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芽肥施期对再生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生稻因其具有生长周期短、投入少、成本低、米质优等特点,中稻一再生稻生产成为西南稻区的主栽模式。本研究针对优质高产杂交稻品种渝香203,特别探讨了促芽肥施期对再生稻的萌发、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期施促芽肥对提高再生稻再生力、增加叶面积、提高再生稻产量方面效果明显。这为优化再生稻栽培技术,推广渝香203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笔者设计研究了一种适宜于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专用收割机。该专用收割机的割台包括切割机构、机架、偏移机构和升降机构。该收割机装备总重量120 kg,收割效率为400~534 m2/h,较人工收割效率提高8倍以上,可在20 cm深度的水田中正常行走收割稻谷。田间试验表明,本研究试制的专用收割机对头季稻稻桩的碾压率低于10%,较久保田PRO688Q型收割机对稻桩的碾压率降低35%。采用本研究试制的专用收割机收获的12.4 hm2 渝香203再生稻示范片平均产量为3.54 t/hm2,较久保田PRO688Q型收割机收获的6.0 hm2 渝香203再生稻示范片平均产量增加27.34%,在川渝中稻—再生稻种植区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稻-再生稻-油菜三熟制高产高效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中稻、再生稻、油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是重庆市开县的晚秋生产重点作物,同一水稻品种的再生稻稻米品质明显优于中稻稻米,为了突出区域特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中稻、再生稻两季产量,针对重庆市开县的地域生态特性,主要从稻田选择、育秧技术、大田管理、病虫防控、稻草还田、再生季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中稻-再生稻的栽培措施,得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中稻-再生稻增产增收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稻- 再生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是重庆市开县的晚秋生产重点作物,同一水稻品种的再生稻稻米品质明显优于中稻稻米,为了突出区域特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中稻、再生稻两季产量,针对重庆市开县的地域生态特性,主要从稻田选择、育秧技术、大田管理、病虫防控、稻草还田、再生季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中稻-再生稻的栽培措施,得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中稻-再生稻增产增收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南昌市新建区中稻+再生稻栽培模式的示范概况,总结了该模式下中稻、再生稻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稻—再生稻—油菜三熟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中稻—再生稻—油菜三熟制高产高效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中稻、再生稻、油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可节省中稻收割成本,提高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研究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对解决在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发展粮食生产意义重大。2014-2015年在我县九龙镇、袁市镇、丰禾镇等地对再生稻测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稻实行机械化收割对中稻产量无影响,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与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每667平方米节省支出300元,节支增效195元以上。2014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上、中、下等田各3块)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30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的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低35千克;2015年对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9块稻田进行再生稻测产,平均667平方米产量135千克,较中稻人工收割蓄留再生稻平均667平方米产低35千克;按再生稻谷3元/千克计算,2年平均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产量较中稻人工收割减少35千克,减少产值105元/667平方米。中稻机收每667平方米节约了成本300元。机收中稻成本200元/667平方米,其中机收作业费100元(因交通便利情况,作业面积大小等因素而定),雇工搬运稻谷费用100元;而中稻人工收割中稻的成本在每667平方米500元。  相似文献   

9.
从种好管好头季稻、采用机插秧移栽技术、加强杂交中稻田间管理以及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供大面积推广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0.
Z优272既有中稻早播、早栽、早熟、高产的特点,又有中稻低位分蘖、早发多发苗成穗的特性,2008年以来在泸县作中稻+再生稻栽培并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累计推广种植面积4.47万 hm2,蓄留再生稻3.06万 hm2;中稻+再生稻产量达14.656~16.308 t/hm2。  相似文献   

11.
Z优272既有中稻早播、早栽、早熟、高产的特点,又有中稻低位分蘖、早发多发苗成穗的特性,2008年以来在泸县作中稻+再生稻栽培并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累计推广种植面积4.47万hm2,蓄留再生稻3.06万hm2;中稻+再生稻产量达14.656~16.308 t/hm2。  相似文献   

12.
再生稻栽培技术主要是将再生稻栽培技术和二收杂交中稻技术结合的技术体系,技术的应用需要选择质量好的品种和适宜种植的区域,从而实现再生稻的高产。为此,文章具体对再生稻栽培技术和实施要点问题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及农业生产规模化背景下,经过3年摸索出"中稻+再生稻"生产模式,总结出中稻+再生稻全程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优选品种、机械化集中育秧、适龄机插、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再生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解决中稻规模化生产产能低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稳定水稻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种植效益,经过两年试验,探索双低油菜配中稻,蓄再生稻的"油稻再"两种三熟高产高效模式。介绍了该模式下双低油菜、杂交中稻、再生稻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播期、育秧方式、栽插模式、促芽肥施用、头季稻不同收割时期、"九二0"喷施等再生稻高产关键技术要点试验,探究"中稻-再生稻"产量形成影响因素,以期建立一套完善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促进水稻产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福建省武平县东留乡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在进行品比试验的基础上,筛选适宜当地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品种“Ⅱ优3301”.总结了Ⅱ优3301作“早播中稻-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杂交水稻川农优528的品种特、头季中稻高产栽培措施以及作为再生稻栽培时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作为再生稻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杂交中稻组合再生能力的强弱以及配套栽培技术.笔者着重论述Ⅱ优2070再生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大田生产提供再生稻较理想的杂交组合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9.
要获取杂交中稻再生稻的高产稳产,选好品种是前提,搞好头季稻高产栽培是基础,施好促芽肥是关键,高留稻桩是保证;同时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管水。本文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就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本报讯重庆市通过连续5年的科技攻关,集成了优质中稻-再生稻亩产1000公斤生产技术规范,形成了重庆市地方标准《优质再生稻生产技术规范》,涌现了一批优质中稻+再生稻千亩片、百亩片平均亩产1100—1200公斤的高产高效典范,实现了优质中稻-再生稻规模生产高产高效目标。带动了全市再生稻蓄留成功率、单产水平、品质和生产效益提升,推进了稻米供给侧结构调整。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