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秀竹节节发清音─—竹制乐器漫笔王本泉竹子是个很有趣的东西,汉字的“笑”,就是根据竹子的形态设计的。《说文解字》对“笑”字注解是:“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古人由于迷信,连在梦中见到竹子也认为是大吉大利。汉代王符在《潜夫论·梦列》中说:“凡察梦之大体...  相似文献   

2.
从《红楼梦》看中国竹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竹在《红楼梦》中所占篇幅之多,内容之丰富。品种之多样,形象之具体,运用之成功,更是中国文学著作中不多见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书共有150多处涉及竹子,包括工艺美术、饮食、交通、建筑、园林、诗画、乐器等领域。本文将试图透过《红楼梦》里的竹,去寻觅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李志跃 《云南林业》2001,22(6):15-15
竹子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身影与人类的生活形影不离。 我国是世界种植和使用竹子最早的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是正直高洁的象征,它与梅、兰、菊一道被誉为“四君子”,与松、梅一起被称作“岁寒三友”。古代文人墨客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说,足见人们对它的推崇和喜爱。竹子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住有竹楼,用有竹具,食有竹笋,坐有竹凳,卧有竹席……就在你我周围,竹制品可以说无所不在。据权威机构统计,世界上有50%的人的生活与竹子有不解之缘。 人类对竹子的开发利用曾走过一条曲折而…  相似文献   

4.
草木解读     
草木文化,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诗经》以草木人篇的至少有九成。信手一翻,《苤莒》、《卷耳》、《何草不黄》、《票有梅》……琳琅满目。首篇《关睢》便是“参差荇莱,左右流之”。“荇菜”乃普通植物,那样早便入了诗,足见草木与文化结缘之深。  相似文献   

5.
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林业科学技术刘建荣“一年之计,莫若种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家有千树桔,与千户侯等”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植树造林的认识,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作了许多研究植树造林的著作,如《竹谱》、《茶经》、《...  相似文献   

6.
火树银花     
火树银花刘自立魏晋时代,“火树银花”就出现在诗赋里了,如晋时,傅玄的名文《朝会赋》:“华灯若乎火树,炽百枝之煌煌。”他写的是“灯”,灯的明亮如“火树”,而“火树”是如“炽百枝之煌煌”的,可见“火树”是有火的。晋代是否有焰火?古代中国人是否以“火树”来...  相似文献   

7.
雷佳的音乐被称为“新国风音乐”。“国风”出自《诗经》,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8.
吕荣华 《竹子研究汇刊》2000,19(2):65-67,75
竹子的颜色,姿态和不畏寒露的特征有着音乐审美的要求的价值,竹制乐器演奏的音乐清新流利、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大众喜闻乐见。研究竹子在音乐领域里的运用,对扩展竹文化的课题研究和探索竹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中,其造景的主体是植物,突出植物景观是绿化设计的关键。而竹在植物景观配置中有其独特之处。“竹梅双喜”、“岁寒三友”、“四君子”、“五瑞图”等配置手法在中国的传统园林景观中和现代园林景观中常被广泛应用。《避署录话》云:“山林园圃,但多种竹,不间其他景物,望之自使人意潇然”。陈继儒在《小窗书记》中曰:“亭后有竹竹欲流,竹尽有室,室欲幽……”可见古人对竹子在园林中的配置也是很有讲究的。竹类植物为多年生常绿单子叶植物,有乔、灌、藤本等。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方式又分为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  相似文献   

10.
话说杏树     
话说杏树白廷举杏树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分布极为广泛。古代就有关于杏树的记载,如:“五活之土,其木宜古”(见于《管子》);“杏子仁,可以为粥”(见于《齐民要术》)等等。杏的品种繁多,由于各地气候及环境不同,成熟有早有晚。杏的气味香甜,果肉多汁,含有...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林业》上看到关于评选省树的倡议,很有触动。选什么为云南省树呢?我以为,云南松退化、变异太厉害,思茅松、华山松,地域狭窄;红椿,零星、散生;杉,地域更窄;望天树数量有限。唯独竹子兼众树之长而无众树之短。竹子似树非树、别具一格。竹子也是森林和林木。我国《森林法》中明确指出,“森林,包括竹林。竹木,包括树木,竹子。”我省竹子种类之多,资源之丰富为全国之冠,又是东南亚竹类分布中心。它适应性极强,滇东北有用材的毛竹,观赏的罗汉竹;滇中有慈竹、金竹;  相似文献   

12.
竹业与人类     
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曾这样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从此以后,“居有竹”竟成了文人雅士追求住所的最高境界,被认为是生活上的一大精神享受。   竹子因为具有特殊的观赏和审美价值,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情操和风采。一是竹的内在美。竹子青翠欲滴,四季常青,格高韵胜。山有竹则青,水有竹则绿。古人郑板桥赞美竹是“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二是竹具有吉祥的象征意义。《诗经·小雅》中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的诗句,后来就…  相似文献   

13.
刺五加,五加科植物。它作为药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认为有“益气疗痺”之功效。《名医别录》指出刺五加有“坚筋骨,强意志,久服有轻身耐劳”等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指出刺五加亦有“五加治风湿瘘,壮筋骨,其功良深……”,“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及“久服轻身耐老”等记载。古代有“宁得五加一把,不用金玉满车”,可以看出古人对刺五加药用价值评价很高。  相似文献   

14.
自古至今,竹子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与设计手法大致有如下几种:1.组织空间如游园绿化、步行小道等,用大面积的竹子密植成流畅的线条或成片林,可以在空间上把不同的景点协调统一起来,构成格调一致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可以将与主格调相悖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遮挡。2.渲染空间有相当一部分竹子如紫竹、菲白竹、金丝竹等,由于其枝干色彩较引人注目,也常常成为景观园林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竹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植物材料,现存江南古典园林中有不少竹子造景范例,如网师园“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翠玲珑”、留园“碧梧栖凤”、个园“春山”等。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一些手法,如“移竹当窗”、“粉墙竹影”、  相似文献   

16.
话柚     
抽类原产找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据记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先秦《禹贡》就右“杨州……鹰包桔油词贡”的记载;公元前周书更有“秋食护梨桔抽”的佳话,可见油类生产的历史久远,历史上对抽类的记载多夸其果大、花香,西晋《广志》有“成都有油大如斗。”’东晋《装渊广州记》中有“广州别有油,号回香油,实大如斗。”南宋(桂南皮衡志》记载有:“老果、轮子,南州名奥抽.大如瓜,人亦食之!皮甚厚。”明《闽部流》中对抽的描述为“油大…··,柑桔中之最品也,…··花亦奇大,三月开,香气甚郁。”明·《五杂咀》称“成…  相似文献   

17.
杏林漫话     
杏,蔷薇科,落叶乔木,核果类果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据古代文献记载,大约在2500多年前已开始栽培。例如,《夏小正》载有:“正月,梅、杏、桃则华。”“四月,圃有见杏。”《管子·地员篇》载:“五沃之土,宜彼群木,其梅其杏。”其后,有关古籍如《广志》、《西京杂记》等书中都有关于杏的品种记载。而《齐民要术》中更载有杏的栽培技术和加工利  相似文献   

18.
“108”是个极普通的数字,可是在我国古代传说和有关文献的记述里,这个数字却含有神秘的色彩。在我国古代,认为“9”字具有“吉祥”“极高”之意,据说源于《易经》,“9”的12倍是“108”,不言而喻:“108”之数就更具有“吉祥”、“极高”之意了。相传,我国素有古代神正之称的永乐大钟,每次撞钟都是108下,据明卜郎坡在《七修类稿》中解释:“扣一百八六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日气,七十二候,正是此数。”杭州西湖著名的十景之一“南屏晚钟”,每次撞钟也是108下,而古时撞钟和尚的念珠也是108颗,念一颗珠的经,撞…  相似文献   

19.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又到秋菊霜中争艳之时,它不仅将清秋的大自然点缀得如诗似画,也为人们献出了一味天然美食。 菊花入馔历史悠久,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汉刘歆《西京杂记》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半酿之,谓之菊花酒。”宋代文豪苏东坡宣称“吾以杞为粮,以菊为糗,……”元周密《乾淳岁时记·重九》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明高濂的《饮馔服食笺》,清顾仲的《养生录》等著作中均收录有大量菊花做的菜肴,如“凉拌菊”、“炸菊花”、…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尼西亚竹子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Azis.  SA 《竹子研究汇刊》1997,16(2):1-7
竹子在印度尼西亚广为使用,尤其是在乡村,因为它生长快,易采伐,使用方便,性能好。本文“印度尼西亚竹子栽培与利用”报道了目前印尼竹子的栽培、加工及研究、开发方面的进展。在印尼,许多竹种的栽植历史已有好几百年。传统的繁殖方法是用秆及鞭,而其它栽培繁殖方法尚处于试验阶段。可以这样说,印尼的竹子栽培研究尚处于早期的开拓时期。竹子在印尼有许多用途,如建筑材料,家具,墙,篮子,家庭器具,造纸,篱笆,手工艺品,农具,乐器及食品。目前,印尼竹子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正处于全面的开发阶段。今后竹子作为工业用材的前景非常广阔,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竹子对乡村社会的贡献,促进竹子工业利用的发展,我们应该对竹子的生物学特性,营林,社会经济,新产品设计、开发,防蛀防霉,精加工等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