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开发和利用苦瓜多糖,选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苦瓜多糖的含量;比较不同成熟度苦瓜中多糖的含量差别;比较冻融法制备的苦瓜汁粉及苦瓜渣粉中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对同一种样品利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为28.00%和29.25%,苯酚硫酸法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合理,可作为苦瓜中多糖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测定不同成熟度苦瓜的多糖含量,发现苦瓜成熟度越高,多糖含量越低,说明苦瓜生理成熟阶段,苦瓜多糖是重要的呼吸基质之一;利用冻融法制备的苦瓜汁粉多糖含量为31.25%,苦瓜渣粉多糖含量为28.64%,说明冻融法获得的苦瓜汁没有起到完全分离苦瓜多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苦瓜营养成分分析及采收期对苦瓜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适合鲜食或药用加工专用苦瓜品种及明确其采收期,以22个不同苦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苦瓜品种(系)的干物质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纤维素含量、多糖含量、黄酮含量和皂苷含量等营养品质及采收期对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苦瓜营养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干物质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纤维素含量、多糖含量、黄酮含量和皂苷含量平均分别为5.48%、8.34 mg/(100 g·FW)、10.24 mmol/(100 g·FW)、2.33%、8.8 mg/(g·FW)、105.99 mg/(100 g·FW)和53.46 mg/(100 g·FW)。同时,研究表明:采收期对苦瓜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纤维素含量、多糖含量、黄酮含量和皂苷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苦瓜采收期以授粉后16~17天为宜,此时苦瓜品质佳。  相似文献   

3.
以南瓜为主要原料,辅以苦瓜、蜂蜜、柠檬酸、木糖醇等配料制备一款浓缩果茶产品。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产品中多糖含量、固形物含量测定及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出最佳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水79.8%,苦瓜南瓜浆13.33%(质量比1∶4),木糖醇3.99%,蜂蜜2.66%,柠檬酸0.14%,黄原胶0.08%。最终产品多糖含量为0.7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5%,产品呈浅红棕色半透明胶状,具有南瓜和苦瓜特有香味,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4.
利用酶法提取玉米须中多糖功能成分,榨取苦瓜汁并经脱色处理,经科学调配后加工制成玉米须苦瓜复合饮料。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和优化酶法提取玉米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4.2%,酶解温度50℃,pH值5.5,酶解时间2 h,多糖提取率为10.65%。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玉米须多糖提取液30%,苦瓜汁20%,木糖醇6%,柠檬酸0.15%,β-环状糊精0.3%,以及稳定剂组合CMC和黄原胶添加量分别为0.1%和0.1%,所制得的复合饮料口感清爽、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5.
苦瓜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瓜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近年来有关苦瓜功能特性及加工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综述了苦瓜的功能特性、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瓜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4-D,6-BA浸种处理苦瓜种子,观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苗高.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浸种对苦瓜种子的萌发及苗势均有影响.赤霉素浸种对苦瓜种子萌芽及苗势促进效果显著,其中以300 mg/L的赤霉素最佳;低浓度的6-BA和适当浓度的2,4-D对苦瓜种子的萌芽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均表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明苦瓜系厦门农运来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的苦瓜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抗性较好、苦味适中、货架期长、品质佳的特点。结合大明苦瓜参与多点对比试验的生产表现,通过对多个试验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了大明苦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当地种植大明苦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苦瓜种子发芽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苦瓜种子贮藏、吸水率、浸种温度及时间、催芽温度等方面进行试验,并结合多年在苦瓜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子质量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苦瓜种子发芽的相关技术进行总结,解决生产上苦瓜种子发芽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孙凯  凤桐 《中国种业》2017,(9):70-71
通过对东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技术的探索与实践,从育苗、定植、授粉、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方面,简述苦瓜杂交制种的技术要点,以期为东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丝瓜砧木对夏秋连作苦瓜产量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苦瓜嫁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和筛选优质苦瓜嫁接砧木,以‘翠绿’苦瓜为接穗,以5个自育及3个省内外常用丝瓜为砧木,开展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评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丝瓜砧木对接穗苦瓜成活率、主蔓第一雌花节位、枯萎病发病率等的影响均有一定差异,对接穗苦瓜产量影响差异显著。参评的8个砧木的接穗苦瓜在水分、Vc、蛋白质、钙、纤维素等含量上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以‘砧-6’与‘砧-14’为砧木嫁接的苦瓜中,不同氨基酸的含量均基本上高于实生苗。综合分析表明:‘砧-6’(银砧1号)和‘砧-14’(银砧2号)适合作为‘翠绿’苦瓜的嫁接砧木,可作为夏秋苦瓜嫁接砧木的新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土壤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坤  于季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6):222-225
土壤多糖是土壤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土壤中一种重要的有机胶结物质,国内外对土壤多糖的研究涉及众多方面。从土壤多糖的来源、组成、含量及分布,土壤多糖的化学结构,土壤多糖的稳定性,土壤多糖对土壤结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土壤肥力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土壤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紫苏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微波技术辅助提取紫苏叶多糖,考察了料液比(g/mL)、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装载量对紫苏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装载量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极显著;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紫苏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显著;紫苏叶多糖最佳的微波提取工艺参数为:装载量为10 mL、微波时间为30 s、微波功率为800 W,该条件下紫苏叶多糖提取率为3.99%。微波技术强化了紫苏叶多糖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苹果多糖的种类、应用价值、苹果多糖的制备以及对癌症的预防等方面对苹果多糖的研究进行概述。旨在表明苹果多糖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为苹果多糖进一步的研究和广泛应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海藻多糖是从海藻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海藻多糖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了海藻多糖的结构、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的研究新进展,并对其活性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藻资源。  相似文献   

15.
米糠多糖乙醇沉淀工艺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米糠多糖的提取和分离工艺。该工艺运用微波辅助提取多糖,所得多糖提取液经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沉淀等工艺后,得到米糠多糖。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米糠多糖的醇沉工艺进行了优选。试验得出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醇沉用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0%,室温静止5h。该工艺提取所得米糠多糖的提取率达到2.4%。  相似文献   

16.
植物多糖是一种来源广的天然活性物质,因其具有毒性低、活性高等优点,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而多糖提取方法与多糖的提取率及生物活性息息相关。为了明确植物多糖提取方法之间的差异,及提取方法与多糖提取率和活性之间的联系,本文在大量的文献基础上,归纳了一些植物多糖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不同提取方法多糖提取率的差异,分析了不同提取方法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得出不同的提取方法自身都有一定的益处和弊端。由于植物自身结构的限制,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提取率和结构都有所影响,选取适宜的提取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为指导多糖提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豆渣可用于液体悬浮培养食用菌菌丝体,并且可以进一步提取食用菌菌丝体多糖,但所得食用菌菌丝体多糖的纯度尚不清楚。为了检测其纯度,以麦角甾醇为指标,间接测定生长在豆渣表面的秀珍菇菌丝体含量,并依据对照秀珍菇菌丝体多糖提取率以及发酵豆渣残渣的多糖提取率,推断秀珍菇多糖的纯度。在此基础上,以秀珍菇多糖纯度为指标,以正交试验L9(34)优化培养基配方。极差分析表明,4个因素对提高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麦麸 > 豆渣 > 葡萄糖 > 马铃薯。最优豆渣固体悬浮发酵配方为:葡萄糖3%、豆渣5%(不过滤)、麦麸(使用滤液)0.5%、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VB1 0.01%、酵母粉0.15%,pH自然。发酵7天后,秀珍菇多糖的纯度可达75.27%,得率为发酵豆渣残渣质量的3.67%。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油菜花多糖的应用价值,以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油菜花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油菜花多糖提取优化工艺。油菜花干燥、粉碎,过100目筛,脱脂,通过热水浸提法并结合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料水比以及浸提次数等单因素条件进行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获得油菜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条件下,油菜花多糖得率最大为17.85%;正交优化最佳条件下,油菜花多糖得率为19.18%。正交实验最佳条件为油菜花多糖优化提取工艺,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1.5 h,浸提料水比1:40(m:v),提取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19.
菠萝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羟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菠萝皮渣中粗多糖热水浸提工艺及其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不同料液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分别为温度>时间>料液比。水浸提法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100℃,时间3h,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达5.2%。采用水杨酸比色法研究菠萝粗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研究表明,菠萝粗糖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菠萝粗多糖浓度为19mg/ml时清除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决普洱茶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中参数设定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这3种主要因素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普洱茶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7,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78.5 min,茶多糖得率为12.72%。采用响应面法分析法对普洱茶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可行,茶多糖的提取率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