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番茄栽培中常见的病害有早疫病和晚疫病,发生严重时,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笔者现介绍这2种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方法。1番茄早疫病1.1症状番茄早疫病又叫番茄轮纹病,各地普遍发生,也是保护  相似文献   

2.
代森锰锌是防治蔬菜病害的保护性杀菌剂。研究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美生)600~800倍,在番茄早疫病发生初期用药,间隔7天施药1次,能有效控制住番茄早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番茄早疫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早疫病是番茄生产中最常见的1种病害.对番茄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综述了番茄早疫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为开展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使用68.75%噁酮·锰锌WG75g/667m2药液能有效防治番茄早疫病.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连续用药2~3次后,能有效控制番茄早疫病的蔓延,在多雨季节可作为防治该病的农药之一.  相似文献   

5.
番茄早疫病由真菌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的一种病害,也是武汉地区番茄生产中发生最为普遍的一种病害,5月下旬到6月,是早疫病发生高峰期,发病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对产量影响很大,常年减产20%~30%,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6.
在印度,导致番茄早疫病的交链孢霉(Alternaria solani)和烟草花叶病毒是为害番茄的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原物。番茄花叶病的发病率60—70%,早疫病为50%。文献中有较多这样的报告,即一种病原物对某一寄主的侵染而明显影响另一种病原物的发生与发展。依病原物/寄主的组合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枯草芽胞杆菌QM3是从青海牦牛粪中分离筛选的一株对番茄早疫病菌有显著抑菌效果的高效拮抗菌株,本文旨在进一步明确QM3对番茄早疫病的作用机制和在生物体内的防治效果。 [方法]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QM3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不同番茄品种的促生作用,并测定该菌株在番茄根际的定殖能力。[结果] 不同处理的QM3发酵液均对番茄早疫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p<0.05),最高可达52.94%,且与化学农药联合使用防效更好,最高可达71.80%;经QM3发酵液处理后,番茄植株叶片数、株高及根部发育等指标有增加;此外,灌根接种QM3菌株后,根际总芽胞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QM3菌株是一株有益的促生根际细菌(PGPR),具有应用于番茄早疫病生防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植物内生放线菌Fq24和Lj20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测定了2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在离体条件下对番茄早疫病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植物内生放线菌Fq24和Lj20的3种不同处理液对番茄早疫病痛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都有抑制作用,Lj20无菌发酵滤液的抑制效果最好;Lj20皿内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要好于Fq24;诱发接种后2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对采收后番茄果实上的番茄早疫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在30℃条件下的防治效果优于20℃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番茄早疫病发生规律和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早疫病是阳新县蔬菜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在冬春季遭遇连阴雨低温天气时,常导致其迅速蔓延。近3年阳新县番茄早疫病一般株发病率36%~74%,减产24%~46%,并影响果实品质。生产上亟需采取有效、实用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确保农户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5%百菌清粉尘法防治保护地番茄疫病周劲松,马跃峰,义树生杜晓丽(青海大学农学系西宁810016)(青海省农科院植保所)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Solani(E,et.M)JonesetGrout和晚疫病Phylophthorainfertans...  相似文献   

11.
内生短短芽胞杆菌011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短短芽胞杆菌011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011菌发酵滤液抗菌谱及其活性稳定性;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011菌发酵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及EC50;并显微观察其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及孢子抑制作用.结果表明:011菌发酵滤液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抑制作用较强,抑菌带宽度为5.5 mm;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及孢子均有致畸作用;对番茄早疫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0%,有效抑菌中浓度EC50为9.64%;其活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100℃处理1h活性保持在95%0),耐酸性及抗紫外线(pH2.0处理及紫外20 W,30 cm照射120 min,活性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短短芽胞杆菌菌株011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控效果,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菌株011粗提液对1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以番茄早疫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抑菌机理。结果显示,菌株011粗提液对14种病原真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达45.9%;菌株011粗提液能导致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异常,抑制孢子萌发;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为71.4 mg/m L,对孢子萌发的EC50和MIC分别为0.12 mg/m L和0.8 mg/m L;该粗提液能引起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和细胞内过氧化氢含量上升,菌丝细胞膜的蛋白质合成量下降,当粗提液浓度高于50 mg/m L时,菌丝细胞膜的麦角甾醇合成量下降;该粗提液还能降低番茄早疫病菌胞外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研究表明,菌株011粗提液可作为生防制剂应用于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对番茄早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宜在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使用,使用剂量为67~87.5g/667m^2,防治效果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京郊保护地番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郑建秋(北京市植保站,100029)1病虫基本情况据调查京郊保护地番茄病害22种,虫害11种,其中番茄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和白粉虱、桃蚜为主要常发病虫,需专门防治。番茄早疫病、斑枯病、溃疡病、棉铃虫、茶黄螨等为...  相似文献   

15.
唐军 《广西植保》2008,21(2):8-10
试验结果表明:36%多·锰锌WP75g/667m^2、100g/667m^2、125g/667m^2对番茄早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次用药后14d防治效果分别达84.37%、86.59%和87.04%,是防治番茄早疫病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6.
嘧菌酯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嘧菌酯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其对菌丝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作用强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反应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剂量-反应曲线趋势相似,但菌丝在经嘧菌酯处理5~7 h后呼吸速率恢复到对照水平,相比之下,嘧菌酯却能一直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番茄早疫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比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更为适宜。水杨肟酸与嘧菌酯在抑制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方面有协同作用,对菌丝生长的平均协同系数为7.24。随处理时间延长,药剂对菌丝耗氧的抑制作用下降,但仍抑制菌丝生长。研究表明:呼吸作用对药剂的敏感性随着处理的延长而下降的机理不是因为旁路氧化途径增强, 也不是因为基质中药剂效力的下降,而是存在其它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1409对番茄早疫病和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和生防机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法测定了该菌株对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对2种病害的盆栽防效以及对番茄和辣椒植株促生长效果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B1409能明显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且导致菌丝发生畸变。10~8CFU/mL菌株B1409菌液对番茄早疫病和辣椒疫霉病的预防效果分别为67.82%和61.22%,治疗效果分别为41.22%和56.43%。不同浓度B1409菌液均能促进番茄和辣椒植株生长,并能增强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且浓度越高促进效果越明显。番茄和辣椒植株的平均干重分别在10~2CFU/mL和10~4CFU/mL B1409菌液处理后显著高于对照,增长率分别为42.35%和4.87%。番茄和辣椒植株经10~2CFU/mL B1409菌液处理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加,增长率分别为91.23%和19.58%。研究表明枯草芽胞杆菌B1409菌株可通过直接抑制菌丝生长及诱导植物体自身抗病性等方式来有效防治番茄早疫病和辣椒疫霉病。  相似文献   

18.
南平市番茄种植面积达1000hm2以上,2001年早疫病AlternariasolaniEllisetMartinJonesetGrout大暴发。以早期早疫病为主,病株率78%~90%,病叶率54%~65%,其中早期发病造成死苗、翻犁近650hm2,余下的每667m2产量由往年的2300kg降至2001年的1650kg,减产28.26%,给农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番茄早疫病在本市早些年份仅零星发病,一般病叶率为15%~27%,病株率11%~22%,对产量基本不构成威胁。但到1997年以后发…  相似文献   

19.
番茄早疫病是由半知菌茄链格孢侵染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真菌性病害。本试验首次利用10亿活孢子/g的皮尔瑞俄类芽孢杆菌对陕西番茄主产区的早疫病进行了防治试验。采用叶面喷雾、灌根、喷雾+灌根共3种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雾+灌根的组合处理方法对该病害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91.96%。同时可有效抑制病斑的扩展,并提高番茄产量。灌根防治效果也较好,防效可达84.59%。而喷雾法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防效为78.85%。另外,处理后的叶面、果面和根系周围土壤的皮尔瑞俄类芽孢杆菌菌落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臭氧功能水防控温室番茄全生育期病虫害的效果,在温室开展了防治试验,调查臭氧功能水对番茄上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烟粉虱的防控效果,以及对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使用臭氧功能水对温室番茄4种病害的防效均达80%以上,对烟粉虱的防效达94.80%,相应处理区番茄较空白对照增产1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