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T.durum×H.villosa)F1的自交和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了兼具硬粒小麦穗形和簇毛麦护颖颖脊刚毛、叶片和叶鞘边缘茸毛和对白粉病免疫等双亲性状的结实性正常的植株。经细胞学鉴定,其2n=42,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I(MI)有20.5个二价体,1个左右单价体,在80%左右的花粉母细胞中有21个二价体,对其自交后代连续3年、5个世代的鉴定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已基本稳定。用染色体 N——分带技术进行带型分析的结果证明,它是一个包含有硬粒小麦 A、B 染色体组和簇毛麦 V 染色体组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AABBVV.该双二倍体株高100—110厘米,穗长9—12厘米,每穗有20—24个小穗,每穗30粒左右,千粒重25—35克,籽粒蛋白质含量20%左右,对白粉病免疫,抗锈病,感染赤霉病。将它与普通小麦(T.aestivum)杂交,F1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在 MI 有14个左右二价体和14个左右单价体,自交结实率仅3%左右。但用普通小麦回交,结实率可逐代提高。在回交后代群体中,已分离出对白粉病免疫的植株,是一个可望在小麦育种计划中利用的新中间型材料。  相似文献   

2.
孔令让  董玉琛 《作物学报》1997,23(4):505-508
利用四倍体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合成的双二倍体为桥梁亲本与普通小麦杂交,极易获得杂种。通过这一途径已将粗山草的抗叶锈基因Lr21(位于1DS),Lr32(位于3D)和抗杆锈基因Sr33导入普通小麦。董玉琛等利用能引起染色体自然加倍的四倍体小麦种质—硬粒小麦(T.durum Desf.)和波斯小麦(T.persicum Vav.)分别与原产地不同的5份粗山羊草杂交,合成了7份双二倍体,对白粉病表现高抗或免疫。近几年来,我们利用大面积推广的普通小麦与四倍体小麦和粗山羊草的双二倍体—Am6杂交,试图将粗山羊草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从而提高普通小麦的抗病性。为此,本文对普通小麦和Am6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和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做一报道。  相似文献   

3.
采用普通小麦与天蓝偃麦草属间远缘杂种后代八倍体小偃麦(AABBDDEE)为母本,与羊草(滨麦草属)杂交,获得三属杂种后,再用普通小麦回交2 ̄3次,并对三属杂种以及回交世代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属杂种F1的不育性,采用普通小麦通过回交可得到克服,并且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结实率逐步提高;②回交后代有明显的超矮亲遗传现象;③天蓝偃麦草与羊草的抗病、大穗、多花多实等性状可直接传  相似文献   

4.
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杂交培育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小麦品种改良。以引自CIMMYT的Syn768、Syn769、Syn780和Syn786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分别与中国四川成都平原主栽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的BC2F2:6后代群体中选育的113份优良高代系和川麦38、川麦42、川麦43和川麦47育成品种为材料,采用SSR特异引物Xgwm312标记位点的PAGE凝胶电泳对其PPO基因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gwm312位点的标记具有多态性,其PCR扩增产物可产生198bp、216bp、232bp和240bp四种等位基因变异片段。在所检测的117份后代衍生群体材料中,65份材料具有198bp片段的等位基因,占全部材料的55.56%;13份含216bp片段的等位基因,其频率为11.11%,35份材料具有232bp片段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29.91%;只有4份材料含有240bp片段的等位基因,仅占全部材料的3.42%。从每个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亲本材料所形成的后代衍生群体来看,基因等位变异片段分布频率各不相同。说明PPO基因在小麦杂交后代材料中基因型的表现存在着随机性,与亲本的基因型状况关系极大,并且在后代材料中出现了亲本都没有的240bp等位基因变异片段的材料。通过研究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PPO基因型,有助于提高分子标记育种效率,也有助于PPO基因型的多态性研究,并为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在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和分子标记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杂交培育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小麦品种改良。以引自CIMMYT的Syn768、Syn769和Syn780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分别与中国四川成都平原主栽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的BC2F2:6后代群体中选育的113份优良高代系为材料,采用SSR特异引物的PAGE凝胶电泳对其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21份材料中,8份材料缺失Waxy-B1型蛋白亚基,占全部材料的6.6%;没有检测到其他类型的缺失体。从每个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亲本材料所形成的后代衍生群体来看, Waxy-B1缺失体频率各不相同,说明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材料中的表现存在着随机性,与亲本的基因型状况关系极大。通过研究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有助于提高分子标记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个带有杂种致死基因的普通小麦种质鲁资35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杂种致死是杂种植株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种遗传紊乱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小麦本身存在的杂种致死基因互补的作用,或者是远缘杂交导致的基因缺失或突变而造成的.杂种致死基因在很多小麦品种中多有分布,只是常常单独存在而不表达.在我国的小麦品种里杂种致死基因分布的研究只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有极少量报道,但是对于近期培育的小麦品种和种质,有关杂种致死基因的研究报道很少.带有杂种致死基因的报道比较少.作者在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T.Durum-Dasypyrum villosum amphidiploid)杂交创造小麦新种质的研究中,发现一个普通小麦品系鲁资357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无论是实生苗还是幼胚培养的再生植株都出现杂种致死现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杂交与回交置换法获得了10个具有粗厚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核质杂种,并对核质杂种和核供体亲本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e.crassa 6x细胞质对普通小麦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叶绿素含量、抗穗发芽性等方面有较好的综合效应,在普通小麦改良中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王洪刚  孔令让 《作物学报》1996,22(4):508-512
以八倍体小偃麦小偃693和普通小麦烟农15的六个不同杂种世代为材料,研究了自交和顺交对杂种后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随自交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但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中偃麦草染色体丢失更快;回交后代PMCMI染色体构型较为简单,平均交叉结数减少,回交次数过多不利于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染色体发生遗传重组;自交和回交世代中小偃麦类型、中间类型和小麦类型出现  相似文献   

9.
小麦和野生杂草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进行种间杂交后通过去掉白茅染色体得到高频率的小麦单倍体。对其根系进行细胞学分析后发现,再生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1。小麦的所有F1代与白茅的杂交都获得了单倍体再生植株,这暗示小麦与白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具有非专性特性。观察了与白茅杂交的小麦F1杂种形成种子的变异(44.9~84.5%),形成胚的变异(15.1~47.7%),以及再生率的变异(27.0~75.0%)。  相似文献   

10.
为培育厚皮甜瓜单性花新品系,以雌雄异花同株系和普通两性花系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采用三条途径转育单性花近等基因系,通过调查转育各世代及入选品系与不同生态类型材料配制的杂交组合中花性型的遗传分离情况,检测分析雌雄异花同株性状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Mr分别与Mm,Ym,YF,F—Y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中,F2的花性型分离为:单性花:两性花=3:1;以Mm,Ym为轮回亲本的不同世代,花性型分离为:单性花:两性花=1:1。推测为供试材料间性型的不同仅存在于a位点的基因型差异,由等位基因A控制的单性花性状呈稳定的单显性基因遗传。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优良育种材料作轮回亲本,采用连续回交、最后自交分离选择,以及杂交后代连续自交分离选择的方式,培育出4个单性花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