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前,农民的四大收入来源中,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较小,已受到国家及各地区的重视。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当下,农民主要依靠土地来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从而增加农民的总体收入。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目前状况主要表现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基数小,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低;省内地区间农民财产性收入不平衡;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不同收入组之间财产性收入不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的改革,对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对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研究,分别对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土地流转权和收益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及增加农民财政性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如何挖掘各种潜能,多渠道地增加全市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我们深入四棵树乡、安广镇、两家子镇、新平安镇、舍力镇等5个乡(镇)共9个村,按照好、中、差之比为3∶4∶3的比例,共计对100个农户进行了收入情况调查。对当前大安市农民财产性收入情况、存在问题及如何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笔者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大安市的基本情况,并总结了大安市农民财产性收入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缩小差距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财产性收入是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积极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和财富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缩小农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现农民财产收入的有效持续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全国层面的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为对象,分析其时空特征,从区域因素、土地数量因素、资源禀赋因素3大方面深入探讨制约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保障农民土地完整的产权内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提高市场交易水平等建议,为农民增加土地财产性收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促进农民市民化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议题。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可部分抵消其市民化进程中的家庭成本、企业成本和政府成本。但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却面临许多制度困境,因此需要从制度规范的角度明确农民土地的物权属性、规范征地行为、创新农民"带地入城"规范、解决"农民公寓"或小产权房的市场准入问题、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农民土地财产权对接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綦江县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但绝对量少、比例小,来源也比较单一。"十二五"伊始,綦江县委、县政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渠道,出现了总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快速扩张的可喜局面。今后,还需通过创业兴财、融通生财、流转变财、大胆理财等形式,切实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振兴乡村必须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财产性收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提高其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分析近年来江苏省各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把全国农民财产性收入与江苏省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市场运行机制,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提高农民投资收益渠道的政策建议等以期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8.
"三农"即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人们关心的问题,其中"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重视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实情况下,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还相对较低,农民财产性收入量较小。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如何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根本性问题,而我同的农民收入普遍存在地区间不均衡、城乡差距过大、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阐述我同农民1993-2008年收入及其结构和各种收入增加前景的基础上,指出财产性收入增长的现状和增长重要性,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较少的原因,进而引出农民拥有的集体土地是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最后就宅基地财...  相似文献   

10.
杜一馨 《农学学报》2017,7(5):76-81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京郊农民财产性收入虽有一定提高,但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基于北京市2011—2015年农民财产性收入数据资料,并结合对京郊3个区县实证调查,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增长潜力。结果表明: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制度、集体分配制度、金融制度,以及农民财产拥有量、受教育程度、与增加财产性收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等。因此增加京郊农民财产性收入需要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和个人形成合力,通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盘活农村现有宅基地、创新农村金融模式等途径,让农民的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手中的钱财流动起来,共促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统计数据,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研究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下,对2011—2017年津京沪DG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天津农民增收面临的严峻形势,与京沪农民收入水平及结构差距。结果显示:短期内,增加天津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长远看,增加天津农民收入要突出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特别注重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最后,基于农民增收的宏观背景、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促进天津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对于天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董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98-12699
根据陕西省1997~2010年的统计数据,从区域、城乡、结构3个方面对陕西省农民财产性收入进行比较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研究农民财产性收入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增幅明显较缓,且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差距有持续拉大的趋势;除2001、2002年外,1997~2010年陕西省城乡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一直保持较大差额;陕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非常小,基本上不超过3%;陕西省农民财产性收入与总收入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数量,有利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任芳  谢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95-15697
基于统计数据,介绍了陕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民缺乏投资理财理念、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陕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较低的原因,并就如何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子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16-17117
从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小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财产性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通过调查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情况和现状,分析影响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原因,提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思考建议:一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扩展农民投融资渠道,三是完善农村住房和土地制度,四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机制。  相似文献   

16.
赵飞  张锦宗 《农学学报》2016,6(1):134-140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是,财产性收入尚未充分发挥其农村居民增收作用。研究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研究,借鉴国内外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研究分析了制约中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障碍因素,指出中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的不足,探寻今后中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研究思路:即从城-乡连续功能空间、城乡联动的视角研究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状况,探寻收入增加的机制及实现模式。这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尝试构建研究假设,引入在农民收入研究中较少采用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dinary least squares,简称OLS)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与常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农村"三权"抵押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三权"抵押贷款额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农民纯收入的增长,林权抵押较农房产权和农地承包经营权对农民纯收入的带动促进作用更大;重庆市"三权"抵押贷款额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农村"三权"抵押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促进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林权、农房产权、农地承包经营权;重庆市"三权"抵押贷款额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农村"三权"抵押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林权、农房产权、农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8.
望晓东  江华  魏玲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4):223-228
随着广东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鼓励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对如何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的研究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采用结构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及其差异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并重点分析财产性收入和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结构及其变化,论证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并进而深入分析制约其增长的一系列瓶颈因素,为实现农民土地财产的增收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苏南模式下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苏南地区"两个率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必须在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新苏南模式下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小,地区差异大,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增加苏南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又好又快"地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一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征地补偿和土地流转制度;三是要保障农民房屋的用益物权,培育农村房屋产权市场;四是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开发针对农民的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省内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笔者从收入来源角度解析了陕西省各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巩固和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多渠道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