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考泡桐是淮北平原砂姜黑土直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造林质量,提高林业经营与决策的科学水平,开展了该区兰考泡桐立地类型划分,立地质量评价及生长模型的研究。通过调查该立地上兰考泡桐的生长情况,应用数量化理论筛选该类土壤影响兰考泡桐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了9个立地类型。应用Richards函数为导向曲线,以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评价指标,导出了地位指数模型,编制了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实现了有林地与无林地的统  相似文献   

2.
采用设置样地调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气候因素从影响兰考泡桐生长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对黄淮黄平原兰考泡桐进行了气候生态区划,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可划分为黄泛平原,淮北平原和海河平原3个气候生态区,由于这3个气候生态区在水热因子上的差异,导致兰考泡桐在生长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1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种间杂交试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①白花泡桐×兰考泡桐的自然接干性状在杂种F1无性系水平上存在广泛而明显的遗传变异性。②白花泡桐×兰考泡桐的正反交试验揭示了4对假二叉分枝相对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无正反交效应的特性。③除通直度性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其余的自然接干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差异性。④自然接干性状在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1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⑤大多数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1无性系在胸径性状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少数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1无性系在绝大多数自然接干性状上都有显著性差异。⑥接干材积因子、主干材积因子和主干平均削度因子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其总贡献率为77.09%。⑦pfe12和pfe10是参试无性系中自然接干性表现最好的二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开展了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变异模式、自然接干类型、自然接干优劣性、变异差异性、主成分结构、主成分贡献率、相关性模型、生长杂种优势、速生性、广义遗传力、遗传增益和样木干形上都完全相同或大体相似,而没有本质性差别.②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是泡桐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性状.③白花泡桐×兰考泡桐,与泡桐杂交育种史上应用最多和育种成就最大的种间杂交组合:毛泡桐×白花泡桐,具有同等重要的杂交育种意义.④在泡桐的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多世代遗传改良中,必须同等对待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而纠正过去长期忽视白花泡桐×兰考泡桐的杂交育种倾向.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不同种类泡桐木材的色泽质量,研究了兰考泡桐、楸叶泡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的亮度、变红度、变黄度、总色差和白度等指标。结果表明:4种泡桐的5项指标均差异显著,其中最直接反映木材色度的亮度和白度均为白花泡桐>楸叶泡桐>兰考泡桐≥毛泡桐,反映木材色度综合变化的总色差指标则为兰考泡桐≥毛泡桐>以楸叶泡桐>白花泡桐,反映木材色度的变红度为兰考泡桐>白花泡桐>楸叶泡桐>毛泡桐,变黄度为楸叶泡桐>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毛泡桐。综合确定,4种泡桐的材色以白花泡桐最优,楸叶泡桐次之,再次为兰考泡桐和毛泡桐,其亮度与白度比楸叶泡桐高4%~5%,比兰考泡桐和毛泡桐高8%~9%。变红度白花泡桐与楸叶泡桐的变动误差小,分别为1.76和1.91,毛泡桐与兰考泡桐分别为2.28和2.12;白花泡桐变黄度适中,比楸叶泡桐低3%,比兰考泡桐和毛泡桐分别高2%和14%;白花泡桐总色差最小,比楸叶泡桐低10%,比兰考泡桐和毛泡桐均低18%。  相似文献   

6.
<正> 泡桐具有分布广,繁殖容易,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的特性,是我国著名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也是我县广大群众喜爱的主要树种。为了更好地发展林业生产,给适地适树栽植泡桐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泡桐生长和土壤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整理如下:泡桐在我县共有四种,即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揪叶泡桐(P.catalpifolia Gong tong SP.n-od)、兰考泡桐(P.elongata S.H.Hu)、毛泡桐(P.tomentosa Steudel),其中以兰考泡桐为最多。  相似文献   

7.
通过蛋白质单向凝胶电泳对泡桐属7种1变种1变型─毛泡桐(Paulouniatomentosa)、川泡桐(Paulowniafargesii)、山明泡桐(paulownialamprophylla)、鄂川泡桐(PaulowniaalbiphloeaZ.Y.ZhuNov.sp)、南方泡桐(PaulowniaaustralisGongTong)白花泡桐(Panlowiafortunei)、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成都泡桐(PaulowniaalbiphloeaVar.ChengtouensisZ.H.Zhu)、白花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f.albaZ.X.ChengetS.L.Shi)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泡桐属宜分为三个组:白花泡桐组(白花泡桐、白花兰考泡桐)、南方泡桐组(南方泡桐、成都泡桐)、毛泡桐组(毛泡桐、川泡桐、鄂川泡桐、山明泡桐、兰考泡桐)。  相似文献   

8.
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开展了白花泡桐&#215;兰考泡桐和毛泡桐&#215;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白花泡桐X兰考泡桐和毛泡桐&#215;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变异模式、自然接干类型、自然接干优劣性、变异差异性、主成分结构、主成分贡献率、相关性模型、生长杂种优势、速生性、广义遗传力、遗传增益和样木干形上都完全相同或大体相似,而没有本质性差别。②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白花泡桐&#215;兰考泡桐和毛泡桐&#215;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是泡桐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性状。③白花泡桐&#215;兰考泡桐,与泡桐杂交育种史上应用最多和育种成就最大的种间杂交组合:毛泡桐&#215;白花泡桐,具有同等重要的杂交育种意义。④在泡桐的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多世代遗传改良中,必须同等对待白花泡桐&#215;兰考泡桐和毛泡桐&#215;白花泡桐,而纠正过去长期忽视白花泡桐&#215;兰考泡桐的杂交育种倾向。  相似文献   

9.
<正> 豫林一号泡桐是1975年采用山东白花泡桐一年生实生苗群体根系进行繁育,筛选出的优良植株无性系。经过八年的选育和区域性对比试验结果证明:它较我省主栽的兰考泡桐具有多种优良特性。最突出的烤夺点是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现己在获省难县、  相似文献   

10.
以6种泡桐的3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对其木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及壁腔比的显微镜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泡桐木纤维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兰考泡桐木纤维最长,95-02与南方泡桐木纤维最宽,95-02与毛×白33木纤维壁最厚,毛泡桐木纤维腔径最小,兰考泡桐木纤维长宽比最大,毛泡桐壁腔比最大.这些木纤维特征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兰考泡桐幼苗稳态矿质营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通过在温室内对兰考泡桐实生幼苗营养的试验.结果表明,稳态营养能按指数增长地供应营养物;幼苗每天相对生长速率、生物量增加及其分配、营养物利用率等均明显地优于传统营养.揭示出稳态营养为生理学及生态生理学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手段,为施肥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讨了影响泡桐苗木CO_2交换的部分内外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泡桐种类光合能力有异,豫杂一号泡桐和兰考泡桐从光合能力上显示出杂种优势;(2)CO_2交换因叶子发育时期而改变,幼龄叶片光合能力弱、呼吸强,叶绿素含量低、叶绿素a/b 值大;(3)Co_2交换受气孔开张所调节,气孔开张程度因水分状况而改变,豫杂一号泡桐对水分敏感程度高于母本毛泡桐,低于父本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对水分最为敏感。对泡桐育种亲本选择依据、良种鉴定指标和栽培的水分管理措施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用常规方法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与侧芽和与枝条相比 ,具有较强的保水力 ;顶芽RWC在入冬前后下降幅度较大 ,与旬平均低温呈显著正相关 ;侧芽RWC与枝条RWC较顶芽RWC与枝条RWC为相关 .水分胁迫可能是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死亡的原因之一 .此外 ,对不同条件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顶端苗干不同条件下的失水速率 ,与顶芽有关的物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常规方法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兰考泡桐苗木顶芽与侧芽和与枝条相比,具有较强的保水力;顶芽RWC在入冬前后下降幅度较大,与旬平均低温呈显著正相关;侧芽RWC与枝条RWC较顶芽RWC与枝条RWC为相关.水分胁迫可能是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死亡的原因之一.此外,对不同条件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顶端苗干不同条件下的失水速率,与顶芽有关的物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液体、固体和固液双层介质处理预培养时间不同的兰考泡桐二倍体幼苗叶片,叶柄和茎段后,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体外植株再生,得到了兰考泡桐的四倍体植株.结果表明,固液双层介质处理兰考泡桐叶片四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23.4%.显微镜观察诱变植株根尖染色体数为2n=4x=80,四倍体幼苗较二倍体幼苗叶片大而厚、叶色深,气孔大,生长更为健壮.  相似文献   

16.
杨哓娟 《北京农业》2012,(21):12-13
以兰考泡桐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抗氧化剂对兰考泡桐芽诱导和褐化的影响,在附加PVP和Vc的培养基上,当PVP浓度为7.0g/L时,芽诱导率最高,达到了81.85%,适宜浓度的DTT能够促进兰考泡桐叶片芽的诱导,芽诱导率最高的DTT浓度是10.00mg/L。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文对兰考泡桐、秋叶泡桐、白花泡桐、毛泡桐的径、弦面抗劈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兰考泡桐、秋叶泡桐、白花泡桐、毛泡桐的径面、弦面抗劈力均值均不相等,其中以白花泡桐值最大,径面抗劈力均值为13.62N/mm,弦面抗劈力均值为13.97N/mm;兰考泡桐最小,径面抗劈力均值为10.81N/mm,弦面抗劈力均值为10.59N/m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泡桐种间,径面抗劈力和弦面抗劈力均有极显著差异;种内,径面抗劈力与弦面抗劈力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32)P与~(86)Rb对泡桐丛枝病病枝叶吸收磷钾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对5种泡桐当年生正常实生苗进行了示踪试验,结果发现,抗病的种(如白花毛泡桐)吸收的磷少钾多,感病的种(如兰考桐)吸收的钾少磷多。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甘肃兰考泡桐、湖北毛泡桐、湖南白花泡桐、河南兰考县的兰考泡桐、山东楸叶泡桐和山东豫林泡桐的不同干位、盘位的颜色指标,对其亮度、变红度、变黄度、总色差和白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泡桐的顶部材色质量最优,中部优于底部;顶部亮度的平均值为65.82,比中部高1%,比下部高3%;顶部的白度平均值为62.37,比中部高1%,比下部高3%;顶部的总色差最小,变红度最大,变黄度适中。湖南白花泡桐心材和中材材色相差不大,甘肃兰考泡桐心材较优,其它4种泡桐边材较优。干位、盘位的5种材色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豫杂一号泡桐是我校蒋建平校长等以毛泡桐为母本,白花泡桐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杂交组合。已在我省10个地区20多个县市和全国10多个省区试种,总株数在20万株以上。其主要优良特性表现为:1.速生豫杂一号生长迅速,树势旺盛,在同样条件下,2~4年生幼树高比同龄兰考泡桐高20%,胸径高20%~30%,材积高30%~40%;比同龄父母本平均树高14.9%,胸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