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肾细胞作材料,采用秋水仙素- -低渗- -空气干燥法对达赉湖野生银鲫的核型进行了分析,肾细胞染色体的数目统计分析表明,达赉湖野生银鲫染色体组是由150条基本染色体和6条小的超数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粒位置156条基本染色体可分为四组.银鲫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9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1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9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36对,染色体数目为156,核型公式2n=156,2n =38m+ 28sm+ 18st +72t,NF=222.染色体臂数(NF)222.  相似文献   

2.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取鱼的肾细胞对唇鲮的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唇鲮染色体数目2n=50,其中有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6对亚羰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10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核型公式为2n=8m+10sm+12st+20t,NF=68.与所属的野鲮亚科其他鱼类染色体核型比较,唇鲮是本亚科鱼类中相对原始的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RPMI l640全培养基对梭鲈(Sander luciopercaLinnaeus)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经空气干燥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梭鲈染色体数目为48条,包括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2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24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对和随体。梭鲈核型公式为2n=48,2m+10sm+12st+24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6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Tchang))的染色体核型,了解其细胞生物学特征,为其种质的检测提供相应的标准参数,也为进一步探讨岩原鲤的系统演化和进化地位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的肾细胞体内培养法,以头肾为材料,通过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岩原鲤的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岩原鲤的染色体数目2n=100,占总数的78%,核型公式为2n=22m+26sm+22st+30t,臂数NF=148。50对染色体中,有11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1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15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结论】岩原鲤与鲤亚科其他鱼类及鲃亚科部分鱼类染色体核型相同,但核型公式和染色体臂数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利用根尖压片法对白首乌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首乌的染色体数目为2n=44,其中10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9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44=20m+18sm+6st;染色体平均长度为1.73μm,为小型染色体;该染色体组内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值为1.86,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目的45%,核型属于2A基本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该鱼的细胞遗传特性,变异规律、发育机制、系统演化及进化地位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鱼类资源积累资料.本文以肾细胞培养,空气干燥制片,吉姆萨染色法进行红鳍鲐的核型研究,结果显示:红鳍鲌的染色体2n=48.可分为A、B、C3组,A组: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B组: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C组:3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臂数NF=90,核型公式为2n =48=16m +26sm +6st.  相似文献   

7.
以强壮箭虫Sagitta~a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索溶液浸泡、冷滴片、空气干燥及Giemsa染色等方法,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壮箭虫有9对染色体,其中6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其核型公式为2n=18=12M+2SM+4T。文中还比较了两种箭虫的染色体核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地宝兰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片法研究地宝兰[C.eodorum densiflorum(Lam.)Schltr]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地宝兰的染色体数目2n=54,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54=36m+14sm+4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分类为2C型,比较对称,属于小型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梅芳  李晓玲  张德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11-12112,12115
[目的]研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宜昌百合染色体核型,为研究宜昌百合遗传多样性、起源及系统演化提供一定的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制片法对神农架保护区的宜昌百合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神农架保护区宜昌百合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2x=24=4m(2SAT)+2sm+8st+10 t,主要由端部和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4L+4M2+14M1+2S,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9.66%,属于"3B"型。[结论]神农架宜昌百合在百合属植物系统演化上处于比较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兰州大尾羊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血淋巴细胞微量血培养法对兰州大尾羊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二倍体染色体数2n=54,由26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XX/XY型)。26对常染色体中有3对最大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X染色体为最大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对四川产的4种贝母进行了核型研究,米贝母FritillariadavidiiFranch,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10st+1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2L十2M2十7M1+2s核型为2B型,瓦布贝母FritillariawabuensisS.Y.TangetS.C.Yueh,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SAT)+2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6M2+12M1+2S,核型为2B型;浓度贝母FritillariamelleaS.Y.TangetS.C.Yueh,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2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8M2+10M1+2S,核型为3A型;槽鳞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siavar.sulcisquamosa(S.Y.TangetS.C.Yueh)HsiaoetS.C.Yu,核型公式为2n=2X=24=2X(SAT)+2sm+1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4M2+14M1+2S,核型为3B型。该4种贝母核型较一致,但各种之间在次缢痕、随体、B染色体的数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毛百合(2n=2x=24)×布鲁拉诺(2n=4x=48)杂交后代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MB70-48染色体数为2n=2x=24,而MB70-30、MB72-6、MB71-5染色体数为2n=3x=36。毛百合核型公式为2n=2x=24=2m+4sm+12st+6t,布鲁拉诺核型公式为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两种蓝刺头植物的核型差异.[方法]应用改进的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新疆两种蓝刺头植物的核型.[结果]天山蓝刺头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30,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6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14对,在第5,6对染色体长臂上带有随体,核型为2A型,核型公式为2n=2x=30=16m+14sm(4SAT).硬叶蓝刺头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2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22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6对,在第2对染色体长臂上带有随体,核型为2A型,核型公式为2n=2x=28=22m(2SAT)+6sm.[结论]两种蓝刺头染色体数目不同,随体存在与否及数目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经改良的常规制片法,对上农香糯、上农黑糯07、太湖糯、铁桂丰四个品种及其杂交后代选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表明,它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都是2n=2x=24,但核型形式略有不同。按臂比值而定的着丝点位置有两种类型,即中央着丝点(m)染色体和近中着丝点(sm)染色体,因此它们均为对称染色体核型。12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对是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15.
以二倍体不结球白菜及其同源四倍体为材料,采用常规染色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不结球白菜核型公式为2n=2x=20=10m+8sm(2SAT)+2st,其中第1、2、3、4、6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5、7、8、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第10对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第5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类型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型;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核型公式为2n=4x=20m+16sm(4SAT)+4st,核型特征与二倍体基本一致,仅染色体长度变异范围与二倍体相比略大。表明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是由其二倍体加倍得到的,为同源四倍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制备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的染色体。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染色体由92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可分为四组,m组有16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有1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t组有12对染色体,t组有11对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均有相应的同源染色体。青海湖裸鲤的2n=92,NF=146,其核型公式为:2n=32m+22sm+24st+14t。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的核型与其他裸鲤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沅水五强溪水库斑点叉尾鮰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沅水五强溪水库引进外来物种斑点叉尾鮰的体细胞染色体组型。[方法]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秋水仙素胸腔注射,取活体肾细胞低渗、固定、火焰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沅水五强溪水库引进外来物种斑点叉尾鮰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斑点叉尾鮰中期染色体二倍体数为2N=58,染色体配成29对,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5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1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7对。核型公式为2N=8M+10SM+26ST+14T,染色体臂数(NF)=76。[结论]该研究可为洞庭湖区斑点叉尾鮰的种质资源保护、遗传育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探讨引进外来种对本地相近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影响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杂种补血草(Limonium latifolium)、深波叶补血草(Limonium sinuatum)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补血草属植物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16、18、16;核型类型分别为2B、1B、2B型;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6=14m+2sm、2n=2x=18=18m、2n=2x=16=12m+4sm;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56.12%,56.72%,58.47%。  相似文献   

19.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对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峡紫皮大蒜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16=12m+4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2L+6M2+6M1+2S,属于"2A"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04%;百合大蒜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6,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核型公式K(2n)=16=14m+2sm,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6M1+6M2+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性为60.88%。通过这2种植物核型分析比较,表明三峡紫皮大蒜和百合大蒜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原始的物种,百合大蒜的进化程度稍高于三峡紫皮大蒜,两者核型相似表明亲缘关系比较近,可能两者基因交流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