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全面加强沈丘县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沈丘县按照《沈丘县农业综合开发优质小麦高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通过辐射带动,典型示范,促进平衡增产,建设高标准小麦生产核心区,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高产示范活动实施情况(一)落实示范面积,明确产量目标。根据沈丘县小麦生产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依托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农机补贴实施县、良种补贴项目县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示范县、农业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2015,(6):29
<正>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点赞":"河南既是全国粮仓,也是全国厨房。""河南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真是了不起。"粮仓充盈有实力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始终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无论经济发展如何头绪繁多,都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从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到"一喷三防"补贴,一项项惠农大礼包接踵而来,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  相似文献   

3.
南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耕地面积1 370.3万亩,素有"中州粮仓"之称。南阳市委、市政府也一直把粮食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为了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充分发挥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优势和条件,2010年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南阳主产区建设规划纲要》,计划用10年时间,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全市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4.
岔河镇农业科技示范场位于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村和全国首家农业标准化有机稻示范区核心区——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施汤村,总面积8hm^2。自2006年建立以来,以做大做强粮食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为发展目标,以建设科技示范场、建成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产品开发中心为发展方向,强化"一场六区"功能建设,坚持"农业部门引导、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5.
超级稻D奇宝优527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杭县作为全国首批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县,按照上级部署,紧紧围绕“核心区(百亩区)、示范区(千亩片)、辐射区(万亩带)”工程,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总体要求,在选择良种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配套,稳步推进了上杭县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大兴安岭垦区迎来开发建设60周年。60年来,大兴安岭垦区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顺应改革发展大势,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历尽艰辛、顽强拼搏、勇于探索、敢为人先,闯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之路。昔日的莽莽荒原,如今已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保障基地,成为拥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场)、全国百家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国家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全国精准农业物联网示范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省滑县为中国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黄淮海优势小麦产区,被称为"豫北粮仓"。小麦制种在河南省占据重要地位,滑县繁制种面积、繁制种产量、种子调出量连续多年处于中国前三位。2019年,河南省滑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现已建成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共2.3万hm2,小麦总产量1.7亿kg,种子调出量1.5亿kg,可满足约80万hm2的小麦生产用种。滑县作为"全国小麦制种大县""全国小麦种子调出大县""全国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田优势、  相似文献   

8.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中华历史名米沁州黄为主导产品,集良种繁育、科研示范、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年来,公司始终致力于品牌与品质建设,坚持用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使产品的美誉度和品牌的知晓度得到了较大提升,沁州黄小米受到了全国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广西粮食生产水平与全国粮食生产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文章介绍广西粮食近几年来的生产情况,提出广西粮食作物良种增产潜力巨大。分析制约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增产潜力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充分发挥广西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增产潜力的主要措施:加强良种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加强种子监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及抓好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桃源产茶历史悠久,有"茶叶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绿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用科技提升品质,用文化包装价值,用品牌开创市场,茶叶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西吉县芹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在设施建设、良种示范推广、科技培训,优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建设情况以及建设成效,以期为推动西吉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地处皖北平原的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龙亢农场占地36平方公里,耕地3.5万亩,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城镇、蚌埠龙亢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财政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单位、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大田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近年来,龙亢农场通过深耕"农"字、铸造"优"字、开拓"闯"字,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逐步建设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  相似文献   

13.
<正>安徽省大圹圩农场是全国农垦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皖垦"牌稻麦良种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国家绿色食品"倮倮"牌大米生产基地。2008年,农场粮食年平均亩产量达到1050公斤,实现了万亩  相似文献   

14.
为实施好贵州省星火计划《泰丰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针对毕节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实际,在实施中采取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培训、办样板以及配套应用先进生产技术等措施,建成154公顷脱毒马铃薯一级良种标准化扩繁基地,生产马铃薯一级良种238.6万公斤,推广马铃薯良种1.446万公顷,增产马铃薯2277.45万kg,增收3416.18万元,项目覆盖农户13222户,39667人,农民人均增收861.2元,总结提出马铃薯良种标准化繁育技术4套,发表论文5篇,培训乡村干部及农民284人次,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科技素质,实现了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于2015年1月22日荣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三等奖,为打造威宁"中国南方马铃薯种源基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贵州高寒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科技》2015,(1):40-41
<正>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十二五"以来,河南省围绕国家战略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始终把农业科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形成了一个层次较为分明、架构基本完整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水平的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中原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依"法"种菜"无公害蔬菜农药化肥使用规范"牌子,成为青岛市胶南王台高效农业示范园每个大棚固定的"风景"。参照全国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胶南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制定并颁布实施果、菜、茶、粮、油等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25项。其中,《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甜椒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被评为青岛市地方标准。王台蔬菜研究会的良种引进、试种、种苗繁育、生产指导、销售等全程服务模式,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背景下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路燕  宋利利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3):11-13,73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同时也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文章针对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从耕地保护投入机制、耕地流转机制、耕地保护主体、耕地保护科技保障四个方面构建河南省耕地保护机制,从而促进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2011,(9):5-5
"十二五"期间,我省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到"十二五"末,在太行山山前平原、黑龙港地区和燕山山麓平原等不同生态类型区建成小麦玉米两熟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1000万亩以上,核心区高产攻关田夏秋两季粮食单产达到1300公斤以上,示范区两季单产达1200公斤以上,为全省粮食增产和优质生产提供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9.
张春梅  赵恒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64-9367,9494
通过试验田、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优质饲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对青海省湟中地区种植的燕麦和饲用玉米品种、优质饲草良种繁育及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适合湟中地区的包括饲草品种、良种繁育、饲草生产加工为主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承担的曲周县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结出了一套棉麦套种技术体系,重点建设了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利用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在棉花产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做到了棉田节水增粮和农民增产增收,实现了向棉田要粮食,向棉田要生态,打造成了河北省渤海粮仓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