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坚实的历史基础。救国图存的社会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基础,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角度的研究分析,强调了新兴的现代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已经成为趋势,并就这一趋势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同时论述了现代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革命与改革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时代主题发生改变,理论也要求新生,邓小平则担负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4.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实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双重创新的永恒课题,二者之间互为过程和结果,是过程和结果的辩证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恪守理论与实际长期相结合的一系列原则,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遵循特殊的路径与标准,唯如此,才能充分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开拓发展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历史性飞跃的理论结晶。它的形成过程以及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走向小康,就是因为我们党能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毛泽东创造性地赋予实事求是以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引入到对实事求是概念的理解中来,深化了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我们党在新时期突出了实事求是命题中的解放思想与创新精神,从而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伟大实践,是经过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的革命斗争、改革建设发展的实践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正确可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首要理论前提是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同时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以及深刻理解其与民族化、多元化和当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 ,探讨了马克思在中国传播途径和内容及其中国化所给予我们诸多启迪并进行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农业合作社作为中国联系千家万户与市场的形式,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主要形式。通过梳理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历史演变,分析其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原因,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健全农业合作组织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各农业合作社之间协作,提升其资金筹集能力,提高农业合作社运行效率,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等措施,建设适合中国国情和地域实际的农业合作社,以期为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无神论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民本思想、"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和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表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时代需要而出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中国向新的方向努力的开始。本文旨在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分析主体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239-24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息息相关。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的改革就会失去引领其前进的指导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就会难以实现。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入手,明确了它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两方面,从而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也应该把握两个方面,即坚持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并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随后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探讨了如何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旨在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既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消极影响。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又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90年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开始和缘起。问题与主义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主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着"问题"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问题"的解决又离不开"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在解决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中产生的,并随着世界无产阶级"问题"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中国,伴随中国实际问题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2):221-222
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是我国共产党一贯遵循的科学路线,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基石。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和包含的主要内容出发,研究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及指导意义。在对社会实践理论指导的研究与总结中,进一步来剖析实事求是这一科学的思想路线在新形势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内各要素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中国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前人辩证法及唯物主义基础上创立的,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社会现象、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其中国化历程的重要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早期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可为新时期新阶段的法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韩国把韩食世界化作为一个重要国家项目全力进行打造,其推进韩食世界化的做法和经验为中国推广中国传统食品、推动中国食品产业走出国门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应结合国际市场需求与饮食文化资源情况及食品产业实际,以保护和发展传统饮食文化为前提,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科技研发为先导,以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为目标,以促进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改善为目的,积极探索中国传统食品世界化高效高质发展的战略与运作模式,不断提高传统食品研发创新水平,加强传统食品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打造中国传统食品国际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20.
农会、农业合作社、农业产销班是中国台湾农业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具特色的3种组织形式,已有很多成熟的做法和宝贵的经验,如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化较高、组织机构化健全等。鉴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组织在生发背景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所以中国大陆在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时亦可吸收台湾的先进经验,如实施多元化组织形式、健全内部体制、提高自治水平、提升资金筹集能力等,以助推大陆农业合作组织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