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分离自海南海域的两株微藻小球藻HNC11(Chlorella sp.HNC11)和双眉藻HNY(Amphora sp. HNY)为材料,研究其对虾池废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两株微藻在富氮和富磷的虾池废水中均能正常生长,双眉藻相对生长速率是其在宁波三号培养基条件下的3.73倍;在3 L的玻璃三角瓶中培养4 d后,小球藻和双眉藻对对虾养殖废水活性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1%和90.8%,对氨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7.1%和37.4%,两种藻对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效果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沼气废液培养螺旋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沼液培养螺旋藻。[方法]通过向沼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Zarrouk培养液获得了螺旋藻在沼液中的培养技术,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并通过测定螺旋藻培养过程中,沼液中的氮、磷含量的变化,研究了螺旋藻对沼液的净化效果。[结果]螺旋藻不能在直接在沼液中生长,但在其中添加了10%比例的Zarrouk培养液后,螺旋藻生长良好。正交实验显示螺旋藻在沼液中的最佳生长条件为:pH为8、初始密度OD560为0.3,光照强度5 000 lx。螺旋藻对废水中的氮、磷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螺旋藻对活性磷的清除率达到97.1%,对硝态氮的清除率为61.2%,对亚硝态氮的清除率为53.6%。[结论]利用沼液培养螺旋藻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而且降低生产螺旋藻成本,这为沼液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高效而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经济、有效地处理猪场沼液,采用微藻净化沼液的方法,通过一株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对10%猪场沼液稀释液为期18 d的净化,全面检测沼液在净化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可在消毒后的沼液稀释液中存活且具有较好生长状态,OD_(680nm)最高可达1.206、相对生长速率最高可达0.208 0。经过蛋白核小球藻净化后,沼液中总氮、总磷、铵态氮含量去除率分别为61.89%、99.72%、96.79%;硝态氮以及亚硝态氮含量有所上升;COD含量变化曲线呈波动情况。证明了蛋白核小球藻净化猪场沼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豆制品废水培养小球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豆制品废水培养小球藻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豆制品废水、灭菌处理和不同营养组合条件对小球藻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及其去污效果.结果表明,豆制品废水完全适合用于小球藻的培养.利用豆制品废水进行小球藻培养过程中,只需适量添加镁离子、氮元素和磷元素.高压灭菌后培养藻的最大OD680值为2.721,而未灭菌培养藻的最大OD680值仅为1.834,废水的灭菌预处理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小球藻对豆制品废水有较好的去污效果,其中COD的去除率为72.9%,TN的去除率为64.2%,TP的去除率为84.9%.表明利用豆制品废水培养小球藻获得油脂的同时又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磷浓度对小球藻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球藻在不同氮源及氮磷浓度的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方法]以小球藻为试验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生物量及最大比生长速率来表征小球藻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研究不同氮源及氮磷浓度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小球藻的最适氮源为硝态氮,当氮浓度为164.0 mg/L时,小球藻的生长速度较快,经过10 d的培养,小球藻的生物量及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97.26 mg/L和0.32 d-1;当磷浓度为360.0 mg/L时,小球藻的生长速度较快,其生物量和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98.46 mg/L和0.31 d-1,显著高于其他磷浓度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菌藻含量差异对其代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室内模拟的条件下 ,研究了一些生态因子对由螺旋藻、小球藻、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组成的菌藻系统代谢有机碳、氨态氮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4种微生物的最初数量比影响其代谢功能 ,当螺旋藻∶小球藻∶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比例为 1∶2 .11∶3.4 2∶4 .71时组成的混合微生物系统具有最高的氨态氮去除能力。在光照与黑暗两种环境条件下 ,混合菌藻系统代谢有机质、氨态氮的速率有一定的差异 ,光照环境利于氨态氮的去除而黑暗条件则利于有机质的降解。光照强度愈大 ,由于光合生物的生长速率愈快 ,也就愈有利于混合微生物系统对氨态氮的去除。组成的菌藻生态系统对有机碳、氨态氮的代谢能力还同系统中的有机负荷有关 ,较适宜的有机负荷是COD 10 0 0mg/L左右  相似文献   

7.
于2012—2014年分别对江苏省南通市紫菜、贝类增养殖区进行9个航次共计11个指标的水质监测,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分别评价2个养殖区的水质状况,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2个养殖区的水质均受到污染,但各月份污染程度不同,污染因子包括亚硝态氮、硝态氮、活性磷、化学需氧量、氨态氮。贝类养殖区水质监测结果的总体方差主要来源于盐度、溶解氧、硝态氮、溶解性无机氮,其次为亚硝态氮、活性磷、叶绿素a,再次为pH值、化学需氧量、氨态氮,最次为温度;紫菜养殖区主要来源于氨态氮、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温度、叶绿素a,其次为硝态氮、化学需氧量、亚硝态氮,再次为pH值、盐度、溶解氧。贝类养殖区的盐度、溶解氧、硝态氮、溶解性无机氮之间,亚硝态氮与活性磷之间,pH值、化学需氧量、氨态氮之间均呈较好的正相关,而亚硝态氮、活性磷、叶绿素a之间呈较好的负相关;紫菜养殖区的氨态氮、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之间,温度与叶绿素a之间,化学需氧量与亚硝态氮之间,pH值、盐度、溶解氧之间均呈较好的正相关,而氨态氮、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与温度、叶绿素a之间,硝态氮与化学需氧量、亚硝态氮之间均呈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生菜生长、品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2NH4^ -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0:100)对生菜(品种为“弘农”和“绿领”)生长、品质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则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在定植10d后才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加,完全氨态氮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最高。定植后13d内各处理叶片中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后对于完全氨态氮处理和NO3^--N^2NH4^ -N为50:50处理,MDA含量迅速增加。完全硝态氮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高,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生菜中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NO3^--N^2NH4^ -N为75:25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省全省范围内37个农村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进行养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农村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pH值均呈现中性及弱碱性,且不同工程之间沼液pH值差异性很小,因此沼液可以广泛用于农作物种植。沼液样品有机质含量在0.04%~1.00%,不同沼气工程的沼液有机质含量差异性很大,这与沼气工程的厌氧发酵池工艺、容积、料液停留时间、微生物的活性、有机质颗粒分解速度以及沉降速度等因素有关。沼液中含有氮、磷、钾等养分元素,但含量较化肥低很多;不同沼气工程沼液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均呈现全氮全钾全磷的趋势,且沼液中全钾含量的差异性最小,全氮次之,全磷含量的差异性最大。沼气工程运行时间越长,发酵系统和微生物活性越稳定,沼液中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元素含量之间的差异性越小。杭嘉湖地区和宁绍舟地区沼气工程沼液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全钾和总养分平均含量高于金衢地区和温台丽地区。不同沼气工程的沼液养分含量有差异,且部分养分指标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大规模施用沼液前,应根据土壤类型、肥力水平、作物品种、种植制度、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肥效试验,合理确定施用量,避免因养分过多或过少而影响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0.
浮萍净化与资源化利用沼液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  席运官  徐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39-16740,16774
[目的]初步研究浮萍净化和资源化利用沼液的可行性。[方法]以紫背浮萍和青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稀释倍数的沼液中培养,研究浮萍对沼液中氮、磷和COD的净化去除能力和沼液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背浮萍在稀释1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氮、磷的净化效果最好。紫背浮萍在稀释2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COD的净化效果最好。此外,浮萍能够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结论]该研究为浮萍净化沼液同时生产鱼类饵料等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在城市生活污水中生长快、产油高的微藻,从污水样品中分离出40株微藻,采用高通量方法(96孔板培养、尼罗红染色)从中筛选出一株优良藻株,经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形态学鉴定属于小球藻属(Chlorella)。污水培养7 d后,其油脂含量达31.21%,污水的TN、NH+4-N、T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1.6%、98.2%、99.4%和78.8%。该藻株在污水处理与微藻生物能源生产耦合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沼液难以农田消纳的问题,探索化学方法回收沼液中氮磷的工艺条件和优化参数。本研究选择猪场沼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进行单因素影响试验,选取p H、镁氮比、磷氮比为自变量,以氮磷回收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猪场沼液氮磷回收的最佳工艺为:p H 10,镁氮比为1.1,磷氮比为0.6,氨氮回收率为65.21%,磷酸盐回收率为89.47%,实际值氨氮回收率为65.01%,磷酸盐回收率为90.81%,差值分别为0.20%、1.34%,回归模型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狐尾藻对生猪养殖场沼液的净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20、40、60 d 3个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狐尾藻生物量、植株养分、水体CODCr、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溶解氧及pH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沼液可以提高狐尾藻生物量和其体内氮磷钾含量,处理组相比空白组,生物量可以提高1.6~4.9倍、氮磷钾分别可以提高1.5~2.0、1.57~1.90、1.35~1.88倍;狐尾藻对沼液有一定净化能力,当水力停留时间为40 d时,狐尾藻对沼液的处理效果最好,沼液CODCr、氨氮及总磷去除率分别为65.99%、59.54%及90.06%。鉴于此,狐尾藻可作为猪场沼液净化的理想水生植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多级好氧折流沟串联沉降装置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留沼液中氮素养分的同时,去除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根据材料静态条件下等温吸附及解吸率结果,筛选氨氮低吸附填料,接着在动态条件下考察好氧折流沟内填料深度及运行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效果与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沸石、河砂、石英砂和沙漠砂四种材料中,河砂的吸附强度、吸附指标及解吸值最低。选取河砂作为动态好氧折流沟填料,在水力负荷0.75 L/h、滞留时间24 h条件下,无填充、低填充、中填充及高填充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最大去除量分别为4.8 g/L、5.1 g/L、8.1g/L和8.4g/L,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8.0%、51.2%、86.1%和88.7%,而中、高两种填料深度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去除量及去除率在第三、四取水口处无明显差异性(P>0.05)。介于应用中材料选取、用量及去除效果比较,河砂填料对沼液废水中氨氮浓度影响最小,建议采用河砂中填料深度的好氧折流沟处理沼液中悬浮物。  相似文献   

15.
过滤后养猪废水厌氧发酵与固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养殖废水高效处理方法,文章采用粉碎玉米秸秆过滤养殖废水中悬浮性固体,并对过滤后养猪废水作厌氧发酵和固氮研究。经过滤,总固体(TS)去除率达47.55%,在中温(35±2)℃条件下,研究5、15、25 d 3种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过滤后养猪废水全混合厌氧发酵特性。厌氧发酵过程运行稳定,产生沼气甲烷含量均稳定在70%左右,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5 d时,产甲烷效率为239.17 mL CH4/gVS,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去除率60.94%。沼液采用鸟粪石沉淀法固氮处理,经过试验参数优化在物质的量比n(Mg2+)n(PO43-):n(NH4+)=1.021.061、pH为9.6条件下,氨氮(TAN)去除率达86.66%,处理后沼液中氨氮浓度为160 mg·L-1,研究结果可为养猪废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利用国产透气膜回收沼液氨氮的可行性及实际效果,以国产管式透气膜为关键组成部件构建沼液氨氮回收工艺模拟实验装置,开展沼液氨氮回收动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透气膜分离氨氮回收实验装置的运行,沼液氨氮浓度总体下降明显,提取液氨氮浓度呈先线性增加而后稳定在一定水平的变化规律;运行396 h后沼液氨氮去除率可达91.2%;根据氨氮回收速率的变化,装置运行过程可分为氨氮回收(0~252 h)和损失(252~420 h)两个阶段;氨氮回收阶段,提取液氨氮浓度小于10000 mg·L-1,单位体积氨氮平均回收速率为1190 mg·L-1·d-1,氨氮损失阶段,提取液氨氮浓度平稳保持在11200~12180 mg·L-1,单位体积氨氮平均回收速率仅为35 mg·L-1·d-1。若要令该工艺更为高效运行,可考虑增强沼液反应槽密封性,以降低沼液中气态NH3的挥发损失,另外可将提取液pH是否超过7确定为是否应更换新提取液的指示参数。利用国产透气膜构建的沼液氨氮回收工艺过程可有效回收沼液氨氮,回收率接近80%。  相似文献   

17.
以栅藻(Scendesmus dimorphus)为研究对象,将微藻培养和养猪沼液废水处理相结合,通过贴壁培养在处理沼液废水的同时耦合藻类油脂生产,并比较了栅藻贴壁培养与悬浮培养藻细胞生长情况及对N的利用效率,为藻类生物燃料生产及降低沼液废水处理成本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贴壁培养下藻细胞生物产率为6.15 g·m-2·d-1,高于栅藻悬浮培养的生物产率5.48 g·m~(-2)·d~(-1);贴壁培养下藻细胞对N的吸收率为85.23%,高于悬浮培养N的利用率77.84%。在初始NH_3-N、TP及COD浓度分别为281.2、29.1、551 mg·L~(-1)的沼液废水中贴壁培养栅藻,藻类生长状况与正常BG11培养相近,生物产率分别为6.26 g·m~(-2)·d~(-1)与6.23 g·m~(-2)·d~(-1);油脂含量相差不大,分别占细胞干重的34.6%、35.2%;沼液废水中NH_3-N、TP及COD去除效率分别为99.04%、73.06%和72.32%。  相似文献   

18.
臭氧氧化对奶牛场沼液中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沼液磷的回收效果,研究了曝气种类和曝气条件对奶牛场沼液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考曝气条件下,与氮气和空气相比,臭氧能更大程度地降低颗粒态磷和交换态磷含量,并大幅度提升溶解性正磷酸盐含量。臭氧曝气的优选条件为沼液初始pH值为6、臭氧发生量为10 g·h~(-1)、氧化时间为60 min,曝气后沼液中溶解性正磷酸盐浓度提高了76.12%,溶解性正磷酸盐占总磷比例提升20.75%。臭氧氧化可以促进颗粒态磷和交换态磷向溶解性正磷酸盐转化,从而促进沼液磷的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