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脆红李原产于四川省乐山市,于2009年引入贵州地区种植栽培,脆红李的属性中庸,树冠呈自然开心形。自引进后,脆红李在贵州地区的栽培表现较好。脆红李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较宽松,对于树形结构要求在修剪时采用相应的原则进行,从施肥的角度来讲,脆红李每年施肥三次并辅助根外追肥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脆红李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南平地区脆李品种资源,增加品种选择,错开不同熟期,以实现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近年从四川宜宾引进闽北种植的青脆李、五月脆、茵红李、脆红李等4个优良脆李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物候期观察和果实性状等综合测评。结果表明,4个脆李品种均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生长良好且能正常结果。五月脆6月上旬成熟,成熟期最早。茵红李、青脆李在7月上旬成熟,丰产,品质优良。脆红李在8月上旬成熟,果小,有采前落果现象。引种表现及评价结果可作为4个脆李品种引种推广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脆红李是四川特色优质产品,随着重庆市果林产业项目的调整,脆红李的种植面积扩大,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本文就重庆市脆红李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脆红李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实现果树高品质、高产、高收益的目的,同时探讨脆红李的发展前景,以期更好地发展重庆市的果林产业。  相似文献   

4.
脆红李(Prunussalina),树势中庸,肉质脆,味甜,核小离核,可食率96.8%,晚熟,耐贮运,抗逆性强,自然结实率高。嫁接苗定植3年后即投产,5年成年树株产15公斤左右。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脆红李在我省李树中成为产业脱贫的当家品种。正安县脆红李种植面积已达18600亩,但就整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栽培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操作不细致、树体和果实病虫害越来越重等问题。为提高种植水平,助力产业脱贫与乡村振兴,本文从脆红李高产栽培技术入手,讨论脆红李主要病虫害防治,希望可以实现高产稳产,让果农增收。  相似文献   

5.
<正>脆红李皮脆肉甜,成熟果实紫红色,固名脆红李。脆红李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较强。8~9月份成熟,属中旬熟伏季水果。每亩果园产量在1000~1500千克,产值在5000元以上。脆红李已成为广大果农增收致富的特色项目,发展脆红李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脆红李是我国四川省九寨沟地区较为传统的水果种类,栽培面积近几年显著扩大。成熟期一般集中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比其他地区大约晚半个月至一个月,具备明显的反季节优势,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栽培管理也更为简单。本文对脆红李的栽培管理技术展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贵阳市经果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地大地村和马寨村栽种了200公顷脆红李,根据近年来栽培管理技术结合脆红李在该地区性状,特拟定栽培技术作如下介绍,指导农户进行栽培管理,同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适于贵州印江的脆红李栽植、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脆红李皮脆肉甜,成熟果实紫红色,固名脆红李。由于甜香适口,品质优良,被广大消费者视为李中精品。脆红李主产于四川乐山峨眉山的山丘地区,具有地方特色优良特性,其抗寒、抗旱、抗病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省阿坝州茂县6 a生脆红李园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设置18组配方施肥方案,研究了配方施肥对脆红李果实品质及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试验处理均对脆红李果实品质有促进作用,其中基肥施入干鸡粪5.50 kg/株+过磷酸钙2.50 kg/株+硫酸亚铁0.13 kg/株,萌芽肥施入尿素0.60 kg/株+速效硼0.120 kg/株,壮果肥施入磷酸一铵0.70 kg/株+尿素0.20 kg/株,采前肥施入硫酸钾1.25 kg/株效果最佳,使脆红李果实单果重、横径、纵径、硬度分别提高了80.90%、18.42%、24.67%、26.04%;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29.62%,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含量分别提高了26.35%、14.55%和111.20%。因此,配方施肥可有效改善高原藏区脆红李果实品质及果园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1.
脆红李皮脆肉甜,成熟果实紫红色,固名脆红李。由于甜香适口,品质优良,被广大消费者视为李中精品。脆红李主产于四川乐山峨眉山的山丘地区,具有地方特色优良特性,其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较强。8-9月份成熟,属中晚熟伏季水果,它填补了市场少果的空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产品不愁销路。目前,当地市场价格每千克5~10元,每亩(1亩=1/15ha)果园产量在1-1.5t,产值在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冰脆李是叙永县赤水河流域的地方李子品种,年种植面积较大。本文在对近几年来冰脆李发生大面积红点病的原因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冰脆李红点病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脆红李皮脆肉甜,成熟果实呈紫红色,故名脆红李。它被广大消费者视为李中精品。主产于四川峨眉山市的山丘地区,具有地方特色,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强。8-9月成熟,属中晚熟伏季水果。它填补了市场少果的空缺,产品不愁销路。目前当地市场价格每千克5~10元,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1000—1500千克,产值5000元以上。栽培脆红李已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特色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王训 《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15-115
水稻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以来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的发展,人民对水稻质量、产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分析,为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提供了思路,对贵州省桐梓县水稻生产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福安大红李开展授粉树配置、砧木选择、整形修剪、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福安大红李的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是贵州中部的一种重要水果,其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品种相对单一,造成鲜果供应期比较集中;本研究主要对盘江酥李、盘江酥李早熟株系、盘江酥李晚熟株系、青脆李和脆红李五个不同成熟期李资源进行品质分析,以期为贵州中部地区李品种改良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李资源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和Vc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11.93%~13.10%、9.67%~11.88%、0.377%~0.58%、2.35%~2.87%。盘江酥李早熟系和青脆李较盘江酥李品质较差,脆红李和盘江酥李品质相近,盘江酥李晚熟系较盘江酥李品质好,因此,脆红李和盘江酥李晚熟系可在黔中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青脆李’是四川、重庆、贵州和陕西主栽的李品种之一,其果实清脆爽口,酸甜适度,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脆李果实,软化速度快,货架期短,严重制约着脆李产业的发展。本文研究不同成熟度‘青脆李’其采摘品质及常温贮藏期间主要指标的变化,确定其最佳采收期,为‘青脆李’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研究表明: 七分熟果实与八分熟、九分熟和十分熟果实相比,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单果重最低、硬度和可滴定酸(TA)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高,果实翠绿,常温贮藏期间能维持较高的硬度;九分熟和十分熟果实TSS含量和单果重最高,硬度和TA含量最低,叶绿素含量高,类胡萝卜素含量低,果实已不再呈现翠绿色,贮藏期间果实软化速度快;八分熟果实TSS 和TA含量与成熟果实接近,果实颜色翠绿,贮藏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风味;八分熟‘青脆李’果实为贮藏最佳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野生李用于巫山脆李砧木的适宜性,本研究对山樱桃、毛桃、野生李和山杏4种砧木嫁接巫山脆李后的成活率、酶活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桃和野生李砧木嫁接苗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嫁接口愈伤组织中SOD和POD酶活性、亲和性相关基因表达量方面显著高于山樱桃和山杏两种砧木嫁接苗.毛桃和野生李砧木嫁接苗的叶片比叶鲜质量、干质量和砧穗间愈伤组织中不亲和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山杏和山樱桃砧木;与山杏和山樱桃相比,毛桃和野生李嫁接口愈合状况良好,无明显不良生长现象.因此,巫山脆李与野生李和毛桃砧木亲和性较高,相对来说,野生李的嫁接亲和性更高,可用于巫山脆李的替代性砧木.  相似文献   

19.
曹建萍 《乡村科技》2019,(12):11-13
在"两山论"的指导下,巫山脆李产业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但是,巫山脆李产业在长远规划、产业链条、科学管护、人才保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立足这些突出问题,积极探寻促进巫山脆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青脆李是峨眉山市李树优良品种,为1991年由峨眉山市果树站与川主乡农业服务中心等科技人员从峨眉青皮李实生苗中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经过10多年的选育、栽培观察,性状稳定,表现出早熟、抗病、优质、丰产。截止2002年,栽培面积已达300公顷,现将其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