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庆沿江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安庆沿江湿地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遥感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了安庆沿江湿地资源的优势和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从调控湿地生态系统与周边陆域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着手,提出了安庆沿江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1)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建立生态保障体系;(2)发展生态水产养殖业,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3)开发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完善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位于哈尔滨新区中心,公园前身是群力新区的一块原生湿地,总占地面积约34公顷,在当地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背景原生湿地是哈尔滨群力新区居住区中难得的天然湿地,由于城市开发建设,湿地周围逐渐被道路、高楼环绕,城市硬质面积加大,雨水径流系数减小,湿地水源减少,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威胁。湿地萎缩成孤岛,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难以在高楼林立的新城中妥善生存。当地政府希望对此块湿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山西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系,本研究通过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测定,对其植物群落13个优势种78个种对的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优势种间大部分种对的种间关联不显著,种间联结不紧密,说明山西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结构不很稳定,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退化风险;多数原生优势种在群落中占据主要位置,同时也出现少数非原生优势种优势明显,有逐渐取代典型原生优势种的逆行演替趋势,这是由于人类频繁的旅游扰动所致。因此,应当合理的控制旅游开发强度与游客数量,保持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维持,以持续高效的维持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的经济及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4.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崇明东滩湿地作为“上海后花园”,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量国内外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照法等一系列生态经济学的评估方法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1.68亿元,其中比重最大的为物质生产价值和旅游、休闲价值,分别为10.93亿元和7.6亿元;按照价值量大小依次排列为降解污染物价值、气候调节价值、调洪蓄水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物种栖息地价值以及科研文化价值。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可正确认识该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以确保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芦苇沼泽湿地在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促淤防蚀、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芦苇沼泽湿地被当作开发的对象,通过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法对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芦苇沼泽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假设其芦苇沼泽湿地全部开发为稻田,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芦苇沼泽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2395.0万元。开发为稻田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925.4万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28%。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8项,主要表现在水分调节功能价值和控制侵蚀、保护土壤价值分别占整个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35%和32%,开发为稻田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为4项,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价值,占整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75%。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湿地资源是保障长沙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城市社区居民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及利用诉求,是探索兼顾社区利益的湿地生态保护与开发模式的基础。笔者从居民角度出发,探讨湿地资源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湿地旅游的可行性,为湿地保护和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湿地重要性认知方面,39.87%的居民认为重要;42.38%的居民认为对湿地植被有不严重的破坏现象;67.81%的居民认为城市扩展对湿地有较为明显影响;79.98%的受访者认为湿地保护无需保护措施;95.68%的居民认为湿地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影响;89.46%的居民愿意参与到当地的旅游开发中去,认为湿地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对于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开发模式、技术措施等问题尚存疑虑。总之,湿地资源保护与湿地旅游开发是1对可以调和的矛盾,但政策引导、科学规划与社区参与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土壤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正常运行的关键一环。土壤动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概括了土壤动物的分类和采集及土壤动物生物量的测定,阐述了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研究和生态功能研究。其中,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研究包括土壤动物数量、组成和多样性及及影响因素等主要生态特征,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研究主要包括生态指示功能、生态调控功能及对枯落物的分解功能等。最后,对土壤动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局部湿地退化、湿地功能弱化问题,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题,以建立资源数据信息库、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性修复、注重湿地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等措施为抓手,探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对其服务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可以推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达里诺尔湖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态过程特点,通过资料搜集与实地调研,运用资源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划分。构建了达里诺尔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价值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达里诺尔湖湿地的服务价值为93.70×104万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2.19×104万元,占比为2.36%,间接使用价值为91.51×104万元,占比为97.66%。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以调节空气湿度价值最大,为82.76×104万元,占总服务价值的88.32%。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运  张贵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8):276-281
为了提高人们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认识,针对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与威胁的现状,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等方法对洞庭湖湿地的水文调节、净化、维持物种多样性、碳固定、营养循环、休闲旅游、保护土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其货币价值达239.85×108元/年。在整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中,水文调节功能价值最大,为107.44×108元/年,占总价值的44.79%,说明洞庭湖在调节长江洪水径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持物种多样性功能的价值最小,为4.89×108元/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洞庭湖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要在充分认识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洞庭湖湿地生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盘锦芦苇湿地土壤温度剖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温度是影响湿地气候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地温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正确把握湿地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笔者对盘锦湿地野外观测站芦苇沼泽2005-2009年的0?-80 cm土壤温度剖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土壤温度日变化呈正弦曲线,由表层向下振幅减小;-40 cm以下基本无日变化,3月份日较差为全年最小,生长季日较差大。土壤剖面温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温度梯度明显,热量传输缓慢;夏季热量传输快,温度梯度小,其中9月份温度梯度最小。土壤温度的变化将影响芦苇生长,尤其是芦苇的萌芽和根系发育期。研究成果可为湿地碳通量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如何清晰地界定湿地各项生态系统的内涵和范围提供方法,进一步明确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体系与方法,以期为评估结果在实际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提出建议。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研究案例,揭示出中国现阶段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主要缺陷是注重实际案例的研究,而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对评估体系和方法进行完善的研究较少,直接套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较多。最后,根据现有研究进展,提出了充分利用“3S技术”以及国际重要湿地检测中心技术平台,完善数据采集、布点系统、分布测试和数据处理等监测体系的建设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urban wetland parks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wetland parks is expound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speci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s accepted by the public and the urban constructor a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natural, ecological and econo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rich and multiple landscapes, biological diversity, remarkable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clear recreational character, rich historical culture connotations and prominent education functions. Then, aiming at the facts existed in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s in our country, including neglect of the characters and conditions of the region, formalized landscape design, urbanize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neglect of other living things, species invasion and neglect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It proposes that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urban wetland parks should follow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as to protect strictly and restore the biology diversity, control the human disturbance, th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ecology theories as the instruction, th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should have their themes and th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natural and ecological and so on. Finally,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ncept design and the landscape district construction in the urban wetland parks. It hopes that it can give some promotions to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urban wetland parks through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湿地在区域生态系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长期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湿地对于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十分重要。通过Excel统计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的论文每年的发文量,用分析工具对文献题录信息分析得到高频词共词矩阵,用得到的矩阵使用Ucinet和Net draw来获得共现网络可视图,用SPSS对关键词聚类分析,通过这些图来发现湿地土壤微生物研究趋势和热点。研究表明:(1)湿地土壤微生物研究发文数量基本逐年递增,自2015年起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国内外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大差异。国外更注重在加强湿地保护,退化湿地生态科学修复;国内主要是围绕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微生物功能。(3)共现网络可视中的关键词Wetland、Phytoremediation和Microbes与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4)国外主要以生境遭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尺度较大,涉及地区、国家甚至是全球层面;国内则是针对湿地保护区开展的科研工作。今后国内有望在湿地土壤微生物的科研与保护环境的理论与方法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关于湿地的定义,我国湿地的变化及其在水环境污染防治的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对人工湿地的认识和利用上的几个误区。提出正确认识人工湿地在水环境上的作用,特别指出需要保护稻田,重视其作为人工湿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封育对河曲马场退化沼泽湿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河曲马场不同封育年限的退化沼泽湿地植物群落调查,采用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其相关性,研究河曲马场退化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及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地上生物量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呈增长趋势,但封育2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减少。(2)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优势度指数逐渐降低,丰富度指数几乎没有变化,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即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3)均匀度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了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物种数在一定范围的前提下,均匀度是增加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为了拯救正在不断退化的生态系统,必须使游客认清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所享有的生态权利和必须履行的生态义务。首先从游客的生态权利和生态义务的概念出发,具体阐述了游客应享有的生态权利和必须履行的生态义务,概括了保证游客享有生态权利和履行生态义务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游客的生态权力和生态义务是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的统一体。没有随意支配的权利,也没有脱离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陈钰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483-487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从保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入手,充分发挥湿地综合功能,探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以促进湿地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生态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与整合的背景,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旅游产业环境,提高湿地空间景观质量,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将促进湿地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使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协调发展,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学地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利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实现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新疆各地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多角度多维度地丰富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考虑研究区的整体性、资源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在原有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天然湿地资源和林木资源对原模型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新模型对比分析了2004—2009年新疆各地州(市)的土地、水、经济、能源、天然湿地、林木相对资源承载力、相对综合承载力、承载状态及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从各地区各资源承载力纵向比较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的有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的有水资源承载力和能源资源承载力,天然湿地资源承载力和林木资源承载力与其变化趋势相似,全区有增有减。全区相对综合承载力多数地区处于上升趋势。一直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的地区有石河子市、伊犁地区,表明这些地区人口处于警戒状态,必须大力控制人口增长速度。虽然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克州、克拉玛依市、阿勒泰地区、巴州连续6年分别处于富余、非常富余状态,但这些地区的富余度和非常富余度均呈下降趋势,即人口的增长略高于承载力的增长,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控制这6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使之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