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利用大棚、遮阳网、温床、塑料泡沫等设施进行蔬菜栽培,可以一年四季进行蔬菜生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但是在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等问题,进而影响到蔬菜产量和品质,而要想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和品质,就必须对设施菜地土壤进行有效改良。就设施菜地土壤改良技术作了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棚连续种植黄瓜,容易出现品质下降、产量下降等现象,而部分种植者盲目采用增加农药化肥用量来应对,结果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盐渍化等连作问题。甲壳素在农业上具有农药、肥料双重功能,可以作为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针对大棚连作黄瓜品质降低、产量下降问题,本研究在温室大棚连作黄瓜品种935的生产中,开展了甲壳素灌根试验。结果表明,甲克素灌根处理比对照植株株高增加23.96%,产量增加30.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3%。由此可见,甲壳素可以改善黄瓜品质,提高产量,防控温室大棚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3.
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往往由于浇水不当造成病害。而且浇水量大,造成土壤板结。费工耗电,成本高,产量低,产品质量差。近几年辽宁各地农民引进膜下软管微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从实际应用看,这项技术适合于棚室的各种蔬菜、果树及露地西、甜瓜等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4.
连续多年种植蔬菜,老菜地土壤环境劣化,病虫危害日趋严重,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作者对上海市金山区不同连作年限的老菜地进行了土壤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逐渐降低、含盐量逐渐升高,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逐渐提高,细菌和放线菌含量逐渐降低、真菌含量逐渐提高。由此可见,蔬菜常年连作可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内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养分严重失衡,真菌引发的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且连作年限越长土壤劣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的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日益扩大,蔬菜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但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和管理上的盲目性(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高度地集约化种植等)及蔬菜种植品种相对单一等原因造成保护地土壤生产力退化现象(如土壤板结硬化、酸化、盐渍化、根结线虫病及土传病害等)日趋严重,导致蔬菜产量和效益降低,或为解决连作障碍而投入大量农药使蔬菜的食用安全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导读:苏北沿海地区设施蔬菜土壤障碍已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灌溉、耕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针对现行生产上防治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措施过于笼统、纷杂和落后问题,提出了土壤酸化板结、土壤次生盐渍化、根系分泌物、土壤病虫和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等方面分类治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棚蔬菜生产属高投入高产出、人为调控能力较强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大棚连年种植蔬菜时,广大菜农为获得高产只注重施肥,而忽视对土壤的管理等问题,特别是盲目施肥现象,使大棚土壤日趋酸化和不同程度恶化而危及蔬菜高产优质,并已成为摆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及菜农面前的一大难题。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及合理的施肥手段解决大棚土壤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大棚蔬菜持续高产优质。1大棚土壤存在的问题1·1土壤酸化大棚蔬菜在形成产量时从土壤中吸收并移走大量中性和碱性的营养物质,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使土壤向酸化趋势发展。据我们调查和对蔬菜土壤的分析化验,大棚蔬菜普遍存在过量施肥现象,大棚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很多大棚ph值已降至6以下,致使生理病害发生严重。钙、镁、硼、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引起脐腐病、畸形果、茎裂、花而不实等生理病害呈多发趋重态势,青枯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重。1·2土壤盐渍化据调查在连续栽种蔬菜3年以上的大棚中,土壤可溶盐积累问题已经较严重,土壤一干燥地表就变成白色,出现白色结晶,表明积盐量已相当高,地表面长出绿苔,表明盐分浓度已很高。导致蔬菜受害最初表现生长矮小,产量降低,严重者不能立苗、植株枯萎或绝产。土壤盐分的积累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存在着大量使用化肥、土壤酸化、微量元素缺乏、土传病害严重、硝酸盐含量增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浦东新区园艺场采用大棚番茄-玉米-青菜一年三茬种植模式,实现了蔬菜作物的合理轮作,适合在新、老蔬菜基地推广。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蔬菜土壤酸化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反季节栽培,近年来在蔬菜种植区面积大量发展,对我国的蔬菜供应及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几年过后,温室和大棚种植总会出现僵苗、死苗、叶片焦枯、落花落果、果实畸形等症状,土壤表面则表现泛白拟似盐霜,土壤表面泛红,土壤表面泛绿,土壤板结坚硬,通透性差,  相似文献   

10.
蔬菜是人们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蔬菜品种选择土壤消毒,施肥、灌溉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是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策略。本文介绍了在大棚种植的过程中的丰产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促进种植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限大棚土肥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棚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养分不平衡、土传病害等诸多问题日趋显现,从而严重影响蔬菜产量。科学土肥调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控制病虫及线虫数量等,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可作为实现大棚蔬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根据不同年限大棚的土壤特点及各棚的不同情况和条件,选择最佳的土肥管理方案,可维持蔬菜高产优质和大棚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棚作物面积迅速发展,但由于大棚的特殊生产环境和施肥上的不合理,使大棚土壤酸化盐化和作物生理缺素日益突出,影响蔬菜瓜类作物生长、产量及品质,如何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条件下的合理施肥水平,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成为当前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霄 《中国果菜》2019,(7):41-44
为解决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种植模式单一、连作障碍严重、品质下降等问题,在夏季日光温室种植闲置期,种植一茬草菇,收获后,栽培料经耕作成为后茬蔬菜生产的有机肥料。本试验测试了菜菌轮作措施对土壤、蔬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0%;土壤容重减少5%左右,交换性钙含量增加70%,能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pH值约1.0,减轻土壤酸化问题。此外,土壤环境的改善和地力的提高,可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提高蔬菜品质,同时增加黄瓜的产量和效益,增收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曹继军 《果农之友》2023,(9):6-8+21
针对葡萄种植生产中有机肥过量施加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微生物活性下降和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2022年在单县李田楼镇邵庄村葡萄种植基地以6年生葡萄品种玫瑰香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5个处理,探究不同有机肥对葡萄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无机肥相比,施用生物菌发酵羊粪有机肥、活性菌发酵鸡粪有机肥、猪粪有机肥和牛粪有机肥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使用活性菌发酵鸡粪有机肥处理的效果最优。试验结果可为我国山东地区大棚葡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平凉市苹果种植产业规模较大,苹果也占据了水果市场的很大份额。在苹果种植期间,土壤环境条件直接影响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如今很多苹果园中的土壤出现板结、酸化等问题,土质严重下降。为改善这一问题,广泛应用土壤调节剂,通过田间试验来分析土壤调理剂对苹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能够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p H值,促进苹果品质和产量提升,使苹果糖度提高0.7%,酸度降低0.05%,增产7.95%。因而证明,合理应用土壤调理剂,能够促进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对于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蔬菜种植技术研究,并防范病虫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露天种植环境不同,大棚栽培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条件下,湿度大、温度高通风不畅,容易诱发各类病虫害,使蔬菜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本文以大棚蔬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棚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旨在为大棚蔬菜种植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设施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以浙南地区常年种植水稻田块、常年大棚种植番茄田块及水稻—大棚番茄轮作田块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p H、土壤电导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棚常年连作番茄田块比较,轮作田块使土壤p H上升了0.9,土壤电导率下降了66.2%,土壤中水溶性总盐含量下降了64.7%。轮作后每667 m2番茄产量提高8.3%,效益增加14.2%,说明番茄与水稻轮作可明显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缓解土壤酸化,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取江苏省昆山市连年旱作大棚,研究了大棚蕹菜淹水栽培前后耕作层土壤盐分及pH值的变化,并与常规旱作栽培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土壤淹水栽培后,耕作层土壤水溶性盐总量降低了80.9%;Na~+、Ca~(2+)、Mg~(2+)、K~+含量分别下降了42.9%、16.2%、4.5%、27.5%;土壤pH值较常规旱作栽培少降了0.17。说明大棚种植水生蔬菜可明显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缓解土壤酸化,水旱轮作对改善设施土壤盐渍化及土壤酸化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栽培蔬菜的温光环境、土壤环境等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尤其是施肥技术,将会使土壤条件恶化,对蔬菜生产造成不良影响。每到保护地蔬菜换茬之际,菜农朋友不知如何进行选择及施用肥料才能实现蔬菜高产和延长保护地持续高产时间,减缓保护地土壤疲劳现象的发生。为此笔者针对蔬菜保护地土壤及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施肥建议。1保护地土壤存在的问题保护地土壤酸化、盐渍化及碳氮比失调同时发生,并随种植年限延长日趋严重;保护地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土壤,其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土壤供钙强度随种植年限的递增逐渐增加,但土壤钙容量却在逐渐减少;表层土壤紧实板结,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低于露地土壤;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及根部病害(根疫霉病菌、枯黄萎病菌、立枯病菌、菌核病菌等)发生有加重的趋势。2保护地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肥料施用不合理、不对路,或片面强调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施用,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用含盐量较高的肥料,或过量施肥等造成土壤板结引起肥害、盐害和造成生理性病害及根部病害加重等。如:片面使用氮肥造成蔬菜生长前期氮钾比例失衡,中后期脱肥,影响蔬菜健康生长和产量下降。老...  相似文献   

20.
大棚温室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增加,蔬菜大棚栽培发展势头迅速,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随着大棚栽培时间的增长,大棚内土壤盐分不断积累,盐害逐年加重,既降低蔬菜产量,又降低蔬菜品质,严重影响大棚效益。根据对江苏常州郊外的千(亩)大棚蔬菜的调查,凡种植三、四年以上土壤,均程度不同地产生盐渍害,有必要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