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按照国家对完善粮食烘干配套设施的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呼伦贝尔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号召,对烘干设备进行了环保改造,由生物质燃料热风炉代替了燃煤热风炉.经测试:烘干塔生产率提高11.31%,燃料成本和耗电成本合计降低0.39%,固体废弃物下降96.49%,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2.55 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  相似文献   

2.
在养鸡生产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因此,通过科学饲养管理,降低饲料消耗,是提高蛋鸡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发展茶叶生产,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项有益事业。唯制茶所需燃料较多,就我县一九八三年各茶叶初制厂生产情况调查来看,加工一担毛茶,要消耗5~6担木柴,燃料消耗占制茶能源百分之六十九。占整个制茶成本百分之三十二。随着茶叶生产和其它多种经营的发展对薪炭林的需要,已使我县的燃料日趋  相似文献   

4.
程忠华 《茶业通报》1993,15(2):39-40
皖南山区,传统制茶用的燃料是木柴,近年来,由于山林资源的严重消耗,采取以煤代柴的有力措施。燃料改变了,但制茶锅灶的燃烧室结构并未改变,其炉条结构只宜适合棒状薪柴堆积燃烧,而难于适合颗粒状原煤燃烧,它不仅火温上不去,而且煤耗量较高既严重影响制茶品质的提高,又使制茶能耗成本提高。因此,制茶煤灶的改革已是山区茶农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北地区是玉米主产区,收获后水分较高,需要烘干后才能安全储藏。现有的玉米烘干机多数以煤作为热源,存在热效率低、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提高,以燃煤作为热源的玉米干燥方式已不能满足环保要求。为满足新形势下玉米烘干领域的技术需求,研制了乳化燃料油热风炉替代燃煤热风炉的供热工艺,并在辽宁某粮库的玉米烘干机系统升级改造中进行应用试验,经生产试验表明乳化燃料油替代燃煤作为热源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1装备技术水平落后制约着主食产业的发展馒头、面条、水饺是我国代表性的面制主食品种,消费量占面制食品总量的85%。特别是馒头,食用人口总数和食用频度均较高,其面粉消耗量占面制食品总量的30%以上,每年消耗面粉2400×104t,是我国小麦及面粉的主要转化消耗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5HZDG系列钢结构玉米果穗烘干仓是针对玉米果穗的烘干特性而设计的一种模块化,智能化,组装式烘干系统,整个仓体采用镀锌钢构件组装而成,配备燃煤热风炉以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具有建设周期短,安装方便快捷,烘干品质好的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玉米果穗的烘干。玉米果穗收获后的水分高达30%~35%甚至更高,需要将其水分降低至18%~20%的最佳脱粒水分。在这种情况下,钢结构果穗干燥仓应运而生,钢结构果穗仓  相似文献   

8.
从大型粮食烘干机的生产能力、工艺设计配置、结构特点、自动化程度、热风炉尾气和烘干废气处理、余热的回收利用、投资成本、烘干作业成本等方面,叙述了大型粮食烘干机的工艺技术特点及经济技术性能优势,以期为粮食烘干机的设计及实地作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丹参产地趁鲜加工与传统加工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并寻找最佳初加工方法.对阴干、自然干燥、60℃烘干加工的不同含水率的丹参进行切制后60℃烘干,比较丹参外观性状,测定不同加工下丹参水分、浸出物和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表明,阴干至含水率20.27%~28.26%时切制,60℃烘干后丹参含水率均在4.13%~4.49%,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均在66.04%~66.50%,醇溶性浸出物均在13.73%~14.49%.且此时丹参饮片断面与传统加工相似,均为黄色.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及丹参酮ⅡA含量也高于传统阴干.因此,丹参趁鲜加工可代替传统加工,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 (一)全区茶叶生产及初制机具使用情况:徽州地区是安徽省的重点产茶区,茶叶历来是该区的传统和“拳头”产品,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1983年,全区茶叶收购总值占全区农业总值的17%;精茶加工总值占全区工业总值的25%;出口总值占全区外贸出口总值的65%;茶叶税收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3%。而绿茶、特别是炒青绿茶1983年,占茶叶总收购量的77%;其中歙县和休宁两县的绿茶产量分别列全区第一、第二位;茶叶年产量占全国首位的歙县,产品则全部为绿茶。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产量持续增长,1981年全区生产干茶37万担,农村社队产量占97%。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提高社队初制茶叶机械化水平,十分重要。当前,社队初制茶厂在机械上存在着茶机型号繁杂,性能落后,产量与机械加工能力不相配套,能源消耗大;在制茶方法上存在着制茶工艺不一,操作规程混乱,因而造成制茶质量下降,松、扁、碎现象严重,香低味淡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充分利用旧设备适当选用新机具为基础,并以提高社队茶厂的经济效果为目标,研制了《炒青绿茶初制生产线》,以下简称《生产线》。  相似文献   

12.
杀青破碎率,揉捻成条率对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广谊 《茶业通报》1999,21(3):29-29
盘溪是缙云县的重点产茶区,据今年6月份的茶机普查资料统计表明,全区共有茶机186台,其中六、七十年代98台,占52.7%,使用工龄在20a以上的占35.8%。由此可见,我区的茶机已趋于老化状态,有些已残缺不全,精密度差,而且型号混杂,致使近年来我区初制毛茶质量连年下降,次、劣质茶不断增加。为此,今年春茶期间我们对新老茶机初制加工的茶叶品质进行对比测定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 对比试验材料、方法、时间及地点:试验1.1992年安装武义ZS228~22.2型(代号A)及1976年安装碧湖80型(代…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域广阔,粮食的收获季节从南到北有很大差别,由于南方气候潮湿,而北方气温较低,粮食收获后不能自然干燥,需要烘干。国家粮食主管部门对粮食烘干一直非常重视,近20年来投资兴建了大量的烘干设备,这些设备绝大部分为塔式烘干机,其最基本配置为:一台有换热器的燃煤热风炉、一台塔式干燥机、一台斗式提升机、一台塔下出粮皮带机和必要的清理设备及电控设备,  相似文献   

14.
以传统风味葵花子的生产加工技术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酸甜风味葵花子的最佳调味液配方和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甜风味葵花子的最佳调味液配方为:白砂糖20%,蛋白糖1%,柠檬酸4%,食盐1%,桂皮2%,八角4%,甘草3%,小茴香2%,丁香1%;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焖煮时间0.5h,烘干温度70℃,烘干时间6h。按此配方及加工条件制得的酸甜风味葵花子香味浓郁、酸甜适口、入味均匀、质地与脆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在水果贮藏保鲜技术培训班上表示,蔬菜和水果是鲜活农产品,收获后仍然进行着呼吸和营养消耗的生命活动,产后损失率达15%~30%,采取有效贮藏措施对防止果菜变质腐烂,保持营养成分和品相极为重要。去年以来,国家启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支持各地建设保鲜贮藏、通风烘干等设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6.
倪既勤  周航 《茶业通报》1989,11(1):19-23
茶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农副产品之一,1980年创汇2.55亿美元,仅次于蚕桑,1985年增至2.88亿美元。在一些主要产茶区,茶叶产值已占农业产值的10%左右。茶叶的制作加工需要直接耗用大量的能源。制作一公斤茶叶所需的能源比炼一公斤钢还多50%。1986年,全国制茶耗能已达79.48万吨标准煤。我国的茶叶初制加工主要在农村完成。近年来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农村制茶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从长远的眼光看,我国农村制茶中存在的“耗用大量薪柴”、“能源浪费严重”、“管理比较落后”等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水分的晚粳稻进行低温烘干试验,得到不同水分的晚粳稻烘干时间与经济效益数据.结果表明:当烘前水分18.5%的粮食烘干到16.5%时,所需烘干时间为4h,平均每吨粮食的总费用为33.68元/t.当烘前水分为26.7%的粮食烘干到16.5%时,所需烘干时间为11 h,平均每吨粮食的总费用73.61元.烘前水分为31.5%的粮食烘干到16.5%时,所需烘干时间为14 h,平均每吨粮食的总费用90.30元.此试验结果数据可为实际粮食收购、烘干作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城拉富干燥工程有限公司产品简介海城拉宫干燥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引进法国最先进工艺技术、加工设备和计算机管理系统性产高质量干燥设备,并以优质售后服务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公司主要产品有:谷物干燥机系列、木村干燥机、热风炉、清粮机、输送机、干燥箱、各种干燥设备及配套设备。·谷物干燥机系列LAW谷物干燥机:日处理量300~10O0t,一次降水12%以上。谷物干燥机:根据不同处理量确定干燥层数,组合成单塔双温、双塔双温结构,余热回收装置。日处理量50~300t,一次降水12%以上,可供于玉米、小麦、高粱,低温烘干…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叶初制,大部在雨季进行,鲜叶的表面水含量很高,经初步测定,一般是15—20%。如不消除这种表面水,在加工时,不但浪费燃料,而且影响制茶品质。据《杀青机试验方法(P标)验证报告》所述,杀青时,蒸发水分一公斤,需燃耗0.35公斤标准煤推算,杀青100公斤鲜叶,要多耗标准煤5—7斤左右。制造红茶时,由于表面水而延长了萎凋时间,增加了萎凋叶干物质的消耗,对制茶质量是不利,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近几年来,随着制茶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研制鲜叶脱水机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闽东,现有茶园面积五十六万亩,年收购达二十一万担,占全省的40%多,茶类以烘青绿茶为主,初制是高耗能商品,而且需燃质高,据调查生产一公斤绿毛茶需投入能量四万三千多大卡,折标准煤2.4公斤,比生产一公斤钢,平均耗能折合标准煤1.6公斤还多50%。闽东制茶燃料,当前仍以薪柴为主,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制茶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近几年闽东地区在节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形势的发展还是不相适应。笔者就结合闽东能源结构和情况,谈谈今后解决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