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棉花苗床化调简化技术探讨邱太明,冯绍武,陈齐炼,邵国助(都昌县棉办332600)棉花苗床化调是增加棉苗积温,培育壮苗,实现早发稳长.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过去,在苗床化调上,我们多采用于子叶分心时每个际准荣床(即666.7m2大田的苗床)用15...  相似文献   

2.
1棉花苗床杂草的发生特点在营养钵育苗田 ,由于棉花苗床钵土和盖土均取自肥沃的表土 ,杂草种子含量大 ,而苗床播种盖膜后其小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据试验观察 ,苗床温度在晴天会比外界平均高出 7.4~ 1 6.0℃ ;由于播种时钵体水分充足 ,地膜覆盖后保墒效果较好 ,有利于杂草的发生 ,其发生密度可达 72 9株· m-2 ,是直播棉田的 5~ 1 0倍 ,严重影响棉苗的生长发育。棉花苗床杂草一般在播种盖膜后 6天开始出草 ,1 5天左右达到出草高峰 ;以后随着棉苗长大、外界气温升高 ,揭膜次数增加 ,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 ,杂草出苗明显减少 ;棉花覆膜苗床…  相似文献   

3.
我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普遍,最常见的棉花炭疽病和立枯病是造成棉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棉花苗床栽培中,由于水、肥、热等条件适宜,容易形成高脚苗,降低棉苗素质。为此,笔者于1989年进行本项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江苏省如东县旱粮棉区,蚯蚓数量不断增多,一般每平方米土内有蚯蚓5~10条,多的高达30多条。在棉花苗床,由于蚯蚓的蠕动,钻坏苗钵,使棉苗成钵率大幅度降低。为此,我们于1987~1988年对棉花苗床的蚯蚓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1、药剂及试验方法。1987年3月,在棉花苗床制钵时,设5个处理:5%西维因  相似文献   

5.
高效麦饭石壮苗素拌种好推广棉花育苗移栽,在育苗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苗床死苗日趋严重,高脚苗、假大苗、弱苗发生普遍,导致棉苗素质差,移栽后返苗慢。主要原因是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根腐病和叶病严重;二是床土营养不足,严重缺乏微量、常量和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6.
壮苗素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方法①赵家富关世怀湖北省钟祥市农技中心431900营养钵育苗移栽具有抗灾、保全、争早的优势。但是,由于气候因素和技术原因,培育壮苗难度较大,苗床育苗多为弱苗、瘦苗、高脚苗,棉苗素质差,栽后缓苗期长,造成早苗不早发,严重影...  相似文献   

7.
棉花营养钵育苗是夺得早、全、壮苗的有效措施,但常因苗床的湿度大、温度高,出现高脚苗,致使茎细苗弱,栽后缓苗期长,失去  相似文献   

8.
淮北地区棉花高产途径王玉芷安徽萧县农技中心2352001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是提高棉花产量、改进纤维品质的一项主要措施。育苗移栽可增加20~40天的苗床生长期,增加积温300~400℃,使棉花的有效开花结铃期与当地的最佳结铃季节同步,有利增加霜前花率。移...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壮秧剂一般用在早、中稻育秧上。笔者于1998年大胆地将壮秧剂用于棉花营养钵土中培育棉花营养钵苗,获得极大成功,优点有四。1棉苗矮壮墩实使用了壮秧剂的棉苗,无线苗、无弱苗、株株矮壮墩实。2棉苗无病苗营养钵土中添加了壮秧剂后,可免去钵土消毒,苗...  相似文献   

10.
针对麦后移栽棉花,移栽期迟、棉苗个体大、缓苗期长,生育晚的问题,进行了苗床搬钵蹲苗的观察和试验。以期明确苗床搬钵,对培育壮苗,缩短缓苗期,促进早发的效  相似文献   

11.
泗棉3号在姜埝市高产栽培技术黄桂林,王如庆,吴茂平江苏省姜埝市农业局225500姜瑞芝,黄爱清,陈立本江苏省兴泰乡农技站225539,我市棉花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里下河地区,至80年代始,棉花枯萎病发病面积逐年扩大,苗床损苗和大田死苗严重影响了移栽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两年在生产实践中的摸索,对棉花利用大棚进行基质育苗时易出现的闷种、烧芽、翻根、带帽、烧苗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严格把握棉种质量、基质水分、播种质量、苗床温度和撤膜时间的五严格针对性防范措施,供广大棉花工作者开展穴盘基质育苗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床草净在棉花苗床上的应用试验初报张运胜,徐晓海,皮春香,谭瑞林(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415600)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棉花面积发展较快,1994年全县植棉面积达20khm2(合31万亩),并已普遍采用劳养钵育苗移栽新技术。当前影响营养钵棉苗...  相似文献   

14.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和棉油(菜)两熟双丰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比直播棉生长发育早,亩成铃数多,早熟高产优质。可是,因营养钵播种早,天气阴雨低温多,出苗后又因钵苗薄膜覆盖,膜内苗床适温高湿,有利于各种苗病扩展蔓延,导致全苗后至二叶一心期(尤其抽心前后)棉茎基腐及根腐类型病害大量发生而烂根死苗,即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死苗高峰期,一般死苗率3.7—7.5%,个别苗床达33.7%以上。为了解决棉花营养钵苗床烂根死苗与早全壮苗的矛盾,我们对棉花苗期病害开展了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棉花苗床好帮手──床草净床草净系由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研制、南京农药厂生产兼除草和壮苗双重效应的新型棉花苗床专用复配剂.经1990~1992年在多种生态类型棉区试验示范表明:(1)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对苗床单、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2...  相似文献   

16.
杨磊 《江西棉花》1997,(2):32-33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植棉史上的一次重大改进,但是,在棉花育苗时能保证苗体质量,而在移栽后,棉苗却不能迅速生长,出现红茎到顶,叶片黄枯状态,亦即出现了僵苗现象。缓苗期延长,有的是部分棉苗出现,而有的是在整个棉田中出现,这样不但没达到早熟、增产的目的,反而还会出现减产、减收的现象。1.僵苗的成因分析移栽后出现僵苗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l病虫危害移栽前,棉苗在苗床就受到了苗病(立枯病等)和棉蓟马、蚜虫、官鳝象等害虫的危害,而没有及时防治,或移栽后,棉苗受到病虫的为害,造成了棉苗出现生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塑膜育苗移栽棉花大面积推广以后,育苗基地约占棉田面积10%。床地移栽棉花由于迟栽晚发、结铃少、铃重轻、产量产值低。为了提高床地棉花产量,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试行棉花苗床留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调查床地留苗錦花比同床移苗棉花亩铃数增加15.8~78%,单铃重增加0.86克左右,亩增皮棉22~79.6%,平均增产34%左右。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棉花育苗移栽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省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面积逐年扩大增多,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我省棉花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这一增产技术措施,不是棉区每个棉农都能掌握,据我多地了解,常出现下列几个存在问题一是苗床地选择不周,钵土无肥,钵底钵间无细砂铺盖,造成瘦、弱苗,移栽起、运钵时散钵;二是未针对棉田有否枯萎病选用良种,棉种质量差,又不进行种子处理,出苗率低,得病死苗率高;三是苗床膜内高温烧苗,苗床内外渍害棉苗,  相似文献   

19.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能使棉花产量提高1~2成,但苗床“三高”(水、肥、温)的环境条件,常常出现菌病暴发蔓延、杂草丛生、棉苗徒长、成钵率低、苗病苗弱,移栽后缓苗期长,早苗迟发,影响营养钵增产潜力的发挥。通过搬钵蹲苗等措施,虽能缓解菌病蔓延、清除杂草、培育壮苗,但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且受天气制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采用脱绒包衣棉种、苗床专用剂“床草净”“壮苗素”,连续三年对比试验,探索其简化管理技术。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鄂荆一号脱绒包衣棉床草净(江苏省农科院)壮苗素(江苏盐城新洋试验…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棉区,移栽棉面积在95%以上,其特点是产量稳、成熟早、品质好。但在育苗过程中,由于苗床施肥多,温度高,水分足,极易造成高脚苗,特别是稻麦轮作区高脚苗更为突出。它已成为棉花高产的制约因素。为此,于1984~1986年进行了苗床化控壮苗增产效果研究,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