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选育适合我国长江流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油菜品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和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采用不育系南A_6与恢复系83R配组育成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渝南油683,2015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4003)。该品种2013年和2014年2年平均产量3 063.6kg/hm~2,较对照南油12增产12.45%,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20.76μmol/g(饼),含油量42.68%,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等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1.1从市场需求看,我县发展油菜生产有很大的优势长江流域冬油菜带是全国的油菜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对全国的食用植物油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县自然条件有利冬油菜生长,是江苏省油菜生产水平较高的县之一。属于优势生产区。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双低油菜特别是双低杂交油菜快速发展,我县成功推广了“荣选2号”、“油研7、8号”等双低优质高产良种和“秦油2号”等杂交高产良种,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油菜单产水平已稳定达到140kg/亩以上。目前国产油菜籽价格接近或高于进口油菜籽价格,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按栽培制度可以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冬油菜区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面积约占全国的90%左右;春油菜区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甘肃、黑龙江等省区,面积占全国的10%.目前,全国油菜种植面积为550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也在不断发展。为改善甘肃文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减退小麦种植面积的重要农作物替代品,冬油菜的种植已经高达3.5万亩,实现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从当前情况看,在技术与品种不断更新与应用中,大力推广杂交品种油菜,同时也做好相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这对于提高冬油菜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止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的60%。其中冬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该种植区域土壤有效镁含量较为缺乏(缺镁土壤面积接近50%),土壤pH低、降雨量大导致土壤镁淋溶损失严重,加之过量且不平衡的施肥制度(重视氮磷钾肥,轻中微量元素肥料)以及密集轮作系统中作物的高镁带走量,油菜缺镁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在油菜生产中注重镁肥的施用对油菜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4年陇川县实施了省农业厅下达的冬油菜高产创建项目,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扩大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品种上引进杂交油菜和“双低”优质油菜花油系列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技术上大力推广育苗移栽和直播少(免)耕栽培技术,提高农民冬油菜的种植管理水平和单位面积效益,促进陇川县冬油菜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要建设农业强国,把“油瓶子”端得更牢更稳,应持续扩大粮油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强产能。我国是油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种植面积超1亿亩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1/4,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和云贵地区,冬油菜生育期一般在200 d左右,通常在10月播种,次年4-5月可收获。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稻油、稻稻油轮作已经成为冬油菜主产区的主要种植模式。湖北恩施建始县大力开发冬闲田种植油菜,积极探索绿色高产技术在建始县油菜栽培中的集成应用,确保油菜种植质量与产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油料的稳产保供能力。  相似文献   

8.
陇南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油菜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栽培技术落后,长期以来产量低,效益差,限制了产业的发展。笔者长期在该区生产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近年来在冬油菜种植上做了一些试验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创建了一些高产典型,白水江流域小面积示范每667m2最高产量达到350kg。本文将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较为系统地整理后,向广大农民朋友推介,以期在生产中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鲁剑巍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8):3504-3505
氮素是作物生长最重要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氮肥的合理施用能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产量,但过量施氮或不适时的偏施则会抑制作物生长并对生态环境产生威胁[1]。 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提供了60%左右的国产食用植物油,近年来种植面积保持在740万公顷左右,其中长江流域的冬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80%左右。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长江流域冬油菜为冬季作物,具有不与夏粮作物争地、长期种植可以培肥地力、减少南方冬闲田面积等诸多特点,提高中国食用油自给率、保障食用油安全供给的可行之路只能是稳定和扩大冬油菜种植面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油料作物产量和产油量[2]。 同世界其他主要油菜种植区域相比,中国冬油菜种植的长江流域一般采用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种植制度,具有土地利用强度大、土壤养分带走量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自身供肥能力及保肥能力差等特点,导致在同等产量水平时要求比世界其他油菜主产区施用更多的肥料和多次施肥。例如在加拿大油菜主产区,种植油菜时如果不施肥仅靠土壤的自身肥力就可生产出施肥条件下的85-90%的产量[3],在中国的东北海拉尔地区如果不施肥也可生产出施肥条件下的80%左右的产量,但在中国长江流域如果不施肥仅靠土壤的自身肥力油菜只能维持施肥条件下的40%—50%的产量,也就是说,从养分供应角度来看中国油菜主产区的油菜产量对肥料的依存率平均高达55%以上。另外,就施肥对长江流域主要作物产量的贡献率来讲,水稻平均为29.6%、小麦为48.6%、棉花为38.0%、油菜为56.2%,反映在土壤肥力基本相同时,由于作物的种类、生育时期的气候不同导致冬作油菜更加依赖肥料的施用[4]。由于以上客观因素的存在,无论是农民实际生产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推荐指导,施肥已成为油菜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油菜生产的直接成本中肥料投入占一半以上,施肥措施到位与否直接影响油菜籽产量和收入。 近10多年来随着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其他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初步建立和培植了一支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及相关油菜主产省农业科学院为依托的油菜营养与施肥科研队伍,油菜科学施肥研究及技术应用有了长足的进步,明确了中国油菜主产区耕地土壤养分缺乏因子及缺乏程度、目前高产优质油菜的营养需求特性,研制了中国主要区域油菜专用肥配方及其配套施用技术,并通过农业部相关推广应用项目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和应用,为保障中国油菜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然而,目前油菜施肥尤其是氮肥施用量总体偏高导致肥料投入成本高、养分利用率低,区域间和田块间氮肥投入过高和过低的现象并存导致养分的增产增效潜力得不到有效发挥,油菜氮素营养与施肥技术研究跟不上生产发生的变化导致新推广应用的油菜品种缺少针对性的施肥方案以及与轻简化生产相配套的轻简高效施肥技术,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了油菜高产绿色高效生产的发展,也阻碍了油菜植物营养与施肥科学的进步。针对以上问题,本专题从不同油菜品种的氮素营养效率及碳积累转运、不同氮营养条件下的氮分配及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种植密度及栽培模式与氮素养分管理的配套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对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展示,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和经验提出了中国冬油菜氮素养分管理策略[5-6]。需要指出的是,本专题只是近年来从事油菜养分与施肥研究工作的部分研究成果,油菜的氮素营养遗传生理[7]、油菜氮素营养快速诊断与精准施用[8]、氮与其他养分的配合、氮肥的简化施用技术等研究均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本专题没有涉及。我们希望通过本专题能展示目前在油菜氮素营养管理研究上取得的进展、突出油菜生产中养分管理技术的重要作用、剖析当前生产中养分管理存在的问题,引起科研及技术推广各层面对油菜养分尤其是氮素科学管理进一步重视,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为油菜减肥高效绿色生产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水稻秸秆还田和耕作模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三个年度,选用6个不同油菜品种,设置稻草不还田免耕、稻草还田翻耕、稻草不还田翻耕3个处理,对油菜实收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直播冬油菜产量,翻耕模式直播油菜产量比免耕模式直播油菜产量高,杂交油菜品种比常规油菜品种产量高;稻-油轮作模式下,选用杂交油菜品种,采取水稻秸秆还田、翻耕直播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文县冬油菜种植已达3.5万亩,冬油菜是文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退减小麦种植面积、实现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的主要农作物替代品种。近年来,通过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杂交品种油菜,并配合病虫害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技术,冬油菜单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 油菜是我市传统小春种植作物,油菜是长日照作物,喜欢冷凉气、温暖气候。我地属于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冬油菜作物,在小春季种植。由于市场需要,近年发展较快,小麦等其他作物逐渐萎缩,但油菜生产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需要采取稳定油菜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发展油菜花观光旅游、加大企业扶持等政策,加以引导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接11期)2冬油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2.1施肥存在的问题及施肥原则针对长江流域冬油菜生产中养分施用比例不协调,有机肥施用不足,秸秆还田普及率低,硫、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时有发生,油菜种植密度偏低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并结合直播油菜比例不断上升等现状,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 ,适当调整肥料用量与比例;(2)重视硼肥施用,依据土壤有效硼含量状况和目标产量,适量施用硼肥;  相似文献   

14.
扬油5号(原名99J11)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在多年试验、示范种植中,该品种表现出品质优、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等特点,适合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讨在我国西南地区开展的油菜轻简化直播种植配套栽培技术,为指导西南地区冬油菜轻简化生产提供依据。2015—2016年选用杂交品种华杂9号和常规品种中双11号在铜仁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共设5个氮素水平梯度,分别为0、90、180、270、360 kg/hm~2,探究直播油菜品种与氮素用量在我国西南冬油菜产区对冬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的增加对2个直播油菜品种植株的株高、茎粗、根颈粗和主花序长度等农艺性状参数的影响各异;氮素和品种的不同对产量构成因子中的千粒质量影响较大;2个品种千粒质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整体增加,施氮量以90 kg/hm~2为单位增加时,华杂9号和中双11号的平均增加幅度分别为15.0%和30.6%;氮素水平与品种互作对籽粒产量影响较明显,其最大增加幅度可达3.55倍;本研究中最高籽粒产量是360 kg/hm~2氮肥处理下的华杂9号,达2 583.2 kg/h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合理施肥是保证冬油菜产量的重要措施。明确当前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导科学施肥。【方法】以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为例,于2017—2018年在全省冬油菜主产区进行农户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当前油菜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情况,并以全省冬油菜平均产量和平均施肥量为基准,采用Cate-Nelson方法(十字交叉法)评估冬油菜氮、磷和钾肥施用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以此探索冬油菜种植中施肥增产增效的主要途径。【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油菜种植中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59.0%。全省化学氮、磷和钾肥平均用量为160、63和65 kg·hm-2。总的来说,全省化肥平均用量更加趋于合理化,但是施肥分级结果表明全省依然存在氮、磷和钾肥施肥不足和过量的现象。全省化肥施用方式以人工施肥为主,机械化施肥比例较低。Cate-Nelson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全省仅有23.8%、20.2%和21.0%农户在冬油菜种植中实现了氮、磷、钾肥高产高效。这说明全省冬油菜种植中增产增效还有很大的空间。【结论】总的来说,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中化肥平均用量趋于合理化,但是在施肥方式、养分运筹和肥料品种上面还存在问题。在施肥方式上机械化施肥比例不足,仅为38.8%;在养分运筹上,虽然氮肥用量普遍实现了分次施用,但是以施用两次为主,与油菜养分吸收规律不匹配。除此之外,在施肥品种上存在偏施化肥,有机替代和轻简化施肥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甘肃省广大春油菜产区在推广双低杂交油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已占当地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比普通油菜品种提高20%-30%,油籽品质也有很大改善,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和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双低油菜的在实际生产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及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合理施肥是保证冬油菜产量的重要措施。明确当前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导科学施肥。【方法】 以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为例,于2017—2018年在全省冬油菜主产区进行农户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当前油菜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情况,并以全省冬油菜平均产量和平均施肥量为基准,采用Cate-Nelson方法(十字交叉法)评估冬油菜氮、磷和钾肥施用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以此探索冬油菜种植中施肥增产增效的主要途径。【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油菜种植中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59.0%。全省化学氮、磷和钾肥平均用量为160、63和65 kg·hm-2。总的来说,全省化肥平均用量更加趋于合理化,但是施肥分级结果表明全省依然存在氮、磷和钾肥施肥不足和过量的现象。全省化肥施用方式以人工施肥为主,机械化施肥比例较低。Cate-Nelson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全省仅有23.8%、20.2%和21.0%农户在冬油菜种植中实现了氮、磷、钾肥高产高效。这说明全省冬油菜种植中增产增效还有很大的空间。【结论】 总的来说,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中化肥平均用量趋于合理化,但是在施肥方式、养分运筹和肥料品种上面还存在问题。在施肥方式上机械化施肥比例不足,仅为38.8%;在养分运筹上,虽然氮肥用量普遍实现了分次施用,但是以施用两次为主,与油菜养分吸收规律不匹配。除此之外,在施肥品种上存在偏施化肥,有机替代和轻简化施肥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当前生产条件下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肥力现状,尤其是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以期为冬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5月在我国长江流域14个省(市)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采集油菜收获后耕层土壤样品430个,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以及中微量元素(有效钙、镁、硫、铁、锰、铜、锌和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油菜种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硼的分级指标,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油菜和旱地油菜)和产量水平(2 000 kg·hm~(-2)、2 000—3 000 kg·hm~(-2)和3 000 kg·hm~(-2))下油菜种植土壤的养分分布特征。【结果】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25.9 g·kg~(-1)、1.47 g·kg~(-1)、27.5 mg·kg~(-1)、131.1 mg·kg~(-1)、6.04、2 436.1 mg·kg~(-1)、225.7 mg·kg~(-1)、22.6 mg·kg~(-1)、212.3 mg·kg~(-1)、89.7 mg·kg~(-1)、3.84 mg·kg~(-1)、4.03 mg·kg~(-1)和0.45 mg·kg~(-1)。超过2/3田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土壤速效磷处于丰富、适宜和缺乏的比例各占1/3;而有63.8%田块土壤速效钾处于缺乏状态。对于土壤中微量元素,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有效钙和有效锌有8.4%和12.2%处于缺乏状态,而土壤有效镁、有效硫和有效硼处于缺乏的比例则分别为24.2%、36.0%和83.5%。长江流域上、中和下游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但各区域各养分的分布趋势相同。水旱轮作和旱地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水旱轮作油菜种植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明显高于旱地油菜。不同产量水平下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特征略有不同,高产(3 000 kg·hm~(-2))油菜种植田的土壤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硼含量明显高于低产(2 000 kg·hm~(-2))油菜田。【结论】整体而言,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呈上升的趋势,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硼缺乏的比例仍较大,有效镁和有效硫成为潜在的限制因子,因此在当前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生产中,应重视化肥的合理施用,做到稳施氮肥,增施钾肥和硼肥,局部区域如云南西部、广西北部和湖南南部应适当减少磷肥的投入,而在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北部同时应关注硫肥和镁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20.
专利文摘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2002年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达1.2亿亩以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面积仍在扩大,其中长江流域的冬油菜种植面积占85%以上。丙酯草醚和异丙酯草醚能有效防除油菜田中主要的单、双子叶杂草,在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繁缕、牛繁缕、雀舌草等为主的油菜区,一次性施药可解决油菜田的杂草危害,对当季油菜和后茬作物安全。与油菜田现有除草剂的品种相比,具有高效、低毒、对后茬作物安全、环境相容性好、杀草较广谱和成本较低等特点,填补了我国油菜田一次性处理兼治单、双子叶杂草除草剂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