.5的茶园土壤面积占55.8%,且茶园表层(0~20 cm)土壤的pH值低于下层(20~40 cm);柑橘园土壤pH值的变化范围为3.41~7.65,均值为4.66,比对照地下降了0.48个单位,其中pH<4.5的强酸性土壤面积占45.7%,以40~60 cm土层酸化最为严重;林地土壤的pH均值下降了0.1~0.5个单位。江西省内耕地和园地的酸化主要由不合理施用化学氮肥造成的,而林地的酸化主要归因于大气氮、硫沉降和林木收获带走盐基离子。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们在无锡蠡园乡三个村的土壤调查结果,不少菜地土壤pH值在4.5~5.2之间,致使蔬菜单产总产下降.大白菜等对土壤酸度反应较敏感,土壤酸度偏高,不但生长受抑,且诱发病害,减产尤为显著.据报道,石灰对酸化菜上可以改良.但各地情况不一,用量各异,较难借鉴.现选择蠡园乡东风村酸化菜地,进行石灰不同用量试验,以探明石灰对大白菜的增产效果和改良太湖地区冲积土酸化菜地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3.
全面了解浙江省临安市农地土壤酸化状况,为防治土壤酸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结合耕地地力调查,系统地分析了全市不同利用类型农地土壤的酸化趋势与酸化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在自然与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临安市农地土壤酸化十分明显,pH<4.5 的强酸性土壤和pH 4.5~5.4 之间的酸性土壤的比例已分别占23.4%和46.6%,其中以茶树、蚕桑和雷竹产业带土壤的酸为最明显。与1982年调查比较,农地土壤pH普遍呈现下降趋势。分析认为,过量施肥和酸雨是引起该市农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为防控该市农地土壤的进一步酸化,笔者认为除做好合理施肥工作外,应借鉴国内外经验,从推广无机改良技术、有机改良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施用生物质炭等多方面对农地土壤酸化进行控制与改良修复。  相似文献   

4.
广西红壤果园土壤酸化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广西红壤上的柑桔、荔枝、龙眼和芒果的4种果园土壤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与1980年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比较发现,红壤果园土壤环境恶化土壤酸性很强,pH值平均只有4.83;土壤pH值在5.5以下的酸性、强酸性果园占83%,其中pH<4.5的强酸性果园占样本总数的34%,比1980年增加19个百分点.果园土壤普遍酸化.4种果园中,土壤pH下降最大的是柑桔园,下降了0.95个单位, 龙眼园、荔枝园和芒果园分别下降0.89、0.70和0.64个单位;3种母质中,第四纪红土母质果园土壤pH值下降达1个单位,花岗岩母质和砂页岩母质果园土壤pH值依次为0.88和0.54个单位.与1980年比,广西不同地区土壤酸化顺序为(严重轻)桂南>桂北>桂中>桂东>桂西.果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果园施肥管理不善,加上广西温度高雨量大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所引起.根据果园土壤现状,提出了防止土壤酸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蔬菜大棚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棚土壤的酸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调查,当前土壤pH<5.5的大棚占30%,pH<6.0的大棚占50%,而且,还有不少pH<4.5.大棚土壤的酸化使作物发育不良,病害加重,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打击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园土壤酸化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其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土壤酸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已发表的茶园土壤pH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我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园土壤pH情况,为茶园土壤调控管理和茶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主要产茶区土壤酸化情况为研究对象,筛选收集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上2000—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全国以及各产茶省份茶园土壤平均pH,以及在各个区间的分布情况。利用文献数据,比较茶园和周边森林土壤pH的差异。同时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对安溪县和松阳县两个典型产茶县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pH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国茶园土壤平均pH为4.73,各省份间存在很大差异。山东和河南两省茶园土壤pH超过5.5,分别达到5.76和5.54,江西省茶园土壤pH最低,只有3.86。从土壤pH在各区间的分布来看,只有41%的茶园的土壤pH在4.5—5.5这一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范围。高达52%的茶园的土壤pH在4.5以下,属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强酸性土壤。与森林相比较,种植茶树显著降低了土壤pH。种茶历史悠久的安溪县茶园土壤pH为4.2,远低于水稻土壤的5.2和果蔬等土壤的6.2。在种茶历史相对较短的松阳县,茶园土壤pH为5.1,也分别低于水稻和果蔬等土壤的5.2和5.4。【结论】我国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全国茶园土壤平均pH为4.73,超过52%的土壤的pH在4.5以下,属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强酸性土壤。后期应当加强茶园土壤酸化调控,以防止茶园土壤继续酸化,实现茶叶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园土壤酸化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其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土壤酸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已发表的茶园土壤pH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我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园土壤pH情况,为茶园土壤调控管理和茶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主要产茶区土壤酸化情况为研究对象,筛选收集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上2000—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全国以及各产茶省份茶园土壤平均pH,以及在各个区间的分布情况。利用文献数据,比较茶园和周边森林土壤pH的差异。同时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对安溪县和松阳县两个典型产茶县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pH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国茶园土壤平均pH为4.73,各省份间存在很大差异。山东和河南两省茶园土壤pH超过5.5,分别达到5.76和5.54,江西省茶园土壤pH最低,只有3.86。从土壤pH在各区间的分布来看,只有41%的茶园的土壤pH在4.5—5.5这一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范围。高达52%的茶园的土壤pH在4.5以下,属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强酸性土壤。与森林相比较,种植茶树显著降低了土壤pH。种茶历史悠久的安溪县茶园土壤pH为4.2,远低于水稻土壤的5.2和果蔬等土壤的6.2。在种茶历史相对较短的松阳县,茶园土壤pH为5.1,也分别低于水稻和果蔬等土壤的5.2和5.4。【结论】我国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全国茶园土壤平均pH为4.73,超过52%的土壤的pH在4.5以下,属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强酸性土壤。后期应当加强茶园土壤酸化调控,以防止茶园土壤继续酸化,实现茶叶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蔬菜地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浙江省10个地市(除舟山市外)采集353个代表性蔬菜地土壤样品,对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蔬菜地土壤pH值主要分布4.5~7.5,酸性(pH<5.5)土壤比例达30.88%;有机质以中量以下为主,含量<30g·kg-1的蔬菜地土壤样品占64.3%;全氮以处于中等(1~2g·kg-1)的土壤比例最高,达44.8%;有效磷达很高水平,平均为66.9mg·kg-1;速效钾以中、上水平为主,处于中等(80-150mg·kg-1)和高(>150mg·kg-1)的分别占33.9%和39.3%;大棚蔬菜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可溶性盐均高于露天蔬菜地,而pH值则一般是低于露地;随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趋向下降,而有效磷、速效钾和盐分的积累则趋向增加;与水田比较,蔬菜地土壤有效磷积累明显,可溶性盐和速效钾也较高,但蔬菜地土壤有机质略低于水田土壤,酸化程度高于水田土壤.  相似文献   

9.
约80%重庆茶园土壤处于不适宜茶树生长土壤pH范围.在不同pH值区段内土壤酸化特征明显;当土壤pH值处于小于4.5区段时,对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明显减弱,pH值的降低与交换性盐基离子Ca+2的脱除速度呈明显正相关,而与交换性Mg+2的关系不明显;而当土壤pH值处于4.5~5.0以上区段时,对于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则明显增强,盐基脱除速度与pH的变化关系不明显;土壤pH值处于大于5.0以上区段时,交换性Ca+2,Mg+2及盐基饱和度与pH值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黑土模拟酸化后,研究土壤不同pH值对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淀粉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pH值的减小而降低;土壤脲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在pH值为4.5-7之间均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而减少,当土壤pH值<5.5时,脲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明显的降低.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当土壤酸化到一定程度后(pH=4.5时),促进酸性磷酸酶活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吴桥县农业局对部分栽培温室蔬菜的土壤进行定点化验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的酸化程度呈逐年加重化发展的趋势。其中蔬菜温室土壤p H值<5.5的酸化比例为22.3%,p H值<4.5的强酸化比例为3.6%,p H值最低达到4.36。已经成为严重制约蔬菜的正常生长的障碍因素。我们通过实地走访菜农以及数据分析,找出影响温室土壤酸化的因  相似文献   

12.
六安市裕安区土壤酸碱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六安市裕安区3 523个土壤样品的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裕安区土壤的pH最大值7.44,最小值3.66,平均值5.43,属于强酸性.其中,pH≤4.5的土壤样品数为35,占1%;4.5相似文献   

13.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下降的现象。菜地土壤酸化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大棚蔬菜,随着棚室内化肥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并累积,土壤酸化现象更加严重。而大多数蔬菜适宜于微酸性至中性土壤,过酸和过碱土壤会影响蔬菜正常生长。一旦发生,其防治措施如下:1.控制氮、硫排放其中燃煤脱硫处理和制成型煤对控制硫排放有良好作用,实行氮肥深施和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向大气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蔬菜大棚种植的崛起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棚土壤的酸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2004年耕地地力调查,土壤pH值<5.5的大棚占29.4%,pH值<6.0的面积达50%。大棚土壤的酸化使作物发育不良,病害加重,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土壤酸化的原因1.大棚蔬菜的高产量,从土壤中移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2.大量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棚内温湿度高,雨水淋溶作用少,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耕层土壤酸根积累严重,导致了土壤的酸…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不同种植类型对土壤酸化的影响,选取种粮地、露天菜地和温室菜地3种主要种植类型进行了田间调查采样研究。结果显示,蔬菜种植施肥量明显多于种粮地,温室菜地施肥量最大。表层土壤(0~20cm)pH值差异显著,种粮地最高,温室菜地最低。在高强度施肥和漫水灌溉管理下,温室菜地土壤质量变化显著。为避免土壤加速酸化,必须减少氮肥用量和灌溉用水量。  相似文献   

16.
南阳盆地农耕区表层土壤酸碱度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盆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显示,南阳盆地表层土壤pH呈酸性-强酸性,酸性-强酸性土壤面积占调查面积的90%以上.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调查区表层土壤存在一定的酸化趋势,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农耕区.不同土壤类型中,灰潮土pH偏低,黄褐土、砂姜黑土、黄褐土性土次之,通过土壤垂向剖面数据分析,土壤呈酸化趋势主要受外部环境影响,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等可能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土壤酸化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土壤酸化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土壤酸化问题异常严峻。有统计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全国农田土壤的pH值平均下降了0.5个单位,酸化的土地面积已占到我国耕地面积的40%以上。酸性土壤在我国表现出强度高、面积大、分布广等特性。就目前来看,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大部分酸性地区土壤pH值在4.5~5.5,属于强酸段,而酸化更为严重的地区pH值<4.5。  相似文献   

18.
对胶东苹果主产区10个县的果园进行土样检测,结果显示,该区果园土壤酸化现象比较普遍,有35.66%的果园土壤呈酸性(pH≤5.5)或强酸性(pH≤4.5)。通过施用生石灰等碱性含钙肥料进行酸化改良试验,结果表明碱性含钙土壤调理剂或生石灰在提升土壤pH、防治苹果苦痘病、提高苹果产量及改善品质方面均表现出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明确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酸化耕地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摸清酸化耕地土壤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状况,为酸化耕地土壤改良治理提供参考。应用GIS技术对西秀区土壤进行Kriging插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西秀区总耕地土壤面积为61 940 hm2,强酸性耕地土壤面积占总耕地的0.12%,酸性耕地土壤占10.39%,弱酸性耕地土壤占比85.12%,中性耕地土壤占比4.37%。2020年的弱酸性耕地土壤占比与1983年相比增加36.25百分点,中性耕地土壤减少31.77百分点,酸性耕地土壤和强酸性耕地土壤分别减少2.37百分点、0.03百分点,耕地土壤酸化严重。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依据土壤酸化程度分别采取技术措施改良治理,及时开展试验研究,探索高效的酸化土壤治理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省土壤肥料站通过分析2005—2016年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112.6万多个耕地土壤样品,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1—1984年)相比,全省pH值在 5.5~6.5的弱酸性土壤增长了3.9%,pH值在 4.5~5.5的酸性土壤增长了1.3%,尤其是pH值4.5的强酸性土壤也零星出现,强酸性土壤以豫中南黄褐土区面积最大。黄褐土区包括伏牛山南坡与沙河一线以南到桐柏山脉大别山以北广阔的北亚热带地域内的丘陵、垄岗阶地和沿河阶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