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浙江省天台县1971-2012 年测报历史资料进行了早稻与单季稻主害代白背飞虱发生关键因子分析,建立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早稻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的关键因子有:灯下初见期、上一代田间发生量、6月下旬发生率与灯下3~4代诱虫量;影响单季稻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量的关键因子有:上一代田间发生量与3~4代灯下诱虫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早稻7月下旬白背飞虱发生量逐步回归方程Y1=5.050 3+0.146 1X4+0.251 7X5-0.326 2X8+0.437 6X9+0.301 3X10;单季稻8月上旬白背飞虱发生量逐步回归方程Y2=0.695 4+0.338 3X2+0.060 1X3-0.566 3X6-0.960 2X7+1.160 6X8+1.739 7X10,逐步回归方程可用于白背飞虱发生趋势的中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灯光诱捕的方法研究了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发生动态,并运用轨迹分析软件HYSPLIT4.8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白背飞虱迁飞高峰期进行轨迹分析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白背飞虱始见期为5月6日,共有8个迁飞高峰,迁入峰为5月7-10日、6月4-18日、6月27日-7月11日、8月9-11日,8月27日-9月7日,迁出峰为7月17-18日,8月3-5日,10月8日。(2)白背飞虱在双季早稻、单季中稻和双季晚稻混合发生,单季中稻的发生量明显高于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3)2011年5月上旬白背飞虱迁入虫源主要来自广西西南部稻区,6月上旬大规模迁入虫源来自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稻区。西南气流为白背飞虱的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降水是迫使白背飞虱降落的主要原因。8月初从本地迁出的白背飞虱随西南气流北上到达湖南西部和北部稻区,10月份迁出的白背飞虱随东北气流南下到达广西的柳州市。  相似文献   

3.
大量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直播、人工移栽及机插3种插秧方式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程度及其传播介体白背飞虱的发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机插方式下白背飞虱发生量最低,分蘖期成虫为4头/百丛,若虫为12头/百丛,抽穗期发病轻、病株率最低,轻病株率为3%,重病株率仅1.8%;人工移栽方式次之;直播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都较前两种方式重。调查结果还表明,分蘖期白背飞虱虫量直接影响抽穗期病株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重RT-PCR和DIBA快速检测法,对近年广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介体白背飞虱带毒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10~2012年白背飞虱平均带毒率分别为8.18%、0.93%和4.41%,早春白背飞虱带毒率较低,随着外地虫源不断迁入及本地虫源积累、繁殖,后期白背飞虱带毒率明显上升。前期白背飞虱带毒率监测预警,对指导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科学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桂东北稻区褐稻虱、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北稻区包括桂林地区、桂林市及柳州和梧州两地北部稻区,稻田面积四百多万亩,南部为双季稻区,北部以双季稻为主并有一定面积的中稻,属单双混栽区,由于本稻区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特殊,褐稻虱、白背飞虱大发生频率高,已成为主要为害区.是水稻上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全国科研协作,探明了褐稻虱、白背飞虱均属迁飞性害虫,本稻区既承受外地褐稻飞、白背飞虱迁入为害,又是继续迁往长江流域广大稻区的虫源基地,为此,从1983年起,笔者在主持南岭稻区迁飞性害虫科研协作工作的同时,对桂东北稻区褐稻虱、白背飞虱在早晚稻的消长规律、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以及迁飞规律都进行了研究.尤其是探明9月回迁峰次比8月份频率高.9月上中旬回迁虫源在晚稻上仍能繁殖一代,对主害代发生量有一定影响.9月底回迁虫源因北部稻区晚稻已基本成熟,营养条件不利,加之,10月上中旬气温逐渐降低对稻飞虱生长发育不利,因而,这部分回迁虫源对晚稻为害损失不大,但对南部稻区迟熟品种仍有一定影响.从而对测预预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稻飞虱在滇西南的越冬情况,云南临沧市各县(区)植保植检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稻飞虱越冬调查。根据2015—2019年越冬调查数据,表明在不同类型田均能查到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成、若虫,卵未查到,越冬虫源的主要寄主为再生稻。在本地越冬的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白背飞虱虫量较大、褐飞虱次之,灰飞虱虫量低;不同越冬时段之间,白背飞虱虫量12月最高、1—2月逐渐下降,褐飞虱虫量12月较低、1—2月有所上升;不同年度间,白背飞虱越冬虫量呈上升趋势,褐飞虱越冬虫量除2016—2017冬季较高外,其余年度均较低。经初步分析,本地越冬虫源面积较小、虫量较低,对来年春季初始虫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白背飞虱已上二升为水稻重要稻虫之一。1978~1990年13年定点观察结果,在江西萍乡一年发生六代,少数年份七代。入迁期与本田发生关系是:凡田间始见期早,灯下入迁最多及早,当年本田白背飞虱发生量则  相似文献   

8.
系统观察和大田普查结果一致表明,抛秧栽培田前期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发生量明显高于常规移栽田。高峰期虫量,前者是后者的2.5倍以上。为此,初步分析了抛秧栽培田虫量较大的原因,提出了重点监测,适时早治,机动喷雾,连片防治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褐稻虱与白背飞虱系邕宁县早稻的主要害虫,以第三代为主害代,其发生量与5月中旬至6月上旬的降雨量相关。根据邕宁县1981年—1990年共10年的诱测灯下所诱获的成虫量,田间成若虫高峰日加权平均虫量,5月中旬至6月上旬降雨量等资料,以二元回归和模糊列联表分析法分别建立第三代褐稻虱和白背飞虱发生量的预报模型。经验证,11年的总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1.8%和90.9%。  相似文献   

10.
收集整理了云霄县2005—2015年白背飞虱灯下诱集数据、田间调查数据及相关气象因素,对其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云霄县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占91.3%;常年发生7~8代,以早稻第四(3)代、晚稻第七(6)代为主害代,其他代次为害较轻。近11年来,白背飞虱发生期提早,并呈现间歇性暴发为害特点。分析表明,导致白背飞虱暴发的关键因素有迁入虫源量大小、迁入期早晚和迁入峰次多少、是否具备适宜虫源迁入降落的气流和气象条件,以及害虫抗药性程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虫情监测预报,转变防控理念及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白背飞虱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80年代以来,其发生量和为害程度在全国范围内显著上升和加重。实施“压前控后”的药剂防治措施,常不能控制主害代虫量的剧增和为害,即压了前却控不住后,主害代仍需大面积施药防治。如我市1980年定点田系统调查:6月20日百丛虫量为904只,当  相似文献   

12.
在稻田搭建尼龙网大棚,进行网内和网外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量对比调查和卵巢解剖,明确了韶关市2008年早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虫源性质,二(1)代虫源是外地迁入型,三(2)代属部分本地、部分迁入型,四(3)代为迁出型.从虫源增长指数角度分析指出,迁入期早,三(2)代本地虫源多是稻纵卷叶螟重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抓紧防治三代稻飞虱、紧防四代大暴发受到热带高压影响,我省连续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双季稻区收早插晚,中稻也已进入孕穗抽穗期,二代发生量大的白背飞虱因生存环境和食料条件的改变而大量北迁,仍有一部分将留在鄂北一季中稻区,我省三代稻飞虱的发生区域将北移,白背飞...  相似文献   

14.
薛文鹏  金道超  杨洪 《植物保护》2014,40(4):122-129
采用灯光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贵州南部三都县2008-2012年的白背飞虱灯下和田间种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白背飞虱在4月中下旬开始迁入贵州南部,在5月中下旬到达迁入高峰; 灯下主峰日与灯下始见日(r=0.996**)和始盛日(r=0.997**)均呈显著相关; 灯下种群中雌虫数量略高于雄虫,年度间雌、雄性比差异不显著。若虫是田间种群的主要构成部分,在6月上旬达到发生高峰,其发生为害期较成虫短,一般到7月中下旬结束; 成虫发生期贯穿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高峰。田间主要为害世代的发生量与6月中下旬的灯下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近3年早稻飞虱发生程度起伏影响因子浅析谢荣辉(湖南宁乡县植保站,410600)最近3年,我地以白背飞虱为主的早稻主害代发生量起伏很大,分析其影响因子具有典型意义。我县早稻二代稻飞虱百蔸虫量1991、1992与1993年分别平均为9244只、351只、...  相似文献   

16.
我省于1984年至1986年在各稻区设点组织协作,研究白背飞虱的地区性发生规律。由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和盐城市植保站联合主持,参加单位有:宜兴、江浦、东台、大丰、阜宁、响水、贛榆县和盐城郊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等八个单位。三年间,针对各代虫源性质、消长规律、增殖规律、危害损失和防治对策等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7.
宝山区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2013—2015年对宝山区稻飞虱发生情况综合分析,明确了该虫在本区发生特点,并对稻飞虱的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是本区常见的3种飞虱;2013—2015年,田间发生最重的年份为2014年,2013年发生最轻;田间灰飞虱发生量最高,白背飞虱次之,褐飞虱最低。稻飞虱发生与其生物特性、气候、迁入情况、栽培条件和防治水平均有密切关系。提出了预测预报、农业防治、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稻飞虱是我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田间主要以白背飞虱、褐飞虱及其不同虫态造成危害,为准确预测预报稻飞虱对水稻产量的损失提供依据,开展了这项研究。一、研究方法:1、盆栽试验:A、处理:试验设①白背飞虱小若虫(二龄);②白背飞虱大若虫(四龄);③白背飞虱长翅型雄虫;④白背飞虱长翅型雌虫;⑥白背飞虱短翅型雌虫;⑥褐飞虱小若虫(二龄):⑦褐飞虱大若虫(四龄);⑧褐飞虱长翅型雄虫;⑨褐飞虱长翅型雌虫;⑩褐飞虱短翅型雌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迁入种群的中小尺度虫源地和降落机制,提高白背飞虱异地预测的精确度,2012年在广西兴安县应用探照灯诱虫器对白背飞虱进行了分时段监测;选取2012年6月4日至6月10日广西稻区的一次白背飞虱北迁过程作为典型个例,并运用中尺度气象预报WRF模式和FLEXPART模式进行大气背景分析和白背飞虱迁飞轨迹模拟。结果表明:低空急流为此次迁飞过程提供运载气流,下沉气流、降雨、气温屏障使白背飞虱聚集降落;此次迁入白背飞虱虫源地主要包括越南北部的木州、原平和平卢,以及广西的博白县和上思县。表明通过WRF-FLEXPART模拟平台进行白背飞虱迁飞路径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南稻区白背飞虱,褐稻虱的迁飞和发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南稻区的地理位置、地势、地形、气候和水稻种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白背飞虱和褐稻虱的迁飞和发生情况与我国东部稻区相比较,有其不同的特点: 迁飞特点有:贵州东南部迁入期较早,全区迁入虫量大,白背飞虱为春季迁入的优势种;云南境内,从南向北地势逐步抬升,迁入期和主要为害时期亦逐渐推迟,虫种由褐稻虱较多而变成白背飞虱为优势虫种;四川盆地迁入始期和主要迁入期由东向西推进;主害代的迁入虫源路径多;夏季短、中距离的迁飞频繁,有的年分在中稻上常造成两次主害时期等。发生特点有:常年三省的东、南部地区发生程度重,三省的西、北部地区发生程度轻;近期迁入虫量是中稻或晚稻上主害代的主要虫源;虫量相应集中,加重为害程度;另方面天敌种类多,数量较大,对飞虱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述迁飞和发生特点可作为拟定西南稻区对两种稻飞虱预测预报和防治策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