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五河县小麦晚(迟)播的原因及实践情况,总结了晚(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改善五河县小麦晚(迟)播技术水平,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晚播小麦的成因以及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总结了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晚播小麦的栽培。  相似文献   

3.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分析了晚播小麦低产成因,总结了晚播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晚播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分析了晚播小麦低产成因,总结了晚播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晚播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晚播小麦的优劣势进行分析,针对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提出选用耐迟播品种、加大播种量、提高播种质量、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实践证明,晚播小麦中晚期合理应用叶面肥,能促进小麦健壮生长,提高晚播小麦产量。为验证不同叶面肥在长葛市晚播小麦上的应用效果,2018—2019年,长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特安排该试验,旨在了解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能够改善品质、增加产量的叶面肥品种,为长葛市晚播小麦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长葛市长兴区孟庄村,北纬34°15′25.25",东经113°46′43.38  相似文献   

7.
小麦特晚播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茬口安排及天气等原因,上海市崇明区小麦播期被迫推迟,甚至出现了特晚播小麦。为确保特晚播小麦高产超高产,介绍了特晚播小麦的概念及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的基本理念,同时提出了小麦特晚播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小麦适期晚播获高产的措施,即选用优良品种、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相结合、适当提高播种量、机械化种植与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等,同时阐述了小麦适期晚播获高产的启示,以供小麦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翼城县主要是玉米茬、棉茬等。例如,回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23日至10月8日;而上述前茬作物的收获期是在10月中下旬,由于茬口晚,播期迟,从而形成晚播小麦。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10.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以往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措施的探讨,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总结出了选用良种,以种补晚;适量播种,以密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科学施肥,以肥补晚;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沟系配套,以管促苗;防治病虫,以药保苗等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2021年山东省邹平市受到严重秋汛影响,小麦大面积晚播,影响下一年的夏粮生产。对邹平市不同地域不同播期的晚播小麦田进行管理技术调查分析,总结冬小麦晚播管理措施,以期提高农户对晚播麦田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确保晚播麦田稳产丰收。  相似文献   

12.
小麦晚播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成为制约我国小麦生产的关键问题,在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这一矛盾尤为突出。旨在通过归纳稻茬小麦晚播定义依据,总结稻茬小麦晚播原因及高产限制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为稻茬晚播小麦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提高,晚播小麦的面积逐渐扩大,而小麦地膜覆盖是解决晚播小麦冬前积温不足的突破性栽培技术措施。为了提高晚播小麦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和探讨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我们于1984年10月布置了小麦地膜覆盖不同揭膜期试验。一、试验方法试验设置在三门峡市会兴乡山前村,试验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无水浇条件,前茬绿豆与夏谷间作,绿豆亩产七十五公斤,谷子亩产一百五十公斤。前茬作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晚播条件下种植的小麦品种,特进行了晚播小麦品种特征特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晚播小麦的生育进程前期起步晚,抽穗期较大面积生产晚1~2 d,后期生长平稳,成熟期与大面积生产基本一致,全生育期缩短。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晚播小麦的群体茎蘖动态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茎蘖高峰;而晚播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呈上升趋势。结合产量因素,在迟播条件下,获得高产的小麦品种的叶面积指数也较高。综上,在晚播条件下,淮北地区晚播小麦种植应选择分蘖能力强、后期灌浆速率快、干物质积累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在三河市,晚播小麦主要是指在10月5-10日左右播种的小麦,该项播种技术适合三河市的气候环境,能够与夏季玉米晚收技术相适应,实现在不影响小麦生长的情况下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晚播小麦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前茬作物收获时间和土壤墒情影响下而不得不推迟小麦播种时间。晚播小麦栽培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我们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6.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种植技术是指小麦种植因各方面原因而导致错过最佳播种时间,无法适期播种,在播期延后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该文介绍了晚播小麦的生长特点,并具体介绍了优选良种、增施肥料、适当增加播量、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促弱转壮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技术要点,以期确保小麦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7.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种植技术是指小麦种植因各方面原因而导致错过最佳播种时间,无法适期播种,在播期延后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该文介绍了晚播小麦的生长特点,并具体介绍了优选良种、增施肥料、适当增加播量、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促弱转壮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技术要点,以期确保小麦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使晚播小麦获得高产,探索了小麦在晚播条件下不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月中下旬晚播情况下,小麦的播种量以12.5~15kg/667m2为宜,并总结与完善了一套适合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晚播是小麦增产的障碍性因素之一。在大面积生产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使部分麦田误时晚播。一般年份全省小麦晚播面积约占10~20%,如遇干旱、雨涝,晚播面积会更大。1983年我省小麦播种期间阴雨连绵,晚播面积达60%左右。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了生产上的“拉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南阳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由于遭遇灾害天气造成秋作物晚收、晚茬(红薯、棉花等)秋作物收获较晚以及播种期出现干旱、雨涝等不利情况等原因,致使每年南阳市都有一定面积的晚播小麦。为了探索晚播小麦在南阳市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特点,研究救灾应对措施,2011~2012、2012~2013年南阳市连续两年安排进行了弱春性品种为主的小麦品种不同播期晚播试验,从试验结果情况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麦晚播只要技术措施和管理跟得上,在不影响南阳市下茬秋作物在适期内播种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不错产量。因此,2013~2014年在前两年开展小麦品种晚播试验经验的基础上,组装出晚播小麦综合配套技术,继续开展了小麦晚播试验,现将今年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