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在石漠化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文章从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带来的危害、目前石漠化主要的研究方向、石漠化治理措施、石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石漠化治理的建议六个方面,进行石漠化治理的综合概述,旨在为石漠化治理和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石漠化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因开垦耕地出现的问题越发严重,而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环境问题的制约。在石漠化的治理中,人工造林是最基本的政治手段。文章中从现今环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林业的效用对石漠化治理工程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石漠化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虽然自然环境因素是其形成的基础,但是人为因素才是诱因和主导因素。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石漠化也在加剧。我国的石漠化分布较为集中但问题严重,这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文文化关系密切。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石漠化问题并采取人为干预手段进行治理,收获了一定成果。本文通过对石漠化问题的分析,就人为干预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加以谈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治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大工程。在纵览国内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概述了喀斯特石漠化的概念、治理模式、治理措施、治理效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指出积极探寻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创新研究方法,培养新的农村经济增长极以及建立喀斯特石漠化发生的相关信息系统等,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石漠化治理正面临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石漠化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石漠化治理指明了方向,二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随着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对治理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为石漠化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近几年开展石漠化科学研究和防治试点工作,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因而在当前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有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56-15857
石漠化治理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生态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喀斯特生态重建历史的机遇期。回顾和总结了过去20年石漠化治理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贵州石漠化治理工程应定位为"生态贵州、和谐贵州、绿色经济"这一主题,石漠化治理的实质就是"生态文明",并指出走生态文明之路必须发展绿色经济,然后指出了今后重点要优先发展的方向。该研究为推动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特别是国家目前已经将生态环境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岩溶地区的石漠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石漠化的治理更是显得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石漠化治理的经验、问题以及策略。希望对石漠化的治理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对巩固和加强广西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石灰岩地区而言,石漠化已经成为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如何遏制石漠化的发展,减少石漠化的危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马山县是广西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治理石漠化刻不容缓。分析了马山县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巩固和加强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的建设,以期为马山县的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与北方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并称我国的三大生态危害。缺水少土是石漠化地区植物种群发展面临的首要胁迫因子;藤本植物作为近几年石漠化荒山治理的先锋物种选择,在石漠化治理中表现出的显著成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重点讨论了藤本植物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优势及物种选择和应用途径,以期为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石漠化的综合治理,以喀斯特石漠化发育典型的重庆中梁山国家"AAA"级景区海石公园为例,详细阐述了已经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的一些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经济治理的优化模式,如石山绿化生态重建模式、喀斯特园林观光生态重建模式、特色种植生态重建模式等,并对这些生态经济治理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发展潜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今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尤其是在石漠化区退化生态系统的全面治理,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11.
毕节市七星关区是我国云贵高原石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概述了七星关区石漠化治理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治理工作的历史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七星关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难以改善,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行之有效的石漠化治理之路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本文以相关调研为依据,从安顺石漠化的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安顺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石漠化治理的难点以及对石漠化治理引领扶贫开发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石漠化的概念,并总结出石漠化最终作用于人类活动、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危害;从石漠化程度划分、石漠化分布、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及民生三方面评述了我国石漠化的现状;从根本因素和主要因素两方面阐述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西石漠化危害、治理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66-267
就中国国土面积而言石漠化面积并不大,仅占我国总面积的1.5%。但是对于西南贫困地区特别是广西省来说,面积较大,而且目前还存在229.36万hm2的潜在石漠化面积。大面积的石漠化对于靠种植业发展的地区都是一种灾难,特别是对广西这样的经济贫困、人口压力大、不合理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来说,石漠化的治理和防治任务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显得更为迫切与艰巨,已经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挑战。因此石漠化的防治工作将会是一项艰巨、长期的生态环境保卫战。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修复一直是脆弱的石漠化地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进行石漠化治理是减轻石漠化危害的重要举措。因此,积极探索石漠化治理工作思路,研究治理石漠化的可行性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石漠化现象为切入点,在概述石漠化的定义及成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治理石漠化的可行性措施,旨在说明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以期为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修复一直是脆弱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典型代表,分析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为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石漠化现象的产生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我国地方政府对于现阶段石漠化现象以及在相关地区人为地表植被破坏现象进行了大力的整治工作,来维持地表环境,防止石漠化的产生以及环境的继续恶化。而石漠化治理措施实施的同时也会给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毕节地区土地石漠化的不断加剧和贫困落后互为因果,在岩溶山区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从石漠化产生原因及目前治理状况的分析中探索出一条促进石漠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双赢”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7,(12):17-18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质结构特殊,熔岩地形导致石漠化问题严重。本文在分析岩溶区石漠化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石漠化恶化的根本原因,并结合生态国内优先原则,对其中的核心问题做出分析,提出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需要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尤其以生态功能的补偿和优化为先导,通过生态补偿、石漠化区域人口转移降低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深化生态治理理论,加大政府支持独立,以维护岩溶区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石漠化发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20.
石漠化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石漠化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草食畜牧业,既可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当地人民收入。通过对石漠化发展现状、发展原因及治理措施等进行综述,从而分析探讨石漠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