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选择性激光烧结(SI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加工工艺参数的变化会引起成型件密度的变化,进而影响烧结强度.本文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加工工艺参数与成型件密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加工工艺参数(层厚lt,扫描间距dh,激光功率W,扫描速度v,加工环境温度Te,层与层之间的加工时间间隔Ts和扫描方式F)对成型件密度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定量地反映加工工艺参数与成型件密度之间的关系.据此可通过合理地选取工艺参数得到所需的加工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吉林玉米带现行耕作制度下所形成的剖面构造特征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针对现行耕作制度所形成的2种"平面型"和"波浪型"剖面特征,比较了吉林省中部玉米连作黑土不同剖面构型的物理肥力特性。[结果]平面型剖面构造的土壤物理肥力水平较高,其土壤结构性比波浪型剖面构型的优良。平面型犁底层剖面构造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相关分析表明,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作物的产量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和0.703。在各相对湿度条件下2种土壤剖面型的吸湿水含量排序始终是平面型>波浪型(厚层黑土)>波浪型(薄层黑土)。[结论]现行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导致吉林玉米带土壤肥力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工艺参数对中密度纤维板断面密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平压法热压中密度纤维板过程中板坯含水率分布和热压曲线对板材断面密度分布(VDP)的影响,制取平坦型和陡平型VDP板材,该文通过改变板坯含水率分布以及热压曲线,热压不同VDP的中密度纤维板,分析各工艺参数对板材表面质量、表层厚度、表心层密度比、心层最低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板坯的含水率,可以改善板材的表面质 量,提高表心层的密度比,降低心层密度;在高压阶段不超过压机闭合时间的前提下,提高 高压压力,增长高压作用时间,有利于提高表心层的密度比;第一次降压压力的存在,使得 表心层密度比减小,心层密度增加;当高压压力较小、作用时间较短时,采用较低的第一次 降压压力,可以使得表层厚度增加、表心层密度比减小,有利于制取平坦型VDP板材;当高压压力较大、作用时间较长时,控制第一次降压压力的大小,使得表层最高密度基本不变、 表层厚度减小、心层密度增加,有利于制取陡平型VDP板材。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主要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北部两类主要沼泽湿地(柴桦-笃斯越桔和落叶松-杜香)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垂直分布特征与积累特征,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凯氏定氮仪分别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并用环刀法测定了土壤密度.结果表明:两类湿地剖面有机碳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储碳层和淀积层;上层的储碳层厚度约为10 cm,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  相似文献   

5.
在张广才岭西部典型低山丘陵次生林区,按坡位、坡向差异对等设置36块样地,采集1 m深度剖面内不同发生层土样,研究了地形因子(坡位、坡向、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以及土壤有机碳与物理保护因子(黏粒、团聚体)的关系,并借助逐步回归分析量化各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密度范围为8.9~31.3 kg/m。土壤有机碳的表聚特征明显,平均而言腐殖质层(A1层)集中了全剖面总有机碳的55.2%。坡位和坡向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下坡A1层有机碳密度是上坡的1.83倍,其1 m剖面有机碳密度是上坡的1.67倍, 阴坡A1层有机碳密度是阳坡的1.37倍,其1 m剖面有机碳密度是阳坡的1.17倍。坡度对上、下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无显著影响。排除坡位和坡积埋藏层等影响因子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与黏粒、团聚体均无显著相关性,因此黏粒保护和团聚体保护并非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控制因子。逐步回归显示,坡位是土壤有机碳数量分异的主控因子,可独立解释A1层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57.4%与1 m剖面有机碳空间变异的63.2%, 下层土壤埋藏层则是主控因子,可独立解释沉积层(B层)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63.4%, 黏粒和团聚体作为公认的土壤有机碳物理保护因子,却因贡献较小而在逐步回归过程中被剔除。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森林土壤碳储量准确估算和碳汇林立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罗布泊“大耳朵”地区L07-10剖面进行沉积学观察,结合盐分、沉积物14C测年等分析,结果表明,L07-10剖面自上而下主要有3个层次:盐壳层、泥盐混合层、淤泥层。整个剖面不同年份,不同层次盐分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结合剖面沉积学特征,其对罗布泊的演化具有可能的指示意义。反映了罗布泊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淡水湖-盐湖-干盐湖的发展阶段,指示区域气候持续干旱化的特点,但在气候总体干旱的背景下,出现多次气候干湿波动变化。罗布泊的演化主要经历了淡水湖-盐湖-干盐湖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菌草材料制备刨花板的工艺条件,以巨菌草为原料、改性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板工艺,分析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施胶量3个因素对厚9 mm、目标密度720 kg·m-3的板材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优化条件下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板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190℃、热压时间35 s·mm-1、施胶量12%的条件下,巨菌草刨花板的剖面密度分布正常,表层与芯层密度比为(1.3~1.4)∶1,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和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达到14.9、1 807、0.48 MPa和7.2%,均满足GB/T 4897—2015对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刨花板(P2)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可见,巨菌草是适合制作刨花板的非木质材料.  相似文献   

8.
樊晓敏  于志明  孙玉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29-14431
通过试验确定了异氰酸酯胶芦苇碎料板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4 mm厚芦苇碎料板的较优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70℃、热压时间7 min、施胶量6%、粗料比例20%,板密度0.85 g/cm3。按照以上工艺条件压制的芦苇碎料板性能可以达到刨花板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水田土壤剖面磷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水田土壤剖面分层采样分析,研究了磷素在水田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田土壤剖面各层中全磷、有机磷、速效磷均有一定量的积累,并且表现出土壤剖面下层磷素增加的趋势;秋季土壤剖面中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有高于春季比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贵州植烟土壤pH值和速效钾含量剖面分布规律,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贵州省36个典型烟田,挖掘宽1.0 m×深1.2 m的标准剖面,依据形态特征分层并采集各层土样,测定土壤pH值和速效钾含量,分析剖面变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贵州植烟土壤pH值介于6.29~6.60,变异系数介于14.30%~15.33%(中度变异)。剖面分布模式分为递增型、递减型、先增后减型、先减后增型和均一型5种,以递增型为主,占比53.13%。速效钾含量介于133.02~314.03 mg/kg,变异系数介于29.74%~68.18%(中度变异)。剖面分布模式分为递减型、先增后减型、先减后增型和不规则型4种,以递减型为主,占比59.38%。pH值和速效钾剖面分布模式均受复合环境要素的影响。【结论】根据植烟土壤pH值和速效钾主要剖面分布模式及可能形成原因,在施肥和土壤保育上需结合植烟土壤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PF-MDF制造工艺中PF胶的用量,热压前板坯含水率、热压参数和板材平均密度的变化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取8%的用胶量或更少些,通过对上述参数的合理取值以调节综合工艺因子对产品性能发生的综合效应,既可在现行UF-MDF生产线上实现具不同结构和不同性能的优质PF-MDF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装饰条加工机械是一种多功能木制品加工机械.在生产过程中,它能根据装饰条或板的形状、规格和表面加工精度的要求,更换相应刀具和从动滚轮,调整部分技术参数,从而加工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室内装饰材料.文章主要介绍该机械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及具体操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以北太平洋鱿鱼加工废弃的边角料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主要操作参数物料含水量、机筒温度和螺杆转速对鱿鱼蛋白挤出物的水分含量和堆积密度的影响,分别建立挤出物水分含量、堆积密度与操作参数的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物料含水量对挤出物水分含量的影响非常明显,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物料含水量和机筒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挤出物的水分含量和堆积密度的影响均呈显著性;水分含量、堆积密度与操作参数的回归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分别是0.952和0.819,拟合的统计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以北太平洋鱿鱼加工废弃的边角料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主要操作参数物料含水量、机筒温度和螺杆转速对鱿鱼蛋白挤出物的水分含量和堆积密度的影响,分别建立挤出物水分含量、堆积密度与操作参数的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物料含水量对挤出物水分含量的影响非常明显,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物料含水量和机筒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挤出物的水分含量和堆积密度的影响均呈显著性;水分含量、堆积密度与操作参数的回归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分别是0.952和0.819,拟合的统计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沈德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87-21789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碎料板的制造技术。[方法]以大豆蛋白-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单板和玉米秸秆为材料,制作了0.700、.80和0.85 g/cm3 3种密度的板材,探讨不同施胶量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施胶量为14%,预设密度为0.80 g/cm3时,板材力学性能综合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扼要介绍了湿法棉秆中密度纤维板基材表面用以脲醛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混合胶,湿贴厚度为0.25mm和0.4mm水曲柳刨切薄木的工艺,并对基材、胶粘剂、贴面材、胶贴工艺等诸多因素优化研究,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透胶和脱胶等问题,制得质量合格而又有明显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的棉秆中密度纤维板薄本装饰板。研究结果表明,湿贴工艺中采用以脲醛树脂为主要组分的混合胶是可行的,胶贴质量达到日本农林省JAS标准“装饰合板”中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A large electric field at the surface of a ferromagnetic metal is expected to appreciably change its electron density. In particular, the metal's intrinsic magnetic properties, which are commonly regarded as fixed material constants, will be affected. This requires, however, that the surface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material's properties, as is the case with ultrathin films.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gnetocrystalline anisotropy of ordered iron-platinum (FePt) and iron-palladium (FePd)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can be reversibly modified by an applied electric field when immersed in an electrolyte. A voltage change of -0.6 volts on 2-nanometer-thick films altered the coercivity by -4.5 and +1% in FePt and FePd, respectively.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magnetic parameters was attributed to a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unpaired d electrons in response to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Our device structure is general and should be applicable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other thin-film magnetic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铅笔行业铅笔板材的改性处理 ,还普遍采用传统的烤板方法 .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工艺落后 ,污染环境 ,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该研究的目的就是结合国内外木材改性处理的方法和工艺 ,通过对铅笔板蒸汽处理对铅笔板进行改性 ,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蒸汽处理材与传统烤板吸湿性、密度和冲击韧性的比较 ,结果表明 ,蒸汽处理铅笔板的各项性能都优于烤板 .且蒸汽处理法不污染环境 ,因此是一种有着良好前景的铅笔用材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温室白粉虱是温室内主要害虫之一。为了减少化学药剂的危害,提高产品安全性,通过丽蚜小蜂的天敌防治方法和黄板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就丽蚜小蜂的最佳释放时机、释放密度、黄板悬挂高度、黄板防治效果等四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每株番茄上有0.5头温室白粉虱时,连续两次以150000头/hm2的密度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天敌防治,即可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有效率可达95.6%。同时使用黄板诱杀这一物理防治方法,也可有效减少温室内白粉虱数量,并且确定了植物顶端上方5 ̄15cm处是白粉虱较活跃的区域,因此黄板应尽可能多的覆盖这一区域,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油棕丝中密度纤维板浸渍纸饰面热压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低压短周期法对油棕丝中密度纤维板进行三聚氰胺浸渍纸饰面的工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较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饰面后其理化性能、外观质量大大提高,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GB/T15102-94所规定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