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粒子病过去就广泛发生,特别是法国,曾一时大量蔓延,使蚕丝生产频于危机.由于巴斯德发现了病原体,采取了有效措施,现已较少发生,但至今仍有注意的必要.1、病征:微粒子病是慢性病,感染初期从外观上难以发现.随病势发展,食欲不振,动作呆滞.成长缓慢,蚕体细小,即发生所谓迟眠蚕和小蚕,蚕儿经过不齐.最明显病征是:皮肤出现各种大小黑褐色病斑,和金毛虫螫伤斑相似,但能根据其他病征区别,即使是  相似文献   

2.
蚕的中肠型多角体病是一种病毒病,各地发生较多,是一种重要蚕病.1、病征:中肠型多角体蚕病的外观病征和软化病类似.即发育不齐,体驱萎缩或呈空头,患病严重个体,粪便为乳白色,粪中含有大量多角体.本病发生于1—5龄,5龄后期易暴发;5龄后期感染个体变为不结茧蚕.最显著的病征是:解剖病蚕中肠,几乎全变为混浊乳白色,而前肠、后肠与健康蚕同样不发生病变.发病初期仅中肠后端部份呈乳白色,随病势发展,乳白色扩展到前方,用显微镜观察,和后肠连接的中肠部份,只有少数细胞群变为乳白色,原因是形成多角体量少,这部份的前方则一般都呈乳白色.  相似文献   

3.
蚕病有多种,其病原体大部份已解明,有的已能有效予防.有的病原虽未解明,但也已确立一定程度的予防方法.对于各种蚕病的予防研究相当广泛,并大部份应用到了生产上.但是,蚕病的治疗研究还进行得不充分.因此,采取的措施应尽量使其不发生蚕病,蚕儿患了病,还不能指望治愈.各种蚕病,发生原因不同.一般说,蚕品种的改良要注意强健性,除各种形质优良外,要尽量培育强健性品种.一般接近多化性品种强健,但茧的各种形质多数不良.另多,使茧层量、茧层率向增加方向选择,和强健性也有相关.二化性品种,使茧层量、  相似文献   

4.
1、桑的病害 桑有各种病害侵入根、茎、叶,各种病害侵入部位和病症都不同。病原体(霉、细菌、病毒和其他)如下述那样已基本弄清,防治方法也已大体掌握。另外,也了解了各种桑品种对不同病害的抵抗力是不同的。但是,像病毒这样的病原体也有的未能确认,并和其他作物病害防治不同,所用药剂多数对蚕儿有害,这点需特别注意。下面首先叙述桑的主要病害。(一)细菌病  相似文献   

5.
第九节 呼吸1、气管蚕的呼吸由气门和气管进行.蚕儿的气门有9对,在第一环节和第4—11环节侧面各有一对,详细如前述.各气门下侧有很多气管,称气管丛.气管分为纵走气管和横走气管.前者纵走于蚕体两侧,后者是联系左右气管丛的气管.这些气管几乎分布于蚕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但也有无气管分布的部份.如绢丝腺  相似文献   

6.
过去十年间,关于养蚕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养蚕技术也为适应形势要求,正在进一步改良。另外,也与农业的其他领域一样,养蚕业也正进入以提高效率为中心的新阶段。不久将来,可望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和技术进一步发展。 著者的拙著——“养蚕学概要” 出版后已经10多年了。从新的观点来看,书的内容必须改写。这一次其内容进行了全面改写,增加了关于桑和蚕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关于蚕  相似文献   

7.
第1节 结茧蚕儿到5龄,经7—8日食桑后,进入熟蚕期,开始吐丝结茧.结茧前,进行最后的排粪.与食桑中排出的粪便所含水分不同.粪便颜色,与色氨酸代谢物质有密切关系.熟蚕先寻找固定位置,然后左右摆动头胸部吐丝,大体有“8”字和“S”字型吐丝,在营茧场所吐丝,固定营茧位置,然后形成各品种特有的茧形和蚕茧.吐丝过程  相似文献   

8.
第4节 幼虫斑纹广义来说,幼虫的斑纹有两种,一种是蚁蚕斑纹,另一种是三龄以后明显可见的斑纹.一般是指后者.这里主要叙述三龄以后见到的斑纹.前已述,形成斑纹的色素存在于第一外皮和真皮细胞.农家普通饲养的品种蚕儿外观上有普通斑纹的形蚕和没有斑纹的姬蚕.姬蚕(P):外观上几乎看不到斑纹,观察真皮细胞,第5和第8环都有暗紫褐色  相似文献   

9.
第3章 蚕和蚕品种 第1节 概论 家蚕属节肢动物,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蚕蛾属。如前述,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即经过卵(胚子)—幼虫(蚕儿)—蛹—蛾(成虫)四个时期。 蚕卵由母蛾产下,卵内的胚子吸收消耗卵内的营养物质发育,孵化成蚁蚕。孵化后,幼虫从桑叶中吸收种种所需的营养物质供发育、生长。成熟即吐丝结茧。在茧内蜕皮化蛹。蛹期是幼虫期器官向成虫器官变化的时期,即是幼虫器官组织崩坏,成虫器官形成的时期。成虫是生殖期,一些必要的生殖器官充分发达,完全不吸收营养物质,生殖结束后不久即死亡。  相似文献   

10.
成转青卵后不久,蚁蚕咬破卵壳孵化 这时,蚁蚕还食下一部份咬破卵壳.那么,食下一部份卵壳,对孵化和其后的发育有什么意义,尚是疑问.不过,在孵化的前天人工除去卵壳,蚁蚕照样正常孵化,其后发育也正常.所以,可以说孵化时蚁蚕食下一部份卵壳,对孵化和其后发育没有关系.孵化情况,有的品种一天孵化大部份蚁蚕,有的第一日先出苗蚁,第二日大部份孵化.蚁蚕孵化前一天晚上需保持黑暗,孵化的早晨给予光照,孵化非常良好,除早期死卵和不受精卵外,几乎全部孵化.孵化不齐时,先孵化的蚁蚕放在高温中长时间绝食,  相似文献   

11.
关于饲养技术迄今进行了广泛研究,不少方法已应用到了生产实践.同时,也进行了蚕品种、蚕儿生理、病理,即如何增强蚕儿体质,减少蚕病发生及茧丝质量和数量,经营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这样一来,尽量节约劳力,蚕茧数量和质量又多又好,从经济方面来衡量十分有利,而且,为稳定蚕作,确立和实行了种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肉眼观察茧的大小,厚薄、缩皱齐否等.肉眼检查完毕后,进行缫丝鉴定.首先进行予备煮茧,决定适当的煮茧时间.缫丝检定的项目有:解舒丝长、解舒率、茧丝纤度、出丝率、缫丝量、类节、丝条斑等性质.  相似文献   

13.
1、绢丝腺 (1) 绢丝腺的形态绢丝腺是生产茧丝的原料——液状绢的重要器官。其大部分在消食管的下方,呈特殊的形态。大致可分为前部丝腺、中部丝腺和后部丝腺。其中,最粗的中部丝腺呈“S”状屈曲,由前往后,分为前区、中区和后区。吐丝口开口于最前端的蚕儿头部,接着分为两条,前部丝腺左右合并成一条的部  相似文献   

14.
蚕病的病态生理(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细胞质多角体作为病原的细胞质多角体病毒(CPV)为球状(直径60nm),含ds—RNA,在中肠圆筒形细胞的细胞质中增殖而形成多角体.细胞质多角体病只侵染中肠,并且伴随着肠内细菌的异常增殖.本病的病征是由于感染的圆筒形细胞被破坏而使消化生理机能失调,并且由于异常增殖的细菌争夺营养而造成.  相似文献   

15.
正3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3.1实施蚕种母蛾集中集团磨蛾镜检,杜绝胚种传染执行"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集团磨蛾检验细则",对全省原种和普通种实施集中检验。蚕种检疫方法分别采取1986年和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的"广东省家蚕普通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和"广东省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两种检疫法的病蛾检出概率均达0.99,高于原检疫法,原种可确保无毒,普通种采用分户制种,  相似文献   

16.
<正> 本书系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副教授易永同志,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养蚕的概况、养蚕原理、养蚕环境和养蚕应用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等。每章附有思考题,内容丰富新颖,可供高等院、校蚕桑专业的教材和蚕桑科研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栽桑养蚕是农村养蚕区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它对于新农村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生产中,不少养蚕者由于不懂或者忽略了蚕病防治,使蚕易受病原微生物或其他非生物致病因素的危害,据统计,每年因蚕病造成蚕茧经济损失达到20%左右。因此,在养蚕过程中,要了解蚕病发生规律,做到早发现,  相似文献   

18.
二、蚕儿对疾病的抗性蚕儿处于无数病原菌包围中,病原菌侵入蚕体内有引起发病,也有不引起发病,这是由于蚕儿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相当强的防御机能。这些防御机能是能阻碍病原菌的侵害或产生抗病作用,使入侵的病原菌不能发挥它的为害作用。蚕儿的防御机能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六、壮蚕的饲育法四、五龄的饲育劳力,不论春蚕、夏秋蚕,在蚕架育的时候,从收蟻准备到上簇收茧,占全部劳力的50%,而五龄占其中的70%,即对全部劳力来讲,五龄的饲育劳力约占35%。五龄期的劳力,以工作来分,春蚕给桑劳动力最多约占55%,其次采桑约占25%。夏秋蚕采桑劳力最多约占50%,其次是给桑占30%。又上簇到收茧的劳力各占全体约10%。又在四、五令桑叶的使用量占全令的九成以上,单是五龄期占其中的九成,即占全龄的八成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上接2003,342:96信息激素的电生理反应Schneider(1956、1957、1959)曾详细地研究了桑蚕雄虫触角对于性外激素(蚕醇)的电生理效应。他们用刚切下的一段触角,插入一个微小的、涂氯化银的电极,通过一个放大器连接到一个示波器上,记录下触角在受雌虫性外激素(及其他化合物)的作用下的作用电位。这个典型的反应就是触角电位图(Electroan-tennogram简称EAG),而其它的嗅觉刺激物或药品则引起不同形状的EAG。EAG的振幅和该引诱剂的浓度直接相关。当嗅觉刺激物是雌性蚕蛾性引诱剂的提取物时,在雄蛾触角中的电活性提高,但在雌蛾中则没有。当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