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PPO)酶促褐变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其所催化的邻苯二酚氧化后所得到的产物吸光度值进行测定,分析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和几种抑制剂对砀山酥梨PPO活性的影响,以及研究了破碎打浆、pH值、温度、贮存时间等不同加工过程对砀山酥梨酶促褐变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 mol/L的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砀山酥梨PPO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始终保持稳定;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以柠檬酸的效果最好;在pH值3.5-4.6,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促褐变,且pH值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在4℃,室温和37℃下,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褐变,且温度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温度为37℃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酶促褐变对整个褐变反应的贡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3.
北青龙衣在由鲜品到干品的贮藏期间会出现失水、颜色变深等褐变现象。研究该褐变过程发生的机制,为控制褐变、提高药材的稳定性提供试验依据。采用北青龙衣鲜果果皮,4℃低温贮藏,研究其褐变度(browning degree,B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变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多酚(total polyphenols,TP)、还原糖含量及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变化。试验数据显示果皮颜色变深、TP含量下降、PPO活性降低、PAL活性上升、SOD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升高、还原糖和VC含量下降。BD与PPO、SOD、POD活性和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PA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VC和还原糖无显著相关性。北青龙衣贮藏过程中发生了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且以酶促褐变为主,PPO在酶促褐变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褐变的原因有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加工中引起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综述了马铃薯酶促褐变的特性和褐变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在生产中抑制褐变可将不同方法结合使用,如水洗、热处理、酸处理、添加褐变抑制剂等,抗褐变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果蔬加工贮藏中的酶促褐变现象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蔬的褐变是困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一大技术难题,实践证明单独使用一种褐变抑制剂效果不太理想,通过探索不同物质控制褐变的机理,利用彼此的增效协同作用进行抑制剂的复配,能够达到更有效地防止果蔬褐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西南冷凉地区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其加工产品不断增加,为解决鲜切马铃薯在保鲜过程中发生的褐变问题,以昭薯ZT032为试材,选取柠檬酸、L-半胱氨酸、D-异抗坏血酸钠、氯化钙作为护色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其对鲜切马铃薯片的护色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护色剂复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护色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优于单一护色剂,复合护色剂的最优配方为柠檬酸0.47%、L-半胱氨酸0.28%、D-异抗坏血酸钠0.05%、氯化钙0.54%,在此条件下,酶活性抑制率可达95.13%,加工的鲜切马铃薯护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鲜切茄子由于切分处理导致的机械损伤,使其细胞组织完整性受到破坏,引发氧化褐变,对其营养价值、感官品质造成影响。不同茄子品种材料抗褐变能力存在差异,本研究拟测定15份不同茄子种质材料的褐变强度、褐变指数、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其基因表达6个褐变相关指标,综合分析以实现对不同茄子品种(系)抗褐变能力的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所有茄子材料的褐变度都随着鲜切时间延长而增加,通过对不同茄子品种各生理指标的聚类分析,可较全面地评价鲜切茄子的褐化特性。在筛选的15份材料中,‘36’是最易褐化的材料,而‘F’则是最不易褐化的材料,筛选的高抗褐变和易褐变材料可用于之后对鲜切茄子的褐变机制的基础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抗氧化剂对苹果汁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5%的D-异VC钠、0.1%植酸、0.2%L-半胱氨酸处理,均能较好的抑制苹果汁的褐变;质量分数为0.03%的D-异VC钠+0.03%植酸+0.06%L-半胱氨酸复合处理的抗褐变效果最佳;苹果汁在85℃下杀菌15min,褐变度最小;杀菌后冷却时,分段冷却较自然冷却有利于苹果汁色泽的保持。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酶促褐变是影响鲜切果蔬流通与货架期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完整的果蔬,也有超过50%的损失是由酶促褐变造成的。由于鲜切加工会人为地造成果蔬细胞破裂,使酚类化合物与多酚氧化酶(PPO)的区域性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和底物接触,使得褐变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0.
翠冠梨酶促褐变及其生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翠冠梨为试材 ,对其贮藏过程中酶促褐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翠冠梨在贮藏期间先进行酚类物质合成 ,后发生降解 ,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 ,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 ,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 ,结果导致褐变。低温贮藏 (0℃ )能延缓果实衰老软化褐变。 相似文献
11.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研究了两种碱性氨基酸复配结合对鲜切苹果的褐变控制技术。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确定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的最佳条件,初步探讨了其对鲜切苹果浆液 pH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赖氨酸+1.0%精氨酸,20 ℃下浸泡处理10 min。鲜切苹果经处理后在2~4 ℃的低温条件下贮藏,可保持初始感官品质达4 d;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可显著提高鲜切苹果浆液pH,且对于抑制PPO活性有很好的效果,进而显著抑制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分析超高压鲜榨梨汁褐变的影响因素,探索褐变控制技术,以翠冠梨汁为对象,研究了成熟度、澄清、去心、柠檬酸、抗坏血酸处理对梨汁褐变的影响,测定了色泽、总酚、多酚氧化酶、糖度、酸度、pH值等指标。结果表明,八九成熟的翠冠梨榨汁不易褐变;300~600 MPa超高压处理会加速梨汁货架期褐变;PPO活性和总酚含量是影响鲜榨梨汁褐变的主要因素,而pH值是影响PPO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澄清处理、去心处理可以降低PPO活性和总酚含量,一定程度上抑制梨汁褐变;柠檬酸会降低pH值,更接近PPO最适反应pH值,提高PPO活性,加速梨汁褐变;抗坏血酸可有效抑制PPO活性,防止梨汁褐变。因此,抗坏血酸是一种有效控制超高压梨汁褐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山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其色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加工方法的影响。通过去皮前对山药进行热烫处理(80℃,10min),切片后立即用复合护色液浸泡处理(浸泡2h),可有效改善山药产品的色泽,其原因是这些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护色处理的护色液最佳配方为:无水亚硫酸钠0.02g/kg,植酸0.2g/kg,EDTA-2Na0.15g/kg,柠檬酸4g/kg,氯化钙2.5g/kg。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采集了不同月份下橄榄的不同组织部位,包括老叶、成熟叶、嫩叶、叶柄、幼嫩茎段和去皮的幼嫩茎段、橄榄果实的胚等9个不同部位;研究了这些样品中总多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组织培养褐变的关系。研究发现三月份橄榄各部位的总酚含量、PPO活性和褐变率都较低;特别是去皮的幼嫩茎段具有最低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 在组培过程中褐变程度也最低,更易诱导出愈伤组织,是橄榄组织培养过程中选择的理想外植体。实验结果表明,橄榄外植体的褐变是受到酚类物质的含量和PPO的活性影响的,多酚含量与PPO活性越高,越容易引起外植体褐变。 相似文献
15.
酶促褐变是导致果蔬组织褐变的主要原因,控制酶促褐变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果蔬采后褐变的发生。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酶促褐变控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采后果蔬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